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陈牧一掌拍在公案之上,视线扫过在场的二十几个官:“如今各位都在山西这条船上,自当同舟共济,陈某索性也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侯震走的是我同年的门路才任的县丞之位,按官场不成文的规矩,这侯震可以算上我的人,可我还是杀了他,为什么!”
“就是因为现在山西初定,流民遍地,宛如一个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容易炸开了花,到时激起民变,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陈牧,全都死无葬身之地”
“无论是谁,敢动赈灾粮,本抚认得他,王命旗牌不认得”
陈牧顿了顿,给这些官一点消化的时间:“圣人道,不教而诛,过也”
“这次本抚把话讲明白,过后巡抚衙门也会以公文行事将此事传达各府县,从此以后再有此类事,有一个算一个,不管他背后是何人,走的什么门路,一律依侯震此例处理,绝不姑息”
“诸位,陈牧言尽于此,勿谓言之不预也”
陈牧将一个年轻得志,手段强势的巡抚演绎的淋漓尽致。
众官自然表情各异,有点头赞许者,有暗暗沉思者,自然也有目光犹疑者。
少卿,众官在两位布政使带领下齐齐领命:“我等领命,多谢抚台慈悲”
人事,既政治。
陈牧这个战时巡抚在人事上十分谨慎却也十分大胆,谨慎是他从未直接任命六品以上衙门主官,哪怕如今大部知府空缺的情况下,他也有这个权利,却也未曾任命一人,全权交由朝廷直接任命。
大胆是因为他直接任命了海量的基层官吏,类似于吴德昭这种县丞升县令者不胜枚举,基层吏员更是比比皆是。
只要有些功劳,甚至是未有污点的,都被他提了上来。
那原本的主官自然要往上提,暂时充任了各个衙门佐贰官和辅官等等。
官场之中历来盘根错节,这些人上来,自然会对下面有一些辐射,陈牧相信侯震之事绝不是个例,他也不能全砍了,索性开了个恩典。
没错,是恩典。
因为陈牧将之前的事一笔揭过,从这一刻起,哪怕有人举告曾经有克扣之事,也不会再被追究。
有时候,不杀即为恩。
“希望这种事到此为止,否则我杀的了一个侯震,自然能杀十个,百个!”
陈牧暗暗发了狠,甩袖离开了大堂,直奔后宅。
唐师爷前段时间老骥伏枥,苦熬心血多时,如今各官就位,老爷子无事一身轻,正煮了一炉茶,手持书卷给三个小人儿读诗经。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
老头吟的摇头晃脑,沉醉其中,下面三小只却各不相同。
樊子盖小脑袋不自觉的也起起伏伏,或而眉头紧皱,或而恍然一笑,听的最是认真。
孙承宗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可小手却不住的在身后摆来摆去。
很快一块软糖便被放在手心,抬手闻了闻,瞬间眉开眼笑。
梨子味的!
“小屁孩还挺好哄”
姜芸儿轻轻耸了耸鼻子,感受着唇齿间的甜香,渐渐神游天外。
“孙承宗年轻时不是个帅小伙么?”
“堂堂帝师,就这么个胖小孩?”
“.............”
“芸儿,刚才老夫念的可记住了?”
唐师爷的话将芸儿从神游天外的状态惊醒过来,小姑娘立刻坐直了身子,回以一个甜甜的笑:“嗯,唐爷爷,芸儿都记住了”
“那你重复一遍,给他们就是两个听听他们”
老头的突然袭击对一个不认真的孩童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可芸儿却不普通孩子,清了清嗓子,轻声颂咏:“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诗经大雅大明篇,从姑娘口中不断的传出,清脆的声音不住回荡,唐师爷有一种错觉,这娃娃读的仿佛比自己要抑扬顿挫的多。
“乖乖,刚才这娃娃不是出神了么,难道我看错了?”
陈牧快步来到偏房,远远就听见了清脆的颂诗声,不由得驻步停留片刻,直到姑娘读完才迈步而入,点头赞道:“芸儿读的不错,为师你这年纪,可读不懂这个”
“师父”
“师父”
“师父”
三小起身肃立,唐师爷则赶紧倒了一杯茶递了过来:“东翁刚从前线回来?”
“嗯,刚回来”
陈牧顺势做到对面,端起茶喝了一口,啧啧称奇道:“今日这茶不如往日香浓,却另有一股回味悠长之感,先生这技艺真出神入化也”
“东翁谬赞了,老夫随手而为罢了,哪算的上技艺”
两人客套两句,陈牧对位弟子道:“你们回去准备,晚间要为师要考察你们课业”
没有孩子喜欢考试,哪怕是学霸芸儿。
“是,师父”
三小齐齐苦瓜脸,应声而退。
唐师爷看着离去的三人,感慨道:“你这三个弟子,承宗聪颖,子盖勤奋,芸儿嘛,更是奇才呀,可惜就是个女娃,否则将来三人中,成就最大者非她莫属”
“没什么可惜的,芸儿我只希望她一生平安顺遂,喜乐安康,也算对得起姜百户在天之灵了”
陈牧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正色道:“先生,如今经历大乱,你可依旧能联系到京城之中?”
