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床弩制造(二)-《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翌日清晨,炼铁坊后院。

  周桐蹲在床子弩旁,手指轻轻敲击弓臂,木质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皱了皱眉,转头看向正在检查绞盘的周平:"爹,这木头会不会太脆了?射几轮怕是就要裂。"

  周平头也不抬,手里的锉刀在齿轮上刮出细碎的木屑:"急什么?好弓三年成,你这床子弩才做了一天就想着上阵杀敌?"

  他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木料得选,得晾,得加工——你以为随便砍棵树就能用?"

  倪天奇扛着一根新刨好的木料走过来,闻言嗤笑一声:"小子,教你个乖。做弓臂的木头,得选三十年以上的铁桦木,纹理要直,不能有疤结。砍下来后得阴干两年,再用桐油浸泡三个月,最后用火烤定型。"

  他拍了拍手里的木料,"就这根,还是去年存的,勉强能用。"

  周桐挑眉:"那按这速度,造一架床子弩得等到猴年马月?"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周平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该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

  周桐接过纸条扫了一眼,眼睛一亮:"爹,您这是早有准备啊?"

  周平哼了一声:"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想起一出是一出?"他指向纸条上的内容,"按这个来,分工明确,省得浪费时间。"

  周桐立刻招手叫来赵德柱和万科:"老赵,过来!按这个安排人手!"

  赵德柱凑过来一看,顿时瞪大眼睛:"这、这么多字?"

  万科在一旁偷笑:"老赵,您不是已经能认字了吗?"

  赵德柱老脸一红:"咳,认是能认,就是......"他挠了挠头,突然一拍大腿,"算了,万科你念给我听!"

  周桐无奈摇头,干脆亲自解释:"分三批人。第一批去青龙山北坡砍铁桦木,要求树干笔直无疤,直径至少一尺,砍回来后立刻剥皮,两端涂蜡防裂。"

  "第二批负责处理木料。锯成两丈长的段,用火烤软后压弯定型,再涂桐油阴干。倪叔会带人负责监督。"

  "第三批去军营仓库取牛筋和麻绳,按昨天的法子绞合成弓弦。老王负责调配比例。"

  赵德柱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这不成了工部了吗?"

  周桐大笑:"工部哪有我们快?"他拍了拍赵德柱的肩膀,"告诉弟兄们,等这玩意儿量产了,每人配一架!到时候金人来了,根本不用近战,远远一箭射穿他们的先锋官,看他们还敢不敢嚣张!"

  赵德柱眼睛一亮:"这感情好!"他转身对万科道,"去,把这话原原本本告诉弟兄们,保准他们干劲十足!"

  万科领命而去。不多时,军营方向传来一阵欢呼声,紧接着便是整齐的脚步声——士兵们已经自发组织起来,准备进山砍树了。

  周平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摇头:"你小子,忽悠人的本事倒是见长。"

  周桐嘿嘿一笑:"这叫激励士气。"他转头看向正在调试绞盘的老王,"老王,这些木料处理完大概要多久?"

  老王掐指算了算:"阴干最少十天,涂油三天,定型两天......"他瞥了眼周桐期待的眼神,无奈道,"最快也得半个月。"

  "半个月......"周桐摩挲着下巴,"来得及。反正还没打仗,咱们抓紧时间,先备好材料。"

  另一边,赵德柱已经带着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他手里攥着周平的纸条,像模像样地指挥着:

  "你!过会带一百人去北坡,专挑笔直的砍!"

  "你们几个,带人去仓库搬桐油!"

  "还有你们,跟着倪师傅学怎么烤木头!"

  士兵们分工明确,动作麻利。有人负责丈量木料尺寸,确保统一;有人负责记录数量,方便后续调配;还有人专门运送,将砍好的木料整齐堆放在阴凉处。

  周桐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他走到正在刨木板的倪天奇身边,低声道:"倪叔,等这批木料准备好了,咱们试试用铁杉木和牛角片做复合弓臂,说不定更耐用。"

  倪天奇手上动作不停:"就你点子多。"他抬头瞥了眼周桐,"不过......倒也不是不行。"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万科带着几名士兵,扛着一根巨大的原木走了过来。那木头通体黝黑,纹理细密,一看就不是凡品。

  "大人!"万科兴奋地喊道,"我们在山腰发现了一棵雷击木!质地硬得像铁!"

  周桐和周平同时站起身。雷击木——这可是做弓臂的上好材料!

  周平快步上前,用手敲了敲木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料子!"他转头对倪天奇喊道,"老倪,过来看看!"

  倪天奇丢下刨子,小跑过来。他摸了摸木头表面,又闻了闻,突然哈哈大笑:"天助我也!这木头被雷劈过,比寻常铁桦木硬三倍!"

  周桐眼睛一亮:"那岂不是说......"

  "三天!"倪天奇伸出三根手指,"给我三天时间,保证做出一副能射千步的弓臂!"

  赵德柱闻言,立刻扯着嗓子喊道:"都听见没?再加把劲!等要打仗了,咱们让金人尝尝什么叫'千步穿杨'!"

  士兵们齐声欢呼,干劲更足了。

  周桐望着忙碌的众人,嘴角微微上扬。工部?呵,他这支"民兵工部",效率可比朝廷那群老爷高多了。

  等倪天奇带着十几个工匠去处理雷击木后,周桐等人继续调试第一架床子弩。随着反复测试,问题逐渐显现——木质轮轴在连续发射五次后就开始出现明显磨损,绞盘转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啧,又卡住了。"老王皱着眉头,用铁钩拨弄着绞盘齿轮间的木屑,"这木头还是不够硬。"

  周桐蹲下身,手指抚过轮轴表面的磨损痕迹,突然眼睛一亮:"等等,我们是不是把轮轴设计错了?"

