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渊,你到底想做什么?”秦镶隐隐觉得不妙,忙开口追问,生怕这个学生又要干什么把天捅破的事。
但苏润避而不答,只往上首使了个眼色。
赵叡会意,随意找了个借口将秦镶支出去。
紧跟着,许忠义带着宫人尽数撤出,紫宸殿只留下了熙和帝、赵叡和苏润三人。
眼见这里没有别人,苏润这才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父皇,皇兄,润不懂医术,对治好疫痢没什么把握,只能一试。”
“然此次诸夷叛乱,若瘟疫难平,为保大炎太平,必要时,润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为大炎荡平外患。”
他已经问过太医了,疫痢夏秋之季多见,冬季少见。
且此病多是因入口之物不洁导致。
大炎送去边境的食物自然不可能有问题,否则先乱起来不能是最远的拒狼关。
如此,那这不洁从何而来,可想而知。
且拒狼关封城,诸夷远在三百里外,却能清楚知道边境疫痢,攻城的攻城,支援的支援,赤狄甚至还送来了药草。
苏润要是信了其中皆为巧合,没一点猫腻,那他这个状元的脑袋,就该拿下来当球踢了!
苏润能想到的,熙和帝父子自然也能想到。
赵叡猜出苏润打算,竭力反对:
“子渊,人不可与畜牲一般计较。”
“你若真如此,可知史书会如何记载你?”
“你会立刻从管仲变到程昱,这是会流传千古的争议与骂名!”
“润知道!”
苏润躬身一礼,认真说着:
“皇兄,千古骂名难背,大炎也不能传出驸马使阴招的恶名。”
“所以,一旦事情无法挽回,届时史官笔下只会如实记录:熙和二十七年,春,大炎驸马苏子渊携秘方赶赴边境治疫无果,重症不治而亡;月余,疫痢泛滥,染至外邦诸夷,北方蛮夷尽灭。”
“日后,苏润此人便会消失在天下人眼中。”
“父皇也说过平定天下后有意禅位,届时出宫看儿臣和瑶瑶会很方便。”
苏润说的有理有据,堵得熙和帝父子哑口无声:
抛开手段不谈,这的确对大炎是最好的结果。
而能办此事的人,官品得高,手段要狠,做事得周全,除了对朝廷忠心,还得能为皇室保密,事后还要放弃功名利禄归于尘埃。
这么选一圈,还真是只有苏润最合适。
因此,熙和帝最后还是破格给苏润下了密旨。
连必要时刻,拒狼关军民皆听苏润调动的荒谬要求,熙和帝都答应了,只道:
“子渊,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密旨。”
赵叡也交代:
“平安归来,婉儿还在京中等你!”
苏润郑重点头。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苏润赶着出宫了:
“儿臣即刻启程,前往边境。”
苏润前脚回到苏府,后脚许忠义就带着圣旨到了。
除了苏润和两位太医外,熙和帝还派了梁玉、司彦以及孔楼、萧均随行。
司彦此去是奉熙和帝之命调查疫病。
萧均则是熙和帝看其沉稳,武艺也不错,又与苏润交好,专门派给苏润当护卫的。
至于梁玉?
苏润原本没打算带他。
可熙和帝还抱着大炎气运二子一起出发,能顺利治好疫病的幻想。
所以才把梁玉派去边境,这样,就不需要女婿动用最后的手段。
孔楼便是跟过去保护梁玉的。
剩下张世、徐鼎和叶卓然也被熙和帝一纸诏书调走,分别负责军饷、军械和军粮的押送,晚一步出发。
明里,他们是辅佐苏润治疗疫病的副手。
暗地里,却是苏润最后的底牌。
毕竟外人会背叛苏润,但他们几个是不会的。
众人接了圣旨,或匆匆回家收拾行囊,或赶赴衙门,听从上差调遣。
此次主要是把蒜你狠送到边境,所以苏润将家中制好的数百个小瓷瓶,连带着制法和医札,交给传令兵?。
届时,他会八百里加急赶送边境。
至于后续的大蒜等物,自有熙和帝操心,就不用苏润管了。
苏府中。
赵婉颇感意外,只能担忧的看着自家夫君。
苏润凑过去小声交代:
“瑶瑶,不要听传言,有疑惑及时进宫问父皇和皇兄,他们会告诉你的。”
而苏行在勉强接受小弟要去瘟疫中心的现实后,愣了好一会儿,挤出一句:
“润子,二哥跟你一起去!”
