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莱因哈特一句话给李听寒问住了。
这确实触及到了李听寒的知识盲点,并且这也同样算是寰宇科工的知识盲点。
寰宇科工毕竟是做空军装备出身的,在各种飞行器方面称得上是权威级,但是陆战装备嘛……
你让他们整点陆航用的低空作战飞行器还行,之前他们进入陆军装备市场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的。可正经八百的陆战设备,像多足机甲,坦克,突击车这些,甚至包括步兵使用的电磁步枪,激光步枪和动力装甲等轻武器和物价,你让寰宇科工来就有点为难他了。
就比如说这次的两个方案,在新式突击车上,寰宇科工的团队确实考虑到了风暴突击队只有蝎尾狮,突击速度有余但是反装甲和攻坚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式的战车也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风暴突击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突击的速度,反装甲和攻坚能力本来就不是风暴突击队的主要任务啊。
如果新式突击车没比蝎尾狮慢多少到还好,可是廖勇刚才仔细看了数据,发现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要知道蝎尾狮不讨论地形,即默认恶劣地形条件下,最大越野速度速度都有550千米每小时,在理想状态下能飙到592千米每小时。可寰宇科工提供的新式突击车理想速度才530千米每小时……
你理想工况下都没我恶劣工况下速度快,这问题可就大了去了。且不说在常规机动调度的时候,为了保持队列,降低调度压力,速度快的得将就速度慢的。真到了作战环境的时候,你总不能让蝎尾狮这种要速度有速度,要火力也有速度的东西放慢速度吧?
而行星轨道突击队的问题就更明显了,是,新式的登陆舱确实不错,但是,行星轨道突击队实际上是海军陆战队的一般兵种,手里的经费有限,如果换了新的空降仓,再给每个空降仓内的作战单元配一辆蝎尾狮,再全换了新式的装甲外骨骼之后,常规的经费肯定不够。
当然,对廖勇而言,经费不是问题。先不说诺埃尔手里的权限,国防军对有意赞助军方的企业从来都是敞开大门的。廖勇甚至还是企业赞助的最大广告,他和娜塔莉亚那两架定制机就是寰宇科工赞助的。但是,另一个问题就很大了——
——一辆蝎尾狮算上驾驶员和车长,能装十个人。一个空降仓里正好也是装十个人,莱因哈特虽然对装备都是略懂,但是他脑子又不差,在看到参数的时候,他立刻就算出来了,换了新的装甲外骨骼之后,这一辆车上绝对装不下十个人。
这问题可太大了,本来设计新的空降仓,目的是让行星轨道突击队获得一定的机动能力,但是你这好不容易塞进去一辆能随仓空降的车,结果你这车里装不满人?
这不是搞笑吗?
李听寒也知道莱因哈特是看在廖勇的份上,给她留了点面子,只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她脸上还是挂不太住的。
“下一个方案呢?我记得咆哮者是搭乘特种运输舰的。”廖勇自然是向着自己女朋友的,于是急忙给了个台阶。
“嗯,这是我们考察过现在普遍装备的VTC-1330,也就是通称咆哮者的武装运输舰之后,拿出的方案。”一说到这个,李听寒心里反倒是有了点底气。
确实,寰宇科工队正经的陆战装备暂时还是玩不太转,但是这玩意可是他们的本行,没理由再出这么一个洋相。
说完,两份数据就同步到了廖勇和莱因哈特那里。两人打眼一看,都不需要李听寒介绍,他们就点了点头。
这下真的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了。由寰宇科工全新设计的新·咆哮者确实是一架极其优秀的特种运输机。
没错,李听寒经过研究之后,认为曾经使用传统的武装运输舰有点大可不必了。传统的运输舰虽然防御力更强,并且通过加装外置炮塔和激光机炮,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但是,这种运输舰基本上就只能用于从大气层外进入到大气层内,落地了基本上就只能指望用质量加速器之类的玩意把它发射上去。而李听寒给出来的运输机型咆哮者,可就不一样了。这玩意不是运输“舰”,而是运输“机”。
换句话说,这玩意是飞机。
是飞机,就意味着这玩意在大气层内真的能飞。而且,新式咆哮者不仅能飞,还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并且,在低空飞行中,新式咆哮者拥有和巡航管制机一个水平的长时间滞空能力!
