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梅园雅聚-《大宋小农民》

  潘小安如此了解她,这是李易安没有想到的。

  她对潘小安表示感谢。

  “一会月如会带你去休息。你有什么缺的东西,尽管开口便是。”

  李易安便在将军府住了下来。

  临到春节时,她的伤便好的差不多。对于兴庆府这个地方,她也慢慢适应下来。

  她喜欢待在将军府的阁楼上。在这里,她可以看到更远的风景。

  将军府的生活,简单而朴素。每日三餐皆有肉食,既不过分寒酸,又没太过奢侈。

  李易安觉得,这是潘小安在营造一种气氛。可半个月后,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终归是自己太过浅薄。这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贪图享乐。

  就好像张月如王妃,她竟然要去晨练。

  “这是什么鬼?”李易安很费解。

  腊月二十六。

  这一日,将军府停止了训练。士兵们开始轮值放假。

  没有放假的士兵,也不用在出操。他们待在军营里,开个茶话会,唱唱歌,表演个小节目啥的。

  这又是李易安不曾见过的场面。她跟在张月如身后,像个小农民进城。

  士兵们脸上洋溢着笑。这群年轻人,蓬勃有活力。

  李易安还去赶了年货大集。

  这年货大集没有临安府的花街整齐,但这份热闹,更有人间烟火气。

  集上的吃食很多。

  她对糖葫芦与“杀了马”十分喜爱。

  除夕。

  她要跟着潘小安去见一个人。

  李易安早早起来,将自己打扮整齐。她本是个极美的人,稍微打扮一下,倾城美貌尽显。

  潘小安骑着黑枣马,她也分到了一匹小白马。

  兴庆府东城。

  一座大院,几枝梅花疏影。

  “谁人这般雅致?”李易安好奇。

  门房是个老大爷。他见到潘小安便伸出手:“牛肉”

  潘小安便将十斤熟牛肉给他。

  “原来牛肉是给他准备的。这老汉面子可大的很。”

  两人进了院门,一股暗香袭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李易安脑海里,蹦出这两句诗。

  她看见梅花林中,有一人在作画。“这人是谁?派头倒是极大。”

  那人画了一幅仕女赏梅图,梅花稀疏几笔,便将它的筋骨画出。

  花下一女子,线条柔和,活泼有力。

  这样一幅图画,李易安却在里面看出点寂寥。

  那人收住纸笔,轻叹一声:“小安,不是让你不要来了吗?”

  “张先生,我给你带来一妙人。”

  “呵呵”那人干笑两声:“这天下人虽多,有几人能称的上妙人?”

  “你看看便知”

  那人回过头。四十多岁年纪,温文尔雅。

  “张画院”

  “李易安”

  原来,他们二人认识。

  张画院自然就是张择端。汴梁城破之后,他几经辗转,竟跑到兴庆府来。

  潘小安得知他的消息,便把城东梅园给了他。

  张择端对这个住所,倒是极为满意。

  潘小安将那幅画收起来:“这幅画我带走。”

  张择端捋捋胡须:“带走吧,那是你的酬劳。”

  “易安居士,以后就住在这里。你要好好照顾她。”

  “我比你会照顾人。”

  潘小安无语。”易安居士,过了年,我便离开此地,你暂时住在梅园吧。等我回来在接你。”

  李易安心一沉。她知道,潘小安这是要出征。

  “小安,你…你要早点回来。”

  她想不出该如何说。

  “好”

  潘小安夹起画就走。

  “等你回来,我在给你画一幅。”张择端对着潘小安的背影说:“画一幅带脸的。”

  潘小安脚步停住,他举起手做了个OK的姿势。

  李易安看他的背影,突然一阵心酸。

  “打下偌大江山有什么用?连自己心爱的女人…唉…”

  “张画院”

  “易安,这里没有画院,只有画匠。”

  “你刚刚说的心爱女人,可是画中女子。这女子是谁?”

  “是一缕青烟”

  李易安便不再问。

  “你就住在梅园吧。人说你如菊,我却觉得你如梅。”

  李易安笑了笑:“我其实是荷花”

  张画院一愣,继而大笑起来。“不错,你是荷花。看似孤高,却又合群。看似冷漠,却分外热烈。”

  他背着手走出梅园。

  李易安看到他的背影,心酸味更浓。从他的背影里,她看到山河破碎前,最后的繁华。

  李易安“死去”的消息,还是在临安府传开。

  有些人,活着时不觉得他有啥。等他逝去,才知道有多重要。

  李易安就是这样的人。

  新宋之后,李易安隐约为词坛宗主。有李易安在,新宋的诗词界便有一杆大旗。

  而如今大旗倒了,这诗词界就少了一份婉约。

  文人开始自发悼念。

  他们在易安小舍悼念,他们在西湖边悼念。他们又哭又笑,极尽疯狂。

  可他们从来不想想,李易安究竟是被谁杀死的。

  双安诗社,成了单安诗社。

  对于李易安的“死”,刘安妃很是掉了几滴泪。

  “吉,咱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当然,咱们当然要做点什么。”

  文人们冲到了临安县衙,向赵合质讨要说法。赵合质吓得不敢出后衙。

  捕头刘二旭也没有好多少。他走在路上,不知被打了几次闷棍。

  弄的他,现在走路一步三回头,阴影很大。

  文人雅士们见赵合质闭门不出,便跑到皇宫前闹。

  一场恩科就弄的人很不满。这些人也是趁机发泄情绪。

  赵构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将赵合质贬为庶民。捕头刘二旭却侥幸逃过一劫。

  赵合质被赶出县衙。

  昨日还是县太老爷,今日就成了丧家之犬。走在路上,谁都想啐他一口。

  赵合质却丝毫不在意。他的妻妾众多,他的金银众多。

  不做县太爷,做个富家翁也是悠哉乐哉。

  他喜欢看别人对他愤恨。那种拿他无可奈何的模样,是他最喜欢的表情。

  赵合质住在驿馆,等着出城回家乡。

  当晚,他被人从床上拉下来。

  赵合质慌了神:“好汉爷,你们要是求财,我可以给你们银子。我有银子,有很多银子。”

  赵合质的嘴被堵上。他被人扛在肩上,他眼珠子滴溜转。他在想逃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