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坐下,手搭在扶手上,目光越过门槛,望向街上。街上往来的车马不多,偶尔有挑着担子的货郎走过,铃铛声远远传开。她就那么望着,嘴角的笑意没断过,连平儿给她递过酸梅汤,都没察觉。
“夫人,您喝点汤。”平儿把汤碗递到她手里,“大人进宫见驾,少不得要应对些差事,回来定是渴了饿了,您得先顾好自己,不然大人回来该担心了。”
张嫣这才回过神,接过汤碗,抿了一口,酸凉的滋味滑进喉咙,让她清醒了些。“我知道。”她笑着说,“就是. . . . . .心里慌。平儿,你说他瘦了没?辽东那边苦,粮草虽不缺,可哪有家里的饭顺口?也不知道有没有受伤,刀剑无眼. . . . . .。
“大人是督师,统帅着20万大军,肯定不用亲临第一线,身边又有军医跟着,一定能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平儿连忙安慰,“再说大人打了胜仗回来,定是精神得很,说不定还胖了呢!”
张嫣被她逗笑了,轻轻摇了摇头:“哪能胖?光是操练兵马、巡查边关,就够他忙的了。”她低头摸了摸肚子,轻声道,“孩子,你爹爹要回来了,你可得乖些,别等爹爹回来时闹脾气。”
腹中的胎儿像是听懂了,轻轻动了一下,张嫣的脸上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
太阳慢慢往西斜,暑气消了些,风里带了点槐树叶子的清爽气。门廊下的茉莉开得正旺,香气一阵阵飘过来。张嫣就那么坐着,偶尔喝口酸梅汤,偶尔和丫鬟们说几句话,目光却始终没离开街上的方向。
福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每次都想说让夫人回屋等,可看她望着街上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只让人多搬几个小凳放在旁边,万一夫人想换个姿势坐。
同时,运来新的冰块使周边的气温保持在一个相对舒服的环境。张嫣就这样一直等着。
紫禁城,养心殿里的光线偏柔,西晒的日头透过糊着云母纸的窗棂,在金砖地上投下斜斜的光带,浮尘在光里慢悠悠地转。朱由校一身石青色的常服,领口袖边绣着银线的暗龙,正半歪在铺着白狐裘的御座上,手里捏着个刚雕了半截的木鸢——翅膀上的羽毛纹路才刻出个轮廓,旁边搁着把小巧的刻刀,刀刃还闪着亮。
徐天爵在侧殿内将甲胄换下,一身全新的朝服,让他看着更加洒脱,听见内侍唱喏“蓟辽督师徐天爵觐见。”
徐天爵稍微整理了一下,便进殿了。朱由校看见门口有人进来这才把木鸢往案上一放,指尖在衣摆上蹭了蹭木屑,抬眼时眼里还带着点玩闹的余兴,却又很快收了收神色,扬声笑道:“天爵可算回来了!快进来,别跪着了。”
徐天爵大步进了暖阁,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臣徐天爵,叩见陛下。辽东战事已定,特来复命。”
“起来起来,”朱由校摆手,指了指御座旁的梨花木凳,那是朱由校特地拿上来的。“坐。朕听崔景荣说,你这回连赫图阿拉都拿下来了?厉害啊。”
他说着,身子往前倾了倾,眼里那点少年人的兴奋压不住——虽常被说心思在玩闹上,可边关打了胜仗,尤其是端了女真的老巢,他眼里的光比见着新雕的玩意儿还亮。
徐天爵挨着凳边坐下,腰杆依旧挺得笔直:“托陛下洪福,是麾下将士用命。赫图阿拉能拿下来,游击将军马燃当记首功。”
“马燃?”朱由校捻着下巴想了想,案上堆着的军报被他随手扒拉了两下,“是不是马林将军的长子,我记得他还有个弟弟叫马熠,之前说过?”
“陛下好记性!”徐天爵眼里也添了笑意,“正是他。大军从沈阳进发,总的方面兵分三路,马燃领5万人隶属于中路主力军,他们从清河出发,直刺赫图阿拉,斩杀女真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收获甚大。”
朱由校听得直点头,拿起案上的木鸢又放下,显然被这话勾得入了神:“是个悍将!该赏。那个切断退路、挡援兵的又是谁?崔景荣提了句,说是个新军指挥使?”
“是韩勇。”徐天爵提到这个名字,语气更沉了些,“努尔哈赤派女真主力于五岭设伏意图伏击我军主力,臣让韩勇率大军直插五岭后山口。那山口是五岭的唯一退路,如此一来,代善和皇太极的主力便被我军两面包围。”
“不过努尔哈赤也没有闲着,他领着剩余的女真人那边赶,韩勇也是腹背受敌。他把新军分成三队,一队架炮守山口,一队挖壕沟挡援兵,自己带着亲卫在中间来回督战,硬是守了数日,最后又配合马燃前后夹击击溃努尔哈赤。”
他顿了顿,指尖在膝头轻轻敲了敲——这话原是该先报军功再提封赏的,可想起韩勇麾下折了那么多兄弟,还是忍不住多添了句:“韩勇指挥的新军有一半是去年才练的,里头多是新兵,可没一个退的。有个十几岁的小兵,胳膊被箭射穿了,还是选择与女真人同归于尽. . . . . .战后清点,韩勇麾下众多千户、参将冲到第一线,受伤不下战线者不计其数。
养心殿里静了静,案上的龙涎香燃得慢悠悠的,烟气缠成一缕。朱由校手里的刻刀转了半圈,脸上的玩闹气全收了,眉头轻轻蹙着:“都是我大明的将士,该赏,?”
