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悟性-《铜镜约》

  轮回塔第三层的穹顶,悬浮着数不清的法则星辰。它们不像寻常星辰那般散发恒定的光,而是忽明忽暗,时而碰撞融合,时而碎裂成更小的星屑,每一次变化都牵扯着空间的震颤——这里是法则的本源之地,混沌初开时的秩序便凝结在这些星辰之中。

  秦风仰头望去,目光落在最东侧一团呈六角形的淡蓝色星辰上。那星辰边缘总萦绕着几缕若有若无的光带,光带尽头隐现着与星辰本体一模一样的虚影,仿佛无数个“它”在同时存在,却又隔着看不见的屏障。

  “这不是……”他眉头微蹙,识海中忽然翻涌出一段被尘封的记忆——大学图书馆里,摊开的《量子物理导论》上,关于“平行宇宙”的示意图正与眼前的景象重叠。那时教授在讲台上说:“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粒子的随机运动,都可能衍生出一个平行空间,它们共享时间线,却永不相交……”

  话音在记忆里消散的刹那,秦风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刀。他盯着那团六角星辰,又扫过周围其他星辰:有的星辰虚影与本体反向旋转,那是时间流速不同的佐证;有的虚影忽明忽暗,似有若无,恰如轮回中“存在与消亡”的临界态;还有的一半炽烈如阳,一半幽暗如阴,虚影却正好阴阳颠倒……

  “原来如此!”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平行空间的本质,是法则的‘可能性’!空间、时间、轮回、阴阳,本就是构成‘可能性’的基石!”

  这个念头如惊雷劈入识海,原本沉寂的青铜轮回宝镜忽然震颤起来。镜面泛起涟漪,映出的不再是他的倒影,而是无数个“秦风”:有的身着古装在练剑,有的穿着现代卫衣在实验室记录数据,有的甚至化作一道流光穿梭在星云之间……这些“他”的动作、境遇各不相同,却在某个瞬间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触碰法则星辰。

  “宝镜能穿越,不是因为它能撕裂壁垒,而是它能捕捉‘可能性’!”秦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指尖在空中快速勾勒,将现代理论与法则本质一点点拼接,“就像那本物理书上说的,粒子在观测前处于叠加态——空间的叠加态,就是平行世界;时间的叠加态,就是过去与未来的交织;轮回的叠加态,是因果线的不同分支;阴阳的叠加态,是事物的正反两面……”

  他的悟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天生就能在看似无关的事物间找到纽带。现代科学的“理论模型”与修真世界的“法则本质”,在他识海中不再对立,反而像钥匙与锁孔般严丝合缝。

  青铜宝镜的震颤愈发剧烈,镜面上浮现出细密的纹路,竟与第三层穹顶的法则星辰轨迹完全吻合。当秦风将内息注入宝镜时,镜面突然亮起一道光柱,直直射向那团六角形星辰。

  光柱穿过星辰本体,落在它的虚影上。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虚影竟与本体产生了共鸣,两者之间的空间泛起涟漪,隐约出现了一道稳定的通道。通道另一端,传来陌生的风声与草木气息,那是另一个空间的味道。

  “空间的‘可能性’被激活了。”秦风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宝镜里某个身着战甲的“自己”——那个“他”正站在一片焦土上,周围是破碎的轮回塔残骸,显然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这是轮回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导向不同的结局。”

  他再将时间法则注入宝镜,镜中景象开始快进:焦土上的“他”逐渐老去,而另一个世界里穿着卫衣的“他”正在庆祝某项实验成功。当时间流速放缓至极致,两个“他”的动作竟出现了瞬间的同步,仿佛跨越了时间的壁垒。

  “时间不是单向的河流,而是无数‘现在’的叠加。宝镜能找到不同时间点上的‘同步瞬间’,以此定位穿越的节点。”

  最后,他引动阴阳二气。宝镜的光芒瞬间分为黑白两色,黑色部分映出的“他”都走向了消亡,白色部分则尽是新生与圆满。当黑白二气交融,镜面中央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所有“可能性”的原点,也是穿越的终极坐标。

