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难得二人世界-《人生轨迹之重生》

  乐希老家传来消息,宗族祠堂历经百年风雨,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重新装办。作为族中长辈,乐振邦和苏明华责无旁贷,必须回去主持大局。更重要的是,珩珩出生已逾一年,按老家的规矩,该是正式将名字写入族谱、告慰祖先的时候了。

  视频电话里,苏明华抱着珩珩,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珩珩是我们乐家的嫡长孙,上族谱是大事!我和你爸必须带他回去一趟,让他认认祖,也让祖宗看看我们乐家这根好苗苗!”

  乐希和爱琪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为难。年底正是“维度艺术”筹备年度重磅画展的关键期,乐希忙得脚不沾地。爱琪的研二期末也进入白热化,论文、答辩、项目收尾,压得她喘不过气。两人实在抽不出几天时间,陪着老人孩子长途跋涉回老家。

  “妈,我们这边……”乐希刚想解释。

  “知道你们忙!”苏明华打断他,语气缓和了些,“我和你爸带珩珩回去就行。你们俩安心忙工作学习。老家那边亲戚多,人手也足,祠堂的事不用你们操心。珩珩交给我们,你们还信不过?”

  爱琪连忙说:“妈,看您说的!我们当然信得过您和爸!就是……珩珩还小,坐飞机,又换环境,我怕他……”

  “怕什么!”苏明华自信满满,“我们珩珩结实着呢!坐飞机又不是第一次(指之前日本行),有爷爷奶奶在,保管照顾得妥妥帖帖!再说,也该让他回老家看看,认认根儿!”

  话说到这份上,乐希和爱琪再难推辞。看着视频里珩珩懵懂可爱的小脸,想着这承载着家族传承意义的大事,两人最终还是点了头。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充满了离别的忙碌。张姨和小陈帮着收拾珩珩的行李,奶粉、尿布、衣物、玩具、常备药……塞了满满两大箱。苏明华事无巨细地叮嘱着珩珩的作息习惯、饮食喜好。乐振邦则抱着珩珩,一遍遍教他认照片里的“太爷爷太奶奶”,虽然珩珩只会好奇地用小手指戳着照片,发出“啊?啊?”的声音。

  出发那天,机场里。珩珩被奶奶抱着,穿着崭新的小唐装,像个福娃娃。他似乎还不太明白即将发生什么,只是好奇地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巨大的飞机模型。

  “珩珩,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知道吗?”爱琪亲了又亲儿子的小脸蛋,眼眶有些泛红。

  “爸爸忙完就去看你,很快!”乐希也用力抱了抱儿子,心里空落落的。

  珩珩伸出小手,摸了摸妈妈的脸,又摸了摸爸爸的下巴,咯咯笑了两声,清晰地喊了声:“妈妈!” 然后转头就把小脑袋埋进了奶奶怀里,对新奇的环境充满了探索欲。

  看着父母抱着珩珩走进安检口,小家伙在奶奶怀里扭来扭去,一点离愁别绪都没有,乐希和爱琪站在原地,直到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通道尽头,才慢慢收回目光。

  一种奇异的、混合着失落和……自由的复杂情绪,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

  送走珩珩的第一个晚上,乐希和爱琪回到空荡荡的家。

  没有婴儿咿咿呀呀的声音,没有汤圆哒哒哒的小爪子声(汤圆被一起带走了,苏明华说老家院子大,让它撒欢跑),没有张姨和小陈在厨房忙碌的动静。偌大的别墅,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两人站在客厅,面面相觑,一时竟有些无所适从。

  “感觉……好安静。”爱琪环顾四周,语气带着一丝不习惯的茫然。

  “是啊,安静得……有点不真实。”乐希走过去,揽住她的肩膀,“突然就剩下我们俩了。”

  一种久违的、属于纯粹二人世界的“真空感”包裹了他们。没有需要照顾的孩子,没有需要操心的狗,没有需要应付的琐事。时间仿佛一下子变得无比宽裕,节奏也骤然慢了下来。

  最初的几个小时,两人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乐希习惯性地想去儿童房看看,走到门口才想起里面没人。爱琪下意识地拿起手机想看看张姨有没有发珩珩的消息,才想起飞机还没落地。

  “要不……我们出去吃?”乐希提议,打破了沉默,“好久没过二人世界了,吃顿好的?法餐?日料?你定!”

  爱琪眼睛一亮:“好啊!我想吃那家新开的怀石料理很久了!”

