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妾心同君心-《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苏行府门外刚布置完,不到一刻钟,飞鸽传书就到了赵叡手上。

  看完奏报,赵叡倒没什么意外之色。

  毕竟这些日子,他也慢慢习惯妹夫的操作了。

  倒是听闻赵婉派人出宫,给苏润和程介等人送东西,牛马命的操心大家长赵叡,及时拦截:

  “打包些贡茶和御点,让瑶光殿的宫人,一起送过去。”

  他妹夫帮着弄回了韩全,解决了赵叡的难题,自然当赏。

  但他父皇毕竟是让子渊回家闭门思过,于皇权于朝野,赵叡都不好这时候拆台。

  不过妹妹给定亲的未婚夫送物件却是没问题的。

  反正是子渊平日里就常吃常喝的东西而已,吃完就没了,也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瑶光殿的小楚子上门时,按照瑶光的交代,不仅换了打扮,而且走的还是苏丰府邸的后门。

  马车直接驶入后院。

  苏润收到消息,带着形影不离的苏行跟苏远河过来拿东西。

  小楚子恭敬介绍:

  “苏少詹事,这边这几个盒子,是公主送给三位长辈的红参、阿胶和血燕。”

  “公主担心今日之事惊着三位贵人,特意寻了补品给他们补身体。”

  “中间这堆是给苏少詹事几位堂兄堂嫂,最右边是给小辈的见面礼。”

  ……

  瑶光倒是很周全,上至六十岁的苏安福,下至一岁的苏云帆,全都有见面礼。

  苏安福、苏兴旺和大伯娘周氏,给的都是难见的补品。

  苏远山他们是些玉如意,珊瑚摆件等物。

  女眷则是些华丽的贡品绸缎和珠宝首饰。

  苏家三代的苏一忠等人,多得了些孤本、笔墨、金锁等物,只有苏二宝的是一柄镶嵌诸多华丽宝石的塞外宝剑。

  如此大手笔,一看就价值不菲。

  苏远河看得发呆,庆幸过后,立刻推拒:

  “不成、不成,哪儿有让公主给我们见面礼的?”

  要按辈分算,瑶光公主是他堂弟媳,年纪和辈分都是最小的,要给礼物,也得他爹带头,然后他们这些堂兄给才是。

  他们怎么能占弟媳的便宜?

  就算弟媳是公主,有钱,那也不行啊!

  小楚子能作为瑶光派来苏府送礼的使者,机灵自是不必说。

  闻言,他赶忙按照瑶光的提点,开口劝说:

  “公主说了,她即将为苏家妇,并非外人。”

  “若不是出宫不便,今日当亲自上门探望苏族长,些许礼物,聊表心意,请务必收下。”

  这话说的合情合理,听着还很拉近距离,苏远河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怎么接话:

  要是不收,难道还真让堂堂公主出宫探望他爹吗?

  公主知书达理,但他们可不能蹬鼻子上脸。

  苏远河本想转头问问小堂弟,这一瞅,却发现小堂弟正抱着个精致小木盒笑。

  闲杂人等都有礼物,瑶光更不会忘了自己未婚夫。

  除了赵叡给的吃喝之外,瑶光特意送了苏润一枚同心锁。

  锁的正面还刻着五个小字:妾心同君心。

  这几个字很浅,虽然一看就是新刻上去的,刻得也不太工整,但平和而秀丽的字体,苏润一看,就知道是谁刻的了。

  加上这几个字透露出夫妻同心的支持意味,苏润自然而然,露出温柔缱绻的笑意:

  他决定共度一生的人,也一次次给了他坚定的回应。

  苏行早就习惯苏润这样子,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还觉得高兴:

  双向奔赴才是对的。

  以前那个?

  嘁、不提了!

  倒是苏远河见状,鬼使神差的改了口,感慨道:

  “润子也长大了啊!”

  跟在他屁股后面许多年的小堂弟,也到了娶亲的时候。

  苏润闻声回神,干咳两声,而后看似平静,实则得意的炫耀:

  “远河哥,收下吧,公主又不是外人。”

  公主是他内人嘛!

  早晚都是一家人,媳妇给大伯他们送些礼物,何必推辞?

  得了这话,苏远河这才敢收礼,但很会来事地给小楚子塞了个荷包。

  苏润也是一样。

  只是他给赏银,解的却是苏行腰间的钱袋。

  见小弟打算把钱袋整个扔过去,苏行没好气把小弟的爪子拍走:

  “去!这钱袋可是小芸亲自给我绣的!”

  上次说是绣手帕,但张芸绣着绣着就跑偏了,最后凑合着裁剪成了个金灿灿的金山钱袋。

  不过苏行也不嫌弃,当天就用上了,开线还会回来找媳妇补补。

  “喔~二哥二嫂感情真好~”苏润被打了手,站在旁边感慨二哥二嫂老夫老妻还这么腻歪,一副没眼看的样子。

  苏行将钱袋里的银钱直接直接倒进小楚子手里。

  小楚子乐得咧着嘴作揖,而后美滋滋的驾着马车,路过司彦府上,给程介送了东西后,回宫复命了。

  小楚子前脚走,后脚收到消息的李氏、张芸等人就都过来了。

  见除了苏润三个和一堆盒子外,就剩下府中仆役,张芸好奇地问:

  “宫里的人已经走了?”

  以前不都会多留一会儿吗?

  今儿怎么来去匆匆的?

  苏安福他们舟车劳顿,本来吃过午饭后,就已经睡下了。

  但苏远山听到消息,权衡轻重后,赶紧把他爹娘叫起来。

  没想到,收拾完,紧赶慢赶,人还是走了。

  “瑶光还给夫子准备了些物什,宫人去送了。”

  苏润一句话把情况说清楚,又有先见之明的帮媳妇解释:

  “大伯、大伯娘、小叔,瑶光出宫不便,听闻今早的事情后,担心你们受惊,派人送了补品。”

  “侄儿等会儿就让厨房给炖上,你们多吃些。”

  “日后,只要不是以公主的身份,公然赏赐的东西,就不必这么拘礼。”

  跟着把方才小楚子的话,如实转告苏安福。

  苏行则是趁着众人都在,直接把礼物分了。

  每个人都宝贝似的抱着自己的礼物。

  苏安福看着盒子里的红参,直感慨苏润有福气,娶到了天底下最好的媳妇。

  大伯娘周氏也道:

  “原本还担心公主不好相处,让润子吃亏,这回可就放心了。”

  爽快的张芸大喇喇补充:

  “公主长得国色天香,琴棋书画什么都会,人也好说话,跟小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话苏润爱听。

  他又炫耀了好一会儿自家媳妇,然后才心满意足的捧着自己的同心锁回房:

  “最多三个月,等过完年,媳妇就嫁过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