  此刻的秦风,眼中再无迷茫。他看着青铜宝镜,就像看着一本写满答案的书。那些曾让他困惑的“穿越”之谜,在现代理论与法则本质的碰撞下彻底解开:宝镜的力量,源于对“可能性”的掌控——它能在空间的叠加态中找到通道,在时间的同步瞬间锁定节点,在轮回的因果分支里选择方向,在阴阳的正反两面中平衡能量。

  而他自己,之所以能领悟这一切,正是因为那份跨越两个世界的知识储备,与他对法则的超凡悟性。当现代科学的逻辑框架,遇上修真世界的法则具象,便如星火撞上干柴,燃起了照亮本源的烈焰。

  秦风抬手轻抚宝镜,镜面的震颤渐渐平息,却在他掌心留下一道温暖的印记。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面青铜宝镜不再是神秘的信物,而是他掌控四大法则、穿梭万千“可能性”的钥匙。

  第三层的法则星辰依旧在运转,只是在秦风眼中,它们的每一次闪烁、每一次碰撞,都清晰地诉说着“可能”二字。而他,已然成为了玩转“可能”的执棋者。

  轮回塔第三层的罡风带着法则碎片的锐芒,刮在秦风脸上生疼。他望着掌心那道青铜宝镜留下的印记,指尖微动,想再试一次空间跳跃,可内息刚触及空间节点,周围的光纹便骤然紊乱——方才在识海中清晰无比的节点,此刻竟像泥鳅般滑不溜手,好不容易锁定的“缝”,撕开时却偏了丈许,指尖撞上坚硬的石壁,震得指骨发麻。

  “还是太急了。”秦风甩了甩发麻的手指,目光落在不远处悬浮的法则星辰上。那团代表空间法则的淡蓝星辰正分出三道虚影,虚影间的轨迹看似杂乱,实则藏着精准的韵律。他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下,将现代物理学中的“维度折叠”理论与法则星辰的轨迹对照,试图找到发力的诀窍。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撕裂空间,而是学着模仿星辰虚影的频率,让内息在经脉中做着螺旋状的流转。起初,内息总在即将触达节点时溃散,就像试图用流沙堆砌城堡。可当他想起时间法则中“张弛有度”的感悟,刻意放缓内息的流速,让其如涓涓细流般渗透进空间缝隙时,指尖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涩感”——那是触碰到空间壁垒的信号。

  “成了!”秦风心中一喜,正想加力,却见周围的景象猛地扭曲,他竟被一股反作用力弹飞出去,撞在石壁上才稳住身形。抬头时,发现自己不过移动了三尺距离,而原本想抵达的星辰下方,竟残留着一道扭曲的空间裂痕,久久未能平复。

  “看来空间与时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他抹了把嘴角的血迹,眼神却愈发坚定。起身时,引动时间法则,让周身的流速放缓三成,再试空间跳跃。这一次,他清晰地“看”到了空间缝隙开合的瞬间,内息注入的时机分毫不差,身影一晃,已稳稳站在星辰下方。

  可这仅仅是开始。当他尝试用轮回法则推演空间跳跃可能出现的变数时,识海中竟浮现出数十种失败的景象:有的因空间通道突然崩塌而被绞成碎片,有的因误入时间乱流而瞬间衰老,还有的因阴阳失衡而被法则之力反噬……这些景象虽只是推演,却真实得让他脊背发凉。

  “原来熟练运用,不只是精准,更要懂得规避风险。”秦风沉下心,将四大法则拆解重组:用空间法则构建通道,用时间法则稳定流速,用阴阳法则平衡通道内的能量,用轮回法则推演潜在的危机。每一次尝试,他都像在走钢丝,既要让法则之力相互配合,又不能让它们因冲突而失控。

  有一次,他试图进行百丈距离的空间跳跃,却因阴阳二气注入不均,通道内突然爆发出冰火交织的能量风暴。危急关头,他果断引动轮回法则,将自身状态回溯到跳跃前的瞬间,才险之又险地避开风暴,可全身经脉已被震得隐隐作痛。

  就这样,在一次次失败与修正中,秦风对法则的运用日渐纯熟。他能在瞬息间完成三次短距离空间跳跃,留下重重残影;能操控时间流速,让对手的攻击在他眼中变得如慢动作般迟缓;能引动阴阳二气,在身前布下既能抵御罡风、又能消融能量的屏障;甚至能借助轮回法则,在重伤时回溯片刻,修复受损的躯体。

