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主创团队,不声不响又策划出一档,针对男性群体的百姓歌唱比赛,坐在场下贵宾席的各位领导,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作为“伴舞”或特殊表演,在最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出场的无人机群。
虽然有人可能说不上无人机这种东西,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原理,但该有的敏锐性,领导们是不缺的,很快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起来。
特别是坐在大领导和谢子鹤身边的几位领导同志,赞叹之余,也半是真心半是恭维地对大领导和谢子鹤说“大领导,到底是年轻人有想法。”“子鹤同志,好福气啊~~”云云。
大领导和谢子鹤都深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低调,于是对众人的夸赞含笑不语,亦或谦虚地说“小孩子家家,还需磨炼”。
而还需磨炼的“小孩子”,在工作人员组织各位领导先行离开的时候,又不声不响,给领导们一个“惊喜”——那就是他们退场时听到的“退场曲”。
……
这江山我起笔 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几世纪六百年里 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
这龙鳞却曾经 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 以小成其大我坚信
将民族的命运 昂首抬起再次复兴
游天地寻龙鳞 龙的血脉蔚然成林
……
大领导本来也没留意这突然响起的乐声,以为和旁的节目结束后,播放几首歌曲作为“欢送”没什么不同,但架不住吴歧的操作够“骚”——这首歌是他亲自演唱,并让人录下来的,为的就是在最后时刻,用“不经意”“非常低调”的方式,在熟悉他,或想熟悉他的领导们面前,再悄悄刷一波“正能量”“使命感”“价值观”上的好感。
领导们或许不会刻意关注到这首歌响起,但只要歌词一出——欸?这不是自家孩子\/小谢\/稚兰的声音吗?
然后——他们自然而然会想关注年轻人在唱什么。只要他们仔细听了,就会注意到歌词非常“主旋律”。
再之后,对歌曲的欣赏和喜爱,会转换成对歌唱者本人,也就是吴歧的欣赏和喜爱——能唱出这种歌的年轻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妥妥的社会主义好青年,人民群众的好干部嘛~~
而且,这么正向、鼓舞人心的歌曲,居然在他们退场的时候,才用“退场曲”这种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方式,让他们听到,这说明什么?——年轻人低调、内敛、有才华还不显摆啊!
这么好的孩子,以后还不得再多关注一下?
至于其他,听不出吴歧声音的领导同志们的“好感”怎么刷?当然是靠能听出来的人,给他们“安利”啊~~
而这波操作的事主本人,即歌曲的演唱者,则深藏功与名,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哈!
……
大领导在座位前驻足,静耳细听,默默将“将民族的命运,昂首抬起再次复兴;游天地寻龙鳞,龙的血脉蔚然成林”这两句词念了一遍,道了句“好”,旋即对自己的秘书说:“你去和他说,晚点儿有空,过来吃饭。”
秘书心领神会,自然知道领导说的是谁,于是便没有二话地应了,同时在心里暗道:看来以后得对稚兰再客气点儿。
所以说,就算这场没有前例的全国性歌唱比赛,成功落下帷幕,小谢同志也还是很忙——在现场安排好工作人员,引领导们先离开后,就是组织现场近十万观众(正式座位8万个,临时座位2万个),以及没有买到总决赛门票,却自发来到国香体育场附近围观的大量群众退场。
今晚场内场外的安保力量,可谓掏空了余杭中心区的大半警备力量。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几乎所有中心区的帽子叔叔,休假的、没休假的,全都尽数上岗;中心区的区委书记高玉兰同志,甚至还打报告,申请从其他区县借调了大量警务人员,就是为了确保今晚《绝顶女声》总决赛,万无一失。
笑话!不提今晚国香体育场,有数以十万的群众聚集,万不可出现什么踩踏之类的群体事件,就说今晚那两个巴掌翻一翻,都不够数的领导,且其中好多还是从京城和省里来的大领导,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高书记的职业生涯估计到头儿了。
为此她也是殚精竭虑,不仅提前亲临现场,确认安保情况,还和吴歧当面或电话聊过几次。
最后还是吴歧一句:“高书记请放心,就算为了省领导和大领导们的安全,我也会拼尽全力,密切监控这方面问题——当然,无论什么时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才安了高书记表面镇静,内心确实有些紧张的心。
因为高书记显然听出了吴歧的言外之意,那就是:省领导里有我舅,大领导里有我认的干亲和俩姨父,就算不考虑其他人,只为这几个和我有亲属关系的人,我也会拼尽十二分全力,确保体育场及周边不出意外。