  周平放下手中的锉刀:"怎么说?"

  "现在的轮轴是固定不动的,全靠木头之间的摩擦。"周桐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示意图,"但如果把轮轴做成可以转动的,就像车轮一样......"

  老王凑过来看:"那不就跟水车的原理差不多?"

  "对!"周桐兴奋地点头,"我们可以在轮轴中间加个铜套,再涂上猪油石墨膏。这样轮子转动时,摩擦的就是铜套和轴,而不是木头直接磨木头。"

  大虎挠着头:"少爷,那铜套怎么做?"

  周桐比划着:"找根粗细合适的铜管,锯成小段,套在木轴上。两头用木楔固定,防止滑动。"他转向周平,"爹,我记得仓库里还有些铜料?"

  周平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有倒是有......"突然一巴掌拍在周桐后脑勺上,"臭小子,这么好的点子怎么不早说!"

  周桐捂着脑袋龇牙咧嘴:"我这不是刚想到嘛!"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老王带人去仓库取铜料,周桐则重新设计轮轴结构。他借鉴了前世自行车轴承的原理,在图纸上画出双层铜套结构——内套固定在木轴上,外套与轮子相连,中间填充润滑油脂。

  "少爷,这个凹槽是干什么的?"小十三指着图纸上轮轴内侧的环形凹槽问道。

  "储油槽。"周桐解释道,"油脂不会很快流失,能保持长时间润滑。"

  两个时辰后,改良版的轮轴组装完成。周桐亲自将调配好的猪油石墨膏涂抹在铜套间,然后示意大虎转动绞盘。

  "嘎吱——"第一下转动仍有些滞涩,但随着油脂均匀分布,绞盘越转越顺滑。当大虎松开手时,轮轴竟然还凭着惯性继续转了小半圈。

  "神了!"老王瞪大眼睛,"这比原先省力至少三成!"

  周平试了试上弦的力道,满意地点头:"不错。要是用钢来做,效果应该更好。"

  周桐眼睛一亮:"等黄安把临山县的铁矿运来,我们就改用钢制部件。"他环顾四周,突然说道,"炼铁坊也得扩建了。现在这几个炉子太挤,安全隐患大。"

  正说着,倪天奇抱着一截加工好的雷击木走过来,听到这话立刻瞪眼:"你小子又想折腾什么?"

  周桐赶紧解释:"倪叔,我是说把炉子间距拉大,再加固围墙。材料可以让百姓们帮忙收集,建造交给杜衡带人监督,绝不耽误您这边的活计。"

  倪天奇将信将疑:"真的?"

  "我保证!"周桐举手发誓,"您和我爹只管专心做床子弩,其他的交给我。两天之内,保证给您个宽敞安全的炼铁坊!"

  倪天奇哼了一声,把雷击木往工作台上一放:"最好如此。这木头已经初步处理好了,明天就能开始制作弓臂。"

  周桐凑近观察,只见雷击木表面泛着金属般的光泽,纹理细密得几乎看不出孔隙。他屈指敲了敲,发出清脆的"铛铛"声,不由惊叹:"这硬度,简直跟铁差不多了!"

  "那是自然。"倪天奇得意地捋着胡子,"被天雷淬炼过的木头,百年难遇。做出来的弓臂,射程起码增加两成!"

  周桐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周平说:"爹,咱们是不是该测试下改良后的床子弩?"

  周平点头,指挥众人将床子弩推到试射场。这次他们在两百步外立了个新靶子——一块半寸厚的铁板。

  "上弦!"周桐一声令下,四个士兵开始转动绞盘。改良后的轮轴果然顺滑许多,上弦时间比之前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放!"

  "嘣——"

  巨箭破空而出,眨眼间命中铁板。"铛"的一声巨响,箭尖竟然穿透铁板,卡在中间。整个靶子被冲击力带得向后倾斜,最终轰然倒地。

  围观士兵爆发出一阵欢呼。赵德柱兴奋地跑过去检查,大声报告:"大人!箭尖入铁三分!这要是射在人身上......"

  周桐笑着打断他:"去,告诉弟兄们,等用上雷击木弓臂和钢制部件,威力还能再增三成!"

  赵德柱屁颠屁颠地跑去传话,不一会儿整个军营都沸腾了。士兵们干活更加卖力,有人甚至主动请缨去帮忙扩建炼铁坊。

  傍晚时分,周桐找来杜衡,两人蹲在地上用树枝画起扩建图纸。

  "炉子间距至少三丈,每个工棚要加宽......"周桐指着地上的线条说道,"围墙用夯土加石料,高度提到一丈二。"

  杜衡皱眉计算:"这工程量不小啊。光是石料就得......"

  "我已经让老王去动员百姓了。"周桐胸有成竹,"谁家贡献石料,免三个月赋税;出人帮忙的,每天管两顿饭,再加五个铜板。"

  杜衡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我这就去安排。"他刚要走,又回头问道,"对了,监工的人手......"

  "从军营调二十个识字的,你负责统筹。"周桐拍拍他的肩膀,"两天时间,能完成吗?"

  杜衡挺直腰板:"保证完成任务!"

  夜色渐深,炼铁坊却依然灯火通明。周桐望着忙碌的人群,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不久的将来,一排排改良版床子弩架在城墙上,箭锋所指,敌军闻风丧胆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