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一路西行,到了第三天的黎明时分,渔船左前方出现了一个岛屿。
“那是神岛。”周沪森看了一下地图,对孟诗鹤说,“右边是田原伊良湖。”
一艘万吨货轮迎面驶来,周沪森接过船舵避让。
接着,几只海鸥飞来,停留在甲板上。
“这群海鸥,闻到臭鱼虾的气味了。”孟诗鹤说。
“是啊,没有海鸥,海洋恐怕也没有这么干净。”周沪森说。“白天再下一次网,傍晚的时候,就该到中京了。”
“我去做早餐。”
孟诗鹤回到休息室,把收音机打开听了一会儿,没有听到对自己的呼叫,便开始生火做饭。
早餐之后,三人又撒了两次网,然后一路朝北航行,于傍晚时分到达了名古屋南部的常滑附近。
突然传来飞机的引擎声,孟诗鹤拿起望远镜观察,只见两架飞机正从右侧的陆地上起飞。飞机飞到大海上空翻滚盘旋,时而升高钻进云层,又从云层冲出,直扑海面,眼见就要栽进水里,突又向上升起,然后盘旋几圈,降落在右侧的陆地上。
“这是试飞,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就在右边某个位置。”孟诗鹤说。
“靠岸吗?”周沪森问。
“不能靠岸!”孟诗鹤说。
正说着,一艘巡逻艇急速开来,船上的军官做着手势,要渔船离开。
孟诗鹤继续驾船沿海岸线北行了约两三公里,看见十几只渔船停在一起,知道那里是个渔港,便把船靠了过去。
几个鱼贩连忙走了过来。
“有鱼吗?”一个鱼贩问。
“有。”程振奇说。
鱼贩争着跳上船。
“所有的鱼我全包了!”一个鱼贩喊道。转身对站在甲板上的程振奇说,“打了些什么鱼?”
“大黄鱼,秋刀鱼……”
程振奇打开船舱盖,一股鱼臭味弥漫上来,呛得鱼贩连连后退。
“这鱼我不要!”鱼贩转身走下船,竟然蹲在地上呕吐起来,其他几个鱼贩一起讥笑。
“上午才打的鱼,怎么会臭?”程振奇说。
吃过晚饭,天渐渐黑了,渔船码头安静下来。
孟诗鹤对周沪森和程振奇说:“我去见组长和李香香,看看他们到了没有。你们在船上等我,明天早上回来。”
周沪森把一个旅行箱提了出来。
“这是你的旅行箱。”
“三岛君,你不是把箱子收起来了吗?”孟诗鹤诧异道。
“我悄悄藏起来了。”周沪森说。
“藏在哪里?”孟诗鹤问。
“就在驾驶舱。”周沪森说。
“驾驶舱?”程振奇说,“你连我也瞒过了。”
孟诗鹤提起箱子,上了码头,沿路走进一条小巷。
“打扰了,请问,哪里有车去中京?”孟诗鹤问一个坐在街边纳凉的妇人。
“这时候,没有车了。”妇人说。“不过,你可以坐船去。”
“在哪儿坐船?”孟诗鹤问。
“从你刚才上来的路,往右走一公里,有个码头。”妇人说。
“我拎着箱子,很不方便……”孟诗鹤说。
“你付2元钱,我让人送你过去。”妇人说。
“走路吗?”孟诗鹤问。
“用船送你去。”妇人说。
“好吧。”孟诗鹤说。
妇人站起身,从屋里叫出一个男人,“你送这位太太去码头。”
男人看了孟诗鹤一眼,一声不响地走出屋子,走向渔船码头。
正坐在甲板上纳凉的周沪森和程振奇一见孟诗鹤跟在一个男人后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下子紧张起来。突然听到孟诗鹤问那男子:“那边坐船的人多吗?”
那男子说:“不多。”
孟诗鹤问:“你是渔民?”
那男子说:“是。我家三代都是渔民。”
男子上了船,发动了机器,载着孟诗鹤,朝着中京方向驶去。
又有飞机的引擎声传来。
“这旁边闹哄哄的。附近有军用机场吗?”孟诗鹤问男子。
“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就在这儿。”男子说。
“难怪。”孟诗鹤说。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
小船很快到了一个码头,男子朝旁边的一艘客船一指,“就是那艘船。”
孟诗鹤道了谢,买了船票,正欲上船,突然被人叫住。回身一看,是个警察。
“这位太太,面生得很。”警察说。
“我不是本地人。”孟诗鹤说。
“身份符拿来,我看看。”警察说。
孟诗鹤拿出身份符,递给警察。
“本马太太,你来中京干什么?”警察问。
“来飞机制作所看我弟弟。”
“见着了吗?”
