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将信将疑,但没有再说什么。
傍晚,林默送来了新开的药,还带了一瓶药酒。
"贾婶,"他恭敬地说,"这药酒是我父亲从南方带回来的,对跌打损伤特别有效。"
贾张氏低着头不敢看林默,只是小声说了句谢谢。
等林默走后,她才长舒一口气,小声对秦淮茹说:"他...跟他爹真像..."
秦淮茹好奇地问:"妈,您认识林默他爸吗?"
贾张氏眼神闪烁:"多少年的老街坊了..."她似乎不愿多说,转移话题道,"这药...怎么吃?"
夜深人静,贾家人都睡下后,秦淮茹却辗转难眠。她轻手轻脚地来到贾张氏屋里,发现婆婆也没睡,正借着月光看那个新药瓶。
"妈,"秦淮茹小声说,"您怎么还不睡?"
贾张氏吓了一跳,慌忙把药瓶藏起来:"就睡了...就睡了..."
秦淮茹在床边坐下:"是不是又疼了?我帮您擦药酒吧。"
贾张氏犹豫了一下,慢慢转过身,让秦淮茹帮她揉后背。在昏暗的月光下,那些淤痕显得更加狰狞。
"淮茹啊..."贾张氏突然轻声说,"要是...要是我以后...变得跟以前一样...你就提醒我..."
秦淮茹的手停住了:"妈,您说什么呢..."
"我知道自己什么德行..."贾张氏苦笑一声,"这次是吓破了胆...才这么老实...等缓过劲儿来...怕是又要犯浑..."
秦淮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更轻柔地按摩。
"要是...要是那样..."贾张氏的声音越来越轻,"你就让我想起...这些伤...有多疼..."
秦淮茹的眼泪滴在贾张氏的后背上。她突然明白了,婆婆不是在害怕伤痛,而是在害怕变回从前那个刻薄恶毒的贾张氏。
"妈,不会的,"她轻声说,"您已经不一样了..."
连续几日的艾草热敷和药酒按摩,贾张氏的膝盖消肿了不少。但夜深人静时,秦淮茹仍能听见婆婆屋里传来压抑的呻吟声。
这晚,又一声惊叫划破夜空。秦淮茹立刻披衣下床,轻车熟路地来到贾张氏门前。推开门,只见月光下贾张氏蜷缩在床角,满头冷汗,眼神涣散。
"妈,又做噩梦了?"秦淮茹点亮油灯,柔声问道。
贾张氏茫然地环顾四周,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几...几点了?"
"刚过三点。"秦淮茹从保温壶里倒出一碗汤药,"趁热喝吧,安神的。"
贾张氏接过碗,手仍有些发抖。自从发现止痛片那日起,秦淮茹便开始每晚准备安神汤,放在灶上温着。
"你也去睡吧..."贾张氏低头啜饮,声音含糊,"明天还要上班..."
秦淮茹摇摇头,从柜子里取出药酒:"我给您再揉揉膝盖,今天变天了,怕是会更疼。"
药酒的气味在狭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贾张氏看着儿媳低头认真的侧脸,灯光在她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曾几何时,这个她百般刁难的乡下媳妇,如今却成了最知冷知热的人。
"好点了吗?"秦淮茹轻声问。
贾张氏点点头,突然注意到秦淮茹手腕上有一道新鲜的烫伤:"这怎么弄的?"
秦淮茹慌忙拉下袖子:"熬药时不小心..."
话音未落,贾张氏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细细查看。那烫伤红肿发亮,显然很疼。她想起这几天灶上总是温着的汤药,心头突然一酸。
"傻不傻..."贾张氏声音沙哑,"药房没有现成的吗?"
"现成的效果不好,"秦淮茹笑了笑,"我听赤脚医生说,安神汤要现熬..."
贾张氏别过脸去,喉头滚动了几下,最终只是说:"去抹点獾油...柜子底下那个白瓷瓶..."
这夜之后,贾张氏的睡眠似乎安稳了些。但秦淮茹发现,婆婆的胃口越来越差,常常对着饭碗发愣。
"妈,是不是菜不合口味?"这天午饭时,秦淮茹小心翼翼地问,"您想吃什么,我晚上做。"
贾张氏摇摇头,突然问:"淮茹,你最近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秦淮茹手一抖,筷子掉在桌上。她确实已经怀孕三个月了,孕吐得厉害,却一直瞒着没说。
"我...我没事..."
