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查车哨-《潜伏东京之暗刃割喉》

  高桥圭夫、牧野智久和武田泰一坐在汽车里,冷冷地看着程振奇。

  “他多久会恢复意识?”牧野智久问。

  “我查过资料,正常情况下,癫痫病人恢复意识,需要10至15分钟。”

  “都别说话!”高桥圭夫说。

  此时,程振奇躺在宪兵司令部羁押所大门外的水沟里,一动不动。

  几分钟前,他被几个宪兵从羁押所扔了出来。

  宋春萍告诉过他,吃药以后,要在15分钟内,一动不动!

  但是现在,程振奇几乎忍不住不动。

  因为一只蚊虫,爬进了程振奇的鼻孔。

  不仅如此,无数只蚊虫,围着程振奇嗡嗡乱叫,肆意叮咬。

  但他不得不忍。

  一秒一秒地熬。

  传进耳际的驶过马路的汽车引擎声越来越稀疏,程振奇心想差不多可以醒了,慢慢睁开了眼睛,然后从水沟里爬了起来,不经意地瞥了羁押所门口的汽车一眼,偏三倒四地朝着汽车走去。

  高桥圭夫诧异地盯着程振奇。

  “他要干什么?”牧野智久说。

  “别说话!”高桥圭夫冷冷地说。

  程振奇慢慢走到车边,突然停住脚步,转身朝羁押所门口的站岗士兵走去。

  “站住!”士兵说。

  “把我的衣服给我!”程振奇一边说,一边脱下身上的囚服!

  一个士兵把程振奇的和服扔了出来。

  程振奇捡起衣服,也不管衣服如何脏乱,往身上一套。又朝汽车走来。

  高桥圭夫盯着他。

  程振奇也不朝汽车里瞧一眼,从汽车边默默走了过去。那是走回浅草必走的方向。

  “回去!”高桥圭夫说。

  武田泰一发动汽车,朝宪兵司令部驶去。

  高桥圭夫感到郁闷。中国特工的行动没有收敛,反而越来越放肆了!

  “中村中尉在干什么?”高桥圭夫问。

  “在体育馆,审查被抓的那2000人。”武田泰一说。“中佐,现在已经快11点了。要不要直接送你回富乐町?”

  “你觉得我现在能回富乐町吗?”高桥圭夫说。“说不定,追责的人,已经到石野大佐办公室了!”

  程振奇沿着街道向前走去。

  走了约300米远,一辆马车哒哒驶来,在程振奇身边“吁”一声停下。

  “算命的,上车吧!”周沪森前后望望,对程振奇说。

  “还算你有良心。”程振奇爬进车厢。问,“赶马车的,你一直在这附近?”

  “我怕高桥圭夫把你拉出去毙了。”周沪森笑着说。

  “原来你是来给我收尸的?”程振奇问。

  “你觉得你现在就是一具尸体?”

  “没两样。”

  “我看也是。”

  “你要把我拖到哪里去?”

  “去喝酒。”

  “可我身上脏兮兮的。”

  “你偷了吉武浩田的和服,又把和服弄成这样,想想怎么赔给他吧。”

  “吉武说要赔?”

  “吉武没说,我说的。”

  “去哪里喝酒?”

  “还能去哪里?回浅草去。”

  周沪森喊了声“驾,”赶着马车朝前驶去。

  回到办公室,高桥圭夫推开案情分析室的门,见中村雄二在,问他:“发现疑人没有?”

  “没有。”

  “2000多人,都放了?”

  “除了 23个人需要再做一些调查,别的人,全部放了!”

  “竹井教授有什么动静吗?”

  “没有任何动静。”中村雄二说。“我觉得,继续监视竹井教授,作用并不是很大。”

  “那就把人撤回来吧!”高桥圭夫说。

  鸠山武司突然推门走了进来。

  “报告高桥中佐,中国特工又发报了。”鸠山说。

  “在什么位置?”高桥问。

  “横滨。”鸠山说。

  “横滨?”中村雄二诧异道:“难道中国特工转移到横滨去了?”

  “不大可能。”高桥抓起桌上的电话筒,转动拨号盘。

  “什么事?”电话里传来石野相原的声音。

  “报告大佐,发现中国特工在横滨拍发电报。”高桥圭夫报告说。

  “打电话让横滨宪兵司令部,让他们去处置。”

  “我建议,让行动课……”

  电话里传来嘟嘟短音,石野相原已经挂了电话。

  高桥圭夫气恼地丢下了电话筒。

  “牧野中尉!”高桥圭夫喊道。

  牧野站了起来。

  “带上人,去横滨回东京的路上设点,检查所有回东京的车辆!连检三天!”

