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八百遍-《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临近十月份的时候,白天虽然依旧有些热。

  但早晚的温差,使得人们不得不多穿上一两件衣服了。

  今天又是一个休沐日,四合院里也不像往常那般,叽叽喳喳的热闹。

  早上太阳公公的脸颊,也还是个红彤彤颜色的时候。

  贾东旭就已经接上了一盆子清水,蹲在自家的自行车旁。

  用一块淘湿了的毛巾,仔仔细细的擦洗着自家的自行车。

  刚上完厕所回来的易中海,瞧见这么稀奇的一幕。

  不由得有些诧异的询问他道:“东旭!今儿你咋起的这么早?”

  “哎!师父啊!”

  贾东旭听到易中海的问话后,答应了一声回道:“这不是我家小凤,准备要上街去吗?

  我就寻思着,给她把自行车擦亮堂些,等到了街上,也不至于被人嚼了舌根子去。”

  “嗯!”

  易中海认同的点点头道:“你想的还挺周到的。”

  “周到个屁!”

  听到他俩交谈声的贾张氏,抱着个自家宝贝孙子出了门来。

  她斜瞪着个三角眼插话道:“这不年不节的。

  也不知道她个烧包,上的是个哪门子的街呀?”

  “不年不节就不能上街啦?”

  底气越来越足的贾东旭,斜瞥了他妈一眼回怼道:“这是谁规定的?还真是好笑。

  您想上街那会儿,啥时候分过年节了?恐怕您连个早晚都从来没分过吧?”

  “你管老娘分不分早晚的呢?”

  贾张氏也立马回怼道:“不要说是你了,就连你那个死鬼老爹,他也管不着老娘我的。”

  听了这话的易中海,神色有些不自然的,隐晦的瞪了她一眼。

  “没人想管着您的!”

  贾东旭毫不在意的道:“但您呀!往后也少管我们两口子了。

  小凤想上街去,这是我们俩的私事儿,用不着您跑过来来指手画脚的。”

  “你…我是你妈!”

  “我知道,不用您老是提醒我。”

  贾东旭头也没抬的道:“您这句话我都听八百遍了都,耳朵都已经起茧子了。

  您要不是我妈呀!您觉得您凭啥能站在我家门口来,跟我这儿说三道四来的?”

  “你个小兔崽子,翅膀真是长硬了是吧?”

  贾张氏说着话的,又准备要开始胡搅蛮缠时。

  一旁的易中狠狠瞪了她一眼,不由得呵斥她道:“行了,差不多就得了。

  一大清早儿的,刚起来就吵吵个没完,你真是吃饱了太闲的了是吧…啊?

  有这吵吵的闲工夫儿,你多做做家务事儿啥的,不比这个好吗?”

  “你少搁我这儿装啥老好人了。”

  贾张氏立马换了个攻击目标道:“你还有脸说起我来了?”

  “你给我好好瞅瞅的。”

  她指着贾东旭继续说道:“这就是你教出来的,连他亲妈都能顶撞的好徒弟。”

  “这能赖谁呀?”

  易中海反过来指责她道:“你要是能好好的过好日子。

  不这么瞎胡闹腾的话,他能是这样式儿了?”

  “嘿!我说…。”

  “你就快住嘴吧你!”易中海打断了她,还想要讲些什么的劲头。

  心里多少有些不耐烦的道:“人家小两口子,都已经是个当爹妈的人了。

  想要干点儿啥的,还用得着事事儿都要问过你了?

  你都多大个岁数的人了,咋就这么不懂事儿呢?”

  ▁

  刚从外面回来的薛小凤,眼瞅着场中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师父!”

  她笑着跟易中海打了声招呼,接着又疑惑的询问道:“这是咋了?”

  “没啥事儿。”

  贾东旭当先开口回答道:“你赶紧回屋儿里,拾掇拾掇自个儿去。

  你不还要跟谁上街去呢吗?就别搁这儿瞎耽误啥工夫了。”

  还不等薛小凤做出什么反应来,贾张氏立马追问道:“你要跟谁去上街?男的女的?

  你一个女人家家的,跑出去抛头露面的本来就不对,你还要跟着别人一块儿去上街?”

  “妈!瞧您这话儿说的。”

  薛小凤立马收起了笑脸,问她道:“啥就是男的了?我能是那样儿的人吗?”

  “妈!”

  贾东旭也猛地站起身来,喝问道:“您能闭上您的嘴吗?

  小凤是跟前院儿的秦淮茹,约好一起去的,她早就已经跟我说过了。

  您别没事儿找事儿的瞎猜忌了成吗?”

  随即,他又转头对薛小凤说道:“小凤!她就是吃饱了闲的。

  你该干啥干啥去,甭搭理她的。”

  “哎!”

  早就已经习惯了的薛小凤,答应了一声就自己进屋去了。

  “哼!你还真就是闲的了。”

  易中海也撂下一句话后,转身往自己家里走去。

  转眼的工夫,就没人搭理贾张氏了。

  她抱着个自家的孙子站在那里,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的。

  心里的委屈,就像是打翻了调料盒子一样,简直就是五味杂陈。

  ▁

  前院的水槽边上,陶小蝶带着家里的几个孩子。

  也在认真仔细的擦洗着,一辆崭新的坤式永久牌自行车。

  发个图片

  这辆崭新的自行车,是她被刘清儒,安排进了轧钢厂的后厨上班后,专门给她买的。

  政府对物资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使得刘清儒也慢慢的察觉到了什么。

  前段时间,他就专门大致的了解了一下,这段时期往后的历程。

  经过了解后,他才模糊的认识到了,往后的十几年里,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艰难。

  虽然他的空间里有着无数的物资,但这些个东西在这个年月,是不能随便见光的。

  所以他为了往后的日子里,能够名正言顺的带着家里的亲人,吃好喝好的过好日子。

  他决定抓紧时间,安排他亲近的人出去工作。

  家里面必须留个人看守家门,而且还有几个小不点也需要人照顾。

  所以秦淮茹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当前能安排的就只能是陶小蝶了,当然,还有一个是孟彩霞。

  但是这两个女人都不大识字,想干点轻松些的工作肯定是不行的。

  他也没有那么宽的路子,能够给她们安排上更好的工作,所以他的目标还是轧钢厂。

  依旧是那套经久不衰的老套路,金条开路。

  事情也如同他想象中的一样,很是顺利的就给办成了。

  陶小蝶跟孟彩霞两个女人,也都先后进入到了轧钢厂的后厨里面。

  当上了能拿到工资,还能多分配一些供应粮的帮厨工。

  为了能够安顿的下,孟彩霞一家四口人的住处。

  他还专门好好的翻新了一下,袁咏梅一直空闲着的那个小院子。

  跟着孟彩霞搬进城里来,一起吃供应粮的秦家老二秦淮林。

  也被他给安排进了,位于南锣鼓巷南口路东的皮革厂里,当起了一个学徒工来。

  刘清儒已经了解过了,往后城里的工作,都是可以由家里面的亲人,顺理成章接班的。

  因此,他也就没打算浪费掉一个,能够让秦淮林给占个茅坑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