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不愧是大医生,就是会说话!-《重生78,我养活了亡妻的四个妹妹》

  刘胜利这番话说得胸膛挺得老高,脸上洋溢着一种不加掩饰的骄傲。

  那是一种深深扎根于这片贫瘠黄土地的、最纯粹的归属感。

  他挠了挠自己那剃得短短的板寸头,咧着嘴补充道:

  “其实啊,俺刚生下来那会儿,咱们这还不叫胜利公社呢。”

  “是后来才改的名儿。”

  “那阵子,公社里的大伙儿还老拿俺开玩笑,说这公社,是照着俺刘胜利的名字改的!”

  说到这里,他自己先“嘿嘿”地笑了起来,那笑声里,满是憨直和快活。

  他黝黑的脸膛,在昏黄的马灯光下,仿佛都亮了几分。

  那双格外有神的眼睛,此刻更是熠采熠熠,像是落入了黑夜里的星子。

  他收敛了笑容,眼神却变得无比认真,一字一顿,像是刻在骨子里的誓言:“所以俺就觉得,俺刘胜利,生是咱们公社的人,死是咱们公社的鬼!”

  这话,掷地有声。

  带着一股子泥土的芬芳和蛮劲,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童志军的心,猛地一颤。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与自己相仿,皮肤却被烈日和风霜雕刻得无比粗糙的中年人,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席卷了他。

  是震撼,也是羞愧。

  他想起了自己在绿皮火车上的抱怨,想起了初到招待所时的嫌弃。

  那些曾经被他视作理所当然的不满,在刘胜利这句朴实到近乎粗野的誓言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如此的可笑。

  什么叫奉献?

  这,或许就是最真实的答案。

  郑晓丽也悄悄地看了一眼刘胜利,明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动容。

  秦东扬的脸上,依旧挂着那温和的笑意,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抹由衷的赞许和敬意。

  “好!说得好!”

  还没等秦东扬开口,一旁的李大明就先忍不住了。

  他蒲扇般的大手,在刘胜利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你小子,有出息!”

  他先是赞了一句,随即又把脸一板,笑骂道:

  “不过这话,也就是咱们这没有外人,关起门来说说!”

  “你要是敢在外面大会上这么嚷嚷,说什么‘死是公社的鬼’,哼,铁定得让你吃一顿排头,说你搞封建迷信!”

  刘胜利被他拍得一个趔趄,却也不恼,只是不好意思地又挠了挠头。

  吴大有和李大明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这番笑骂,非但没有半点责备的意味,反而透着一股子亲昵和熟稔,让屋子里那刚刚升起的些许庄重,又重新被热闹和融洽所取代。

  秦东扬的目光,适时地从刘胜利身上移开,落在了那位一直没怎么说话,显得有些拘谨的吴大有身上。

  “其实,吴干事的名字,也很好嘛。”

  他的声音,依旧温润平和,却像有种魔力,能轻易地安抚人心。

  吴大有猛地一愣,显然没想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自己身上,脸上露出几分不知所措。

  秦东扬笑着解释道:“大有,大有,大有作为,大有收获。”

  “这不就是盼着咱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嘛!”

  这话,说得实在是漂亮。

  既是夸赞,又带着美好的祝愿,妥帖得让人心里熨帖极了。

  吴大有的脸,瞬间涨红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惊喜、荣幸和不好意思的红。

  他那双因为紧张而一直无处安放的手,猛地搓了搓,嘴巴张了半天,才发出了一声憨厚的、嘿嘿的笑声。

  “哎呀,秦医生……您……您可真是……”

  他似乎想找个词来形容,却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只能用力一拍大腿。

  “您不愧是大医生,就是会说话!”

  “我们这些乡下人,嘴笨,是真的没您这样的口才,夸人都不会夸!”

  这话,说得实在。

  秦东扬只是微笑颔首,并未再多言。

  他知道,过犹不及。

  恰到好处的几句话,已经彻底敲碎了那层无形的隔阂。

  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省城来的专家和地方上的基层干部。

  他们只是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准备一同吃饭的人。

  果然,这一番话下来,气氛彻底松弛了下来。

  吴大有和刘胜利的腰杆,不再挺得像两根木桩,紧绷的嘴角也终于放松,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六个人重新各自落座,屋子里的空气,都仿佛变得热络而流畅。

  就在这时,那扇通往后厨的布帘子一挑。

  一个围着油腻腻围裙的矮个子男人,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大盘,走了出来。

  他就是这家国营饭店唯一的“大厨”。

  “菜来咯——!”他吆喝了一声,将盘子“哐当”一声放在了桌子中央。

  一股混合着肉香和酱油香气的热浪,瞬间弥漫开来。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被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盘看起来黑乎乎的炒肉片。

  肉片切得厚薄不均,里面夹杂着大量的葱段和几片孤零零的青椒,表面泛着一层亮晶晶的油光。

  在如今这个年代,在这贫瘠的胜利公社,这样一盘扎扎实实的肉菜,无疑是最高规格的款待。

  紧接着,大厨又接连端上了两盘素菜。

  一盘是醋溜白菜,一盘是清炒土豆丝。

  土豆丝切得粗细不一,显然是刀工不精,但分量给得极足,堆得像一座小山。

  然后,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疙瘩汤。

  汤色浑浊,里面飘着零星的菜叶,但那股子粮食的热气,却足以温暖每一个人的肠胃。

  最后,主食被端了上来。

  那是一个荆条编的笸箩,里面满满当当地码着一圈焦黄的二合面馒头。

  玉米面和白面混合在一起,虽然看起来粗糙,个头却都很大,像一个个紧握的拳头。

  除此之外,桌角还摆着几样小咸菜,有腌萝卜干,有咸疙瘩丝,给这顿饭增添了几分滋味。

  菜,上齐了。

  一个肉菜,两个素菜,一个汤,配上馒头咸菜。

  这便是胜利公社能拿出来的,最丰盛的接风宴。

  “来来来,秦医生,童医生,郑护士,快动筷子!”

  李大明热情地招呼着,拿起公筷,就想给秦东扬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