他家小弟懒成虫了,在家除了吃就是睡,能治什么疫病?
张芸虽然担心,但也没有阻止苏行,只是抹着眼泪把苏南星抱给苏行,自己回去帮苏行收拾行囊了。
李氏只觉得天塌了,自己儿子去了边境还不够,两个弟弟也要去?
“当家的……”李氏话刚开口,苏丰安抚地拍拍李氏的手,又对苏润道:
“润子,大哥这就去找宋尚书请命,跟卓然一起押送军粮。”
“大哥、二哥……”
苏润皱眉,正要阻拦,却见许忠义拦住了兄弟俩:
“苏郎中,苏公子,陛下有旨!两位接旨吧!”
“啊?小民也有圣旨?”苏行震惊。
他看了眼小弟,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但还是老老实实跟苏丰一起跪听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户部郎中苏丰,职司农事,夙夜恪勤,本称厥职。近以殚精竭虑,协制疫痢良药,功在社稷,深慰朕怀。着即擢升尔为太仆寺少卿,尔其益励初心,精勤厥职,钦此!”
太仆寺少卿为正四品官职,负责舆马畜牧。
苏丰眼瞅着小弟他们全都要去边境,只有自己莫名其妙升了一品两级,满怀疑惑,但还是先老老实实领旨谢恩,打算等许忠义走了,再私下问问小弟和谢公公。
轮到苏行,虽然没给官职,但是给了个什么皇商的名头,还赐了不少金银珠宝。
唯独一点,皇商无户部尚书手令,不得随意出京。
苏行更肯定出问题了,目光直直投向苏润:
怎么回事?
这两道圣旨都不在先前苏润三人商讨范围之内,可他知道:
岳父和大舅子这是想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的去边境。
也是告诉他:
无论结果如何,皇室会记住自己的牺牲,不会亏待苏家。
但苏润避而不答,只往上首使了个眼色。
赵叡会意,随意找了个借口将秦镶支出去。
紧跟着,许忠义带着宫人尽数撤出,紫宸殿只留下了熙和帝、赵叡和苏润三人。
眼见这里没有别人,苏润这才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父皇,皇兄,润不懂医术,对治好疫痢没什么把握,只能一试。”
“然此次诸夷叛乱,若瘟疫难平,为保大炎太平,必要时,润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为大炎荡平外患。”
他已经问过太医了,疫痢夏秋之季多见,冬季少见。
且此病多是因入口之物不洁导致。
大炎送去边境的食物自然不可能有问题,否则先乱起来不能是最远的拒狼关。
如此,那这不洁从何而来,可想而知。
且拒狼关封城,诸夷远在三百里外,却能清楚知道边境疫痢,攻城的攻城,支援的支援,赤狄甚至还送来了药草。
苏润要是信了其中皆为巧合,没一点猫腻,那他这个状元的脑袋,就该拿下来当球踢了!
苏润能想到的,熙和帝父子自然也能想到。
赵叡猜出苏润打算,竭力反对:
“子渊,人不可与畜牲一般计较。”
“你若真如此,可知史书会如何记载你?”
“你会立刻从管仲变到程昱,这是会流传千古的争议与骂名!”
“润知道!”
苏润躬身一礼,认真说着:
“皇兄,千古骂名难背,大炎也不能传出驸马使阴招的恶名。”
“所以,一旦事情无法挽回,届时史官笔下只会如实记录:熙和二十七年,春,大炎驸马苏子渊携秘方赶赴边境治疫无果,重症不治而亡;月余,疫痢泛滥,染至外邦诸夷,北方蛮夷尽灭。”
“日后,苏润此人便会消失在天下人眼中。”
“父皇也说过平定天下后有意禅位,届时出宫看儿臣和瑶瑶会很方便。”
苏润说的有理有据,堵得熙和帝父子哑口无声:
抛开手段不谈,这的确对大炎是最好的结果。
而能办此事的人,官品得高,手段要狠,做事得周全,除了对朝廷忠心,还得能为皇室保密,事后还要放弃功名利禄归于尘埃。
这么选一圈,还真是只有苏润最合适。
因此,熙和帝最后还是破格给苏润下了密旨。
连必要时刻,拒狼关军民皆听苏润调动的荒谬要求,熙和帝都答应了,只道:
“子渊,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密旨。”
赵叡也交代:
“平安归来,婉儿还在京中等你!”
