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婚期临近-《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林彩英在沈阳,工作生活的都还不错。

  马晓玲的嫂子给她弄了个医务室的工作,倒也不算瞎摆弄,毕竟林彩英的医术还算不赖,尤其是一手针灸,在科班出身医护人员稀缺的当下,显得格外珍贵。

  本就是家传的本事,自小跟着父亲学医的时候,当爹的林程远除了针灸之外,有意识的先传授一些妇科儿科的手段。

  医术一道,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学医的人,真就是一辈子都得学习。

  林彩英的本事,偏保养、调理,林家的医术她离学全乎还远着呢。

  眼下这个工作对林彩英而言,正好方便施展一身所学。

  每天一进单位,都有人提前等着。

  大多是带着孩子来看病的,这年头医疗手段有限,儿童用药更是不好整,甚至连专门的儿科大夫都少。

  很多时候,孩子生病,只能按体重比例计算,吃成年人的药。

  林彩英能开中药方子,在一些懂得区别的人眼中,那就很宝贵了。

  本就是马晓玲的嫂子安排的工作,属于机关单位的医务室,在这工作的人肯定要比普通人讲究一些。

  哪怕有人不懂这里头的区别,自然也会有同事告知。

  加上林彩英开出的方子效果不错,又懂得育儿保健之类的知识,还乐意传授给大家,慢慢的名气就大了起来。

  这年代,即便家里有条件精细的养孩子,可也缺乏可靠的相关知识。

  后世虽然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甚至为了卖货啥玩意都敢吹,但毕竟普通家长只要认真筛选,还是能找到靠谱的渠道学习养孩子的方法的。

  眼下多少有那么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

  况且,中医里面,许多平时保健的手法都是按摩之类的,简单易学不说,家长们实施起来也没那么多的担忧,总得来说,林彩英在某些小圈子里已经算是个名人了。

  等到特意带着孩子,辗转打听过来的家长们离开,就该是其他科室来串门的大姐嫂子们了。

  这也算是林彩英来了之后,大家伙自发形成的默契。

  这些妇女同志过来,也不纯粹是唠闲嗑,主要还是聊天中学点美容养颜的日常保养,家中长辈的保健,孩子平时如何改善饮食避免生病之类的小常识。

  可别小看这些小知识,旁的不说,你就仔细回忆一下子,是不是有几年,各种报刊杂志上面,都乐意刊登那种食物相克的东西?

  咱就说,这玩意它靠谱不靠谱的暂且不提,报刊杂志在那年头可还是很权威的,他们刊登这些东西,说明了读者爱看呐!

  再加上林彩英没来之前,就已经悄然在机关科室很少的几个人中间流转的美容药膏,种种相加,让一心想要保持低调的林彩英人气不低。

  林彩英故技重施,来沈阳的时候,就提前给自己涂了药水,也就马晓玲和刘浩见过她的真模样。

  对此,别说刘浩了,就连傻乎乎的马晓玲都觉得,这种手段并非多此一举。

  “彩英长的太好看了,敢不捯饬自己,怕不是一堆男人天天往卫生室跑。”

  马晓玲和刘浩站在走廊里,俩人小声嘀咕。

  “可不咋滴,就林彩英那长相,敢亮出来,指定有人得动坏心思!

  张红旗那样式儿的,谁敢打他媳妇主意,他能拎着猎枪跑沈阳来收拾人!”

  刘浩乐呵的,瞅着带着孩子安静在医务室外头排队的人。

  这俩人是打算去清泉县一趟,参加李秀秀和郑宏的成亲仪式的。

  这年代罕有大操大办的,李秀秀她爹老李同志更是不喜欢这类活动,所以李秀秀和郑宏的婚事一切从简了。

  甚至连郑宏家里人都无法到场,小两口打算结婚之后,趁着婚假去一趟郑宏家里。

  这事情看咋说了,正经的,东北这边冬天实在是太过寒冷,对于没见识过极寒天气的人而言,坐几天火车跑过来,真就是遭罪。

  眼下的出行条件毕竟没法和后世相比,郑宏家里又离不开人,两边一商量,干脆休婚假的时候回郑宏家一趟就算齐活了。

  刘浩和李秀秀站门外等着林彩英彻底忙完,这才进屋跟她说了一块回清泉县的事。

  剩下的就是请假,收拾东西,然后上火车了。

  有刘浩跟着,再拥挤的列车上,也不会让马晓玲和林彩英受委屈。

  这里头有个说道儿,郑宏和李秀秀俩人特意算好的日子,等他俩结完婚,开始休婚假的时候,正好能和过年放假连上。

  本来这郑宏还能再连上一个探亲假的,可后来两口子仔细商量了一下,没折腾。

  建设兵团改制之后,李秀秀和郑宏全都进了林业局。

  李秀秀没啥好说的,还是原岗位。

  郑宏则分到了计划、调度那一块。

  眼下是全国各地的企业、单位都要需要东北源源不断输送出去的原木,可这东西各自说了也不算的。

  得打申请,等着统一的调配。

  大的方面清泉县林业局自然管不到,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如何分派计划指标之类的事情,当然是自家说了算。

  或者说,有很大的话语权。

  林业局和建设兵团不是一回事,这个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发的明显。

  再过一阵子,各单位觉得自家指标少,都会想法子争取多弄点计划外的原木,到了那个时候,不单单是清泉县,但凡有林场的地方,都会变的热闹非凡。

  这还是明面上的调配,私底下还有一种黑材。

  说白了就是去山上偷采偷伐,想法子运出去,但凡能运出去,自然就有能人接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国家彻底封山育林,从事这个行当的,但凡没被抓没被判的,后来都发了大财。

  张红旗一早惦记的,就是类似于这种的操作。

  只不过,他惦记不是从山里偷木材,他是想要当中间商,搞点计划外灵活的指标。

  郑宏和李秀秀成亲的日子还有两天的时候,刘浩和马晓玲,林彩英赶到了清泉县。

  一出站,林彩英就瞅见笑得跟花一样的张红旗。

  喜欢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