  更重要的是,他渐渐摸到了四大法则联动的诀窍。当他同时运转四法时,周身会浮现出一层由光纹交织而成的茧,茧内空间自成一体,时间流速与外界截然不同,阴阳二气循环往复,仿佛一个微缩的轮回世界。置身其中,他既能借助空间跳跃神出鬼没,又能以时间法则掌控战局,更能靠轮回法则弥补失误,阴阳法则则像无形的铠甲,让他在法则碰撞中稳如磐石。

  这日,秦风正站在第三层中央,尝试用空间法则将十丈外的一颗法则星屑“拉”到面前。他指尖划动,空间在星屑与他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斜坡”,星屑顺着斜坡缓缓滚动,中途却因时间流速的细微偏差而偏离轨迹。秦风眼神一凝,瞬间调整阴阳二气的比例,让空间斜坡的角度微微变化,同时用轮回法则修正了时间流速的误差。星屑顿了顿,重新回到轨迹上,最终稳稳落在他掌心。

  “终于能做到随心掌控了。”他握紧星屑,感受着其中纯粹的法则之力,心中涌起一股踏实的喜悦。就在这时,第三层通往第四层的石门忽然发出沉闷的轰鸣,门上原本黯淡的符文次第亮起,组成一道由四大法则符号交织而成的光门——那是只有熟练掌握前四层所需法则的人,才能开启的通道。

  秦风抬头望向光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通过第三层的试炼,不仅意味着实力的飞跃,更意味着离回到现代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深吸一口气,他迈步走向光门,身影没入光芒的刹那,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接下来的第四层,无论有什么挑战,他都已做好准备。

  踏入轮回塔第四层的刹那,秦风只觉一股苍茫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开天辟地后的混沌之中。这里没有罡风,没有法则星辰,唯有一片无边无际的灰色平原,平原上散落着无数半透明的“茧”,每个茧中都沉睡着模糊的身影,隐约能看到他们或盘膝修炼,或挥剑搏杀,或仰望星空——那是无数过往试炼者的残魂印记,凝固着他们领悟法则的瞬间。

  灰色平原的风带着一种近乎凝滞的质感,拂过秦风脸颊时,竟像是无数细碎的法则粒子在轻轻摩挲。他正专注地观察着脚边一枚半透明的茧——茧中是道盘膝而坐的残魂,指尖萦绕着微弱的时间光晕,似在推演着某种晦涩的术法。

  就在这时,一缕若有若无的微光从斜前方飘来,那光芒淡得几乎与周围的灰色融为一体,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秦风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刚一触碰到那微光,指尖的皮肤便传来一阵温热的麻痒,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电流顺着经脉逆流而上。

  “嗯?”他眉峰微挑,还没来得及细想,那缕光芒已如找到归宿的溪流,顺着指尖的毛孔钻了进去。下一秒,他的识海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火星,瞬间燃起一片璀璨的光海——无数信息流如决堤的洪水般涌来,清晰得仿佛刻在灵魂深处。

  那是一段关于“空间瞬移”的完整领悟:内息自丹田涌出后,需在少阴经脉做三次螺旋状流转,以此模拟空间褶皱的弧度;抵达曲池穴时,必须骤然放缓三成力道,这是避开空间壁垒反震的关键;神魂锁定空间节点的瞬间,需将神念凝聚成针尖大小,且必须与节点的频率保持0.3息一次的共振……甚至连瞬移时容易出现的“空间眩晕”,都标注着用阴阳二气在太阳穴处轻轻震荡三次即可缓解的诀窍。

  “如此详尽……”秦风闭着眼,指尖无意识地随着信息流中的描述勾勒轨迹,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哪里是简单的心得,分明是那位上古修士耗费毕生精力,将“空间瞬移”拆解到每一个细微动作的修炼手册。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位修士在无数次失败中摸索的过程:有时因内息流转角度偏差半分,被空间裂缝反噬得口吐鲜血;有时因神念共振频率不对,瞬移到万米深的地脉之中……这些带着血泪的经验,此刻都化作最珍贵的养分,融入他对空间法则的理解之中。

