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八挂隐秘-《大明伪君子》

  这萧铎出自兰陵萧氏,就是那个南北朝时赫赫有名的家族。

  虽然早已没落数百年,可家风却依旧严谨。

  历代书香传家,在地方上也是个望族。

  结果到萧铎父亲萧伦这一代,老先生难掩躁动的心,离家游历天下。

  这一走就是八年,归来时带回妻子女儿。

  这便是萧铎的母亲和姐姐。

  而萧铎这位母亲,来头可大了!

  就是白莲教上一代的圣女谭英。

  也就是如今白莲圣母的亲女儿!

  后来白莲圣母找了过来,亲手废了谭英一身武功,并把一岁的外孙女带走。

  那女儿便是如今的白莲教南方圣女慕容。

  谭英武功被废伤了根基,数年之后生下萧铎之后便撒手人寰

  而萧伦在给儿子找到一位好师父之后,也殉情而去。

  萧铎长大成人,便不止一次的想把姐姐带回家。

  可惜多年白莲教浸润,慕容根本不认她这个弟弟。

  萧铎又气又恼之下,便专门和白莲教作对。

  这些年白莲教被他坏的事海了。

  若非他这个身份,早死八百回了!

  陈牧听完讲述,多喝了二两酒之余

  也终于明白了白莲教圣女不圣的源头在哪了。

  白莲圣母这根就歪了。

  圣母都有女儿,你还圣个鬼呀!

  “二弟,你我结为兄弟,那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为兄定助你将慕容姐姐拉回正道,若那白莲圣母阻拦,为兄帮你剁了她”

  萧铎酒杯一顿,扫了他一眼敷衍的点点头。

  陈牧顿时就怒了:你看不起谁呢!

  白莲圣女我都弄死一个弄残一个了。

  信不信哪天把慕容抓过来暖床?

  “二弟,须知国朝还是我等士大夫的天下,为兄将来必亲提十万虎狼扫平贼巢,必为你带回姐姐”

  陈牧这话说的着实霸气,一时之间萧铎都有些恍惚

  仿佛眼前的年轻官员已成一世枭雄。

  萧铎举杯敬道:“那就多谢兄长,小弟等那一天”

  俩人一饮而尽,话题便转到了武功上。

  主要是陈牧一直对那所谓的绝世武功,始终没死心。

  他受够了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事实。

  “二弟,这世间难道就没有无须从小打基础,就能修炼的高深武学么?”

  萧铎放下酒杯,无奈的叹了口气。

  “大哥,你生错年代了”

  “如果是两百年前这天下还真有,如今恐怕只能碰运气了”

  陈牧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事,连忙仔细打听。

  萧铎便和他说起武林往事。

  原来两百年前的武林可谓鼎盛到了极点,种种功法百花齐放。

  绝代强者一人挡千军都不是难事。

  可惜后来武林断代了,缘故就出在太宗皇帝身上。

  当年太宗皇帝初登大宝,削藩手段狠了点。

  特别湘王自焚带来的后果极坏。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时,很多武林中人都投靠了过去,帮这位守护北疆的战神。

  一来是燕王戍边有功,有特殊光环。

  二来也是太宗对皇族的手段,武林中人实在不齿。

  后来太宗皇帝在绝境反扑,燕王战死山东。

  武林中人的噩梦降临了。

  二十万将士整个将大明国土犁了三遍。

  什么这个侠那个圣的,通通被斩杀殆尽。

  连少林寺的功法秘籍都被收拢而去,就别说其他的了。

  太宗皇帝在金陵城一把大火,将整个武林退化了整整数个层次。

  如今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如果放到两百年前,连三流都不算!

  陈牧听完不禁仰天长叹:太宗误我呀。

  一时间如丧考妣,心情低落到极点。

  萧铎看他这样子,笑着安慰道:“大哥还是有希望的,前些日有个传闻,太行深山之中有前宋时一位绝世强者留下的盖世功法,如果小弟能得到它,大哥修炼就非难事了”

  一听这年份,陈牧就兴致缺缺。

  前宋距今最少四百年,别说就是个传闻,就是真有所谓的功法。

  数百年也早已化为黄土了。

  “算了,我就跟着承宗练练,强身健体吧”

  萧铎没再多说,心中却暗暗下了决心

  一定帮陈牧弄一本能修行的功法出来。

  要不然这救命之恩,怎么还!

  别看如今结拜了,这个事萧铎可一直没忘了。

  交情是交情,恩情是恩情。

  武林中人历来恩怨分明。

  到了太原城外,萧铎见已无危险,约好日子便飘然离去。

  陈牧一行则进了太原城,按例前往拜会太原知府李继芳。

  此人对陈牧来说还有极特殊的一点。

  他是扬州知府李冲的同年好友。

  曾经交情莫逆的那种。

  太原府官多,庙也多

  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等等都在这一个城郭之中。

  作为知府,李继芳的日子过的

  怎么形容呢。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毕竟还有附郭的阳曲县令在下面垫底。

  这日他正在府衙理事,差役便来通报。

  新任振武卫镇抚兼静乐县令陈牧到了。

  早已等候多时的李继芳轻笑一声:可算来了。

  陈牧递上官凭在府衙门口等待召唤,不想一声铜锣响动。

  知府李继芳竟带着府衙官吏大小二十余位亲迎而出。

  这番动作可把陈牧看傻了眼,他都已经做好被冷落的准备了。

  心中警惕之心大起,陈牧赶紧做了个罗圈揖。

  “下官陈牧,见过府台大人,见过各位前辈”

  李继芳拉住陈牧哈哈大笑,眉目间满是欣喜。

  “无须多礼,忠义远来辛苦,快快里面请”

  知府后堂摆了二十多把太师椅,分了前后两排

  李继芳硬拉着陈牧做到下首。

  四十多双眼睛看过来,陈牧几有如坐针毡之感。

  “忠义大名,本官在太远早已闻名多时,今日一见果然国朝栋梁”

  “静乐有你署理,百姓甚幸,国朝甚幸啊”

  上来就带高帽,肯定没好事。

  他此刻是一个被贬出京的状元,自然不能表现的太过热烈。

  一个新科状元被撵出翰林院,应该是什么心态?

  陈牧其实不知道。

  不过他可以想象,脑海中不住的怀念早逝的钱幕。

  嘴角扯出一抹苦笑,眼色都晦暗了几分。

  “太原府在府台治下,百业兴旺、黎民富庶,朝中有口皆碑”

  “下官初入官场,很多实政不曾知晓,还请府台大人教诲”

  说话间起身一礼,姿态做的十足十

  谦卑又拘谨。

  “忠义状元之才,治理一个小小静乐自不在话下”

  李继芳满脸笑意,将静乐的情形一一讲述出来。

  “静乐县在籍共有近六万人,东南北三面环山,汾河纵贯全境。”

  “忠义此次赴任静乐,需要解决三件事”

  “第一便是汾河水患,第二便是境内的矿灾,第三便是粮食”

  “只要做好此三点,考核便是甲上”

  陈牧听的脑袋都大了,这三样每一样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