“嗯?”
唐师爷下意识的往后靠了靠,戒备道:“东翁,你有何事?”
实在是跟陈牧这半年,唐师爷背锅有点多,老胳膊老腿,着实有些怕了。
天地良心,之前跟着刘应物多年,老先生也没背这么多的锅。
不说当宝贝供着,那也是知己对待呀?
陈牧一看这模样,多少有些尴尬,不过巡抚大人自有气量,不会和一个老头一般计较。
“是这样,我有大笔买卖想与长公主做,请先生做个中间人联系一番。”
唐师爷闻言微楞,皱眉道:“东翁,可如果老夫联系,岂不是长公主便知道老夫暴露了?”
“哈哈哈不妨事,先生来这么久,我该有所察觉了,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能不能免了您老这个差事”
其实陈牧之所以不派人回京,除了为了时间因素和保密外,也是因为这次的事准确说来是公事。
公事自然要公办。
至于唐师爷暴露后,自己身边会不会在出现别的探子,这个事陈牧根本没考虑。
此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随着自己身份地位的提高,探子这事根本不可避免。
地位到了一定程度,最大的错是站错队。
只要他行的正坐的直,做主要的是屁股不歪,锦衣卫的探子对他而言,已经不是什么事了。
唐先生激动的直接一跃而起,躬身道:“东翁,若能趁此机会脱离厂卫监管,此恩老夫永世不忘”
“您老帮小子良多,些许小事罢了,什么恩不恩的”
话虽如此说,陈牧对老头的反应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昔日控制唐师爷的手段,随着二王造反,已经渐渐失去威胁。
陈牧对老头的能力很是看好,既然威胁不成,那就施恩笼络。
世事易变,人事也随之而变,他自不能做那刻舟求剑之事。
.....
书房内,钟月已经等候多时,见陈牧来到立刻闪了过来。
“你回来了”
“嗯”
“出事了”
“我知道”
“啊?”
陈牧伸手拂过姑娘那通红的双眼,心疼道:“无论何事,保重自身为重,看你这眼睛红的,几天没睡了吧”
刚一见面陈牧就见姑娘面色有异,那双眸红的跟兔子似得。
这事他很熟悉,当初围城之时,身边的人几乎都是如此。
没有几天几夜的煎熬,断不会有如此模样。
钟月那眼泪就在眼眶打转,深吸了一口气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此刻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
“你交待的事办成了,可人被圣母扣住了”
陈牧一掌拍在公案之上,视线扫过在场的二十几个官:“如今各位都在山西这条船上,自当同舟共济,陈某索性也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侯震走的是我同年的门路才任的县丞之位,按官场不成文的规矩,这侯震可以算上我的人,可我还是杀了他,为什么!”
“就是因为现在山西初定,流民遍地,宛如一个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容易炸开了花,到时激起民变,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陈牧,全都死无葬身之地”
“无论是谁,敢动赈灾粮,本抚认得他,王命旗牌不认得”
陈牧顿了顿,给这些官一点消化的时间:“圣人道,不教而诛,过也”
“这次本抚把话讲明白,过后巡抚衙门也会以公文行事将此事传达各府县,从此以后再有此类事,有一个算一个,不管他背后是何人,走的什么门路,一律依侯震此例处理,绝不姑息”
“诸位,陈牧言尽于此,勿谓言之不预也”
陈牧将一个年轻得志,手段强势的巡抚演绎的淋漓尽致。
众官自然表情各异,有点头赞许者,有暗暗沉思者,自然也有目光犹疑者。
少卿,众官在两位布政使带领下齐齐领命:“我等领命,多谢抚台慈悲”
人事,既政治。
陈牧这个战时巡抚在人事上十分谨慎却也十分大胆,谨慎是他从未直接任命六品以上衙门主官,哪怕如今大部知府空缺的情况下,他也有这个权利,却也未曾任命一人,全权交由朝廷直接任命。
大胆是因为他直接任命了海量的基层官吏,类似于吴德昭这种县丞升县令者不胜枚举,基层吏员更是比比皆是。
只要有些功劳,甚至是未有污点的,都被他提了上来。
那原本的主官自然要往上提,暂时充任了各个衙门佐贰官和辅官等等。
官场之中历来盘根错节,这些人上来,自然会对下面有一些辐射,陈牧相信侯震之事绝不是个例,他也不能全砍了,索性开了个恩典。
没错,是恩典。
因为陈牧将之前的事一笔揭过,从这一刻起,哪怕有人举告曾经有克扣之事,也不会再被追究。
有时候,不杀即为恩。
“希望这种事到此为止,否则我杀的了一个侯震,自然能杀十个,百个!”