“没见着,门口站岗的士兵不让我进去。”
“还想见他吗?我可以带你去。”
“算了,不去了。”
警察有些遗憾地把身份符还给孟诗鹤。
原来带人见飞机制作所的人,还是一门生意。孟诗鹤算是最后一个乘客,一上船,船很快就开了。
不到一个小时,客船在一个码头停下,孟诗鹤提着箱子上岸,叫了一辆计程车。
“去中京大酒店。”孟诗鹤对司机说。
司机刚帮孟诗鹤把箱子放进后备箱,又见两个警察便走上前来。
“箱子里装的什么?”一个警察问。
“衣服。”孟诗鹤说。
警察把箱子提起来掂量了一下,又把箱子放回后备箱。“你们可以走了。”警察说。
“警察这是什么意思?看我的箱子有没有超重?”孟诗鹤问司机。
“鬼知道!今天一天都是这样。”司机说。“你的箱子轻。重一点的箱子,都是要开箱检查的。”
“真是莫名其妙。”孟诗鹤说。
不一会儿到了中京大酒店,孟诗鹤走下车,从后备箱里提起箱子,立刻有一个警察走了过来。
“太太,打扰了!”警察说。“提进酒店的箱子,我们要检查一下。”
孟诗鹤放下箱子。
警察掂了掂箱子,把箱子还给孟诗鹤,“进去吧。”
看来,警察是在找一个有重量的箱子。
孟诗鹤拖着箱子,走到服务台前。
“欢迎光临!”接待小姐笑容可掬。
“请问,霜月秀子小姐住在哪个房间?”孟诗鹤问。
“霜月秀子吗?请稍等,我帮你查一查。”接待小姐说。
“谢谢!”孟诗鹤一边说,一边朝后看了一眼。
“霜月秀子,住在四楼09号房间。”接待小姐笑着问,“太太,您要先给她打一个电话吗?”
“不用了。”孟诗鹤说着,朝电梯间走去。
孟诗鹤出了电梯,走到4009号房间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诗鹤姐,快进来!”李香香打开门,侧身让孟诗鹤走进屋。“我去叫组长!”
刘简之转眼间走了进来。
“一路还顺利吧。”刘简之问。
“很顺利。”孟诗鹤说。“给我一杯水喝。”
李香香倒了一杯水,递给孟诗鹤。
“渔船现在停在什么位置?”刘简之问。
“就在名古屋飞机制作所附近。”孟诗鹤说。“有六七条渔船停在那儿。”
刘简之拿出一张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停机坪的位置。
“我们的船在这儿。”孟诗鹤在地图上一指。
“渔船距离飞机制作所的停机坪大约有2900米。”刘简之说。
“在迫击炮的射程范围内吗?”孟诗鹤问。
“迫击炮的射程大约有3800米。”刘简之说。“停船的地方……”
“是个渔船码头,旁边有一个小村子。”孟诗鹤说。“另外,有个情况……”
“什么情况?”刘简之问。
“我从中京码头到这儿,路上被警察查了两次箱子,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打开箱子查。我怀疑他们接到了东京方面的通知,在查迫击炮。看我的箱子里,有没有炮弹。”孟诗鹤说。
“我们下火车时也被查了,情况跟你说的一样。”李香香说。
“渔船被查没有?”刘简之问。
“路上被查了两次。”孟诗鹤说。“臭鱼烂虾堆在舱口,没人愿意下船舱。”
“到了中京以后呢?”刘简之问。
“没有。巡逻艇只是驱赶,不让我们的船靠近飞机制作所。”
刘简之看看手表。
“敌人应该是接到了通知,加强了防范,我们必须连夜行动!”刘简之说。
孟诗鹤和李香香对视了一眼。
“我先去搞车!”李香香说。
“一起去!”刘简之说。
三人出了酒店,在街上搜寻目标,终于在一家汽车维修厂门口,见到了一辆日本组装的福特V8-51卡车。
“那是神岛。”周沪森看了一下地图,对孟诗鹤说,“右边是田原伊良湖。”
一艘万吨货轮迎面驶来,周沪森接过船舵避让。
接着,几只海鸥飞来,停留在甲板上。
“这群海鸥,闻到臭鱼虾的气味了。”孟诗鹤说。
