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徽地太和-《大宋小农民》

  潘小安已经离开汴梁。

  他把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带着马车,载着汴梁的特产返回鲁地。

  这么多马车,怎么也要配上货物。空走这一趟,可不划算。

  而他则带着十来个武功高强的护卫,走徽地,经苏地,回鲁地。

  潘小安想看一看淮西,苏浙一带的战事进展。

  这一日,他们来到阜阳太和。

  这里是淮北,离着淮西还有很远的距离。

  虽然这里没有发生战争。但很多青壮也被征召入伍,帮助大军运输物资。

  “小安哥,咱们该打尖了吧?这五月的天,可真是热的不像话。”

  潘小安看着莫前川被热红的脸,不由笑起来。

  “好吧,告诉弟兄们,前面找个店铺休息下。也让这些战马能够喘口气,这天委实太热了些。”

  太和五里堡,在大柳树下有家饭馆。

  “就在这家店吃吧。这里柳树成荫,正好可以让马休息一下。”

  饭馆老板是一对老年夫妻。他们见来了这么多骑马的人,被吓得有点慌。

  “客官是要打尖吗?我们店小,没有准备那么多吃食。

  众位老爷马快,往前走五里地,就到太和县城,那里有很多大客栈可以打尖住宿。”

  “你这老倌,哪有做生意还把客人往外赶的?”

  莫前川走上前,“你去给我们做点饭来吃。有什么食材,就做什么好了。”

  莫前川打了一桶井水,提到潘小安面前。

  “小安哥,洗把脸吧。”

  老汉看这伙人个个魁梧有力,知道他们身份不一般。

  他不敢拒绝,只能宰鸡杀鹅,为潘小安他们准备好吃食。

  潘小安洗了把脸,瞬间凉爽很多。“你们也都洗洗吧。这井水冰凉,舒服的很。”

  “客官,饭菜给你们准备好了。”

  老汉战战兢兢的说道。

  “前川,你带人过去把饭菜端来。咱们就在这柳树下吃。”

  这小吃店确实没有什么菜。鸡鸭放了些干蘑菇炖了一锅,还有一大铁锅粗米饭。

  “饭菜不知道,合不合诸位大爷的口味。”

  “老丈太客气。这饭菜美味得很。”潘小安让老汉坐下来休息。

  老汉忙道,“店铺里面,还有很多活计要忙,不敢闲坐。”

  潘小安知道老汉的意思。他想要银子,又不敢开口?

  “老掌柜,这淮西之战,对你们可有影响?”

  “唉”老汉叹口气,“没有影响。”

  潘小安知道他不敢说,便也不再勉强。

  “前川,拿十两银子给店家。”

  “哎呦喂,这银两太大,小老汉可找不开。”

  “都给你了。”莫前川说道。“哪个让你找零了?”

  “太多了,太多了。”老汉不敢接。

  “吆喝,还有嫌银子多的。王老汉,你怕不是老糊涂了吧?”

  从太和县那边走来一伙官差。为首一人是个捕头。

  “王老汉,你欠的税银该交了吧?”

  “程捕头,我不知道你说的税银是什么?

  老汉我三个孩子,已经战死了两个。剩下的一个幺儿,又被拉去运输物资。

  你们还想怎么样?”

  “呵呵,那是你们应该做的。我们收的这个银钱,是你开店的银子。

  难道开店不用缴税吗?”

  “马捕头,我在年后开春的时候,已经交过,怎么还要交。”

  “哼,你还知道是开春时候交的。现在都到了夏天,难道夏季不需要交吗?”

  王老汉叹息一声,他看了看手里的银钱,实在舍不得。

  “马捕头,这夏季要交几两银子?”潘小安问。

  马捕头打量着潘小安几人,“你们是什么人?来我们太和做什么?

  这些战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什么人,还轮不到你来盘问。回答我的问题。”

  潘小安最恨的就是马捕头这种人。他们比敌人还可怕。

  如果马捕头这种人少一些,王庆,田虎之流,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我们是太和县衙的捕快。这银子是一间房一两。王老汉需要交四两银子。”

  “这总共才三间房,怎么要收四两?”莫前川指着小食店问。

  “你个瓜娃子弟懂什么?难道正屋后的茅厕不算了吗?”

  潘小安几人倒吸一口冷气。

  这句话比刚从井里打出的凉水还冰。

  潘小安有心想教训一下这几个捕快。但这是徽州,不是他的鲁地。

  “前川,给他四两银子。别让他们妨碍咱们吃饭。”

  莫前川很不情愿。但他还是掏出四两银子给了马捕头。

  “客官,使不得啊。”王老汉承受不住这份情。

  “无妨,老掌柜不要在意。些许银两,对我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我们的马上,还多的很。”

  潘小安对王老汉说道。

  莫前川与王利看向潘小安,“大人今日怎么炫起富来?”

  马捕头几人听后,眼里放出贪婪的光。

  他们假意离开,其实是为了商量对策。

  “哥几个,这肥羊吃不吃?”马捕头问。

  “马头,我们几个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马捕头点点头,“小五,你去把马彪几人叫来。

  这伙贼人有十人众。我怕咱们五个治不住。”

  马小五一溜烟跑走。他去马家寨找马彪。

  马彪是太和县一霸,手底下有四五十个弟兄。

  “小五,你跑寨子里来做什么?”马彪问道。

  “彪哥,别喝酒了。有大买卖。”小五自己却端起酒,咕咚咕咚喝了一碗。

  “什么大买卖?马大哥让你来的吗?”

  “当然。几个外乡人。骑着高头大马,马上鼓鼓囊囊带着好些金银。”

  “几匹马?”马彪问。

  “十三匹”马小五还真点了一遍。

  马彪心眼活泛起来。淮西正在打仗,这十三匹战马交到军中,都能挣个校尉干干。

  如果把马卖给王庆军,都能卖出一千三百两银子的高价。就是一百两一匹马,也是有价无市。

  这样算下来,这笔买卖还真是一笔大买卖。

  “马大哥怎么说?”马彪要把事情问个明白。

  “马头让我告诉你。还是按照老计策行事。至于分成吗?还是五五分。”

  “好,这买卖我做。”马彪一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