  当信息流彻底消化完毕,秦风试着按照其中的诀窍施展瞬移。内息流转时,那些曾让他屡屡碰壁的节点仿佛变成了温顺的溪流,神念锁定的瞬间,他甚至能“听”到空间壁垒发出轻微的“咔哒”声——那是通道即将打开的信号。身影一晃,他已出现在三丈之外,落地时稳如磐石,再无半分滞涩感。

  “原来如此……”他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身旁不远处一个半开的茧上。那茧比其他的要大上一圈,表面布满了交错的裂痕,像是被某种巨力劈开。茧中沉睡着一道身披玄铁战甲的残魂,战甲上的纹路依稀能看出是空间法则的印记。此刻,那残魂正保持着抬手虚斩的姿势,五指张开,掌心对着虚空。

  秦风的目光刚与残魂空洞的眼眶对上,残魂的手臂竟微微动了。它缓缓抬起手,掌心那道若隐若现的空间裂缝忽然变得凝实,边缘闪烁着锋利的银芒。裂缝中没有黑暗,反而流淌着无数细碎的光粒,每一粒光粒都代表着一个空间坐标。

  紧接着,残魂的指尖在裂缝边缘轻轻一划,一道约莫半尺长的光带便从裂缝中飘了出来。光带呈淡银色,里面清晰地浮动着无数细小的符文,正是构建空间裂缝的核心节点与能量流转路线。它没有直接飞向秦风,而是在半空停顿了片刻,仿佛在审视着什么。

  秦风心中了然,这是残魂在确认他是否有资格继承这份领悟。他没有急着去接,而是调动体内的空间法则,按照方才领悟的“瞬移心得”,在身前快速构建出一道微型空间裂缝。裂缝虽小,却稳定异常,边缘的光粒流转有序,与残魂掌心的裂缝隐隐呼应。

  残魂似乎“满意”地点了点头,那道光带终于动了,如一条温顺的银蛇,缓缓飘向秦风的眉心。当光带触及皮肤的瞬间,秦风再次陷入信息流的海洋——这一次,是关于空间裂缝的“攻击性”运用:如何压缩裂缝的能量,让其变得薄如蝉翼,切割时无声无息;如何在裂缝中注入时间法则,让被切割的伤口陷入时间停滞,无法愈合;甚至如何将多道裂缝编织成网,困锁敌人于空间迷宫之中。

  他能“感受”到那位战甲修士的意志:空间法则不仅是穿梭的工具,更是无坚不摧的利刃。曾有一头以空间为食的巨兽,便是被他以百道空间裂缝编织成囚笼,最终困死于法则反噬之下。

  光带消散时,秦风下意识地抬手虚斩。一道半尺长的空间裂缝凭空出现,悄无声息地划过前方的空气,远处一块一人高的岩石应声而裂,切口光滑如镜,甚至能看到岩石内部的纹理在裂缝划过的瞬间被彻底“抹去”。

  他转头看向那道战甲残魂,对方已重新恢复了静止的姿态,只是掌心的空间裂缝缓缓闭合,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秦风对着残魂深深一揖,不是出于敬畏,而是对这份跨越时空的传承致以敬意。

  灰色平原上,风依旧吹拂,无数残魂的茧静静矗立。秦风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这片平原,藏着数不尽的法则奥秘,而他,将在这些前人的智慧中,一步步淬炼自己的法则之力,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灰色平原上的光茧在秦风眼中渐渐褪去了神秘,化作一座座散落的“法则图书馆”。他循着那些残魂逸散的气息,像个贪婪的求知者,在这片寂静的平原上不断探寻,每一步都踏在新的领悟边缘。

  战士残魂的肉身之秘

  第三日午后,他在一片布满兵器残骸的区域,发现了一座被战气包裹的光茧。茧中残魂身披兽皮甲,肌肉虬结如古木盘根,正一拳一拳轰击着身前的虚空,每一拳落下,都有阴阳二气在拳面凝聚成淡淡的光晕,击中虚空时竟发出沉闷的雷鸣。