尽管这种言外之意,妥妥就是私心,但至少明面上吴歧说得没问题。且不得不说,这种时候说这种话,远比一再宽慰高玉兰,和高玉兰打包票来得有效,更让人安心——因为这件事牵扯到吴歧的个人利益。而利益,通常是驱动一个人,对一件事上不上心、有多上心,最大、最有效的驱力。
明白这个道理的高书记,自然一下就安心不少。
这个暂且不提,清场工作大约做了一个多小时才堪堪结束。没办法,大家实在太热情了,有很多观众在体育场内外,久久不愿离去,希望能有机会再看看自己支持的选手、自己的偶像。
好在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大家该自行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坐公共交通;该打车的打车;没法儿坐、不想坐公共交通,或打不到车的,还有特殊加开的大巴车,可以把大家送往附近酒店、旅馆或高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等。
吴歧全程在场,直至附近观众和场外群众都疏散得差不多了,才和同事及留下检查体育场设备设施、场内情况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离开。
但离开之前,他依旧给同事和工作人员,在国香酒店订好了每人四菜一汤的晚饭(宵夜),和不算便宜的茶饮、咖啡。
吴歧不差钱,所以他认为能用钱给大家留好印象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这是搞人际关系,最容易的方法——同事是要长期共事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而那些工作人员,谁知道自己以后,还有没有需要人家帮忙的地方?
要是这种“小恩小惠”,能让人家记自己的好,等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人家还愿意帮忙,给自己提供些便利或消息,何乐而不为?
而且,不要太小看身边所谓“小人物”的作用。有时“小人物”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能帮你成事,也能让你坏事。
尤其要善待自己身边的“小人物”,君不见古有“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妃嫔和宫女们因明世宗朱厚熜残暴,经常责罚、杖毙宫人,不堪忍受,而发生的一次意图杀死朱厚熜的行动,后因参与行动的某宫女胆怯,到皇后处自首,致使事情败露);近有伟人在月形湾机智化险,巧遇打柴人,在打柴人的帮助下,成功与起义军汇合,继而改变华国历史乎?
当然,吴歧自认自己也只是个“小人物”,所以他现在要去见“大人物”,也就是——从京城来的一帮大领导,包括……季唯甫他爸。
虽然有人可能说不上无人机这种东西,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原理,但该有的敏锐性,领导们是不缺的,很快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起来。
特别是坐在大领导和谢子鹤身边的几位领导同志,赞叹之余,也半是真心半是恭维地对大领导和谢子鹤说“大领导,到底是年轻人有想法。”“子鹤同志,好福气啊~~”云云。
大领导和谢子鹤都深知,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低调,于是对众人的夸赞含笑不语,亦或谦虚地说“小孩子家家,还需磨炼”。
而还需磨炼的“小孩子”,在工作人员组织各位领导先行离开的时候,又不声不响,给领导们一个“惊喜”——那就是他们退场时听到的“退场曲”。
……
这江山我起笔 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几世纪六百年里 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
这龙鳞却曾经 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 以小成其大我坚信
将民族的命运 昂首抬起再次复兴
游天地寻龙鳞 龙的血脉蔚然成林
……
大领导本来也没留意这突然响起的乐声,以为和旁的节目结束后,播放几首歌曲作为“欢送”没什么不同,但架不住吴歧的操作够“骚”——这首歌是他亲自演唱,并让人录下来的,为的就是在最后时刻,用“不经意”“非常低调”的方式,在熟悉他,或想熟悉他的领导们面前,再悄悄刷一波“正能量”“使命感”“价值观”上的好感。
领导们或许不会刻意关注到这首歌响起,但只要歌词一出——欸?这不是自家孩子\/小谢\/稚兰的声音吗?
然后——他们自然而然会想关注年轻人在唱什么。只要他们仔细听了,就会注意到歌词非常“主旋律”。
再之后,对歌曲的欣赏和喜爱,会转换成对歌唱者本人,也就是吴歧的欣赏和喜爱——能唱出这种歌的年轻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妥妥的社会主义好青年,人民群众的好干部嘛~~
而且,这么正向、鼓舞人心的歌曲,居然在他们退场的时候,才用“退场曲”这种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方式,让他们听到,这说明什么?——年轻人低调、内敛、有才华还不显摆啊!
这么好的孩子,以后还不得再多关注一下?