“是啊,没有海鸥,海洋恐怕也没有这么干净。”周沪森说。“白天再下一次网,傍晚的时候,就该到中京了。”
“我去做早餐。”
孟诗鹤回到休息室,把收音机打开听了一会儿,没有听到对自己的呼叫,便开始生火做饭。
早餐之后,三人又撒了两次网,然后一路朝北航行,于傍晚时分到达了名古屋南部的常滑附近。
突然传来飞机的引擎声,孟诗鹤拿起望远镜观察,只见两架飞机正从右侧的陆地上起飞。飞机飞到大海上空翻滚盘旋,时而升高钻进云层,又从云层冲出,直扑海面,眼见就要栽进水里,突又向上升起,然后盘旋几圈,降落在右侧的陆地上。
“这是试飞,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就在右边某个位置。”孟诗鹤说。
“靠岸吗?”周沪森问。
“不能靠岸!”孟诗鹤说。
正说着,一艘巡逻艇急速开来,船上的军官做着手势,要渔船离开。
孟诗鹤继续驾船沿海岸线北行了约两三公里,看见十几只渔船停在一起,知道那里是个渔港,便把船靠了过去。
几个鱼贩连忙走了过来。
“有鱼吗?”一个鱼贩问。
“有。”程振奇说。
鱼贩争着跳上船。
“所有的鱼我全包了!”一个鱼贩喊道。转身对站在甲板上的程振奇说,“打了些什么鱼?”
“大黄鱼,秋刀鱼……”
程振奇打开船舱盖,一股鱼臭味弥漫上来,呛得鱼贩连连后退。
“这鱼我不要!”鱼贩转身走下船,竟然蹲在地上呕吐起来,其他几个鱼贩一起讥笑。
“上午才打的鱼,怎么会臭?”程振奇说。
吃过晚饭,天渐渐黑了,渔船码头安静下来。
孟诗鹤对周沪森和程振奇说:“我去见组长和李香香,看看他们到了没有。你们在船上等我,明天早上回来。”
周沪森把一个旅行箱提了出来。
“这是你的旅行箱。”
“三岛君,你不是把箱子收起来了吗?”孟诗鹤诧异道。
“我悄悄藏起来了。”周沪森说。
“藏在哪里?”孟诗鹤问。
“就在驾驶舱。”周沪森说。
“驾驶舱?”程振奇说,“你连我也瞒过了。”
孟诗鹤提起箱子,上了码头,沿路走进一条小巷。
“打扰了,请问,哪里有车去中京?”孟诗鹤问一个坐在街边纳凉的妇人。
“这时候,没有车了。”妇人说。“不过,你可以坐船去。”
“在哪儿坐船?”孟诗鹤问。
“从你刚才上来的路,往右走一公里,有个码头。”妇人说。
“我拎着箱子,很不方便……”孟诗鹤说。
“你付2元钱,我让人送你过去。”妇人说。
“走路吗?”孟诗鹤问。
“用船送你去。”妇人说。
“好吧。”孟诗鹤说。
妇人站起身,从屋里叫出一个男人,“你送这位太太去码头。”
男人看了孟诗鹤一眼,一声不响地走出屋子,走向渔船码头。
正坐在甲板上纳凉的周沪森和程振奇一见孟诗鹤跟在一个男人后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下子紧张起来。突然听到孟诗鹤问那男子:“那边坐船的人多吗?”
那男子说:“不多。”
孟诗鹤问:“你是渔民?”
那男子说:“是。我家三代都是渔民。”
男子上了船,发动了机器,载着孟诗鹤,朝着中京方向驶去。
又有飞机的引擎声传来。
“这旁边闹哄哄的。附近有军用机场吗?”孟诗鹤问男子。
“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就在这儿。”男子说。
“难怪。”孟诗鹤说。
看来自己的判断没错。
小船很快到了一个码头,男子朝旁边的一艘客船一指,“就是那艘船。”
孟诗鹤道了谢,买了船票,正欲上船,突然被人叫住。回身一看,是个警察。
“这位太太,面生得很。”警察说。
“我不是本地人。”孟诗鹤说。
“身份符拿来,我看看。”警察说。
孟诗鹤拿出身份符,递给警察。
“本马太太,你来中京干什么?”警察问。
“来飞机制作所看我弟弟。”
“见着了吗?”