  秦风驻足观望片刻,注意到残魂每次出拳前,都会有一缕阳气自丹田涌入右臂经脉,同时一缕阴气顺着脊椎沉入双腿——这与他认知中“阳气主外、阴气主内”的常理截然相反。当他的神念轻轻触碰光茧时,残魂忽然停下动作,缓缓转过身,布满老茧的手掌对着秦风虚握。

  一股磅礴的信息流随即涌入:原来这战士将阴阳二气视作淬炼肉身的“水火”,阳气如烈火,灼烧经脉以拓宽韧性;阴气如寒冰,渗透骨血以增强密度。更精妙的是,他独创出“阴阳流转诀”,让二气在体内形成闭环——出拳时,阳气聚于拳锋撕裂虚空,阴气则沉于丹田稳固根本;收拳时,阴气顺着经脉回流,修复阳气灼烧留下的细微损伤,阳气则沉入骨髓,滋养骨骼强度。

  “法则之力不仅能外放杀敌,更能内蕴成体……”秦风喃喃自语,当即盘膝坐下,按照信息流中的法门运转二气。起初,阳气在经脉中流转时,灼烧感几乎让他痛呼出声,而阴气沉于骨髓时,又冻得他牙关打颤。但他咬牙坚持,模仿着战士残魂出拳的节奏,让二气在“灼烧”与“冰冻”的交替中寻找平衡。

  三日后,当他再次挥拳时,拳面竟泛起一层淡淡的金银双色光晕——金色为阳,银色为阴。一拳轰在身前的岩石上,岩石没有碎裂,而是从内部传来“咔嚓”声,化作无数细沙。秦风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皮肤下的血管隐隐发亮,能清晰地看到阴阳二气在其中如潮汐般流转,肉身强度较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老者残魂的时间缓冲

  离开战士残魂的光茧,秦风在平原东侧的一棵枯树下,发现了一道蜷缩的老者残魂。这残魂周身萦绕着极淡的时间光晕,每当有风吹过,光晕便会微微波动,将风的流速放缓数倍。更奇特的是,老者面前悬浮着一片枯叶,枯叶坠落的过程被无限拉长,边缘甚至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泛起了新生的绿意。

  “这是……时间法则的另一种运用?”秦风屏息凝神,看着老者残魂伸出枯瘦的手指,在枯叶周围轻轻一点。那点触碰到的地方,时间流速忽然出现了微妙的“褶皱”——就像水流遇到礁石时会形成缓冲的漩涡。当一片飘落的碎茧撞上那片褶皱时,速度骤然减慢,最终轻飘飘地落在地上,而非如预期般弹开。

  老者残魂似乎察觉到他的注视,缓缓抬起头,将一道包含着“缓冲之道”的意念送入他识海:时间并非只有快慢,更有“弹性”。当攻击到来时,不必强行逆转时间流速,只需在身前构建一层时间缓冲带——让对方的攻击在进入缓冲带的瞬间,如陷入泥沼般被层层消解,而缓冲带的“弹性”会将攻击的力道分散到更长的时间维度里,最终化于无形。

  秦风当即找来一块尖锐的石片,运转内息将其掷向自己。石片呼啸而来时,他按照老者的法门,在身前三尺处凝聚神念,试图构建时间缓冲带。起初,缓冲带总是过于稀薄,石片轻易便穿透而过;后来又控制不好“弹性”,石片撞上缓冲带后竟反弹回来,险些划伤他的手臂。

  直到第七日,他终于掌握了其中的诀窍:以神念为“框”,以时间法则为“棉”,阴阳二气为“线”,将三者编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当他再次掷出石片时,石片进入缓冲带的瞬间,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递减,原本能洞穿木板的力道,最终竟化作轻轻一触,落在他掌心时已毫无杀伤力。

  “原来防御,也可以如此巧妙。”秦风望着掌心的石片,忽然明白,时间法则的真谛并非掌控快慢,而是掌控“节奏”。

  微弱残魂的禁忌之术

  在平原边缘,秦风发现了一道几乎快要消散的残魂。这残魂的光茧薄如蝉翼,里面的身影模糊不清,连逸散的法则气息都微弱得几乎无法感知。若不是他融合法则后感知敏锐,恐怕只会将其当作普通的残茧忽略。