陈牧暗暗发了狠,甩袖离开了大堂,直奔后宅。
唐师爷前段时间老骥伏枥,苦熬心血多时,如今各官就位,老爷子无事一身轻,正煮了一炉茶,手持书卷给三个小人儿读诗经。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
老头吟的摇头晃脑,沉醉其中,下面三小只却各不相同。
樊子盖小脑袋不自觉的也起起伏伏,或而眉头紧皱,或而恍然一笑,听的最是认真。
孙承宗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可小手却不住的在身后摆来摆去。
很快一块软糖便被放在手心,抬手闻了闻,瞬间眉开眼笑。
梨子味的!
“小屁孩还挺好哄”
姜芸儿轻轻耸了耸鼻子,感受着唇齿间的甜香,渐渐神游天外。
“孙承宗年轻时不是个帅小伙么?”
“堂堂帝师,就这么个胖小孩?”
“.............”
“芸儿,刚才老夫念的可记住了?”
唐师爷的话将芸儿从神游天外的状态惊醒过来,小姑娘立刻坐直了身子,回以一个甜甜的笑:“嗯,唐爷爷,芸儿都记住了”
“那你重复一遍,给他们就是两个听听他们”
老头的突然袭击对一个不认真的孩童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可芸儿却不普通孩子,清了清嗓子,轻声颂咏:“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诗经大雅大明篇,从姑娘口中不断的传出,清脆的声音不住回荡,唐师爷有一种错觉,这娃娃读的仿佛比自己要抑扬顿挫的多。
“乖乖,刚才这娃娃不是出神了么,难道我看错了?”
陈牧快步来到偏房,远远就听见了清脆的颂诗声,不由得驻步停留片刻,直到姑娘读完才迈步而入,点头赞道:“芸儿读的不错,为师你这年纪,可读不懂这个”
“师父”
“师父”
“师父”
三小起身肃立,唐师爷则赶紧倒了一杯茶递了过来:“东翁刚从前线回来?”
“嗯,刚回来”
陈牧顺势做到对面,端起茶喝了一口,啧啧称奇道:“今日这茶不如往日香浓,却另有一股回味悠长之感,先生这技艺真出神入化也”
“东翁谬赞了,老夫随手而为罢了,哪算的上技艺”
两人客套两句,陈牧对位弟子道:“你们回去准备,晚间要为师要考察你们课业”
没有孩子喜欢考试,哪怕是学霸芸儿。
“是,师父”
三小齐齐苦瓜脸,应声而退。
唐师爷看着离去的三人,感慨道:“你这三个弟子,承宗聪颖,子盖勤奋,芸儿嘛,更是奇才呀,可惜就是个女娃,否则将来三人中,成就最大者非她莫属”
“没什么可惜的,芸儿我只希望她一生平安顺遂,喜乐安康,也算对得起姜百户在天之灵了”
陈牧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正色道:“先生,如今经历大乱,你可依旧能联系到京城之中?”
“嗯?”
唐师爷下意识的往后靠了靠,戒备道:“东翁,你有何事?”
实在是跟陈牧这半年,唐师爷背锅有点多,老胳膊老腿,着实有些怕了。
天地良心,之前跟着刘应物多年,老先生也没背这么多的锅。
不说当宝贝供着,那也是知己对待呀?
陈牧一看这模样,多少有些尴尬,不过巡抚大人自有气量,不会和一个老头一般计较。
“是这样,我有大笔买卖想与长公主做,请先生做个中间人联系一番。”
唐师爷闻言微楞,皱眉道:“东翁,可如果老夫联系,岂不是长公主便知道老夫暴露了?”
“哈哈哈不妨事,先生来这么久,我该有所察觉了,正好借此机会,看看能不能免了您老这个差事”
其实陈牧之所以不派人回京,除了为了时间因素和保密外,也是因为这次的事准确说来是公事。
公事自然要公办。
至于唐师爷暴露后,自己身边会不会在出现别的探子,这个事陈牧根本没考虑。
此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随着自己身份地位的提高,探子这事根本不可避免。
地位到了一定程度,最大的错是站错队。
只要他行的正坐的直,做主要的是屁股不歪,锦衣卫的探子对他而言,已经不是什么事了。
唐先生激动的直接一跃而起,躬身道:“东翁,若能趁此机会脱离厂卫监管,此恩老夫永世不忘”
“您老帮小子良多,些许小事罢了,什么恩不恩的”
话虽如此说,陈牧对老头的反应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昔日控制唐师爷的手段,随着二王造反,已经渐渐失去威胁。
陈牧对老头的能力很是看好,既然威胁不成,那就施恩笼络。
世事易变,人事也随之而变,他自不能做那刻舟求剑之事。
.....
书房内,钟月已经等候多时,见陈牧来到立刻闪了过来。
“你回来了”
“嗯”
“出事了”
“我知道”
“啊?”
陈牧伸手拂过姑娘那通红的双眼,心疼道:“无论何事,保重自身为重,看你这眼睛红的,几天没睡了吧”
刚一见面陈牧就见姑娘面色有异,那双眸红的跟兔子似得。
这事他很熟悉,当初围城之时,身边的人几乎都是如此。
没有几天几夜的煎熬,断不会有如此模样。
钟月那眼泪就在眼眶打转,深吸了一口气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此刻可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
“你交待的事办成了,可人被圣母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