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立后 妃嫔野望-《执戟战红楼》

  乾阳殿中,庄严肃穆的气氛如厚重的帷幕,沉沉地压在每一个人身上。

  殿内静谧地针落可闻,唯有昭宁帝杨起端坐在龙椅之上,

  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那“笃笃”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仿佛敲在众臣的心尖上。

  御阶之下,徐国公牛继宗微微低头,神色间难掩忐忑。

  他犹豫片刻,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询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杨起并未立刻回应牛继宗的问题,

  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声音沉稳而威严:“各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话音刚落,吏部右侍郎庞通迈着方步出列,恭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陛下,徐国公所言,臣实难苟同。

  若论资历与贡献,盛贵妃前不久刚为陛下诞下皇子,

  同样有足够的资格入主中宫。盛贵妃生性贤良端庄,

  若立为皇后,必能辅佐陛下将内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望陛下审慎斟酌!”

  此言一出,年近六旬的许御史急步出列,连连摆手,

  大声道:“不妥不妥!盛贵妃出身贫寒,此等身份怎可为后?

  依老臣之见,还是该在贤妃娘娘和德妃娘娘之中挑选一位册立为皇后才是正途。”

  许御史的话音落下,殿中竟响起一片附和之声:“臣等附议!………”

  在场的大部分大臣纷纷出声支持,声音在大殿中交织,一时间争论的氛围愈发浓烈。

  由此可见,不论男女,在任何时候,出身高低真的能决定很多事,可悲可叹!

  杨起微微皱眉,目光在群臣之间流转。他心中清楚,

  立后之事绝非简单的后宫家事,而是关乎朝堂局势、各方势力平衡的重大决策。

  良久,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开口道:“众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朕心意已决。

  贤妃陈可卿,自朕还是秦王之时便陪伴左右,与朕患难与共。

  她端庄淑惠,德行兼备,且诞下皇长子,为皇室绵延子嗣,

  实乃中宫之不二人选。朕决定,册立贤妃陈可卿为皇后,母仪天下。”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众人虽有不同心思,但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意。

  消息很快传入后宫,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德妃刘冰清听闻此讯,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掉落,摔得粉碎。

  她面色煞白,眼中满是怨愤与不甘。原本她以为自己出身名门,父亲身为礼部尚书,

  在立后一事上有着极大的优势。终于可以压陈可卿这个表姐一头,扬眉吐气一回了!

  可如今,陈可卿却又拔得头筹。她紧紧咬着下唇,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恨意翻涌:“陈可卿陈可卿,凭什么又是你……”

  ………

  白贵妃白弦音听闻陈可卿被册立为皇后的消息后,原本正轻摇着团扇的手陡然一顿,随后缓缓放下。

  她的目光落在面前的茶盏上,眼神有些空洞,良久,才轻轻叹了口气。

  她一向心思通透,比旁人都更清楚后宫争斗的残酷与无奈。

  可此时,心中那股不甘的情绪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凭什么?自己无论容貌还是才情,哪一点逊色于陈可卿?

  不过是运气罢了!她紧咬下唇,贝齿几乎要嵌入娇嫩的肌肤之中。

  她不甘心就这么认输,更不愿在这深宫中就此沉寂。

  “胜者为王?哼,现在就断言还为时过早!”白弦音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深知,若想改变现状,唯有尽快讨得陛下欢心,怀上皇子。

  她缓缓起身,移步至铜镜前。

  镜中的女子,身姿婀娜,一袭华服更衬得她气质出众。

  那傲人的双峰,线条优美,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诱惑;

  纤细的腰肢不盈一握,婀娜多姿的身材尽显女性的柔美;

  再看那精致的面容,眉如远黛,眸若星辰,琼鼻秀挺,唇若樱桃,每一处都美得恰到好处,让人着迷。

  “这般容貌与身段,难道还不能吸引陛下?”白弦音盯着镜中的自己,喃喃自语。

  她伸手轻抚自己的脸颊,指尖滑过细腻的肌肤,心中暗自盘算着。

  她想起陛下平日里的喜好,对诗词书画颇为钟情。

  自己本就擅长琴艺与绘画,若能借此机会,在陛下跟前展露一番,说不定能引起他的注意。

  “思竹,去将我的琴取来。”白弦音转头看向身边的侍女,

  眼神坚定。思竹微微一怔,随即便明白了主子的心意,赶忙应下,快步去取琴。

  琴摆好后,白弦音轻轻落座。她深吸一口气,玉指轻拨琴弦,悠扬的琴音顿时在室内回荡开来。

  她将自己的不甘、渴望与决心,都融入了这一曲之中。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她内心的呐喊,诉说着她想要在这后宫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决心。

  一曲终了,白弦音微微喘息,额头上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她望向窗外,目光坚定而又充满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陛下身边得宠的模样。

  “陛下,且看臣妾如何在这后宫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她握紧拳头,暗暗发誓。

  ……

  另一边盛贵妃盛若琴则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她原以为凭借自己诞下皇子的功劳,定能在立后一事上有所作为。

  如今希望破灭,她气得浑身发抖,对着镜子狠狠砸去手中的发簪,尖叫道:“为什么!为什么是她!”

  齐云霞、于弄影、徐春雨三女在内宫的等级地位,按照大秦的妃嫔等级,齐云霞被封为容嫔,

  于弄影被封为婉嫔,徐春雨被封为宁嫔。这三位嫔妃在后宫中也算是有一定地位。

  ……

  齐云霞得知陈可卿被立为皇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表露太多。

  她深知后宫规矩森严,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她强挤出一丝笑容,对齐王府的宫女说:“皇后娘娘德才兼备,这也是众望所归,我们自当好好侍奉!”可那笑容却无比僵硬,眼中的嫉妒之色难以完全掩饰。

  于弄影听闻消息后,坐在梳妆台前发呆。

  她轻抚着自己的面容,心中暗自思量:“这后宫之路愈发艰难了,往后可得更加小心才是。”

  她深知自己在这后宫之中并无强大的后台,只能步步小心,以免被卷入无端的纷争。

  徐春雨则是满脸的不服气,她跺了跺脚,对身边的太监说:“哼,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有什么了不起!”

  但她也明白,此时不能轻举妄动,只能将这份不满深埋心底。

  ……

  册封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凉德,君临天下,仰承天命,抚御万邦。今四海初宁,兆民咸熙,内宫之治,尤为重要。

  贤妃陈可卿,秀毓名门,祥钟世族。

  自入藩邸,即娴礼教,性行温良,淑慎其仪。

  及朕践祚以来,克尽诚孝,殚竭心力,佐朕内治,厥功懋焉。

  且诞育皇长子,为皇室绵延宗嗣,实乃坤仪之表率,母仪之典范。

  朕稽之典礼,参以舆情,特晋封贤妃陈可卿为皇后,赐徽号“端宁”。

  于戏!皇后之尊,上佐宗庙,下抚黎庶。望尔秉持恭俭,履礼蹈义,以助朕之不逮,共兴家国之盛。

  其钦哉!

  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颁布之后,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

  陈可卿头戴凤冠,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坤宁宫。

  从此,她正式成为这后宫之主,肩负起母仪天下的重任。

  而后宫之中的其他妃嫔们,也在各自的宫殿中,或暗自神伤,或心怀不甘,

  却也只能默默接受这既定的命运,继续在这深宫中书写着各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