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的第一次扩大常委会,气氛热烈而振奋。
宋江坐在主位,听着各部门关于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的总结汇报,脸上露出了沉稳而欣慰的笑容。
他精心布局的多条战线,在这个五一,相继传来了捷报。
“宋书记,高市长,各位领导,”旅游局局长韩雅婷兴致勃勃地汇报,“五一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6%,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9%,均创历史新高!各大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97%,阳城古城、三国遗址公园、以及乡村旅游,成为最大热门……”
数据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城市活力。演唱会的巨大成功,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效应”远超预期。
它不仅瞬间提升了阳城的知名度,更实质性地拉动了消费,让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行业赚得盆满钵满。
更重要的是,它向外界生动地展示了阳城的另一面:一座既有厚重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时尚气息、懂得生活、欢迎四方宾客的活力之城。
宋江点头肯定:“宣传部门、文旅部门、文旅投集团,这次活动组织得很好,效果显着。但这只是开始,‘演唱会经济’的短期效应会过去,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种关注度转化为持久吸引力。”他顺势指示,“旅游局要立刻跟进,总结此次经验,着手研究打造我们自己的常态化文旅IP,比如‘阳城音乐季’、‘古城文化节’,把‘流量’变成‘留量’,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紧接着,农业局长李汉山和定远、木漳两县的书记相继汇报了药材种植基地的推进情况。
在宋江的亲自拍板和持续关注下,综合考量土壤报告、干部状态和扶贫需求,市委最终决定:在木漳县和定远县,各规划一个万亩级的现代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消息传来,两县干部群情振奋。
木漳县委书记张工民激动地表示:“感谢市委、书记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立即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万亩药材基地建设指挥部’,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作为技术总顾问。土地流转工作正在依法依规、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加速推进,已经与源清医药派出的先遣团队进行了多轮对接,确保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
这不仅是一个农业项目,更是一个信号:市委市政府没有忘记落后地区,发展的红利将惠及每一位百姓。
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农户将通过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和在基地务工获得稳定收入,曾经的贫困县找到了产业突围的抓手。
宋江特别叮嘱:“要确保农民利益,这是底线。要科学种植,这是生命线。要把这两个基地做成样板,未来在三县乃至全市推广。”
然而,喜悦之中亦有紧迫感。组织部长何永飞的汇报,将常委会的注意力拉回到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关键的战争——人才争夺战。
“书记,市长,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激烈。”何永飞面色凝重,“特别是省会汉江市,近期推出了号称‘史上最强’的人才新政,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安家补贴、生活津贴普遍比我们高出一大截,而且手续极其简便,几乎‘秒到账’,对我们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不少我们正在接洽的高端人才和应届优秀毕业生,都流露出犹豫。”
会场气氛顿时严肃起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高端产业发展的血液。
华桥重工、源清医药以及正在崛起的医疗产业园,都需要海量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果人才被抢走,项目落地效果将大打折扣,万亿目标更是空中楼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江身上。他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打破了沉默:
“汉江有汉江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打法。单纯比拼补贴金额,我们未必拼得过省会。但我阳城吸引人才,靠的不是‘撒钱’,而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
他的声音坚定而充满战略定力:“我们的策略要升级,要更有针对性,更体现温度和诚意:
第一,住房补贴力度要加大,但方式要创新。除了现金补贴,要加快推出更多‘人才专属’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让人才来了就能安心安居。
第二,在‘软环境’上做到极致。刚才永飞部长提到的汉江手续简便,这说明我们的服务还有差距。要成立‘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所有手续内部流转,人才只需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重点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就业这两个核心痛点! 教育局、人社局要牵头,拿出硬招实招,比如名校学位优先分配、配偶对口安排工作或提供技能培训,彻底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第三,变‘抢’为‘养’,深化产教融合。与省内外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设立‘阳城专项奖学金’,学生一入学就签订意向协议,寒暑假来阳城企业实习,一毕业就能无缝对接高薪岗位。我们要投资的是人才的未来,而不仅仅是现在。”
他最后总结道:“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是:来阳城,你不仅能拿到有竞争力的薪酬,更能获得一份事业上升的通道、一个家庭安稳的保障、一种受人尊重的社会认同感。这才是我们在这场人才大战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宋江的指示,为阳城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不是被动跟风,而是主动开创一条更具前瞻性和吸引力的路径。
坐在在办公室中,宋江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日益繁华的城市,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冷静。
五一旅游的小高峰、药材基地的落地、人才政策的升级,这三条线的初步告捷,证明了他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但他看得更远。旅游的热度需要转化为持续消费的动力,这需要更精细化的文旅产品设计和城市管理升级。
