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此刻,我独领风骚!-《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在梁玉的助攻下,苏润的最后一道题【□】,再次引来众人瞩目。

  苏润没写破题方法,但秦镶揪着他,让他解说:

  “子渊,你这题,可是出自《周易·坤卦》?”

  古策等人同样目带期待地看着他。

  苏润拗不过众人好意,只得清清嗓子,张嘴了:

  “正是,天圆地方,自古便有。”

  “《周易》言:乾为天、为圆,坤为地、为方。”

  “《周易·坤卦》又言: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即以方块喻地道之德,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此外,这方块还可以看作是矩,《孟子·离娄上》不是说了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而且《礼记·深衣》还有‘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之言,从此处破题亦可。”

  “亦或者从《尚书·洪范》的无偏无党,象征无为而治,再或者从《礼记·礼器》中的大圭不琢,大羹不和,比喻至德等等,都可以。”

  苏润举了一大堆例子,最后直接揭露这题的深意:

  “这道题说白了,就是解开考生禁锢,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去作文章。”

  “如此,我们才能从字里行间,读到考生的想法。”

  “我们不设定狭窄的范围和标准答案,也就无形中提高了考生写文章的上限,他们可以尽情发挥所长,这又有何不可?”

  千人千面。

  不同考生看到这方框,自然会有不同的选题方向。

  阅卷官们再从这些奇思中,窥探到考生的学识、性格、抱负……

  朝廷每年花这么多银子办科举,为的就是挑选良才,自然得让这些钱花得值才行,苏润心想。

  这种开放性题目和前面那道拆字题一样,虽然是苏润新提出的类型,但却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只有梁玉另辟蹊径的夸了句:

  “前面圆,后面方,这两道题出现在一份试卷上,肯定不少考生前面答天圆,后面答地方。”

  “殊不知,他们这么答,正好落入子渊的圈套!再也不可能破出前面那道拆字题!”

  “子渊定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区区两个图就把全部考生给算计进去了!”

  考场上,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我答错了,而是我本可以答对!

  无巧不成书。

  苏润本来还没留意到这点,但梁玉这么一提醒,才后知后觉。

  但秦镶却接话道:

  “要是这样,只能说那些考生被带偏是应该的。”

  “又不是后羿射日,五个圆和一个方块,怎么往天圆地方上硬圆?”

  在他眼里,这不算是误导,能解出的早就解出来了。

  只有解不出来的,才会拿天圆地方糊弄两道题,以免曳白。

  从某种程度上讲,苏润这只能算是把考生的上下限距离拉近了而已。

  梁·学渣·玉,一看秦镶那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就赶忙往一边躲,免得误伤。

  张明哲熟练地问:

  “那苏驸马这方块,就作为经义题最后一道了?”

  “赞成!”众人异口同声。

  接下来,众人按照老规矩选择前三道题目。

  由于苏润已经被取中了两道经义题,为了保证科举公平,众人默契的先选择其他人出的考题。

  第一道最简单的,选择了梁玉出的【龙战于野鸿雁于飞】。

  这道题,跟苏润的第一道一样,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截搭题。

  前四个字出自《周易·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后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前者喻阴阳相争致天地失序,后者以鸿雁有序群飞喻民生安定。

  破题方向直接从意思上就能看出来,无非‘秩序’二字罢了。

  至于第二道题,选了秦镶的【陨霜不杀草十月获稻】。

  破题之法跟苏润第二道题差不多。

  但在确定第三道题时,众人又陷入了僵局:

  用最后出的那道考题吧,难度太大。

  但不出吧,又觉得题目太简单,配不上苏润最后那个方块。

  因此,一番权衡过后,他们还是选了苏润那道很搞考生心态的【帝谓文王曰阴骘下民】。

  至此,苏润出七道考题,已被选上三道。

  这在以往考官中,也是前所未有。

  古策摸着自己下巴上乌黑乌黑的羊须胡,来了句:

  “长江后浪推前浪,策可能真的老了!”

  他的考题一道都没选上,刚及冠的苏润却选上了三道。

  心直口快的秦镶,很快拆台:

  “我都还没说老?你老什么?”

  “再说了,这又不是别人?”

  “子渊出这些奇奇怪怪的题,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苏润要是没点想法,能搞出一堆新玩意儿,让朝廷起死回生吗?

  梁玉无脑捧哏:“秦夫子说得对!”

  话是这么说,但上一刻还在奚落古策、夸赞苏润的秦镶,下一刻就开始攻击苏润:

  “为了保证科举公平,老夫提议,子渊每场必须放弃一至三道考题,不得出,诸位觉得如何?”

  虽然苏润是驸马,还跟他是半路师生,但该玩真的得时候,还是得玩真的。

  这时候,别说亲学生,亲儿子都不成。

  秦镶的提议很有道理,张明哲、古策先后响应。

  梁玉则是弃权:

  “秦夫子说得对,但玉永远不会站在子渊的对立面。”

  剩余人以霍玉堂为首,悄悄去看苏润脸色,担心把人得罪了。

  苏润眨眨眼,暗道:

  他竟因太强而被孤立?

  但不出题好啊,可以光明正大摆烂。

  所以他只感慨了一句:

  “此刻,我独领风骚!”

  而后就投了自己一票。

  苏润这一表态,霍玉堂等观望的人立刻跟上,连梁玉也改了口:

  “那玉听子渊的,赞成秦夫子的提议!”

  话音刚落,秦镶就给了梁玉一下,嫌弃道:

  “一边去!墙头草!”

  “子渊子渊,天天都是子渊,你就不能不跟着他走?”

  梁玉捂着被打疼的后脑勺,语气坚定:

  “不!水养玉,玉怎么能离开子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