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铁耗子攻击-《大宋小农民》

  金银藏起来是自己的,露在外面就是别人的。

  百姓当然懂这个道理。

  当然,懂这个道理的百姓,会生活的更好点。

  安国大军杀上了岸。

  穆丹部率先下船。

  他们在沙滩上组成战队。

  盾牌手在前,长枪手居中,弓弩手垫后。

  守在海湖东岸的是吐蕃军骑兵。这支骑兵由赵世忠的长子鹰毡带领。

  这人长着鹰钩鼻,一双眼睛带着褐色。看起来十分凶狠。

  知道父亲战死,他并不逃跑。

  鹰毡要做吐蕃国的英雄。

  “世子爷,敌人上岸了,咱们快冲吧。”副将马彰永请战。

  “不急,我要等他们都上岸。”

  “世子爷,这怕是不妥吧?”

  鹰毡冷哼:“安国士兵能有多厉害?他们战胜了咱们的水军,现在还想战胜咱们的骑兵吗?”

  鹰毡有必胜的决心。

  他对自己的骑兵队,有足够的信心。

  见到金旗大船,鹰毡瞳孔收缩。他指着船头上的人问左右:“金旗下那人是谁?”

  “是潘小安”

  鹰毡身边有个老者,他曾做过生辰使,出使过耶律延喜的生日典礼。

  他认得潘小安。

  那时的潘小安,还只是大宋一名小小的使者。

  鹰毡攥紧手指。

  “传令,活捉潘小安者,以王爵赏赐。”

  鹰毡比他的爹更大方。

  他身后这万余骑兵,便向安国大军攻来。

  宽阔的海湖滩涂,适合骑兵作战。在这样的地方,步军很难有所作为。

  鹰毡就是看明白了这一点。他要等安国大军全部到来,在发起进攻。

  若只是击溃了前军,后面的安国人跑了怎么办?

  海湖是把双刃剑。能够保护吐蕃人,也能困住吐蕃人。

  骑兵开始向穆丹,司巴达等部追击。

  潘小安站在船头,淡定的看着敌人冲锋。

  等敌人马匹距离安国大军五百米远时,潘小安命人摇动令旗。

  穆丹与司巴达接到命令,便派出秘密小队。

  他们一人分到一支秘密小队。这小队由一百人组成。

  这百人大队,队员各个高大。他们的个头都在一米八,魁梧有力,臂力强劲。

  他们开不动硬弓,可他们善于投掷。他们投掷石块,普遍都能超过一百二十米。

  对于这两支秘密小队,潘小安也是花大价钱培养。

  他们的吃穿用度,要高于普通士兵很多。

  这是他们第一次出战,也是检验他们的时候。

  他们一人携带十个铁耗子。

  穆丹与司巴达对这些人的战斗力,感到怀疑。

  就凭这些连弓箭都不会用的花架子,就凭他们腰上的铁耗子。

  这要是能打赢仗,那可真是见了鬼。

  这两支铁耗子队,明显感受到穆丹们的轻视。他们个个心里不忿。

  “让你们见识见识,啥叫秘密大队。”

  大队长指挥小队长,小队长指挥士兵。他们分散开来。

  这防御阵型,让穆丹与司巴达更没底。“就这能攻击敌人?”

  “全体都有,单兵作战,自我抉择。”

  大队长的命令,让穆丹与司巴达更加迷惑。这还单兵作战,他们要闹啥子哦?

  吐蕃的骑兵,已到了二百步远。从这个距离看,可以清晰的看到马睫毛。

  安国士兵紧绷起来。

  前面的盾牌兵将盾牌顶牢,后面的长枪兵,准备厮杀。

  哨声响起,此起彼伏。

  一只只铁耗子被扔出去。铁耗子的尾巴根,还冒着火星子。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小型火药…爆…”

  一声爆响,便倒下三匹马。一死两伤三嚎叫。

  一死指的是,铁耗子爆炸的地方,战马会死。

  两伤是,离铁耗子远一点的两匹战马会受伤。

  三嚎叫,当然就是三个士兵倒地哀嚎。

  一轮铁耗子攻击,吐蕃骑兵就损失过千。

  这样的杀伤力,不止吐蕃军瞠目结舌。便是安国大军也被震撼到。

  “什么鬼,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在爆?”

  鹰毡鹰勾鼻子都被气歪。

  “给我冲,给我冲,杀光这些该死的安国人。”

  可能够杀死吗?

  接连两轮铁耗子攻击后,吐蕃国骑兵被吓傻了。战马看到倒地的战马,也步步后退。

  “世子爷,撤退吧。”

  鹰毡不想撤退。他不是懦夫。他发了狠劲:“今日必破安国贼人,有妄言撤退者斩。”

  再进攻一轮后。

  鹰毡没有了英雄气。他的骑兵,甚至攻不到敌军阵前。

  他不撤退,等着全军覆没吗?

  “关上城门,咱们据险而守。”鹰毡还想再战。

  “世子爷,退回青唐府吧。我听说,安国大军攻城时,会使用一种火药包。

  再厚重的城门,也能被爆破。拒城而守,不是明智之举。”

  鹰毡看看海东府。这里的城墙当然比不过青唐府。

  可就算青唐府的城墙,也比不上辽国上京城。

  鹰毡有些绝望。

  这让他很不爽。他还年轻,不想认输。

  “去传巴松来。”

  巴松有娘没爹。或者说,他爹太多,不知道是哪一个?

  巴松在勾栏长大,被一个盲人算士收为徒弟。

  盲人无儿无女,收个干儿子好养老送终。

  巴松跟着盲算学艺,没少吃苦。

  盲算小肚鸡肠,又极为吝啬。若是宰一只鸡,最少要吃三顿。

  而巴松,只能分到一根骨头。他没有资格坐在盲算身边,他只能蹲在地上吃。

  巴松像一只狗。

  巴松过够了这种生活。在他十八岁那年,盲算暴毙而亡。

  盲算死在树下。

  巴松说盲算爬树摔死了。

  可没有人去问,一个盲人爬树做什么?

  巴松成了神算。

  他见老者,便是摸头神算。

  他见妇人,便是摸骨神算。

  巴松出名了。出名的不是他的算术,是他的无赖与厚脸皮。

  巴松长的像松树,不是说他高大,是说他的脸皱皱巴巴。

  巴松第一次见世子爷。

  他匍匐在地,向着世子爷的脚磕头。他是那么虔诚。

  “高贵的世子爷,你唤小人前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鹰毡对巴松的态度满意。没人不喜欢,有礼貌的人。

  “巴松,我听说你会算。你算一算,咱们的海东府,能不能守的住。”

  巴松装模作样。他嘴里念念有词,他手指快速抖动。他的一双三角眼,却偷偷往下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