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战结束,两架火流星一前一后地降落。
“流星新的改型确实不错。”娜塔莉亚先一步降落,在从机舱里出来之后,对加鲁特和诺埃尔点了点头,“作为一台单发机,产能甚至能和XTA-119S 这种级别的双发机媲美,空战能力甚至是有所超越的,我认为我们可以采购一些,这样可以解放出XTA-119S的对面打击能力。”
后面这句,她是对诺埃尔讲的。
“多谢夸奖。”加鲁特点了点头。
在后面,杰特从机舱里翻出来之后,狠狠地将头盔摔在了地上。
他也只能这样发泄一下了,但是这么无能狂怒并没有什么用,这头盔是他自带的,这年头的头盔里整合的设备非常多,这一摔,等回到首都,他还得自费买一个新的。
“贵司试飞团队的航班我安排好了,明天下午启程。”一个少尉走到诺埃尔耳边说了几句,随后诺埃尔点了点头,对加鲁特说,“后续的事情我和新希望方面联系过了,他们将继续在新希望的格拉克斯分公司开展工作,我在这里预祝他们工作顺利。”
“好的,我会通知下去。”加鲁特点了点头。
诺埃尔话说的挺好听,但是加鲁特很清楚格拉克斯在新希望的分公司是干嘛的。这公司说是北方星域分公司总部,实际上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售往北方星域的战斗机进行维修,不论是新型战斗机,或者是现有战斗机的改型,基本上都轮不到这里负责。
没有新型或者现有型号的改进型研发任务,那自然也没什么试飞任务,那自然就没有试飞团队什么事。甚至于,这分公司甚至一直就没有试飞部门。这次把试飞团队调到新希望去,基本上就是去公费旅游的。
不过,这也算是北方星域方面和格拉克斯的一种赌约。对格拉克斯而言,赌赢了,那他们的试飞员也有机会接触到圣剑的信息,赌输了也无所谓,反正他们本就没指望雨燕能竞争过圣剑,反倒是不论输赢都能派点人过去混点资历,怎么算都不会亏。
当晚,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杰特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残酷地现实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技术不说多强,但是起码不会比现役飞行员差太多。但是他实在是没想到,在前线,居然可以奢侈到用ACE来试飞。
如果杰特真的关注一下新闻的话,那他就知道诺埃尔奢侈到了什么地步。以廖勇和娜塔莉亚现在的资历,他们俩原地退役去航空公司当试飞员的话,一般的行业内顶薪都不一定招的过去,恐怕还得搭上一大堆附加条款才行。
杰特这个家伙只是新404基地日常工作中的一点小插曲,随着他被送走,新404基地的工作再次进入正轨。格拉克斯方面这次只带了两架雨燕来,并且没有原型机,这意味着雨燕项目和走双轨制的圣剑项目不一样,他们需要的仅有完善试飞手册的任务,而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当然啊,需不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已经不是加鲁特能决定的了。廖勇在试飞圣剑的时候那鬼点子得用车拉,鬼知道他试飞雨燕的时候能提出点什么。
只不过,对雨燕的试飞工作,主要的压力也确实和这次同杰特交手一样,放在了娜塔莉亚身上。毕竟廖勇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那支用于夺取数据核心的特遣部队组建起来。
诺埃尔现在职权有限,虽然在布莱德抵达新希望后,北方星域的高层开过小会,确认了会由他担任平叛战区的前线总司令。但是战区的前线总司令权限过高,以北方星域司令部的级别,是无权进行这种任命的。因此,诺埃尔的任命得等到布莱德回到首都,在总部开会之后才能发下来。
理论上他是可以等,但是时间不可能等人。鬼知道钢铁军团的舰队什么时候打出来,根据相关情报,德里克的舰队加起来,规模也就比联合舰队大一些。为了保证尽快形成战斗力,诺埃尔只能以他现有的权限,组建这支特遣队。
按照联邦方面不接受兵力劣势防御战的固有思想,实际上是不太能接受打这一仗的。但是,你架不住联邦这边的后勤能力惊人啊。不说千里迢迢从东方星域和首都赶来的工程部队,光是寰宇科工,就顶着巨大的运力压力,玩了命地往过运人和设备了。在这种饱和式支援下,不光行星防御系统的维修已经接近尾声,星门也快修完了。
只要这两项修完,那一方面,以联合舰队的战斗力,配合行星防御系统,在兵力上是不具备劣势的,而达米安和哈尔西的水平都不低,德里克根本没有可能能打出达米安率领第五舰队突袭新维多利亚时的效果。而另一方面,在有了星门之后,联合舰队最大的漏洞,也就是舰队的兵力流动性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理论上德里克完全可以直冲新维多利亚的星门,但是这里的星门恰恰是被行星防御系统防护着的,并且达米安直接将两艘超级泰坦极其附属部队部署在了附近。如果德里克强冲,那迎接他的就是最致命的口袋阵。到时候冲下来了,要面对行星防御系统对泰坦以外战舰的毁灭性打击,冲不下来,那就会被联合舰队直接包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德里克的窗口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窄,但是,只要星门修好,从东方星域以及南方星域调遣来的舰队基本上可以瞬间抵达新维多利亚,到时候那就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去攻击艾辛格了。
