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疾驰的绿皮火车正穿梭在广袤的平原上,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哐当哐当”的节奏声。何雨柱靠着车窗,指尖轻轻敲打着玻璃,目光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与村庄——成片的麦田泛着青黄,散落的村落里飘着袅袅炊烟,偶尔有几头牛羊在田埂上悠闲踱步。可他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离开过身后的动静。
在家里时,那些跟踪者藏得跟泥鳅似的,总借着胡同拐角、树影墙头的掩护,影影绰绰难以捉摸,稍不留意就没了踪迹。可到了这节车厢,人多眼杂,空间又相对封闭,他们的踪迹反倒明显多了。何雨柱不动声色地扫过斜后方的座位,心里暗暗数着——三个穿着灰布褂子的汉子,一个总装作看报纸,报纸却拿反了;一个频频端起搪瓷缸喝水,眼神却总往这边瞟;还有一个看似在打盹,耳朵却悄悄朝着他的方向。
只不过何雨柱始终装作浑然不觉,依旧该端起保温杯喝茶就喝茶,该转头看风景就看风景,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副彻底放松、从容自在的模样。他买的是卧铺票,上铺靠窗,累了就能蜷起身子躺下歇息,旁边还放着从家里带的酱菜和馒头,饿了随时能垫垫肚子,着实自在得很。
而那些跟踪的人显然没那么从容。大概是怕暴露身份,他们只敢买硬座,远远地坐在过道另一头,紧挨着厕所的位置。几个人轮着打盹,却总有人保持清醒,眼睛跟黏了胶水似的,时不时往何雨柱这边瞟,跟得倒是紧,只是那股子刻意掩饰的紧张劲儿,在何雨柱眼里跟写在脸上没两样。
何雨柱也没想着刻意甩掉他们。反正到了地方自有安排,犯不着在火车上节外生枝。只是在铺上躺了不到半个钟头,实在觉得无聊,便索性起身,拉了拉衣角,在车厢里慢慢溜达起来。他故意放慢脚步,路过那几人身边时,还装作被窗外的风景吸引,停下脚步多看了两眼,顺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伙人的路数——看他们的手型,指节突出,像是常年干力气活的;听他们偶尔漏出的几句方言,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倒像是本地附近的人。
马秀秀坐在下铺,正拿着针线缝补袜子,见何雨柱来来回回在过道走了好几趟,眉头还微微皱着,像是在琢磨什么心事,便停下手里的活计,轻声问道:“柱子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办啊?看你这一会儿走一趟的,好像有些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坐车累着了,哪里不舒服?”
何雨柱低头看向她,脸上的思索瞬间散去,换上一抹轻松的笑:“没有没有,能有什么事。这不是第一次坐这么久的火车,出来多看看,透透气嘛,总躺着也憋得慌。”
马秀秀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她虽然没再多问,心里却清楚,何雨柱这副样子,绝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这里面一定藏着什么事,只是他不想让自己担心,故意瞒着罢了。她悄悄把缝好的袜子放进包里,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回头多留意着点,别让柱子哥一个人扛着事儿。
马秀秀心里跟明镜似的,何雨柱做什么、想什么,她大多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她知道这个男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护着自己和孩子们周全,所以从不多问一句,只是默默站在他身后,做他最稳当的后盾——他晚归时,客厅总亮着一盏暖黄的灯,桌上温着饭菜;他蹙眉沉思时,手边会及时递上一杯温热的茶;家里的柴米油盐、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她都照料得井井有条,让他能毫无牵挂地去应对外面的风雨。
何雨柱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与树木,眼神有些飘忽,心思早就飞出了这节车厢,不在眼前的旅途上了。他没怎么留意那些远远跟着的眼线,反倒是想起了张角——那个藏得比谁都深的家伙,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总让人觉得后颈发凉,提心吊胆。按老四他们传回的消息,张角十有八九还在养伤,可只要一天找不到他的踪迹,这颗心就一天落不了地,谁也说不清他什么时候会突然窜出来,搅出什么乱子。
他又想起上次混世魔王找到自己时说的话——上次那件棘手的事,背后隐约有张角的影子。虽说混世魔王没亲眼见过张角本人,却对他留在武器上的那股阴寒气息印象极深,一口咬定绝不会认错。这事何雨柱没跟任何人提起,包括清一长老他们。毕竟说了也没用,以目前的情况,就算明知道是张角在暗中捣鬼,也未必能抓到他的狐狸尾巴,反倒可能打草惊蛇,让他藏得更深。
列车在铁轨上摇摇晃晃,发出规律的“哐当”声,何雨柱靠着椅背,渐渐闭上了眼,像是在养神,又像是在琢磨事情。马秀秀本来还想跟他说说沿途看到的南方景致——那成片的稻田、白墙黑瓦的村落,跟北方的风光大不一样。可见他睡着了,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轻轻从包里拿出薄毯,给他盖在身上,自己则靠着窗边,安静地看着外面不断变换的风景,眼神里满是温柔。
另一边,硬座车厢里的李川正憋着一肚子火。他以前出任务去南方,哪次不是坐飞机舒舒服服过去?这次倒好,为了不暴露行踪,只能挤在这满是汗味、泡面味的硬座车厢里,一路颠簸得骨头都快散架了。尤其想到何雨柱他们舒舒服服地躺在卧铺里,自己却得在这儿遭罪,还得一天天像个尾巴似的跟着,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火气直往上涌。