“夫人,您喝点汤。”平儿把汤碗递到她手里,“大人进宫见驾,少不得要应对些差事,回来定是渴了饿了,您得先顾好自己,不然大人回来该担心了。”
张嫣这才回过神,接过汤碗,抿了一口,酸凉的滋味滑进喉咙,让她清醒了些。“我知道。”她笑着说,“就是. . . . . .心里慌。平儿,你说他瘦了没?辽东那边苦,粮草虽不缺,可哪有家里的饭顺口?也不知道有没有受伤,刀剑无眼. . . . . .。
“大人是督师,统帅着20万大军,肯定不用亲临第一线,身边又有军医跟着,一定能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平儿连忙安慰,“再说大人打了胜仗回来,定是精神得很,说不定还胖了呢!”
张嫣被她逗笑了,轻轻摇了摇头:“哪能胖?光是操练兵马、巡查边关,就够他忙的了。”她低头摸了摸肚子,轻声道,“孩子,你爹爹要回来了,你可得乖些,别等爹爹回来时闹脾气。”
腹中的胎儿像是听懂了,轻轻动了一下,张嫣的脸上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
太阳慢慢往西斜,暑气消了些,风里带了点槐树叶子的清爽气。门廊下的茉莉开得正旺,香气一阵阵飘过来。张嫣就那么坐着,偶尔喝口酸梅汤,偶尔和丫鬟们说几句话,目光却始终没离开街上的方向。
福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每次都想说让夫人回屋等,可看她望着街上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只让人多搬几个小凳放在旁边,万一夫人想换个姿势坐。
同时,运来新的冰块使周边的气温保持在一个相对舒服的环境。张嫣就这样一直等着。
紫禁城,养心殿里的光线偏柔,西晒的日头透过糊着云母纸的窗棂,在金砖地上投下斜斜的光带,浮尘在光里慢悠悠地转。朱由校一身石青色的常服,领口袖边绣着银线的暗龙,正半歪在铺着白狐裘的御座上,手里捏着个刚雕了半截的木鸢——翅膀上的羽毛纹路才刻出个轮廓,旁边搁着把小巧的刻刀,刀刃还闪着亮。
徐天爵在侧殿内将甲胄换下,一身全新的朝服,让他看着更加洒脱,听见内侍唱喏“蓟辽督师徐天爵觐见。”
徐天爵稍微整理了一下,便进殿了。朱由校看见门口有人进来这才把木鸢往案上一放,指尖在衣摆上蹭了蹭木屑,抬眼时眼里还带着点玩闹的余兴,却又很快收了收神色,扬声笑道:“天爵可算回来了!快进来,别跪着了。”
徐天爵大步进了暖阁,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臣徐天爵,叩见陛下。辽东战事已定,特来复命。”
“起来起来,”朱由校摆手,指了指御座旁的梨花木凳,那是朱由校特地拿上来的。“坐。朕听崔景荣说,你这回连赫图阿拉都拿下来了?厉害啊。”
他说着,身子往前倾了倾,眼里那点少年人的兴奋压不住——虽常被说心思在玩闹上,可边关打了胜仗,尤其是端了女真的老巢,他眼里的光比见着新雕的玩意儿还亮。
徐天爵挨着凳边坐下,腰杆依旧挺得笔直:“托陛下洪福,是麾下将士用命。赫图阿拉能拿下来,游击将军马燃当记首功。”
“马燃?”朱由校捻着下巴想了想,案上堆着的军报被他随手扒拉了两下,“是不是马林将军的长子,我记得他还有个弟弟叫马熠,之前说过?”
“陛下好记性!”徐天爵眼里也添了笑意,“正是他。大军从沈阳进发,总的方面兵分三路,马燃领5万人隶属于中路主力军,他们从清河出发,直刺赫图阿拉,斩杀女真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收获甚大。”
朱由校听得直点头,拿起案上的木鸢又放下,显然被这话勾得入了神:“是个悍将!该赏。那个切断退路、挡援兵的又是谁?崔景荣提了句,说是个新军指挥使?”
“是韩勇。”徐天爵提到这个名字,语气更沉了些,“努尔哈赤派女真主力于五岭设伏意图伏击我军主力,臣让韩勇率大军直插五岭后山口。那山口是五岭的唯一退路,如此一来,代善和皇太极的主力便被我军两面包围。”
“不过努尔哈赤也没有闲着,他领着剩余的女真人那边赶,韩勇也是腹背受敌。他把新军分成三队,一队架炮守山口,一队挖壕沟挡援兵,自己带着亲卫在中间来回督战,硬是守了数日,最后又配合马燃前后夹击击溃努尔哈赤。”
他顿了顿,指尖在膝头轻轻敲了敲——这话原是该先报军功再提封赏的,可想起韩勇麾下折了那么多兄弟,还是忍不住多添了句:“韩勇指挥的新军有一半是去年才练的,里头多是新兵,可没一个退的。有个十几岁的小兵,胳膊被箭射穿了,还是选择与女真人同归于尽. . . . . .战后清点,韩勇麾下众多千户、参将冲到第一线,受伤不下战线者不计其数。
养心殿里静了静,案上的龙涎香燃得慢悠悠的,烟气缠成一缕。朱由校手里的刻刀转了半圈,脸上的玩闹气全收了,眉头轻轻蹙着:“都是我大明的将士,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