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我朝缺你们这点东西?-《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不知是不是当日的晚霞送来了好运。

  总之,自梁玉成亲后,大炎喜报一封接着一封,不仅京城的水泥路干了,连各省陆续递上的折子,也全都是报大丰收的。

  地方风调雨顺,南方往年夏季泛滥的洪水,今年也没了。

  熙和帝每日两眼一睁,就是拿着折子,算国库能丰盈几成。

  连带着户部上上下下的官员,做半年上计的时候,都干劲儿十足。

  除此之外,派往赤狄探望绮霞公主的使臣,以及年初便赶往边境,互通商贸的礼部尚书乔方,也在五月末一起回京了。

  在家招猫逗狗,无所事事的苏润,被熙和帝一纸诏书,发配城门口迎接使臣。

  五月廿七。

  烈日当空。

  京城西城门处,两列威风凛凛的卫兵,手持利刃排列。

  一身绯红官服的苏润站在最前方,以手为檐,往远处眺望。

  礼部侍郎霍玉堂、鸿胪寺卿薛韬立于他身后两侧。

  再往后,大小官吏按品级有序列队,看起来浩浩荡荡,场面颇大。

  “回来了!”

  苏润惊喜的声音,打破了此方沉寂无声的天地。

  众人顺着道路尽头看去,只见长蛇般的队伍顺着官道蜿蜒前行,依稀可见黄底黑字的‘炎’字大纛迎风招展。

  挎刀而行的兵丁在前开道,再是文官模样的使臣们,一口口封装好、贴着封条的大箱子,用绳子绑结实捆在板车上,或人力、或畜力,拉着往前。

  光看黄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印,就知道分量不轻。

  再往后,是一些驮着重物的骆驼和断后的士兵。

  至于跟着乔方去、再跟着回来的货队,则是零零散散缀在最后头。

  苏润甚至远远还看到了几只迅猛的老鹰在天上飞过,然后重归队伍。

  “乔尚书这是把外邦哪个部落的图腾神抓回来了?”苏润好奇地想。

  不多时,队伍走到近处。

  为首的乔方,面目清晰可见。

  他人晒黑了点,但精神头十足,看起来比出京前,少了几分儒雅,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苏驸马!”乔方勒住马匹,翻身下马,拱手作揖。

  苏润还礼,笑着打趣:

  “一别五月,乔尚书风采更胜从前。”

  “听说此次边境互贸,乔尚书尽显我朝风范,雷厉风行给外邦诸夷立下贸易规矩,不仅将边贸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大扬国威,佩服佩服啊!”

  别看乔方只是个礼部尚书,平日在朝中除了做政绩,就是想着拍熙和帝马屁,但手上也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拉下范兴文前,连宋修齐都是在他手下做事的。

  可见平日也是藏锋得很,一心只想着扮猪吃老虎。

  驸马亲自带着礼部、鸿胪寺官员迎接,无疑昭示了陛下看重。

  乔方脸上有光,自然笑着与苏润互相吹捧:

  “哪里哪里!”

  “本官到边境时,镇国公把该做的都做了,本官也就是捡了个现成的便宜罢了!”

  “哪里比得上驸马爷,几月不见,连京城的路都换了新的。”

  “百姓交口称赞,都说这驸马路好走!”

  他前两日走到京兆府境内时,就听说苏润弄出了个什么水泥路,货队走在这路上,省力不说,速度还能快三成。

  虽说京城外的水泥路只修了百余丈,但就这短短距离,他明显能感觉到队伍走得快了。

  派去赤狄的使臣,是吏部左侍郎项辉。

  苏润跟他没什么交情,随意寒暄两句后,便带着众人进城了:

  “陛下特意于太和殿设宴,为诸位接风,请吧!”

  一听还有宴会,乔方更是觉得这半年没白辛苦。

  他亲自带人押送着装满白银的板车,一路进了宫。

  虽然乔方嘴上谦虚,只说自己捡了个便宜,但实际上,他这次去边境,还真没少干事。

  毕竟镇国公荀洛,光是接手草原、重建边防、训练士卒都忙不过来,哪里能分出精力来管辖商贸?

  他只是在正月前,把各国互通商贸的地方划出来,防守好而已。

  边贸迅速赚回二十万两银子,大多都是乔方的功劳。

  当然,其中也离不开苏润出的主意。

  去岁秋冬时,熙和帝便将朝廷大员亲率商户前往边境互通贸易之事告知各省。

  地方商户听闻此事,只以为是朝廷许的空头支票:

  一去就是几千里,谁知道是真是假,搞不好命都搭里头了。

  但这次,他们确认是真的。

  乔方带着商队出发前往边境,半道上途经某处,走南闯北的商户便会自发入城贸易。

  一传十,十传百,不少商户闻风而动,队伍越发壮大。

  乔方见状,当即给随行的商队编制了名册,晚上还命随行士兵将商队也保护起来。

  中间也不是没遇到打劫后方零散小商队的匪贼。

  但乔方一心想做出政绩,遇到这种送上门的功绩,当场掉头回去,带着士兵端匪巢。

  连抱着天高皇帝远的想法,在地方私设税目的县官,都被乔方一纸奏本,弹劾到了熙和帝那儿。

  正是因此,乔方出京时带了十数商队。

  但到边境时,这数量已经翻了两倍不止。

  至于沿途促进的贸易,地方增收的商税、过门税,更是不必多说。

  外邦游牧民族不像中原,并无通行货币。

  论起财帛,多以牛多少头、马多少匹等去计算。

  乔方到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以物易物,税收十分复杂。

  凭着商队的信服,他从商户那儿借到了足够多的银两,在外邦来贸时,预先设立关卡,在贸易前就将外邦商人的牛羊马匹换成白银。

  如此,外邦人就只能拿白银到商户们那儿,购买各式各样的货物。

  至于到手的货物?

  他以大炎二品大员的身份,将所有外邦货物压价两成,大量收上来,转头再提一成,零零散散卖给大炎商户。

  这样一来,朝廷除了商税和水果罐头等收入,还可以多赚一笔抽成,而大炎的商户也能以比之前更便宜的价钱,买到同样的东西。

  此外,也避免了朝廷难收税的问题,而且还将游牧民族以物易物的习惯改掉,逐渐植入中原文化。

  整个过程中,其中唯一受到伤害的,就是外邦诸夷。

  面对大蕃质问,背靠大炎火器的乔方,腰板挺得笔直:

  “弱国无外交,没了大蕃,还有赤狄、大柔,我朝缺你们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