"别瞒了,"贾张氏指了指垃圾桶,"我看见了...你吐的..."
秦淮茹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她怕婆婆觉得自己娇气,更怕她像从前那样说自己装病偷懒。
谁知贾张氏竟慢慢站起身,颤巍巍地往厨房走:"我给你熬点粥..."
"妈!您别动!"秦淮茹赶紧拦住她,"您膝盖还没好利索..."
"死不了!"贾张氏执拗地甩开她的手,"我还没老到那份上!"
厨房里,贾张氏动作笨拙但认真地淘米下锅。秦淮茹站在门口,看着这个曾经对她呼来喝去的婆婆,如今为她熬一碗最普通的白粥,眼眶突然湿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粥熬好了,贾张氏特意撇了最上面那层米油,又滴了两滴香油:"趁热喝...养胃的..."
秦淮茹捧着碗,热气氤氲了她的视线。她想起老家的一句话:婆媳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母女。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发现贾张氏屋里亮着灯。推门一看,婆婆正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什么。
"妈,您这是..."
贾张氏慌忙把东西往身后藏:"没...没什么..."
秦淮茹走近一看,竟是两个厚厚的棉布护膝!布料是拆的旧棉袄里子,但里层絮着新棉花,针脚虽然歪歪扭扭,却能看出缝得很密实。
"天冷了..."贾张氏不自在地解释,"你那腿...跪不得..."
秦淮茹这才明白,婆婆是担心她怀孕后像其他孕妇一样腿肿抽筋。她接过护膝,发现内侧还细心地缝了一层软布,不会磨皮肤。
"妈..."秦淮茹声音哽咽,"谢谢您..."
贾张氏摆摆手,耳根有些发红:"顺手的事儿...别跟你男人说...我手艺差..."
正说着,屋门被敲响了。秦淮茹去开门,竟是聋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外面,手里拿着个油纸包。
"听说老贾家的膝盖不好,"聋老太太声音洪亮,"这是我娘家祖传的药方子,专治老寒腿!"
秦淮茹连忙道谢,刚要接过,聋老太太却神秘地压低声音:"让老贾家的亲自来接!"
屋里的贾张氏听见动静,犹豫了片刻,终于慢慢走到门口。这是她回来后第一次主动见邻居。
"老太太..."贾张氏声音很轻。
聋老太太把药包塞到她手里,突然凑近她耳边说了句什么。贾张氏先是一愣,随后竟微微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秦淮茹好奇地问:"老太太跟您说什么了?"
贾张氏摇摇头,但眼神柔和了许多:"她说...能认错的人...才是真明白人..."
午后,趁着贾张氏午睡,秦淮茹按方子去药房抓药。回来时,发现厨房桌上多了个布包,里面竟是半只老母鸡和几颗红枣!
"这是..."
"何大清送的,"贾东旭低声解释,"他说...给妈补补身子..."
秦淮茹惊讶地看向丈夫。要知道,何大清和贾家的恩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贾东旭挠挠头:"他说...人都有落难的时候..."
鸡汤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贾张氏醒来时,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已经摆在床头。她看着漂浮的油花和细软的龙须面,突然说:"淮茹,明天...我想去院里坐坐..."
这是她回来后第一次提出要出门。秦淮茹欣喜地点头:"好!我陪您!"
第二天阳光正好。秦淮茹扶着贾张氏慢慢走到院子里,在藤椅上坐下。几个邻居见了,先是惊讶,随后都善意地点点头,没人提起往事。
二大妈甚至主动搭话:"老贾家的,气色好多了!"
贾张氏僵硬地笑了笑,手指紧紧攥着衣角。秦淮茹察觉婆婆的紧张,轻轻握住她的手。
就在这时,前院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是几个孩子在跳皮筋。贾张氏循声望去,眼神渐渐柔和。
"淮茹,"她突然说,"等孩子生了...我帮你带..."
秦淮茹鼻子一酸,重重点头。阳光洒在婆媳二人交握的手上,温暖而明亮。
傍晚,林默下班回来,看见贾张氏居然坐在院门口乘凉,惊讶地停下脚步。
"贾婶,"他礼貌地打招呼,"您看起来好多了。"
若是从前,贾张氏早就冷脸相对。但今天,她竟微微点了点头:"多亏...多亏你给的药..."
