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格物致知-《大宋小农民》

  大家看诸葛瑞侃侃而谈,不由笑出声。“我的大宰相,你这可不算。”

  诸葛瑞也大笑起来,“有一说一,这米花是真好吃。

  若是安国百姓能够吃上这种米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对喽,这才是宰相该说的话。一会我就给你来一锅。”

  “小安哥,说了这么多,你倒是说说看这是什么原理?”

  “这是膨化,借助温度与空气”潘小安试着解释。

  但他的学问也不高,只能依据自己的所学和理解,给大家具象化。

  “膨化?”众人不解。

  “你们想一想,杀年猪时,为什么要吹气?”

  “小安大人,这我是真的知道。这是让猪皮更加容易脱落。”

  “那你想过为什么吗?”

  诸葛瑞明白了,“这和羊皮筏一个道理,是靠空气。”

  “对的。这种是把空气不停的增加,使其体积增大。

  而这个米花,是把空气不停的压缩,排出。这样里外的气压,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值。

  等到把锅打开以后,这个米花就会瞬间膨胀起来。”

  潘小安说的不清不楚,大家听到云里雾里。但他们又好似听的明白了。

  “世间万物,都有它的道理在。要不停追问事物的本源是什么?这就叫做格物。

  而等追根溯源之后,明白了它,就可以利用它,生产它。并且找出它相生相克的,相互关联的事物。这叫做致知。

  ‘格物致知’,这样的道理,你们能懂吗?”

  张月如与安心摇摇头。她们才不管格物致知,她们只管这物“物”好不好吃,好不好用。

  诸葛瑞倒是懂几分。但更多的是懂表面。

  “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瑞学习诸葛亮的读书观,只看大面,不求细节。

  而潘小安说的这件事,明显是在细节中找细节,不停的寻根溯源。

  这对诸葛瑞来说,实在过于烧脑。可他又不得不服气。

  至少这米花,不是做出来了吗?

  潘小安这一套理论和操作,若是在宋廷,多数会被扣上下九流的工巧技,登不上大雅之堂。

  但在安国,在金州府,科学的土壤,已经渐渐肥沃起来。

  懂就是懂,不懂就不懂。不懂装懂也没事。但去嘲笑别人的发明和想法,这在安国是不被允许的。

  安国群臣,已经看见科技带来的便利。便是有人不以为然,也不会去抵触。

  四书五经,能教你做人的道理。可却不能教你,肚子饿得时候,该靠什么谋生?

  这也不能怪古人。便是现在很多农村出去的学生,他们还是单纯的以为,种子撒在地里就会生长。

  至于时令,浇水,施肥,锄草,除虫,他们都不在意。觉得种地就是那样种的。

  农民很轻松,就可以把地种完,然后坐等收割。

  但其实,他们养一株花时,也会去看看,这朵花几月份种植合适,是选用酸性土,还是碱性土。

  而一天什么时辰浇水,几天浇一次,施什么肥,对光照,温度有什么需求等等。

  他们都会很仔细的去学习。但到了种庄稼上,他们却又觉得很简单。

  所以,对科学有个敬畏之心,有个尊重之心,这才是潘小安着重培养的。

  潘小安在与众官员聊天时,从不去考证历史上的帝王之术。

  他总是会不经意追问,这些事物到底是为什么?

  潘小安要靠自己对科学的敬重,倒逼着群臣,也去学习科学。

  诸葛瑞拿着一袋子米花回到吏部,他把米花往桌子上一放。

  “大家吃吃看。你们谁能回答出‘膨化’这两个字的含义,我重重有赏。”

  有一个词叫做上行下效。就是上面怎么行动,下面就会跟着效仿。

  徽宗皇帝喜欢画画,看石头。下面的人,就会给他进贡颜料和石头。

  潘小安喜欢格物致知。底下人想在他这里出彩,就会去钻研科学发明。

  潘小安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但他觉得,至少比细腰,小脚的爱好,要好一些。

  潘小安把这爆米花的技巧,交给了技术推广部。

  这个部门,在金州府设有一座商业技能学堂。

  学堂一分为二。一是讲解商业理论,一是传授摆摊技巧。

  爆米花机,确实很受欢迎。这东西入手快,商品适用面广,利润也可观。

  在年货大集上,很受百姓喜欢。校场上出了五个摊位。每个摊位前都排着长队。

  对于米花,这种价格低廉,而味道香甜的食品,谁会不喜欢呢?

  安王府。

  安静也在吃着米花。白米花,玉米花,豆花,她一次吃三粒,好不惬意。

  自从“喝醉”两晚之后,她现在变得更加温柔。早先的那点“戾气”,早就跑到爪哇国。

  她不敢面对张月如,好像做了错事。

  “安静,这米花好不好吃?”张月如问。

  安静赶忙站起来,“好吃的,夫人。”

  张月如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安静,你这是做什么?咱家可没有这个规矩。”

  “我…知道了,夫人。”

  张月如拧拧安静的脸,“叫姐姐。在这样如此拘礼,我可要生气了。”

  “是,夫人…姐姐…”

  张月如拍了安静一下,“这才乖哦。”

  “月如姐,这东西是从哪里买来的?”安静又拿起米花吃。

  “你别吃太多,会涨肚,会受干。”潘小安走进屋子。

  “官人”张月如与安静一起喊道。

  安心看着安静,“这家伙有情况。”

  张月如帮潘小安摘下披风,“又来了什么急信吗?火急火燎跑出去这趟?”

  潘小安端起安静的茶,喝了一口。“是大福的信。”

  潘小安烤起火,“这天真是冷的要死。”

  “很久没有见到大福了。小颖今年回来吗?”

  “不回来。她在新罗国玩的高兴,才不会回来。”

  潘小安想信里的内容,思索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新罗国的皇后,会在除夕这一天到达金州府。不晓得,你们几个谁去接她?”

  “新罗国皇后?她来做什么?”安心问。

  “说是仰慕咱们上朝文化,特意来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