而一旦涉及到攻击艾辛格,那么廖勇这支特遣队就会显得非常重要。这支特遣队的核心目标说是要突击皇宫,保证先驱者数据核心的安全,实际上,既然这支部队已经突破敌方大气层了,那么对方的火力肯定是冲着他们去的。说是特遣队,实际上更像是敢死队还差不多。
以诺埃尔目前为止的权限,他只能给这支特遣队划出来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四个空军中队和两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连的编制规模。
当然,以目前为止对人类帝国方面的装备情报来看,他们的防空火力和陆军装备都算不上太先进,真要突下去不至于一点胜算没有。但是话又说回来,能突下去的前提是你这支部队得经过严格的训练,不论是空军还是陆军,又或者是轨道上负责掩护的海军都得有着极其良好的配合。
尤其是——
——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基本上百分之百会是廖勇。
当然,诺埃尔实际上从多方面考察过廖勇的指挥能力,他的指挥能力是绝对过关的。但是,这家伙又偏偏是这支部队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突破大气层时的核心战斗力。纵观整个人类史,就算是古代,也鲜少有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或者说“脑子”去带头冲阵的。
简单点举个例子,你能想象蜀汉北伐的时候,诸葛亮骑一匹卷毛青鬃马,提一柄丈二偃月刀,上去给对面主将斩于马下吗?
现在廖勇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如果说单纯指挥空军部队到还好说,但是这支特遣队,是海陆空三军一体式的作战任务。虽然其他方面的部队人不算多,但是廖勇的脑子也不可能128核512线程,时刻处理所有的突发情况。
这要是大规模部队到还好了,就算主官是个战将,他也可以通过授权给副手和参谋部来弥补自身上前线导致的指挥缺失问题。但是廖勇的这支特遣队呢,规模偏偏又不大。
四艘战舰,四个中队,两个加强连。这总共加起来充其量一个混成团,诺埃尔总不能给一个团里,塞一个舰队级的参谋部吧。
规模小,任务重,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还得考虑人选的可靠度问题。直到这一刻,廖勇才知道,自己之前交上去的那份队伍组建说明书,有多搞笑。
喜欢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流星新的改型确实不错。”娜塔莉亚先一步降落,在从机舱里出来之后,对加鲁特和诺埃尔点了点头,“作为一台单发机,产能甚至能和XTA-119S 这种级别的双发机媲美,空战能力甚至是有所超越的,我认为我们可以采购一些,这样可以解放出XTA-119S的对面打击能力。”
后面这句,她是对诺埃尔讲的。
“多谢夸奖。”加鲁特点了点头。
在后面,杰特从机舱里翻出来之后,狠狠地将头盔摔在了地上。
他也只能这样发泄一下了,但是这么无能狂怒并没有什么用,这头盔是他自带的,这年头的头盔里整合的设备非常多,这一摔,等回到首都,他还得自费买一个新的。
“贵司试飞团队的航班我安排好了,明天下午启程。”一个少尉走到诺埃尔耳边说了几句,随后诺埃尔点了点头,对加鲁特说,“后续的事情我和新希望方面联系过了,他们将继续在新希望的格拉克斯分公司开展工作,我在这里预祝他们工作顺利。”
“好的,我会通知下去。”加鲁特点了点头。
诺埃尔话说的挺好听,但是加鲁特很清楚格拉克斯在新希望的分公司是干嘛的。这公司说是北方星域分公司总部,实际上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售往北方星域的战斗机进行维修,不论是新型战斗机,或者是现有战斗机的改型,基本上都轮不到这里负责。
没有新型或者现有型号的改进型研发任务,那自然也没什么试飞任务,那自然就没有试飞团队什么事。甚至于,这分公司甚至一直就没有试飞部门。这次把试飞团队调到新希望去,基本上就是去公费旅游的。
不过,这也算是北方星域方面和格拉克斯的一种赌约。对格拉克斯而言,赌赢了,那他们的试飞员也有机会接触到圣剑的信息,赌输了也无所谓,反正他们本就没指望雨燕能竞争过圣剑,反倒是不论输赢都能派点人过去混点资历,怎么算都不会亏。
当晚,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杰特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次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残酷地现实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技术不说多强,但是起码不会比现役飞行员差太多。但是他实在是没想到,在前线,居然可以奢侈到用ACE来试飞。
如果杰特真的关注一下新闻的话,那他就知道诺埃尔奢侈到了什么地步。以廖勇和娜塔莉亚现在的资历,他们俩原地退役去航空公司当试飞员的话,一般的行业内顶薪都不一定招的过去,恐怕还得搭上一大堆附加条款才行。