  没有婴儿车,没有妈咪包,没有需要随时关注的小家伙。两人换上得体的衣服,像热恋时一样,手牵着手出门。坐在环境清幽雅致的包厢里,点上一壶清酒,慢条斯理地品尝着精致的料理,聊着工作、学业、朋友趣事,甚至是……那些被育儿生活挤到角落里的、关于未来的规划和梦想。

  “感觉像回到了刚结婚那会儿。”爱琪抿了一口清酒,脸颊微红,眼神亮晶晶的,“不用掐着表赶回家喂奶哄睡。”

  “是啊,”乐希给她夹了一块鲜美的金枪鱼大腹,“自由得有点……奢侈。” 他顿了顿,看着爱琪在柔和灯光下显得格外动人的侧脸,声音低沉下来,“老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又要忙学业,又要顾珩珩。”

  爱琪心头一暖,摇摇头:“你也一样啊。不过……现在想想,虽然累,但看到珩珩一天天长大,会叫妈妈,会走路,那种幸福感,什么都比不了。”

  “嗯。”乐希深以为然,伸手握住爱琪放在桌上的手,“等忙完这阵,我们带珩珩和汤圆,再去一次海边?就我们一家四口。”

  “好!”爱琪笑着反握住他的手。

  晚餐后,他们没有立刻回家。乐希拉着爱琪,去了“时光虫洞”。没有孩子需要早睡,他们可以像普通客人一样,坐在吧台边,点一杯特调鸡尾酒,听着慵懒的爵士乐,看着迷离的灯光下人来人往,享受难得的放松和微醺。

  顾名辰正好在店里,看到他们,难得地主动过来打招呼:“稀客。珩珩呢?”

  “跟爷爷奶奶回老家上族谱了。”乐希晃着酒杯。

  顾名辰挑挑眉:“难怪。二位这是……放风了?”

  爱琪笑着点头:“嗯,重温一下二人世界。”

  顾名辰看着两人眉梢眼角的轻松和甜蜜,没说什么,只是让调酒师给他们免了单:“算我的。好好享受。” 便转身去忙了。

  深夜,两人微醺着回到家。没有需要轻手轻脚怕吵醒的孩子,没有需要安抚的狗狗。乐希直接将爱琪打横抱起,引得她一声低呼,笑着捶他:“乐希!你干嘛!”

  “重温二人世界,当然要重温全套。”乐希笑得狡黠,抱着她大步走向卧室。

  久违的激情和亲密,毫无顾忌地在安静的空间里点燃。没有半夜啼哭的担忧,没有清晨被小脚丫踹醒的无奈。他们可以放肆地拥抱、亲吻、探索彼此的身体,在疲惫和压力之外,重新找回纯粹属于爱侣的亲密与悸动。汗水交织,喘息相闻,那些被日常琐碎掩埋的浓烈爱意,在这个“真空”的夜晚,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珩珩跟着爷爷奶奶回到南方水乡的老家,简直像鱼儿入了水,瞬间成了乐家大宅的“小霸王”。

  老家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大宅院,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回廊曲折。对珩珩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光滑的青石板路可以撒欢地跑(虽然还不太稳),院子里的金鱼池可以蹲着看好久,回廊下的燕子窝也让他仰着小脑袋“啊啊”地惊叹。

  更别提那些热情的七大姑八大姨了!珩珩长得玉雪可爱,又不怕生,瞬间成了全族的“团宠”。这个婶婶抱抱,那个姨婆亲亲,还有一堆稍大点的堂哥堂姐围着他逗他玩。小家伙简直乐不思蜀,每天从睁眼玩到闭眼,小脸蛋红扑扑的,精力旺盛得惊人。苏明华在视频里笑着说:“这小子,回了老家就跟放出笼的小老虎似的!比在家还野!吃饭都比平时香!”

  祠堂修缮和装办是大事,乐振邦和苏明华很忙,但珩珩一点也没被冷落。族里的女眷们抢着带他,抱着他去看祠堂门口新雕的石狮子,指着族谱上祖先的名字告诉他这是“太爷爷”、“太叔公”。珩珩听不懂,但不妨碍他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咿咿呀呀地应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上族谱的仪式庄严肃穆。珩珩穿着簇新的小唐装,被爷爷抱着,在缭绕的香火和族老们低沉悠长的唱喏声中,由乐振邦执笔,郑重地将“乐珩”二字,写在了属于他父亲乐希名字下方的位置。小小的名字,承载着家族的期许和血脉的延续。仪式结束后,按规矩,珩珩还得到了一枚小小的、象征家族子孙的银质长命锁。

  视频电话里,苏明华给乐希和爱琪展示那枚亮闪闪的长命锁:“看,我们珩珩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老祖宗保佑,长命百岁!”