林默笑了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纸包:"这是新配的药膏,晚上敷在膝盖上,效果更好。"
贾张氏接过药膏,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替我...谢谢你父亲..."
这句话让林默怔了怔,随即会意地点头离开。秦淮茹好奇地问:"妈,您和林默的父亲..."
"陈年旧事了..."贾张氏望着远处的夕阳,"年轻时...我做过不少糊涂事..."
她没有多说,但眼神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充满怨恨。秦淮茹知道,有些心结,需要时间慢慢解开。
夜深了,秦淮茹帮贾张氏敷好新药膏,正要离开,婆婆却叫住了她。
"淮茹..."贾张氏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小布包,"给你..."
秦淮茹打开一看,竟是几块水果糖和一张皱巴巴的布票。
"买块布...给孩子做衣裳..."贾张氏声音很轻,"糖...你孕吐时含着..."
这是贾张氏回来后第一次主动提起未出生的孩子。秦淮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往下掉。
"哭什么..."贾张氏别扭地别过脸,却悄悄红了眼眶,"早点睡吧...明天...明天我想去胡同口转转..."
秦淮茹抹去眼泪,用力点头。
喜欢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傍晚,林默送来了新开的药,还带了一瓶药酒。
"贾婶,"他恭敬地说,"这药酒是我父亲从南方带回来的,对跌打损伤特别有效。"
贾张氏低着头不敢看林默,只是小声说了句谢谢。
等林默走后,她才长舒一口气,小声对秦淮茹说:"他...跟他爹真像..."
秦淮茹好奇地问:"妈,您认识林默他爸吗?"
贾张氏眼神闪烁:"多少年的老街坊了..."她似乎不愿多说,转移话题道,"这药...怎么吃?"
夜深人静,贾家人都睡下后,秦淮茹却辗转难眠。她轻手轻脚地来到贾张氏屋里,发现婆婆也没睡,正借着月光看那个新药瓶。
"妈,"秦淮茹小声说,"您怎么还不睡?"
贾张氏吓了一跳,慌忙把药瓶藏起来:"就睡了...就睡了..."
秦淮茹在床边坐下:"是不是又疼了?我帮您擦药酒吧。"
贾张氏犹豫了一下,慢慢转过身,让秦淮茹帮她揉后背。在昏暗的月光下,那些淤痕显得更加狰狞。
"淮茹啊..."贾张氏突然轻声说,"要是...要是我以后...变得跟以前一样...你就提醒我..."
秦淮茹的手停住了:"妈,您说什么呢..."
"我知道自己什么德行..."贾张氏苦笑一声,"这次是吓破了胆...才这么老实...等缓过劲儿来...怕是又要犯浑..."
秦淮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更轻柔地按摩。
"要是...要是那样..."贾张氏的声音越来越轻,"你就让我想起...这些伤...有多疼..."
秦淮茹的眼泪滴在贾张氏的后背上。她突然明白了,婆婆不是在害怕伤痛,而是在害怕变回从前那个刻薄恶毒的贾张氏。
"妈,不会的,"她轻声说,"您已经不一样了..."
连续几日的艾草热敷和药酒按摩,贾张氏的膝盖消肿了不少。但夜深人静时,秦淮茹仍能听见婆婆屋里传来压抑的呻吟声。
这晚,又一声惊叫划破夜空。秦淮茹立刻披衣下床,轻车熟路地来到贾张氏门前。推开门,只见月光下贾张氏蜷缩在床角,满头冷汗,眼神涣散。
"妈,又做噩梦了?"秦淮茹点亮油灯,柔声问道。
贾张氏茫然地环顾四周,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几...几点了?"
"刚过三点。"秦淮茹从保温壶里倒出一碗汤药,"趁热喝吧,安神的。"
贾张氏接过碗,手仍有些发抖。自从发现止痛片那日起,秦淮茹便开始每晚准备安神汤,放在灶上温着。
"你也去睡吧..."贾张氏低头啜饮,声音含糊,"明天还要上班..."
秦淮茹摇摇头,从柜子里取出药酒:"我给您再揉揉膝盖,今天变天了,怕是会更疼。"
药酒的气味在狭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贾张氏看着儿媳低头认真的侧脸,灯光在她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曾几何时,这个她百般刁难的乡下媳妇,如今却成了最知冷知热的人。
"好点了吗?"秦淮茹轻声问。
贾张氏点点头,突然注意到秦淮茹手腕上有一道新鲜的烫伤:"这怎么弄的?"
