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压上仕途的比试-《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裴石说的很诚恳,但苏润却并没有买账的意思。

  他搓搓手指,又看了眼天然居里坐着的不少书生,沉默片刻,突然笑道:

  “你不就是觉得我们名不副实吗?”

  “不如我们比试一场如何?”

  “我也不想因为自己,连累卫大人和陆知府名誉受损,更连累夫子遭人诋毁。”

  “比一场,我定让你们心服口服!”

  三人成虎。

  若是不辟谣,只怕谣言越演越烈,来日酿成大祸!

  梁玉有些意外,但很快也挺直腰杆,底气十足道:

  “对!比一场!我们真才实学,凭什么要被你们这么说?”

  司彦鼎力支持:“若我们胜了,你们必须向我们夫子道歉!”

  裴石没想到,他都低头了,对面还不依不饶。

  没能躲过这一劫的阮开、顾丘等人,还想求求情,把自己摘出来,却被苏润一句话堵了回来:“如果不想比,也可以直接去府衙!陆大人明察秋毫,自有明断!”

  几人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答应,但心里都快恨死裴石了。

  苏润等了几息,就耐心消耗殆尽。

  他直接下了最后通牒:

  “要么就比,要么就直接去府衙,有陆大人做主,想必其余造谣生事之人当会引以为戒!”

  苏润从头到尾就是想断绝流言。

  话说到这份上,裴石等人不答应也不行了。

  天然居掌柜将台上唱曲的女子挥退,将众人引了上去。

  一方是苏润六人。

  另一边是裴石六人。

  台下,还有不少书生闻讯前来看热闹。

  赌约很快定下:

  若苏润一方败了,他们自认学业不精,放弃科举。

  若苏润一方胜出,裴石等人自去府衙,承认自己中伤考生,诽谤廪生。

  犯法之人自然不能再参加科举。

  总之,两方都把仕途压上了。

  但相比于苏润六人齐心协力,裴石这边则是面不合、心也不合。

  裴石抱着破釜沉舟的气势,沉声道:

  “你想怎么比?吟诗?作对?飞花令?”

  苏润当即就否了:

  “比什么飞花令?做什么对子?”

  “赢了又能如何?我们科举能靠这个被取中吗?”

  真要是比吟诗作对,苏润完全可以做个文抄公。

  别说对面几个废物,就是当世大儒也未必是对手。

  可就算他有千古绝对或诗仙在世,又能如何?科举又不考这个。

  有些锱铢必较的依旧可以说他们被取中是暗箱操作。

  梁玉等人自是以苏润马首是瞻。

  只默默站在背后支持他。

  裴石一噎:“那你说比什么?”

  苏润看了眼过来凑热闹的数十名书生,提议道:

  “众所周知,府试第一场乃是帖经,不如就比这个。”

  这怎么比?裴石茫然。

  苏润不慌不忙,对着台下的书生道:

  “诸位都是来参加府试的考生,想必学识渊博。”

  “不如今日也做回出卷人,你们出帖经题,拿上来我们答,以半个时辰为限,我们哪边答得多答得准,就算赢,如何?”

  下方议论起来。

  但却没有一个人答应的。

  就在此时,一名十五六岁,穿着金贵的小公子缓缓从天然居二楼下来:

  “本公子来做这出卷人如何?”

  与他一道的,还有三个气度不凡,文质彬彬的公子。

  四人似乎很有名,一下来就有人认出了他们:

  “这不是府学天字班的孔楼吗?”

  “而且天字班的向波、周年和萧均居然也在啊!”

  “什么?他就是孔楼?”

  “对啊!”

  “听说孔楼乃是孔圣人的后人,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是精通诗词歌赋!十三岁就成了举人,若不是前次会试,孔大人不让他下场,他只怕早就及第登科了!”

  ……

  听到孔楼的名号,裴石等人面色微变。

  至于苏润?

  他只需要有出题人,管他是谁,能出题就行!

  “当然可以,那就辛苦这位公子了!”苏润点头。

  苏润眼神扫过几人,在萧均脸上多停了一瞬。

  无他,他看这人有些眼熟!

  除了孔楼之外,向波和周年也掺了一脚,只有萧均负手站在了一旁。

  孔楼在文人中极有号召力,也无人质疑他做出卷人不公平。

  很快,就凑够了十个出卷人。

  天然居,越来越多的人进来凑热闹,高兴得掌柜嘴都合不上,麻利地将文房四宝和书案摆好。

  台上,相比于裴石六人一溜排开。

  苏润这边则是金字塔形:

  “璨之、昌永、卓然,你们三人在最前面。”

  “答不出来的,给中间的德明和重安!”

  “我在后面帮你们压阵!”

  孔楼皱眉,似有不悦,但最后也没说什么。

  双方各自坐好。

  很快,题目如流水一般送上。

  考虑到场上十二人连秀才都不是,孔楼等人最开始出的题目都比较简单,只扣了句中四个字让他们填写。

  类似于:

  其万物死皆曰折——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灼灼其华——宜其室家

  ——我心悠悠驾言出游——

  而张世、叶卓然、梁玉先后拿到题目后,只思索了片刻,提笔就答:

  人死曰鬼

  桃之夭夭 之子于归

  思须与漕 以写我忧

  小二才把题目送去,就又带着答案回来了。

  后面七八道题也是一样,题送过去,等片刻,就可以再拿回来。

  见状,孔楼三人一商量,增加了难度。

  从扣去四个字,变成了断去头尾的形式

  ***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

  但这只难住了裴石等人。

  梁玉、张世和叶卓然只是答得慢了些而已。

  至于司彦、徐鼎和苏润根本动都没动。

  又十道题目被梁玉等人答出后,孔楼不得不再次加大了难度。

  前面的题目尚且按照断句、语义可以划分作答。

  但从这里开始,孔楼出题就开始随意截断经典了:

  三也******成魄也

  此全句为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

  孔楼从后半句开始截断,随意断句,语义也连不上。

  难度骤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