光这一点,廖勇觉得就足够了。哪怕后面的数据明确写了,运输机版本的咆哮者并没有运输舰版本那么强的运力,廖勇也认为新式咆哮者在他的作战体系内可以完全替代老式的运输舰。
毕竟,地面上你跑的再快,突击速度能跟上蝎尾狮的550多公里每小时就是极限了,但是这玩意加起速来直接能飞到跨音速段,并且可以直接在低空进行空投,有效解决了传统空降模式需要夺取登陆场的问题。并并且,李听寒给这架体积甚至比重型巡航管制机的运输机上,塞了四台特制的355毫米口径速射粒子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忘了,这东西是可以在低空巡航的。而这四门速射粒子炮能提供的火力,都快赶上一个炮团了。
有这玩意在,那还要什么攻坚能力。到时候四个中队的战斗机夺取制空权,掩护运送两个连以及其配属重装备的12架新式咆哮者进场,这12架咆哮者上有合计48门速射粒子炮,除了永备阵地,啥玩意经得住这东西轰啊……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原本的咆哮者编制特殊,并不完全遵循联邦军的陆军规范条例。按照对应表看,一个连级编制的咆哮者里会有20辆AMT-066型主战坦克,或者14台AMR-029型六组步行机甲,需要两艘运输舰进行运输。而新式咆哮者肯定是运载不了这么多重装备的,但是还是那句话,是,用这玩意是只能运输蝎尾狮一级的突击车,不能用坦克,那你也别问我,和我的355毫米速射粒子炮说去吧。
这可是在空中,那火力精度杠杠的,有这种水平的支援火力,谁他妈还在乎有没有坦克啊。
“不错不错,这个可以有。”廖勇没等莱因哈特,直接合上了资料,“莱特,诺埃尔阁下给我批了多少经费来着?”
“你就用吧,诺埃尔阁下那边给你批了1000个亿,够你花的了。”
“那就好,我想,先来十八架?反正这十八架加起来才六十来亿。”廖勇看了一眼报价,直接开口说。
“你不再考虑考虑?”廖勇这么直接,李听寒都被吓了一跳,“你的经费里可是包括四个中队的圣剑啊,那玩意可真不便宜的,四十八架使用的配合一半数量的备用机,这加起来可就两百多三百亿了,更别说一艘特种战巡也得要……”
“不,李听寒主任,你理解错了。”莱因哈特叹了口气,“这一千亿仅仅是空军和陆军装备的采购资金,并不包含舰船购买经费,要知道这支特遣部队属于海陆空高度混成部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承担的任务确实是非常重的,而且为了避免归属权混乱,因此,这支部队的经费实际上,是联合舰队和战区司令部一块出,换句话说……”
他耸了耸肩:
“你就别给他省钱了,这家伙现在可是富得流油,全基地都没谁的经费优先级能比他高的。”
喜欢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莱因哈特一句话给李听寒问住了。
这确实触及到了李听寒的知识盲点,并且这也同样算是寰宇科工的知识盲点。
寰宇科工毕竟是做空军装备出身的,在各种飞行器方面称得上是权威级,但是陆战装备嘛……
你让他们整点陆航用的低空作战飞行器还行,之前他们进入陆军装备市场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的。可正经八百的陆战设备,像多足机甲,坦克,突击车这些,甚至包括步兵使用的电磁步枪,激光步枪和动力装甲等轻武器和物价,你让寰宇科工来就有点为难他了。
就比如说这次的两个方案,在新式突击车上,寰宇科工的团队确实考虑到了风暴突击队只有蝎尾狮,突击速度有余但是反装甲和攻坚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式的战车也确实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风暴突击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突击的速度,反装甲和攻坚能力本来就不是风暴突击队的主要任务啊。
如果新式突击车没比蝎尾狮慢多少到还好,可是廖勇刚才仔细看了数据,发现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要知道蝎尾狮不讨论地形,即默认恶劣地形条件下,最大越野速度速度都有550千米每小时,在理想状态下能飙到592千米每小时。可寰宇科工提供的新式突击车理想速度才530千米每小时……
你理想工况下都没我恶劣工况下速度快,这问题可就大了去了。且不说在常规机动调度的时候,为了保持队列,降低调度压力,速度快的得将就速度慢的。真到了作战环境的时候,你总不能让蝎尾狮这种要速度有速度,要火力也有速度的东西放慢速度吧?
而行星轨道突击队的问题就更明显了,是,新式的登陆舱确实不错,但是,行星轨道突击队实际上是海军陆战队的一般兵种,手里的经费有限,如果换了新的空降仓,再给每个空降仓内的作战单元配一辆蝎尾狮,再全换了新式的装甲外骨骼之后,常规的经费肯定不够。
当然,对廖勇而言,经费不是问题。先不说诺埃尔手里的权限,国防军对有意赞助军方的企业从来都是敞开大门的。廖勇甚至还是企业赞助的最大广告,他和娜塔莉亚那两架定制机就是寰宇科工赞助的。但是,另一个问题就很大了——
——一辆蝎尾狮算上驾驶员和车长,能装十个人。一个空降仓里正好也是装十个人,莱因哈特虽然对装备都是略懂,但是他脑子又不差,在看到参数的时候,他立刻就算出来了,换了新的装甲外骨骼之后,这一辆车上绝对装不下十个人。
这问题可太大了,本来设计新的空降仓,目的是让行星轨道突击队获得一定的机动能力,但是你这好不容易塞进去一辆能随仓空降的车,结果你这车里装不满人?