  当他靠近时,那残魂忽然微微一动,一道细若游丝的意念传入他脑海,带着无尽的疲惫与警告:“轮回投影……借过去之力,违天道之规……成则力增十倍,败则魂飞魄散……”

  秦风心中一震。轮回法则与空间法则的结合,他不是没想过,但从未想过能“借”过去的力量。那道意念继续传递着术法的核心:在平行空间中,存在着无数个“过去的自己”,他们或许在某个瞬间爆发出了远超当下的力量。“轮回投影”便是以轮回法则为“钥匙”,以空间法则为“通道”,将过去某个巅峰瞬间的虚影投射到现世,借其力量一用。

  但这术法的代价极大:每一次投影,都需燃烧自身的轮回本源作为“燃料”;若与过去的虚影产生意识冲突,轻则身受重伤,重则被虚影反噬,彻底迷失在时间线中。那道残魂,便是因强行投影百年前的巅峰状态,最终被虚影吞噬了大半神魂,才落得如此境地。

  秦风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尝试。他按照残魂的指引,运转轮回法则,在识海中勾勒出自己突破第三层时的巅峰状态——那时的他,四大法则初融,虽不纯熟,却有着一往无前的锐气。同时,他以空间法则撕裂一道通往平行空间的微型通道,神念如细线般探入其中,寻找着那个“过去的自己”。

  通道另一端,果然浮现出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是他刚走出第三层石门时的模样,周身光纹流转,眼神中满是坚定。秦风以轮回法则发出“邀请”,那道虚影迟疑了片刻,竟真的顺着空间通道走了出来,与他的身影渐渐重叠。

  刹那间,一股熟悉的力量涌遍全身,法则的运转速度骤然加快,他甚至能感受到当初突破时的那股锐气。他试着挥出一拳,拳风竟撕裂了空间,带起时间的涟漪,威力果然远超平日。但仅仅三息后,虚影便开始变得不稳定,与他的神魂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头痛欲裂的感觉如潮水般涌来。

  “收!”秦风果断切断空间通道,燃烧的轮回本源瞬间熄灭。虚影化作光点消散,他踉跄着后退几步,脸色苍白如纸,识海阵阵刺痛——这还是投影与自己契合度最高的过去,若是投影更久远的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果然是禁忌之术……”他喘着粗气,心中却对轮回与空间法则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数日的探寻,秦风的法则之力在无数前人的经验中飞速成长。当他能同时运转“阴阳淬体”“时间缓冲”,甚至能短时间维持“轮回投影”时,灰色平原的天空忽然泛起了淡淡的金光——那是第四层核心区域即将开启的征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平原中央的地面微微隆起,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脊背,那座最高大的茧便静静悬浮在隆起处上方三尺。茧身并非半透明,而是如琉璃般温润,表面流淌着青、金、银、灰四色光纹,恰似秦风体内空间(青)、时间(金)、阴阳(银)、轮回(灰)四大法则的颜色。走近时,甚至能听到茧内传来若有若无的搏动声,与他体内法则运转的频率渐渐同步,仿佛两颗相隔万古的心脏在此刻共鸣。

  秦风停下脚步,仰头望着这尊足有三丈高的茧。与周围那些或残缺、或黯淡的残魂印记不同,这道残魂的气息虽不张扬,却透着一种俯瞰众生的苍茫——那是将四大法则臻至化境后,才能沉淀出的韵味。他能感觉到,自己之前从其他残魂那里得到的领悟,都像是散落的拼图,而这道残魂,或许就是能将拼图凑齐的最后一块。

  深吸一口气,秦风伸出手掌按在茧壁上。掌心触及的瞬间,琉璃般的茧身竟泛起了涟漪,像是水面对上了倒影。他没有犹豫,体内四大法则同时运转:青色的空间法则如藤蔓般缠绕而上,金色的时间法则化作细流渗入其中,银色的阴阳二气如呼吸般吞吐,灰色的轮回法则则沉于识海,化作稳固的根基。四色光纹顺着他的手臂流转,缓缓注入茧中,像是游子终于回到了故土。

