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宁毅-《大明伪君子》

  宁家老爷名毅,今年二十八岁,是静乐六大户掌舵人中最年轻的。

  人虽年轻可阅历却不简单,从十二岁便跟着商队往返辽东蒙古等地。

  如今宁家有今日的财力,和宁毅接掌这些年的经营有方脱不开关系。

  就是这么一位面对蒙古部落首领都能侃侃而谈的大老爷,此刻却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原因就出在其他几个大户身上。

  宁家如今是静乐大户不假,不过却并非世居静乐,而是三十年前来到此地定居。

  虽然这些年宁家一直努力融入静乐大户圈中,却依旧隐隐被排斥在外。

  这次全县大户都被县令打劫了一番,偏偏薛家和他宁家逃过一劫。

  县中大户已隐隐将其孤立起来,谈好的赵家粮食采购爽约了,连鲁家商队运送都出了问题。

  商谈无果后,回到家中的宁毅气的破口大骂:“县尊坑了你们,你找他去,找我宁家麻烦做什么!”

  “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不过骂归骂,事还得想办法解决,可他也知道这事属实难办。

  毕竟县尊是没错的,一切合理合法,青天之名直冲天际。

  薛家背景太过深厚,根本无人敢惹。

  算来算去就宁家适合做个出气筒。

  “难道老子就活该倒霉?”

  正在此时下人来报,县主薄吴德昭来了........

  各种详情不需叙述,反正在送出一坛陈酿之后,宁毅回到花厅整个人都快笑的没人模样了。

  有了喜事自然要分享,宁毅很快便来到夫人房中,拉住夫人手就开始絮叨,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他这模样把夫人可吓坏了,连忙就要喊人去找大夫。

  老爷魔障了!

  哪有破财笑的这么开心的!

  经过再三解释,宁夫人终于相信了自己老爷神志依旧清醒,可心中却依然疑惑不已。

  “老爷,这是衙门要拿宁家开刀呀,没个几千两银子,能平的过去么”

  “您怎么还笑的这么开心”

  宁毅往床上一坐,脸笑容不减,开始给夫人讲道理,当然也是一抒胸意。

  这些年可把他憋苦了,如今有了一线曙光,自然忍不住要好好说出来。

  “夫人呐,我宁家根基浅,全靠祖上传下的方子发了家”

  “这些年难呐,哪路神仙都得拜,哪个鬼神都能来踩一脚”

  “可就算如此,也不过风中浮萍一般,哪日惹个官儿,只一句话就能让宁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老爷我费心结交县中几个大户,银子花了不少,可如今你在看看,人家不接纳宁家,晋商排外啊”

  说话间宁毅一拳打在床上,发泄心中长久以来压抑不满,语气也转为严肃

  “现在陈知县盯上了宁家,殊不知老爷我也盯上了他,这些年老爷我吃亏就吃在没靠山上”

  “如今有了一丝机会,我就要抓住它,否则宁家永远只是一介任人切割的商贾”

  宁夫人下意识的抓进了丈夫的手,脸色依然有些发白。

  虽是深闺妇人,也知此行凶险,还是忍不住开口劝说。

  “老爷,宁家如今已是县内数得着的大户,有着几辈子花不完的银钱,何须如此冒险”

  “更何况这陈县令不过一个县令罢了,去年有门路投靠知府门下您都没做,为何又会看好他?”

  “夫人你不知道啊”,宁毅拍了拍夫人手臂,激动的满眼放光:“这个可县令不是一般人,要背景有背景,要手段有手段”

  “虽然眼下才是个县令,可未来哪里是一个知府能比拟的”

  “只要搭上这条船,将来的宁家未必会次于他薛家”

  宁毅说到激动处,不住的手舞足蹈,全无一点昔日的沉稳风范。

  夫人看着信心满满的丈夫,长叹一声靠入对方怀中,将深深的忧虑隐藏起来。

  既然对方决心已定,那夫妻一体便无需再劝。

  最多不过一刀的事罢了!

  “那就全听你的”

  .....

  陈牧自然不知宁家的想法,示以第二日宁家老爷宁毅来到县衙,他还直接上了堂并传了两个佐贰官来。

  结果准备好的说辞根本没用上,宁毅配合的超乎想象,整整四千两银子拿出来,眼睛都没眨。

  搞的陈牧疑心病都犯了,立刻开始胡乱猜疑起来。

  “这人是谁派来的?难道此事有诈?”

  就在陈牧暗自思索之时,宁毅跪地叩首道:“启禀县尊,草民有个不情之请,望县尊成全”

  陈牧心道:来了!

  “何事?”

  “草民祖籍山东济南府,家父临终之时犹在依依东望,县尊乃济南府百年文华所在,故此草民斗胆想请县尊为家父写一篇墓志,以慰家父思乡之情”

  话音未落,就听吴德昭一声断喝:

  “宁毅大胆!”

  不光是吴德昭,连衙役们脸色都变了,整个堂上竟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之声。

  实在是宁毅此举着实胆大包天,更与礼法不合。

  以陈牧身份的给人题写墓志,要么是至交亲朋,要么是师长前辈,最次也要是德高望重的在野宿老。

  他宁毅之父不过区区一介商贾,虽然太宗陛下将商贾地位抬了起来,可依旧是四民之末。

  让县令给一个商贾写墓志,岂止大胆,简直大胆!

  宁毅被呵斥一句,非但没有请罪,反而跪在地上微微仰起头,看向脸色阴晴不定的陈牧。

  “请县尊成全!”

  这回连典史郑三槐都坐不住了,抬手便怒喝道:“来人,把这狂徒叉出去”

  衙役们一拥而上,架起宁毅就走。

  宁毅心中顿时拔凉一片,心道:完了,县尊这是不用我呀。

  他没想过这县令会不懂他隐晦的意思,因为根本不可能。

  以他探听陈牧的所作所为分析,此人忠义之名不假,可也绝非那种不通俗务之辈。

  一言不发只能有一种可能,县尊瞧不上他宁家。

  宁毅顿时心灰意冷,默默哀叹:“罢罢罢,做个商贾也不错,去休去休吧”

  就在宁毅已经绝望之际,堂上的陈牧终于下定了决心,朗声开口道

  “住手,将人带回来”

  衙役们不敢怠慢,立刻将宁毅又押了回来。

  陈牧看着堂下眼中狂喜的宁毅,不由得也露出一抹笑意

  “即是济南同乡,你又是个孝子,本官便成全你这份孝心,三日后来取吧”

  宁毅赶紧叩首在拜:“草民谢过县尊”

  就连那俩拍马腿上的佐贰官,见此也立刻改口。

  纷纷赞叹陈牧的仁德以及宁毅的孝义。

  官儿呀,有时候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