至于其他,听不出吴歧声音的领导同志们的“好感”怎么刷?当然是靠能听出来的人,给他们“安利”啊~~
而这波操作的事主本人,即歌曲的演唱者,则深藏功与名,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哈!
……
大领导在座位前驻足,静耳细听,默默将“将民族的命运,昂首抬起再次复兴;游天地寻龙鳞,龙的血脉蔚然成林”这两句词念了一遍,道了句“好”,旋即对自己的秘书说:“你去和他说,晚点儿有空,过来吃饭。”
秘书心领神会,自然知道领导说的是谁,于是便没有二话地应了,同时在心里暗道:看来以后得对稚兰再客气点儿。
所以说,就算这场没有前例的全国性歌唱比赛,成功落下帷幕,小谢同志也还是很忙——在现场安排好工作人员,引领导们先离开后,就是组织现场近十万观众(正式座位8万个,临时座位2万个),以及没有买到总决赛门票,却自发来到国香体育场附近围观的大量群众退场。
今晚场内场外的安保力量,可谓掏空了余杭中心区的大半警备力量。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几乎所有中心区的帽子叔叔,休假的、没休假的,全都尽数上岗;中心区的区委书记高玉兰同志,甚至还打报告,申请从其他区县借调了大量警务人员,就是为了确保今晚《绝顶女声》总决赛,万无一失。
笑话!不提今晚国香体育场,有数以十万的群众聚集,万不可出现什么踩踏之类的群体事件,就说今晚那两个巴掌翻一翻,都不够数的领导,且其中好多还是从京城和省里来的大领导,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高书记的职业生涯估计到头儿了。
为此她也是殚精竭虑,不仅提前亲临现场,确认安保情况,还和吴歧当面或电话聊过几次。
最后还是吴歧一句:“高书记请放心,就算为了省领导和大领导们的安全,我也会拼尽全力,密切监控这方面问题——当然,无论什么时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才安了高书记表面镇静,内心确实有些紧张的心。
因为高书记显然听出了吴歧的言外之意,那就是:省领导里有我舅,大领导里有我认的干亲和俩姨父,就算不考虑其他人,只为这几个和我有亲属关系的人,我也会拼尽十二分全力,确保体育场及周边不出意外。
尽管这种言外之意,妥妥就是私心,但至少明面上吴歧说得没问题。且不得不说,这种时候说这种话,远比一再宽慰高玉兰,和高玉兰打包票来得有效,更让人安心——因为这件事牵扯到吴歧的个人利益。而利益,通常是驱动一个人,对一件事上不上心、有多上心,最大、最有效的驱力。
明白这个道理的高书记,自然一下就安心不少。
这个暂且不提,清场工作大约做了一个多小时才堪堪结束。没办法,大家实在太热情了,有很多观众在体育场内外,久久不愿离去,希望能有机会再看看自己支持的选手、自己的偶像。
好在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大家该自行乘坐公共交通的,乘坐公共交通;该打车的打车;没法儿坐、不想坐公共交通,或打不到车的,还有特殊加开的大巴车,可以把大家送往附近酒店、旅馆或高铁站、火车站、飞机场等。
吴歧全程在场,直至附近观众和场外群众都疏散得差不多了,才和同事及留下检查体育场设备设施、场内情况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离开。
但离开之前,他依旧给同事和工作人员,在国香酒店订好了每人四菜一汤的晚饭(宵夜),和不算便宜的茶饮、咖啡。
吴歧不差钱,所以他认为能用钱给大家留好印象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这是搞人际关系,最容易的方法——同事是要长期共事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而那些工作人员,谁知道自己以后,还有没有需要人家帮忙的地方?
要是这种“小恩小惠”,能让人家记自己的好,等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人家还愿意帮忙,给自己提供些便利或消息,何乐而不为?
而且,不要太小看身边所谓“小人物”的作用。有时“小人物”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能帮你成事,也能让你坏事。
尤其要善待自己身边的“小人物”,君不见古有“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妃嫔和宫女们因明世宗朱厚熜残暴,经常责罚、杖毙宫人,不堪忍受,而发生的一次意图杀死朱厚熜的行动,后因参与行动的某宫女胆怯,到皇后处自首,致使事情败露);近有伟人在月形湾机智化险,巧遇打柴人,在打柴人的帮助下,成功与起义军汇合,继而改变华国历史乎?
当然,吴歧自认自己也只是个“小人物”,所以他现在要去见“大人物”,也就是——从京城来的一帮大领导,包括……季唯甫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