  珩珩似乎也知道自己干了件“大事”,在奶奶怀里挺着小胸脯,得意地晃着小脚丫,对着手机屏幕清晰地喊:“妈妈!爸爸!” 虽然“爸爸”还是不如“妈妈”清晰,但也足够让乐希心花怒放。

  看着视频里儿子晒黑了一点却更显结实的小脸,听着他欢快的声音,乐希和爱琪心里软成一滩水。最初的轻松自由过去后,思念像藤蔓一样悄然滋生,缠绕心间。

  “珩珩,想不想爸爸妈妈?”爱琪对着屏幕,声音温柔。

  珩珩眨巴着大眼睛,似乎思考了一下,然后用力点头:“想!” 虽然可能并不完全理解“想”的含义,但那认真的小模样,足以让乐希和爱琪鼻尖发酸。

  “乖儿子,爸爸也想你!”乐希赶紧凑到屏幕前,“等爸爸妈妈忙完,马上去接你!给你带好多好多玩具!”

  “玩!”珩珩立刻捕捉到关键词,兴奋地拍手。

  挂了视频,刚才还热闹的客厅瞬间又安静下来。两人看着手机屏幕上珩珩灿烂的笑脸,心里那份因为短暂自由而带来的轻快,被更深沉的思念和归属感取代。

  乐希从身后拥住爱琪,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才几天,就想那小子想得不行了。”

  爱琪靠在他怀里,轻轻叹了口气:“是啊。家里没他的声音,空得慌。以前嫌他吵,现在没他在身边吵,反而觉得太安静了。”

  “汤圆不在,连地毯都显得特别干净。”乐希开了个玩笑,但语气里也带着想念。

  “不知道它在老家有没有撒欢跑够。”爱琪想起汤圆。

  短暂的二人世界,像一场甜美而虚幻的梦。梦醒时分,他们对那个吵闹、忙碌、充满尿布奶瓶和狗毛的“麻烦”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念和渴望。血脉的牵绊,早已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融入了骨血,成为了生命中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家的祠堂顺利装办完成,族谱入册仪式也圆满结束。乐振邦和苏明华带着心满意足和晒成健康小麦色的珩珩(以及同样撒欢够了的汤圆)踏上了归程。

  乐希和爱琪提前处理好手头最紧急的事务,早早来到机场接机。当看到父母抱着穿着小红袄、戴着银锁、精神头十足的珩珩走出来时,两人几乎是跑着迎了上去。

  “爸!妈!辛苦了!”乐希接过父亲手里的行李。

  “珩珩!妈妈的宝贝!”爱琪迫不及待地从婆婆怀里接过儿子,用力地亲了又亲,贪婪地呼吸着儿子身上熟悉的奶香混合着阳光的味道。

  珩珩看到爸爸妈妈,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喜悦!他伸出小胳膊紧紧搂住爱琪的脖子,小脸埋在她颈窝里,蹭了又蹭,嘴里清晰地、带着浓浓的思念和委屈地喊着:“妈妈!妈妈!” 然后又转向乐希,伸出小手:“爸——爸!抱!”

  这一声清晰响亮的“爸爸!”如同天籁,瞬间击中了乐希!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从爱琪手里接过儿子,高高举起:“珩珩!再叫一声!爸——爸——!”

  “爸——爸!”珩珩骑在爸爸脖子上,兴奋地手舞足蹈,喊得更加响亮清脆!他终于把那个练习了很久的音节,完美地送给了最期盼的人!

  “哎!爸爸在!爸爸的乖儿子!”乐希的眼眶瞬间红了,抱着珩珩用力地转了好几个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汤圆也挣脱了牵引绳,兴奋地扑到爱琪和乐希脚边,围着他们不停地打转,尾巴摇得像螺旋桨,喉咙里发出激动的呜咽声,小爪子扒拉着主人的裤腿,诉说着它的思念。

  苏明华和乐振邦看着儿子儿媳抱着孙子又笑又跳,看着汤圆欢快地撒欢,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次老家之行,不仅完成了家族的使命,让珩珩认祖归宗,也让他们看到了小两口对孩子的深深眷恋。家,就是这样,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彼此身边。短暂的分离,是为了让团聚的喜悦更加饱满,让血脉的牵绊更加清晰。

  回到久违的家,熟悉的喧闹瞬间填满了每一个角落。珩珩兴奋地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展示着他从老家带回来的“宝贝”——几颗漂亮的鹅卵石、一个草编的小蚱蜢。汤圆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生怕小主人再消失不见。张姨和小陈在厨房里忙碌,准备着接风的家宴,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充满了烟火气。

  乐希和爱琪坐在沙发上,看着满屋子跑的儿子和狗,听着久违的欢声笑语,相视一笑,十指紧扣。短暂的二人世界固然甜蜜自由,但眼前这份带着奶香、狗毛和些许混乱的热闹与圆满,才是他们生命中最踏实、最温暖的底色。家,就是人声、犬吠、孩童的笑闹交织成的,最动听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