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赵构殿试-《大宋小农民》

  赵构轻咳。

  龙啸之声,在学思殿回荡。

  知道皇帝要讲话,殿内士子个个屏气凝神,唯恐听漏了龙音。

  所谓金口玉言。皇帝说的话是金,是玉,每个字都要仔细琢磨。

  “诸位考生,今日的考题是逐安。你们就以此为题,书写策论吧。”

  题目越少,越难作答。

  为了怕考生听错题目,赵构派内侍蓝圭举着考牌挨桌行走。

  考生慌忙记下来这两个字:逐安

  逐安:顾名思义,就是驱逐安国的意思。

  想写好这个题目,复杂吗?

  对于佟众婿来说,倒是小菜一碟。

  他拿起笔刷刷写起来:

  逐为驱赶,安为安定。北方有国,名为安,甚邪恶。

  国中有王,唤潘氏小安。以己名为国名,名声粗鄙。

  小安者不学经义,不慕儒林,言语空空,十分下作。

  须知,人当以国立,视自己的文明为文明。譬如新宋之文明,君臣父子为纲,三从四德为常,上下分明,高低有别。

  士大夫恒为士大夫,庶民永为庶民。乾坤不可颠倒,身份不可转换。

  贼安逆天而行,大逆不道。吾皇天威,必将逐之…

  佟众婿是会写文章的。他先将潘小安骂一遍,又把报纸上的话抄几句。再加上自己的一点感慨。

  这样裁切缝补一下,就成为一篇美文。

  佟众婿相信,皇帝一定会喜欢读。他有大数据做支撑。

  大殿外的那些吱哇乱叫的佟粉,都是他的数据验证。

  皇帝是人,一个鼻子两只眼。外面的粉丝也是人,一个鼻子两只眼。

  没有道理,粉丝喜欢读,皇帝不喜欢读吧。

  赵构下殿巡视。他挨个看看考生的学才。

  有的考生,字写的好。可行文粗鲁,语不成句。这就让赵构不喜欢。

  赵构历来讨厌书法。

  他有信心做皇帝超过赵吉。但他没有信心,在书画上超过赵吉。

  甚至于,赵构觉得,就是再过一千年,一万年,也没有人能在书画一途上超过赵吉。

  赵构背负着手,慢慢在殿中溜达。

  内侍与考官的眼睛,也随着赵构的行走溜达。

  赵构在谁的身后停留时间长,那这人的名次,就要往前提一提。

  这是肯定的。

  能让真龙驻足,这人肯定是人才啊。

  赵构游逛到佟众婿身后,见他骂潘小安爽利,不由点头。

  后面见他写的逐安十策,微微皱眉。

  “逐安有术,术有十策。一曰:谶。

  安字有运,凡安之人,皆被贼安盗运。故新宋国内,当先逐安。

  例凡名安者,或更名或改姓或易称,多法齐下,使灭安之举,更加轰轰烈烈…”

  赵构说不上认同还是不认同。但这个法子,安国确实已经在用。

  至于效果,很有显着。很多孩童不再起名安安,很多商铺早已更换牌匾。

  他们避安不及,他们为安所累。他们不敢声安。

  这样一来,整个新宋都安静了。

  赵构的表情一会舒朗,一会凝聚。搞的考官们无从辨别。

  这佟众婿真是个显眼包。到底写了啥,让皇帝如此纠结?

  考试要进行四个时辰。

  赵构为了收买士子之心,还为他们准备了饭食。

  这饭来自御膳房。

  有东坡肉一小块,有状元米一小碗。有高中汤一小碗。还有桂花糕点心一小碟。

  这饭菜诚意满满,只是饭量小了些。好在,新宋地处江南。人均食量不大,足够考生们享用。

  当然,就是不够,你也得忍着。在皇帝面前,你想当酒囊饭袋吗?

  只是这甜糯咸香的东坡肉,实在太过美味,让人吃上一块还想再吃第二块。

  佟众婿文思泉涌,泉如尿崩。很快就将文章写完。

  他检查一下,没有错漏,没有忌讳之处,便将考卷收起来,开始享用美食。

  赵构见考生们吃的香甜,他便走出学思殿,到后宫享受美味去了。

  剩下的事情,已经与他无关。他就等着裁定状元就好。

  这四百七十名考生,都是他的学生。叫做天子门生。

  当皇帝的徒弟,牛不牛?

  当然牛。

  凡是金銮殿中出来的,就没有一个是弱者。

  最少混个一官半职。便是没有官位,在家乡当地,那也是人上人的存在。

  君不见,遍看宋地广袤,叫进士巷,进士里的地方,有多少?

  所以啊,当进士,那是顶顶牛的存在。

  更有甚者,很多乡村,几千年来,连个举人都没有出过。能有个穷酸秀才,也得立一门楼,上书书香门第喽。

  佟众婿吃完饭,打眼看皇帝不在。他便用手帕将考桌仔细擦拭。

  唯恐上面有油污,染脏了考卷。那可要了老命。

  他将毛笔笔尖留直,端端正正写下佟众婿三个字。

  然后,他小手一举,便将试卷交上。

  而他背起书篓扬长而去,做名士潇洒模样。

  “快看,快看,佟大才子出来了。”

  围在皇宫外看热闹的百姓,是真有闲。他们就这样等上一天,等着考试考完。

  “我就说佟大才子第一个出来。你们几个麻溜的付银子。”

  好吧,还有人靠打赌,来赚点零花钱。

  胡屠户胡大小姐向佟众婿挥手。“佟公子,佟公子,这边,看这边。”

  胡大小姐手中牵着一根稻草绳。绳上挂着一副猪腰子。

  “佟公子,考试劳累。把这妙物拿回家熬汤,补补身子。”

  佟众婿耳朵一紧,耳尖发烫。

  他的脸隐约痛起来。

  胡大小姐力气大,那一巴掌扇的他脸发麻。大牙根都给他扇晃荡了。

  佟众婿对她实在痛恨。

  可人家救了你的命啊。

  佟众婿被打了脸,还得向她道谢。给了她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换两巴掌,这叫啥事?

  这句话还成为标题,出版在新宋报纸上。

  这在以后,成为佟众婿最不愿提起的过往。

  殿试后七天。

  已是九月重阳节。

  这一天,皇榜揭晓。

  临安府,学政院旁的客栈伙计都站在门口等待。

  他们等着报喜的快马,向自己的客栈赶来。

  谁家客栈高中的人多,谁家客栈就牛气冲天。

  客栈老板平日里小心伺候举子们,就等着今天收获成果。谁敢懈怠马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