这不是搞笑吗?
李听寒也知道莱因哈特是看在廖勇的份上,给她留了点面子,只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她脸上还是挂不太住的。
“下一个方案呢?我记得咆哮者是搭乘特种运输舰的。”廖勇自然是向着自己女朋友的,于是急忙给了个台阶。
“嗯,这是我们考察过现在普遍装备的VTC-1330,也就是通称咆哮者的武装运输舰之后,拿出的方案。”一说到这个,李听寒心里反倒是有了点底气。
确实,寰宇科工队正经的陆战装备暂时还是玩不太转,但是这玩意可是他们的本行,没理由再出这么一个洋相。
说完,两份数据就同步到了廖勇和莱因哈特那里。两人打眼一看,都不需要李听寒介绍,他们就点了点头。
这下真的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了。由寰宇科工全新设计的新·咆哮者确实是一架极其优秀的特种运输机。
没错,李听寒经过研究之后,认为曾经使用传统的武装运输舰有点大可不必了。传统的运输舰虽然防御力更强,并且通过加装外置炮塔和激光机炮,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但是,这种运输舰基本上就只能用于从大气层外进入到大气层内,落地了基本上就只能指望用质量加速器之类的玩意把它发射上去。而李听寒给出来的运输机型咆哮者,可就不一样了。这玩意不是运输“舰”,而是运输“机”。
换句话说,这玩意是飞机。
是飞机,就意味着这玩意在大气层内真的能飞。而且,新式咆哮者不仅能飞,还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并且,在低空飞行中,新式咆哮者拥有和巡航管制机一个水平的长时间滞空能力!
光这一点,廖勇觉得就足够了。哪怕后面的数据明确写了,运输机版本的咆哮者并没有运输舰版本那么强的运力,廖勇也认为新式咆哮者在他的作战体系内可以完全替代老式的运输舰。
毕竟,地面上你跑的再快,突击速度能跟上蝎尾狮的550多公里每小时就是极限了,但是这玩意加起速来直接能飞到跨音速段,并且可以直接在低空进行空投,有效解决了传统空降模式需要夺取登陆场的问题。并并且,李听寒给这架体积甚至比重型巡航管制机的运输机上,塞了四台特制的355毫米口径速射粒子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忘了,这东西是可以在低空巡航的。而这四门速射粒子炮能提供的火力,都快赶上一个炮团了。
有这玩意在,那还要什么攻坚能力。到时候四个中队的战斗机夺取制空权,掩护运送两个连以及其配属重装备的12架新式咆哮者进场,这12架咆哮者上有合计48门速射粒子炮,除了永备阵地,啥玩意经得住这东西轰啊……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原本的咆哮者编制特殊,并不完全遵循联邦军的陆军规范条例。按照对应表看,一个连级编制的咆哮者里会有20辆AMT-066型主战坦克,或者14台AMR-029型六组步行机甲,需要两艘运输舰进行运输。而新式咆哮者肯定是运载不了这么多重装备的,但是还是那句话,是,用这玩意是只能运输蝎尾狮一级的突击车,不能用坦克,那你也别问我,和我的355毫米速射粒子炮说去吧。
这可是在空中,那火力精度杠杠的,有这种水平的支援火力,谁他妈还在乎有没有坦克啊。
“不错不错,这个可以有。”廖勇没等莱因哈特,直接合上了资料,“莱特,诺埃尔阁下给我批了多少经费来着?”
“你就用吧,诺埃尔阁下那边给你批了1000个亿,够你花的了。”
“那就好,我想,先来十八架?反正这十八架加起来才六十来亿。”廖勇看了一眼报价,直接开口说。
“你不再考虑考虑?”廖勇这么直接,李听寒都被吓了一跳,“你的经费里可是包括四个中队的圣剑啊,那玩意可真不便宜的,四十八架使用的配合一半数量的备用机,这加起来可就两百多三百亿了,更别说一艘特种战巡也得要……”
“不,李听寒主任,你理解错了。”莱因哈特叹了口气,“这一千亿仅仅是空军和陆军装备的采购资金,并不包含舰船购买经费,要知道这支特遣部队属于海陆空高度混成部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承担的任务确实是非常重的,而且为了避免归属权混乱,因此,这支部队的经费实际上,是联合舰队和战区司令部一块出,换句话说……”
他耸了耸肩:
“你就别给他省钱了,这家伙现在可是富得流油,全基地都没谁的经费优先级能比他高的。”
喜欢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