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秦二世元年-《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

  秦二世元年,元月初一,

  新年。

  清晨,章台宫内,百官齐聚。

  林跃站在队首,低声问道:“丞相大人,新年好啊。”

  李斯笑吟吟的说:“一切都好,武威侯可好?”

  “自然是好的。”林跃说罢顿了顿,随即问道:“不知丞相大人与那安南商谈的如何了?”

  “昨夜方才敲定。”李斯扭头望向旁处,林跃顺着李斯的目光望去,便见苏广天此刻正站在朝臣之中,与一旁的陆堪小声说着什么。

  苏广天似有所感的望了林跃,与林跃点了点头。

  林跃见状便问道:“丞相大人,不知最终结果如何?”

  李斯笑着说:“自然是好的,只不过...”

  “吱...”

  就在此时,大殿正门缓缓开启,云坤手持拂尘,喊道:

  “陛下有旨,百官入殿!”

  林跃压制住心中的好奇,便缓步向殿内走去,毕竟具体结果如何,一会上了朝,自然便会知晓。

  况且李斯说好,也许不会太好,但绝对算不上差。

  他笑着说:“丞相大人请。”

  李斯笑着点头,待他登上长阶后,林跃等人便也陆续登台。

  今日乃是新年后的首次大朝会,朝臣远超往昔,殿内的位置很快便被占满,不少品级稍低些的朝臣只能在殿外跪坐。

  “陛下有旨,诸爱卿劳苦功高,特赐软垫、火炉与厚毯,以御严寒。”

  云坤说罢,便有数十名宦官拿着御寒的软垫等御寒之物向外跑去,分发给殿外群臣。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殿外的群臣躬身施礼道,但他们却只是接过软垫,并未伸手去接厚毯。

  而殿内群臣则是在施礼后,开始上朝。

  胡亥今日显然兴致不错,率先笑着开口道:“值此新春,本是诸爱卿阖家团圆的日子,却被朕叫来此地,还望诸爱卿莫要怪罪于朕。”

  “臣等不敢!”众臣齐声道。

  胡亥继续说:“朕准备了一些年礼,稍后退朝时诸位爱卿记得拿回去,算不得什么好东西,都是一些寻常的吃食,人人都有,记得去拿。”

  “臣等多谢陛下!”众臣躬身应道。

  胡亥点点头,随即说:“天寒地冻之际,我们便快些开始吧。”

  “诺,陛下!”

  而云坤则上前一步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林跃闻言不禁冷笑,今日乃是新春,也是新年的第一个大朝会,又怎么无事?

  相反,不止不会无事,还会有很多事,最起码朝廷九卿,都需要站出来汇报一下去年一年的功绩,再由胡亥肯定一下过往一年的功绩、鼓励一番后再畅望未来一年的景象、定下一些目标,再将这个环节重复循环十遍以上,毕竟大秦的九卿不只是九个人。

  而若是某一部分之中出现了什么需要讨论的地方,怕是一直到午后都结束不了。

  而自己年轻力壮又在殿内,自然是无恙,不过直至此时自己朝服上的霜气都未曾散尽,他有些担心殿外的那些老臣,天寒地冻的不知能否扛得到午后。

  而李斯则是出班道:“启禀陛下,新年首朝,诸卿可奏治绩。”

  “准。”胡亥笑道。

  他的话音刚落,一人便站了出来汇报。

  “启禀陛下...”

  林跃向后望了一眼,见是大秦九卿之一的奉常,伊辰。

  此人今年怕是七十有余,乃是在始皇帝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在位时便入朝为官,担任郎中以备策问,其后辗转三部,历经五朝,自始皇帝即位后便担任九卿之一的奉常一职,可谓是如今大秦的活化石,就连李斯等老人都对其尊敬有加。

  而奉常则是掌宗庙礼仪之官,统辖博士和官学、兼管大秦各郡县乡的文化教育,为九卿之首,地位无比崇高。

  由伊辰率先奏禀,理所应当。

  “来人,为伊卿赐座。”胡亥连忙说。

  “多谢陛下好意,不过老臣还站得住。”伊辰摆手拒绝后,便朗声开口道:

  “臣奉常奏,去岁天下祀典,皆...博士修订...官学弟子...各地...”

  伊辰精瘦的身躯支撑起华贵朝服,花白的胡须在朝服前不断抖动,但口齿却是很清晰,铿锵顿挫,颇有底气。

  林跃不禁感慨若是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能够有这个精力便好了。

  但很快,林跃便有些笑不出来了,因为这老臣伊辰,不愧是搞教育的,文辞优美、措辞得当、甚至是有些口若悬河...

  直至将近两炷香后,林跃见其已是口干舌燥,但却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不由得有些焦急。

  简直是比自己先前工作时所参加年终会议还要废话、还要难熬。

  如今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空间,只能望见那伊辰干涩的嘴唇以及时不时喷出来的唾沫星子,还有那仿佛梵语一般“bb”的杂音。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一道振奋人心的声音响起。

  “天下祀礼一统,无敢违者...”伊辰终于停了下来。

  “好!伊卿不愧是五朝元老,奉常交给你,朕就放心了。”胡亥笑着说。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而伊辰则是满脸坚毅的说:“陛下放心,老臣定然不负陛下重望!”

  胡亥点点头,随后问道:“苍卿何在?”

  “回禀陛下,微臣在此。”一员两鬓斑白的老者手持笏板出列。

  林跃望向苍琦,此人乃是他刚刚入京时便继任的治粟内史,也是老秦人,只不过照比伊辰来说,登上这座大殿的时间晚了些,直至始皇帝继位,方才真正的登堂入室。

  而苍琦朗声道:

  “臣治粟内史苍琦奏,去岁天下丰收,照比始皇帝三十六年所收粟谷,还要多出一成!其中亩产较前岁增半斗,我大秦去年另修粮仓五百座,如今我大秦京都及各郡谷仓共八千六百余座,所储粮草可供我大秦将士共计十二年零八个月!可支内史郡百姓七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