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与穆瑶辩武-《大宋小农民》

  村正见没人动手,便让自己身旁的后生动手。

  那四个后生,皆是村正的子侄。平日里飞扬跋扈,不是个好物。

  他们气势汹汹,奔向潘小安。

  穆瑶出手。

  她三拳两脚,就将这四人打翻在地。

  穆瑶终归心善。她怕潘小安在杀人。

  一下死了四十余人,穆瑶有点怕了。她不想潘小安造杀业。

  穆瑶当然不知道,潘小安是如何在战场上厮杀的。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就是帝王的肃杀。

  村正傻了眼:“你们,你们好大的胆子?有本事,你们别跑,我这就去县衙告你们…”

  村正来的快,去的也快。

  他连夜出了野猪岭,向县衙跑去。他要向县衙的捕头吴荣禀报此事。

  逃走的白莲教众,也跑去了县城。他们要向海州总舵汇报此事。

  潘小安指挥村民,打扫现场。

  那些村民温顺的如绵羊。他们无法分辨更多。

  白莲教来了,他们信。黑莲教来了,他们还是信。

  潘小安不想看到他们如此温顺。

  这样的温顺,让潘小安心里很难受。

  此时的潘小安,已经不再急躁。安国渐渐趋于稳定,他的主张会被慢慢贯彻。

  潘小安是理想主义者。他总希望百姓能开口说自己的所求,而不是靠着某个站起来的人物。

  “这位爷,你还是快走吧。死了这么多人,不论是白莲教,还是衙门,他们都不会放过你。”

  潘小安看着这一张张木然的脸。可他们的心,还是那么善良。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

  他们互相打量,他们低下头。

  他们考虑很多人,唯独不曾考虑过自己。他们会夸赞很多人,唯独不曾夸过自己。

  他们为了很多人活着,唯独没有为自己而活。

  “都回去休息吧”潘小安摆摆手:“以后多去学堂坐坐,多听听安国的政策。”

  这些人就慢慢散去。

  阿森背着阿禾,穆瑶背着屎蛋,回到阿森家。

  阿森心神不宁。这个强壮的汉子,显得很慌。

  他蹲在院子里,抱着头。他的头很低,低到了腿上。

  这副模样,是千百年来百姓的缩影。

  这种蹲法,很好的被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直到五千年后,天桥底下,还有这样蹲着等活,蹲着无能为力的人。

  潘小安推开院门。众人便不再慌张。

  “安叔,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潘小安哈哈大笑:“接下来,咱们是做一件事~吃饭”

  潘小安卷起衣袖:“玲玲,你去摘菜。穆瑶,你来烧锅。阿森,你去劈柴。”

  有事做,人就不会胡思乱想。

  灶堂里的火,照亮小院。烟囱里的烟,飘散的是生活。

  潘小安站在锅前,他将小溪鱼煎到金黄。他将野兔红烧。

  当然,阿森家可没有那么多材料。

  但潘小安的厨艺精湛。

  常做饭的人,自然有股好吃的味道。这种味道,便是不用调味料,也能烹饪出来。

  这叫做用心做好饭。

  “好香“屎蛋醒过来。“娘,我要吃肉,我想吃肉,我会吃肉…”

  阿禾不敢泼辣。她看着阿森。阿森不敢动。

  等级是座大山。不用别人放,自己就钻进去了。

  “屎蛋,想吃就去吃。这是你家,不需要问谁。但要是去别人家里,是要问一问,等一等的。”

  屎蛋听明白了。可他不敢动。

  “过来吧”潘小安微笑。

  屎蛋小心翼翼走到潘小安身边。他实在抵挡不住肉的香味。

  潘小安盛出一只兔头,“去吧,像小老虎一样吃了它。”

  屎蛋用力的点点头。“我是大老虎。啊呜啊呜…”

  穆瑶蹲在锅门口,仰视着潘小安。“他还有这样一面啊。”

  三月的风,带着暖意。风中已经有了花香的味道。

  穆瑶与潘小安坐在门前的柳树下。

  “喂,你对小孩子很有爱心。你喜欢小孩子吗?”

  “不喜欢”

  “啊”穆瑶撅撅嘴。“骗人”

  “你明明对小孩子,很有爱心,很有耐心。我听铃铃讲过你在东夷府的事。

  她说你待她们,比谁都要好。”

  潘小安揉揉鼻子:“小孩子是安国的未来。安国的以后,还要靠他们继承,建设…”

  穆瑶摇摇头:“不对,不对。你肯定喜欢小孩子。你说,你是不是喜欢小孩子?”

  潘小安被穆瑶弄烦:“嗯嗯,我喜欢。除非是你生的…”

  “我…”穆瑶瞬间红温。她起身跑开。

  “穆瑶啊穆瑶,你真的是疯了。哪有女孩子家家,和男人讨论孩子的哦。”

  穆瑶捧着发烫的脸。她嘿嘿傻笑:“生就生,我才不怕。你就是喜欢小孩子…”

  当然,这是穆瑶的心里话。她可不敢说出来。

  穆瑶转身去看潘小安。见他盘膝而坐,仿佛老僧入定。

  “难怪他有这么大力气,原来内家功如此深厚。”

  穆瑶又折返回去。她把手伸进衣袖。那里有三颗飞镖。

  穆瑶站在潘小安不远处,守护着他。

  一个时辰后。

  “穆瑶,休息会吧。不要这么紧张。”

  穆瑶又跑到潘小安身边。不知从哪天开始,她喜欢待在潘小安身边。

  “你的内功?”

  “光明十二式,来自南边的弥勒教。”

  穆瑶有所了解。

  “你想学啊,我可以教你。”

  “你不怕别人学?”

  “怕什么?一个学堂出来的学生,有几人能考上状元。

  学武这件事,讲究持之以恒。天天扔稻草,扔上三五年,稻草也能杀人。”

  穆瑶懂这个道理。这和她穆家的家训是一样的。

  穆家练枪,就是讲究韧劲。讲究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在重复。

  但穆家枪法是藏私的。只有嫡长子和励志上战场的的穆氏子弟可以练。

  到了穆桂英这一代,穆桂英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穆家家规。

  从此,穆家的女儿也可以练穆家枪法。

  穆瑶不想叫潘小安安王,也不想叫他安叔。

  “喂,你说的有一点点道理。武学和经学终归还是有些不同。

  经学可以各种解读。若自家的看家本领被人学去,自己该如何安身立命?”

  “是啊,所以就要求练武者,不停钻研,刻苦训练,不断的提升自己。

  若是哪天技不如人,也只能认输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