杰特这个家伙只是新404基地日常工作中的一点小插曲,随着他被送走,新404基地的工作再次进入正轨。格拉克斯方面这次只带了两架雨燕来,并且没有原型机,这意味着雨燕项目和走双轨制的圣剑项目不一样,他们需要的仅有完善试飞手册的任务,而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当然啊,需不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已经不是加鲁特能决定的了。廖勇在试飞圣剑的时候那鬼点子得用车拉,鬼知道他试飞雨燕的时候能提出点什么。
只不过,对雨燕的试飞工作,主要的压力也确实和这次同杰特交手一样,放在了娜塔莉亚身上。毕竟廖勇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那支用于夺取数据核心的特遣部队组建起来。
诺埃尔现在职权有限,虽然在布莱德抵达新希望后,北方星域的高层开过小会,确认了会由他担任平叛战区的前线总司令。但是战区的前线总司令权限过高,以北方星域司令部的级别,是无权进行这种任命的。因此,诺埃尔的任命得等到布莱德回到首都,在总部开会之后才能发下来。
理论上他是可以等,但是时间不可能等人。鬼知道钢铁军团的舰队什么时候打出来,根据相关情报,德里克的舰队加起来,规模也就比联合舰队大一些。为了保证尽快形成战斗力,诺埃尔只能以他现有的权限,组建这支特遣队。
按照联邦方面不接受兵力劣势防御战的固有思想,实际上是不太能接受打这一仗的。但是,你架不住联邦这边的后勤能力惊人啊。不说千里迢迢从东方星域和首都赶来的工程部队,光是寰宇科工,就顶着巨大的运力压力,玩了命地往过运人和设备了。在这种饱和式支援下,不光行星防御系统的维修已经接近尾声,星门也快修完了。
只要这两项修完,那一方面,以联合舰队的战斗力,配合行星防御系统,在兵力上是不具备劣势的,而达米安和哈尔西的水平都不低,德里克根本没有可能能打出达米安率领第五舰队突袭新维多利亚时的效果。而另一方面,在有了星门之后,联合舰队最大的漏洞,也就是舰队的兵力流动性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理论上德里克完全可以直冲新维多利亚的星门,但是这里的星门恰恰是被行星防御系统防护着的,并且达米安直接将两艘超级泰坦极其附属部队部署在了附近。如果德里克强冲,那迎接他的就是最致命的口袋阵。到时候冲下来了,要面对行星防御系统对泰坦以外战舰的毁灭性打击,冲不下来,那就会被联合舰队直接包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德里克的窗口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窄,但是,只要星门修好,从东方星域以及南方星域调遣来的舰队基本上可以瞬间抵达新维多利亚,到时候那就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去攻击艾辛格了。
而一旦涉及到攻击艾辛格,那么廖勇这支特遣队就会显得非常重要。这支特遣队的核心目标说是要突击皇宫,保证先驱者数据核心的安全,实际上,既然这支部队已经突破敌方大气层了,那么对方的火力肯定是冲着他们去的。说是特遣队,实际上更像是敢死队还差不多。
以诺埃尔目前为止的权限,他只能给这支特遣队划出来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四个空军中队和两个海军陆战队加强连的编制规模。
当然,以目前为止对人类帝国方面的装备情报来看,他们的防空火力和陆军装备都算不上太先进,真要突下去不至于一点胜算没有。但是话又说回来,能突下去的前提是你这支部队得经过严格的训练,不论是空军还是陆军,又或者是轨道上负责掩护的海军都得有着极其良好的配合。
尤其是——
——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基本上百分之百会是廖勇。
当然,诺埃尔实际上从多方面考察过廖勇的指挥能力,他的指挥能力是绝对过关的。但是,这家伙又偏偏是这支部队最主要的部分,也就是突破大气层时的核心战斗力。纵观整个人类史,就算是古代,也鲜少有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或者说“脑子”去带头冲阵的。
简单点举个例子,你能想象蜀汉北伐的时候,诸葛亮骑一匹卷毛青鬃马,提一柄丈二偃月刀,上去给对面主将斩于马下吗?
现在廖勇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如果说单纯指挥空军部队到还好说,但是这支特遣队,是海陆空三军一体式的作战任务。虽然其他方面的部队人不算多,但是廖勇的脑子也不可能128核512线程,时刻处理所有的突发情况。
这要是大规模部队到还好了,就算主官是个战将,他也可以通过授权给副手和参谋部来弥补自身上前线导致的指挥缺失问题。但是廖勇的这支特遣队呢,规模偏偏又不大。
四艘战舰,四个中队,两个加强连。这总共加起来充其量一个混成团,诺埃尔总不能给一个团里,塞一个舰队级的参谋部吧。
规模小,任务重,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还得考虑人选的可靠度问题。直到这一刻,廖勇才知道,自己之前交上去的那份队伍组建说明书,有多搞笑。
喜欢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