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冒了出来:反正上面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何雨柱有没有隐藏实力,不如自己找几个人去“试探”一下?故意找点茬,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也省得自己天天这么耗着,跟个傻子似的盯梢。
喜欢四合院之何雨柱强势归来
在家里时,那些跟踪者藏得跟泥鳅似的,总借着胡同拐角、树影墙头的掩护,影影绰绰难以捉摸,稍不留意就没了踪迹。可到了这节车厢,人多眼杂,空间又相对封闭,他们的踪迹反倒明显多了。何雨柱不动声色地扫过斜后方的座位,心里暗暗数着——三个穿着灰布褂子的汉子,一个总装作看报纸,报纸却拿反了;一个频频端起搪瓷缸喝水,眼神却总往这边瞟;还有一个看似在打盹,耳朵却悄悄朝着他的方向。
只不过何雨柱始终装作浑然不觉,依旧该端起保温杯喝茶就喝茶,该转头看风景就看风景,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副彻底放松、从容自在的模样。他买的是卧铺票,上铺靠窗,累了就能蜷起身子躺下歇息,旁边还放着从家里带的酱菜和馒头,饿了随时能垫垫肚子,着实自在得很。
而那些跟踪的人显然没那么从容。大概是怕暴露身份,他们只敢买硬座,远远地坐在过道另一头,紧挨着厕所的位置。几个人轮着打盹,却总有人保持清醒,眼睛跟黏了胶水似的,时不时往何雨柱这边瞟,跟得倒是紧,只是那股子刻意掩饰的紧张劲儿,在何雨柱眼里跟写在脸上没两样。
何雨柱也没想着刻意甩掉他们。反正到了地方自有安排,犯不着在火车上节外生枝。只是在铺上躺了不到半个钟头,实在觉得无聊,便索性起身,拉了拉衣角,在车厢里慢慢溜达起来。他故意放慢脚步,路过那几人身边时,还装作被窗外的风景吸引,停下脚步多看了两眼,顺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伙人的路数——看他们的手型,指节突出,像是常年干力气活的;听他们偶尔漏出的几句方言,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倒像是本地附近的人。
马秀秀坐在下铺,正拿着针线缝补袜子,见何雨柱来来回回在过道走了好几趟,眉头还微微皱着,像是在琢磨什么心事,便停下手里的活计,轻声问道:“柱子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办啊?看你这一会儿走一趟的,好像有些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坐车累着了,哪里不舒服?”
何雨柱低头看向她,脸上的思索瞬间散去,换上一抹轻松的笑:“没有没有,能有什么事。这不是第一次坐这么久的火车,出来多看看,透透气嘛,总躺着也憋得慌。”
马秀秀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她虽然没再多问,心里却清楚,何雨柱这副样子,绝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这里面一定藏着什么事,只是他不想让自己担心,故意瞒着罢了。她悄悄把缝好的袜子放进包里,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回头多留意着点,别让柱子哥一个人扛着事儿。
马秀秀心里跟明镜似的,何雨柱做什么、想什么,她大多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她知道这个男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护着自己和孩子们周全,所以从不多问一句,只是默默站在他身后,做他最稳当的后盾——他晚归时,客厅总亮着一盏暖黄的灯,桌上温着饭菜;他蹙眉沉思时,手边会及时递上一杯温热的茶;家里的柴米油盐、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她都照料得井井有条,让他能毫无牵挂地去应对外面的风雨。
何雨柱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与树木,眼神有些飘忽,心思早就飞出了这节车厢,不在眼前的旅途上了。他没怎么留意那些远远跟着的眼线,反倒是想起了张角——那个藏得比谁都深的家伙,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总让人觉得后颈发凉,提心吊胆。按老四他们传回的消息,张角十有八九还在养伤,可只要一天找不到他的踪迹,这颗心就一天落不了地,谁也说不清他什么时候会突然窜出来,搅出什么乱子。
他又想起上次混世魔王找到自己时说的话——上次那件棘手的事,背后隐约有张角的影子。虽说混世魔王没亲眼见过张角本人,却对他留在武器上的那股阴寒气息印象极深,一口咬定绝不会认错。这事何雨柱没跟任何人提起,包括清一长老他们。毕竟说了也没用,以目前的情况,就算明知道是张角在暗中捣鬼,也未必能抓到他的狐狸尾巴,反倒可能打草惊蛇,让他藏得更深。
列车在铁轨上摇摇晃晃,发出规律的“哐当”声,何雨柱靠着椅背,渐渐闭上了眼,像是在养神,又像是在琢磨事情。马秀秀本来还想跟他说说沿途看到的南方景致——那成片的稻田、白墙黑瓦的村落,跟北方的风光大不一样。可见他睡着了,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轻轻从包里拿出薄毯,给他盖在身上,自己则靠着窗边,安静地看着外面不断变换的风景,眼神里满是温柔。
另一边,硬座车厢里的李川正憋着一肚子火。他以前出任务去南方,哪次不是坐飞机舒舒服服过去?这次倒好,为了不暴露行踪,只能挤在这满是汗味、泡面味的硬座车厢里,一路颠簸得骨头都快散架了。尤其想到何雨柱他们舒舒服服地躺在卧铺里,自己却得在这儿遭罪,还得一天天像个尾巴似的跟着,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火气直往上涌。
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冒了出来:反正上面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何雨柱有没有隐藏实力,不如自己找几个人去“试探”一下?故意找点茬,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也省得自己天天这么耗着,跟个傻子似的盯梢。
喜欢四合院之何雨柱强势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