第118章 武将徐庶-《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母亲,这官商也不是不能去得。”

  甄宓轻抚母亲后背,口中说道。

  早先母亲对河北还有想法,但现在既然没有了退路,那就只能是在辽东上些心思了。

  “宓儿,不是我不想,只是早先我与那段尘商议时,其曾有意提及过你,还谈及容貌,一旦和辽东牵扯太深,恐怕····”

  成功官商可以,但与段尘联姻,那牵扯的东西可就大了,刚刚离开一个袁家,现在又来个段尘。

  甄宓听后一时震惊,微微愣神片刻,也是反应了过来,也只能无奈叹息:

  “母亲,女儿的婚事又岂能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呢?我听闻段尘过弱冠而无妻,如果能够嫁去为妻,维持甄家在辽东的地位,那我岂能不愿?”

  张氏摇摇头道:

  “宓儿,我远离河北就是为了子女安定,段尘虽然弱冠之年官至破虏校尉,我害怕你嫁去受委屈,不是良人。”

  “母亲只想要你和弟妹早日长大成人,将来由我亲自择一世家才俊,安稳一生。”

  对于张氏来说,本应该能够改嫁,但丈夫离去,子女年幼,她便将一心全放到了甄家和子女身上。

  很多事情,她是有想法的,但并不敢实现。

  “母亲,段尘也仅仅是透露了些想法,现在说来还早,不如先行答应其成为官商,之后再看呢?”

  事到如今,甄家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氏望着女儿,拉起她的手,点头道:

  “宓儿,母亲只是不想让你受委屈。”

  她自是默认要成为官商,但对女儿还是担忧,宓儿有国色,还丧父,张氏害怕甄家护不住。

  “母亲安心,先答应成为官商在辽东立足···”

  甄宓只能好生安稳。

  甄家的灯照了一夜····

  直到清晨,母女入睡,段尘也终于是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徐庶:

  【徐庶(神话三国)】

  【等级:二流文士(七阶)】

  【忠诚:78】

  【属性:】

  【武:79】

  【统:62】

  【谋:88】

  【政:64】

  【精神天赋:明镜止水(澄澈心智如明镜,可照见战场契机流转,识破敌军虚实,洞悉兵力部署与后勤路线,主动拆解敌方军阵云气,扰乱敌军】

  【玄囊技:

  破阵连环(结合天赋,使用主动技能破阵,可扰乱敌方云气凝聚,军阵形成)

  凝云成刃(凝聚己方军队云气,形成刀刃军阵,提高军队攻击力50%,最多凝聚:(万军)

  【武将技:】

  侠影遁形(瞬间提高100%速度,提高100%反应力,提高100%攻击力)

  ····

  这是顶尖的军师,现在还没有成长到巅峰,但已经初见其天赋,基本全部都用于实战,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够当武将来用。

  至少单从武力来说,和段尘一样都是【79】点,接近二流武将水平。

  “我得元直,何其之幸也!”

  段尘拉起徐庶的双手发自真心的说道。

  眼前这位姿容雄伟,身穿青衫,有侠客之风的少年,便是三国顶尖谋士徐庶。

  “主公过誉,奉孝十倍于庶,主公麾下人才济济,庶只期能尽绵薄之力。”

  “元直过谦了。”

  ····

  一番客套之后,两人也谈及到了正事。

  “庶游历天下,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却从来没有见到过辽东这样百姓安乐幸福,万物新奇便利之地。”

  “心中叹服,正听闻主公招贤纳士,自是欣然来投。”

  徐庶讲起了他一路游历的见闻,很多都是段尘没有听过的。

  “元直果真是见多识广。”

  段尘认真听着,不时称赞。

  此时河北多名士,很多的城市都有二三流甚至审配这种一流文士坐镇,多种属性增幅之下,或是商贸便利,或是生活舒适,或是百姓幸福,各种属性皆有。

  往往有许多但从辽东工业化后都不能达成的成就。

  而幽州虽然名士不多,但公孙瓒手下确实积攒了一批强军,刘虞也是有治世之才。

  单单史诗级部队,总共就超过3支,各个城市守军更是精锐无数,城防坚固,功能齐全。

  如若不是两方内战,幽州实力也必然极强,哪怕现在也不容小觑。

  “元直通晓军略,不如就暂时来我将军府,充当功曹主事,陪同我处理军务可好?”

  一番交谈,两人也算熟络了,段尘接着问道。

  “承蒙主公重视,庶怎敢不效犬马之劳!”

  徐庶直接答应,功曹放到军中也算是三把手,负责各项军务后勤调动,士兵赏赐等等,主要是郭嘉充当军师,也代替了原先的二把手职位。

  放到将军府体系中,徐庶也算是上来就被重用,怎么能不高兴。

  在神话三国,等级属性就是明摆着的,抛去家室身份之后,直接酌情提拔,也算正常。

  “好,有元直在,我也不用和主公每天忙碌到深夜了。”

  郭嘉高兴上前,将徐庶引到旁边案牍坐下,开始讲解军中公务。

  主要便是早先士兵后勤装备生产,士兵的日常训练,士兵物资供应和赏赐等各项问题。

  看似和徐庶军略并不相关,只因此刻并非战时,一旦作战,就随时可以跟随段尘登上战场,担任参谋一职。

  眼见二人工作进入正轨,段尘也并未闲着,走出将军府来到辽东府中,今日不仅仅要安排管宁三人的职务,还有再见一见招贤馆的文士。

  一连一周时间,每天或是叫来将军府,或是亲自去见,也算是都仔细观察了一遍,属性方面大都是偏向于内政的。

  其中研究学术有一半以上,都是不入流的文士,段尘便商议安排其配合管宁主办辽东书院。

  剩余的或是在辽东府内安排职务,或是下派地方,作为一军督邮等三把手职务。

  配合各郡主管熟悉处理政务。

  自中原人口大迁移以来,招贤馆先后招揽近两千文士,一一得以应用,整个辽东的本土内政运行,也更为的高效便利。

  早先的武强文弱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善。

  段尘也能够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