  起初,茧内并无异动。但当最后一缕轮回法则注入时,整座茧忽然剧烈震颤起来,表面的四色光纹骤然亮起,在半空中交织成一张复杂的法则之网。网中浮现出无数画面:有上古修士在星空下撕裂空间,却被时间洪流吞噬;有大能者掌控阴阳二气,最终却因无法融入轮回而身死道消;更有强者试图融合法则,却因急于求成,被法则反噬得形神俱灭……这些画面如走马灯般闪过,无声地诉说着“法则融合”的艰难。

  就在秦风心神微动之际,茧内那道看不清面容的残魂,缓缓抬起了头。它的脸始终笼罩在一层光晕中,看不清五官,却能感觉到一双眼睛正在缓缓睁开——那是一双仿佛包含了万古时空的眼,瞳孔中流转着星生星灭、阴阳轮转的景象。

  “你来了。”一道没有男女老少之分的声音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不是意念,却比任何意念都清晰,“单法如剑,可斩万物,却易折;多法如鼎,四足而立,方得永恒。”

  话音未落,一道璀璨的光团从茧内飘出,径直没入秦风眉心。与之前接收的信息流不同,这次涌入的不是具体的术法或诀窍,而是一种更本源的“道”:

  他“看到”空间法则化作支撑天地的骨架,让万物有了存在的疆域;时间法则如脉络般贯穿其中,让骨架有了流转的生机;阴阳二气则如血液般在脉络中奔涌,让死寂的骨架变得鲜活;而轮回法则,正是赋予这具“躯体”灵魂的关键——它让空间不再冰冷,让时间有了意义,让阴阳得以循环,最终形成生生不息的闭环。

  “空间为骨,需承时间之重;时间为脉,需引阴阳之流;阴阳为血,需随轮回之序;轮回为魂,需纳四法之精。”残魂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欣慰,“你体内四法本就同源,只差一线贯通。”

  秦风瞬间明白了。他之前对法则的运用,不过是让四者协同作战,却从未让它们真正“成为一体”。就像用丝线捆着四根木棍,看似牢固,实则各自独立。

  他当即盘膝而坐,按照残魂指引的“融合之法”运转法则:先以空间法则构建出一个立体的“骨架”,再让时间法则沿着骨架的节点流淌,形成循环往复的“脉络”;接着,将阴阳二气注入脉络,让其如血液般充盈每个角落;最后,引动轮回法则,从“骨架”的核心处扩散开来,如同灵魂渗透躯体的每一寸肌肤。

  起初,四者依旧相互排斥:空间的坚硬让时间难以流转,时间的流逝让阴阳失衡,阴阳的冲突又扰乱了轮回的秩序。秦风额头渗出冷汗,感觉体内像是有四股力量在疯狂撕扯,经脉传来阵阵剧痛。

  “以心为炉,以意为火,熔四法为一。”残魂的声音适时响起。

  秦风咬紧牙关,将全部心神沉入识海,想象自己的意识是一座熔炉,强行将四色光团揉捏在一起。他“看到”空间裂缝中开始流淌时间的金芒,时间的脉络里生出阴阳的银辉,阴阳的洪流中浮现轮回的灰影,而轮回的核心处,赫然是支撑一切的空间骨架。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睁开眼时,体内的四色光团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混沌色的光轮。光轮转动时,空间随其扭曲,时间伴其流淌,阴阳在其中消长,轮回在其内循环——四者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化作了混沌光轮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下意识地抬手,对着前方的虚空轻轻一按。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那片虚空却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攥住,先是微微扭曲(空间),接着泛起涟漪般的波纹(时间),随后一半变得炽热、一半变得冰寒(阴阳),最后竟诡异地“重复”了一次被攥住的过程(轮回)。

  “这才是……真正的法则之力。”秦风感受着体内圆融如意的力量,心中豁然开朗。

  此时,那座高大的茧开始变得透明,茧内的残魂渐渐化作点点光尘,融入混沌光轮之中。最后一缕意念传入他识海:“破而后立,方入第五境……”

  话音消散,平原中央的地面缓缓裂开,一道通往更深层的阶梯在金光中浮现。秦风站起身,拍了拍衣上的尘土,目光坚定。他知道,法则融合只是开始,轮回塔的真正考验,还在前方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