  “是!”牧野走了出去。

  尽管知道这样做无异于大海捞针,高桥圭夫还是决定这么做。

  不这么做,他将无事可做。

  “这份电文还要破译吗?”鸠山问。

  “用不着破译!我肯定这是中国特工向重庆请功的电文,存档吧!”高桥圭夫说。

  “是。”鸠山走了出去。

  高桥圭夫走出案情分析室,见勤务兵正在准备行军床, 对勤务兵说道:“撤了,我回家。”

  高桥圭夫改了主意。

  促使他改主意的不是对石野相原的漫不经心不满,而是想看看这时候,对面的佐藤彦二在干什么。

  回到富乐町,高桥圭夫把车停下,发现刘简之和孟诗鹤正在门外摇着扇子纳凉,便走了过去。

  “半夜了,还没睡?”高桥圭夫问。

  “屋里太热,外面凉快。”刘简之问:“沉船的事情,处理完了?”

  “这事,你知道。”高桥圭夫问。

  “别忘了,我是记者。”刘简之说。

  刘简之知道,这么大的事情,自己要是说不知道才会让高桥圭夫觉得奇怪。

  “帝国陆军损失巨大,”高桥圭夫说。“所以参谋本部禁止报社和广播电台报道此事。”

  “就算禁止报道,不久也会世人皆知。”刘简之说。

  “未必吧。”高桥圭夫说。

  “明天就会在全城传开。你在忙着善后?”刘简之问。

  “善后的事情,用不着我们宪兵司令部。”高桥圭夫说。

  “高桥君,快回家吧,高桥太太刚才还在抱怨呢!”孟诗鹤说。

  “我去看看儿子。”高桥圭夫笑笑,转身走回家去。

  高桥圭夫猜测的不错,发给重庆的电文,的确是一份报告特工组成功炸沉滚装船,将60辆坦克葬身海底的电文。电文报告了刘简之、孟诗鹤、周沪森和程振奇四人的英雄壮举,请求重庆予以记功奖励。

  但刘简之对拍发电文的事却并不知情。因为他反对冒险拍发这么一份看来无关紧要的电报。

  决定拍发电报的是宋春萍。

  宋春萍认为,炸沉滚装船,搞掉60辆坦克,是特工组了不起的战绩,足以跟国内任何一场成功的抗日战斗相媲美。而且,作为没有亲自参加此次行动的督导官,也有义务把特工组的战功报告给重庆。

  于是,宋春萍叫上李香香,带上发报机,开车前往横滨方向,乘夜在海边的一处礁石背后,把电文发了出去。并约定了下一次拍发电报的新频率。

  月色很美。

  拍发完电报,两人又在海边待了半个小时。

  月色朦胧中,海浪拍岸,浪花四溅,发出哗哗的响声。突见一条渔船从远处驶来,船上点着灯和火把。

  “走吧!”宋春萍说。

  宋春萍提起装着发报机的箱子,李香香在后护卫着,走上公路边停放的汽车,把发报机放进汽车后备箱。

  “李香香,你开车!”

  “是!”

  李香香发动了汽车,亮起车灯,朝东京驶去。

  “宋督导,重庆会给刘简之他们什么奖励啊?”李香香问。

  “按战功,应该晋升军衔,还有奖金。”宋春萍说。

  “这一次,杨长官一定高兴坏了。只怕他派我们来这儿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吧。”李香香说。

  “别说杨长官,连我在昨晚之前都没有想到。”

  “不好!”李香香突然猛踩刹车,嘎吱一声,汽车不受控制地滑向路侧,前左轮掉进了沟里。

  “怎么回事?”宋春萍问。

  “前面在查车!”李香香说。

  宋春萍抬头一看,前方约600米处,十几辆汽车正排着队,等待检查。

  “可能是冲我们来的!”李香香说。

  宋春萍跳下车来,正欲打开汽车后备箱,汽车灯光突然照射过来,宋春萍立即停了手。

  一辆汽车越开越近,在车后停下。

  司机探出头,“怎么啦?”

  “车坏了。”宋春萍说。

  “要不要帮你把车拉起来?”司机说。

  “谢谢,不用了。”宋春萍说。

  司机把头缩回车窗,开着车驶离。

  宋春萍打开后背箱,取出装着发报机的箱子,递给李香香,“快,找个地方把箱子藏起来!”

  “是!”

  李香香提起箱子,朝路边的树林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