苏润郑重点头。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苏润赶着出宫了:
“儿臣即刻启程,前往边境。”
苏润前脚回到苏府,后脚许忠义就带着圣旨到了。
除了苏润和两位太医外,熙和帝还派了梁玉、司彦以及孔楼、萧均随行。
司彦此去是奉熙和帝之命调查疫病。
萧均则是熙和帝看其沉稳,武艺也不错,又与苏润交好,专门派给苏润当护卫的。
至于梁玉?
苏润原本没打算带他。
可熙和帝还抱着大炎气运二子一起出发,能顺利治好疫病的幻想。
所以才把梁玉派去边境,这样,就不需要女婿动用最后的手段。
孔楼便是跟过去保护梁玉的。
剩下张世、徐鼎和叶卓然也被熙和帝一纸诏书调走,分别负责军饷、军械和军粮的押送,晚一步出发。
明里,他们是辅佐苏润治疗疫病的副手。
暗地里,却是苏润最后的底牌。
毕竟外人会背叛苏润,但他们几个是不会的。
众人接了圣旨,或匆匆回家收拾行囊,或赶赴衙门,听从上差调遣。
此次主要是把蒜你狠送到边境,所以苏润将家中制好的数百个小瓷瓶,连带着制法和医札,交给传令兵?。
届时,他会八百里加急赶送边境。
至于后续的大蒜等物,自有熙和帝操心,就不用苏润管了。
苏府中。
赵婉颇感意外,只能担忧的看着自家夫君。
苏润凑过去小声交代:
“瑶瑶,不要听传言,有疑惑及时进宫问父皇和皇兄,他们会告诉你的。”
而苏行在勉强接受小弟要去瘟疫中心的现实后,愣了好一会儿,挤出一句:
“润子,二哥跟你一起去!”
他家小弟懒成虫了,在家除了吃就是睡,能治什么疫病?
张芸虽然担心,但也没有阻止苏行,只是抹着眼泪把苏南星抱给苏行,自己回去帮苏行收拾行囊了。
李氏只觉得天塌了,自己儿子去了边境还不够,两个弟弟也要去?
“当家的……”李氏话刚开口,苏丰安抚地拍拍李氏的手,又对苏润道:
“润子,大哥这就去找宋尚书请命,跟卓然一起押送军粮。”
“大哥、二哥……”
苏润皱眉,正要阻拦,却见许忠义拦住了兄弟俩:
“苏郎中,苏公子,陛下有旨!两位接旨吧!”
“啊?小民也有圣旨?”苏行震惊。
他看了眼小弟,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但还是老老实实跟苏丰一起跪听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户部郎中苏丰,职司农事,夙夜恪勤,本称厥职。近以殚精竭虑,协制疫痢良药,功在社稷,深慰朕怀。着即擢升尔为太仆寺少卿,尔其益励初心,精勤厥职,钦此!”
太仆寺少卿为正四品官职,负责舆马畜牧。
苏丰眼瞅着小弟他们全都要去边境,只有自己莫名其妙升了一品两级,满怀疑惑,但还是先老老实实领旨谢恩,打算等许忠义走了,再私下问问小弟和谢公公。
轮到苏行,虽然没给官职,但是给了个什么皇商的名头,还赐了不少金银珠宝。
唯独一点,皇商无户部尚书手令,不得随意出京。
苏行更肯定出问题了,目光直直投向苏润:
怎么回事?
这两道圣旨都不在先前苏润三人商讨范围之内,可他知道:
岳父和大舅子这是想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的去边境。
也是告诉他:
无论结果如何,皇室会记住自己的牺牲,不会亏待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