“没见着,门口站岗的士兵不让我进去。”
“还想见他吗?我可以带你去。”
“算了,不去了。”
警察有些遗憾地把身份符还给孟诗鹤。
原来带人见飞机制作所的人,还是一门生意。孟诗鹤算是最后一个乘客,一上船,船很快就开了。
不到一个小时,客船在一个码头停下,孟诗鹤提着箱子上岸,叫了一辆计程车。
“去中京大酒店。”孟诗鹤对司机说。
司机刚帮孟诗鹤把箱子放进后备箱,又见两个警察便走上前来。
“箱子里装的什么?”一个警察问。
“衣服。”孟诗鹤说。
警察把箱子提起来掂量了一下,又把箱子放回后备箱。“你们可以走了。”警察说。
“警察这是什么意思?看我的箱子有没有超重?”孟诗鹤问司机。
“鬼知道!今天一天都是这样。”司机说。“你的箱子轻。重一点的箱子,都是要开箱检查的。”
“真是莫名其妙。”孟诗鹤说。
不一会儿到了中京大酒店,孟诗鹤走下车,从后备箱里提起箱子,立刻有一个警察走了过来。
“太太,打扰了!”警察说。“提进酒店的箱子,我们要检查一下。”
孟诗鹤放下箱子。
警察掂了掂箱子,把箱子还给孟诗鹤,“进去吧。”
看来,警察是在找一个有重量的箱子。
孟诗鹤拖着箱子,走到服务台前。
“欢迎光临!”接待小姐笑容可掬。
“请问,霜月秀子小姐住在哪个房间?”孟诗鹤问。
“霜月秀子吗?请稍等,我帮你查一查。”接待小姐说。
“谢谢!”孟诗鹤一边说,一边朝后看了一眼。
“霜月秀子,住在四楼09号房间。”接待小姐笑着问,“太太,您要先给她打一个电话吗?”
“不用了。”孟诗鹤说着,朝电梯间走去。
孟诗鹤出了电梯,走到4009号房间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诗鹤姐,快进来!”李香香打开门,侧身让孟诗鹤走进屋。“我去叫组长!”
刘简之转眼间走了进来。
“一路还顺利吧。”刘简之问。
“很顺利。”孟诗鹤说。“给我一杯水喝。”
李香香倒了一杯水,递给孟诗鹤。
“渔船现在停在什么位置?”刘简之问。
“就在名古屋飞机制作所附近。”孟诗鹤说。“有六七条渔船停在那儿。”
刘简之拿出一张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停机坪的位置。
“我们的船在这儿。”孟诗鹤在地图上一指。
“渔船距离飞机制作所的停机坪大约有2900米。”刘简之说。
“在迫击炮的射程范围内吗?”孟诗鹤问。
“迫击炮的射程大约有3800米。”刘简之说。“停船的地方……”
“是个渔船码头,旁边有一个小村子。”孟诗鹤说。“另外,有个情况……”
“什么情况?”刘简之问。
“我从中京码头到这儿,路上被警察查了两次箱子,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打开箱子查。我怀疑他们接到了东京方面的通知,在查迫击炮。看我的箱子里,有没有炮弹。”孟诗鹤说。
“我们下火车时也被查了,情况跟你说的一样。”李香香说。
“渔船被查没有?”刘简之问。
“路上被查了两次。”孟诗鹤说。“臭鱼烂虾堆在舱口,没人愿意下船舱。”
“到了中京以后呢?”刘简之问。
“没有。巡逻艇只是驱赶,不让我们的船靠近飞机制作所。”
刘简之看看手表。
“敌人应该是接到了通知,加强了防范,我们必须连夜行动!”刘简之说。
孟诗鹤和李香香对视了一眼。
“我先去搞车!”李香香说。
“一起去!”刘简之说。
三人出了酒店,在街上搜寻目标,终于在一家汽车维修厂门口,见到了一辆日本组装的福特V8-51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