药材种植只是第一步,如何发展深加工,打造“阳城药材”品牌,提升附加值,是下一个课题。人才政策更需要久久为功,形成长效机制。
宋江坐在主位,听着各部门关于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的总结汇报,脸上露出了沉稳而欣慰的笑容。
他精心布局的多条战线,在这个五一,相继传来了捷报。
“宋书记,高市长,各位领导,”旅游局局长韩雅婷兴致勃勃地汇报,“五一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6%,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9%,均创历史新高!各大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97%,阳城古城、三国遗址公园、以及乡村旅游,成为最大热门……”
数据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城市活力。演唱会的巨大成功,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效应”远超预期。
它不仅瞬间提升了阳城的知名度,更实质性地拉动了消费,让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行业赚得盆满钵满。
更重要的是,它向外界生动地展示了阳城的另一面:一座既有厚重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时尚气息、懂得生活、欢迎四方宾客的活力之城。
宋江点头肯定:“宣传部门、文旅部门、文旅投集团,这次活动组织得很好,效果显着。但这只是开始,‘演唱会经济’的短期效应会过去,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种关注度转化为持久吸引力。”他顺势指示,“旅游局要立刻跟进,总结此次经验,着手研究打造我们自己的常态化文旅IP,比如‘阳城音乐季’、‘古城文化节’,把‘流量’变成‘留量’,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紧接着,农业局长李汉山和定远、木漳两县的书记相继汇报了药材种植基地的推进情况。
在宋江的亲自拍板和持续关注下,综合考量土壤报告、干部状态和扶贫需求,市委最终决定:在木漳县和定远县,各规划一个万亩级的现代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消息传来,两县干部群情振奋。
木漳县委书记张工民激动地表示:“感谢市委、书记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立即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万亩药材基地建设指挥部’,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作为技术总顾问。土地流转工作正在依法依规、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加速推进,已经与源清医药派出的先遣团队进行了多轮对接,确保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
这不仅是一个农业项目,更是一个信号:市委市政府没有忘记落后地区,发展的红利将惠及每一位百姓。
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农户将通过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和在基地务工获得稳定收入,曾经的贫困县找到了产业突围的抓手。
宋江特别叮嘱:“要确保农民利益,这是底线。要科学种植,这是生命线。要把这两个基地做成样板,未来在三县乃至全市推广。”
然而,喜悦之中亦有紧迫感。组织部长何永飞的汇报,将常委会的注意力拉回到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关键的战争——人才争夺战。
“书记,市长,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激烈。”何永飞面色凝重,“特别是省会汉江市,近期推出了号称‘史上最强’的人才新政,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安家补贴、生活津贴普遍比我们高出一大截,而且手续极其简便,几乎‘秒到账’,对我们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不少我们正在接洽的高端人才和应届优秀毕业生,都流露出犹豫。”
会场气氛顿时严肃起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高端产业发展的血液。
华桥重工、源清医药以及正在崛起的医疗产业园,都需要海量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果人才被抢走,项目落地效果将大打折扣,万亿目标更是空中楼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江身上。他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打破了沉默:
“汉江有汉江的优势,我们有我们的打法。单纯比拼补贴金额,我们未必拼得过省会。但我阳城吸引人才,靠的不是‘撒钱’,而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
他的声音坚定而充满战略定力:“我们的策略要升级,要更有针对性,更体现温度和诚意:
第一,住房补贴力度要加大,但方式要创新。除了现金补贴,要加快推出更多‘人才专属’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让人才来了就能安心安居。
第二,在‘软环境’上做到极致。刚才永飞部长提到的汉江手续简便,这说明我们的服务还有差距。要成立‘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所有手续内部流转,人才只需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重点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就业这两个核心痛点! 教育局、人社局要牵头,拿出硬招实招,比如名校学位优先分配、配偶对口安排工作或提供技能培训,彻底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第三,变‘抢’为‘养’,深化产教融合。与省内外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设立‘阳城专项奖学金’,学生一入学就签订意向协议,寒暑假来阳城企业实习,一毕业就能无缝对接高薪岗位。我们要投资的是人才的未来,而不仅仅是现在。”
他最后总结道:“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是:来阳城,你不仅能拿到有竞争力的薪酬,更能获得一份事业上升的通道、一个家庭安稳的保障、一种受人尊重的社会认同感。这才是我们在这场人才大战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宋江的指示,为阳城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不是被动跟风,而是主动开创一条更具前瞻性和吸引力的路径。
坐在在办公室中,宋江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日益繁华的城市,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冷静。
五一旅游的小高峰、药材基地的落地、人才政策的升级,这三条线的初步告捷,证明了他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但他看得更远。旅游的热度需要转化为持续消费的动力,这需要更精细化的文旅产品设计和城市管理升级。
药材种植只是第一步,如何发展深加工,打造“阳城药材”品牌,提升附加值,是下一个课题。人才政策更需要久久为功,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