秦淮茹慌忙拉下袖子:"熬药时不小心..."
话音未落,贾张氏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细细查看。那烫伤红肿发亮,显然很疼。她想起这几天灶上总是温着的汤药,心头突然一酸。
"傻不傻..."贾张氏声音沙哑,"药房没有现成的吗?"
"现成的效果不好,"秦淮茹笑了笑,"我听赤脚医生说,安神汤要现熬..."
贾张氏别过脸去,喉头滚动了几下,最终只是说:"去抹点獾油...柜子底下那个白瓷瓶..."
这夜之后,贾张氏的睡眠似乎安稳了些。但秦淮茹发现,婆婆的胃口越来越差,常常对着饭碗发愣。
"妈,是不是菜不合口味?"这天午饭时,秦淮茹小心翼翼地问,"您想吃什么,我晚上做。"
贾张氏摇摇头,突然问:"淮茹,你最近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秦淮茹手一抖,筷子掉在桌上。她确实已经怀孕三个月了,孕吐得厉害,却一直瞒着没说。
"我...我没事..."
"别瞒了,"贾张氏指了指垃圾桶,"我看见了...你吐的..."
秦淮茹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她怕婆婆觉得自己娇气,更怕她像从前那样说自己装病偷懒。
谁知贾张氏竟慢慢站起身,颤巍巍地往厨房走:"我给你熬点粥..."
"妈!您别动!"秦淮茹赶紧拦住她,"您膝盖还没好利索..."
"死不了!"贾张氏执拗地甩开她的手,"我还没老到那份上!"
厨房里,贾张氏动作笨拙但认真地淘米下锅。秦淮茹站在门口,看着这个曾经对她呼来喝去的婆婆,如今为她熬一碗最普通的白粥,眼眶突然湿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粥熬好了,贾张氏特意撇了最上面那层米油,又滴了两滴香油:"趁热喝...养胃的..."
秦淮茹捧着碗,热气氤氲了她的视线。她想起老家的一句话:婆媳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母女。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发现贾张氏屋里亮着灯。推门一看,婆婆正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什么。
"妈,您这是..."
贾张氏慌忙把东西往身后藏:"没...没什么..."
秦淮茹走近一看,竟是两个厚厚的棉布护膝!布料是拆的旧棉袄里子,但里层絮着新棉花,针脚虽然歪歪扭扭,却能看出缝得很密实。
"天冷了..."贾张氏不自在地解释,"你那腿...跪不得..."
秦淮茹这才明白,婆婆是担心她怀孕后像其他孕妇一样腿肿抽筋。她接过护膝,发现内侧还细心地缝了一层软布,不会磨皮肤。
"妈..."秦淮茹声音哽咽,"谢谢您..."
贾张氏摆摆手,耳根有些发红:"顺手的事儿...别跟你男人说...我手艺差..."
正说着,屋门被敲响了。秦淮茹去开门,竟是聋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外面,手里拿着个油纸包。
"听说老贾家的膝盖不好,"聋老太太声音洪亮,"这是我娘家祖传的药方子,专治老寒腿!"
秦淮茹连忙道谢,刚要接过,聋老太太却神秘地压低声音:"让老贾家的亲自来接!"
屋里的贾张氏听见动静,犹豫了片刻,终于慢慢走到门口。这是她回来后第一次主动见邻居。
"老太太..."贾张氏声音很轻。
聋老太太把药包塞到她手里,突然凑近她耳边说了句什么。贾张氏先是一愣,随后竟微微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秦淮茹好奇地问:"老太太跟您说什么了?"
贾张氏摇摇头,但眼神柔和了许多:"她说...能认错的人...才是真明白人..."
午后,趁着贾张氏午睡,秦淮茹按方子去药房抓药。回来时,发现厨房桌上多了个布包,里面竟是半只老母鸡和几颗红枣!
"这是..."
"何大清送的,"贾东旭低声解释,"他说...给妈补补身子..."
秦淮茹惊讶地看向丈夫。要知道,何大清和贾家的恩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贾东旭挠挠头:"他说...人都有落难的时候..."
鸡汤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贾张氏醒来时,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已经摆在床头。她看着漂浮的油花和细软的龙须面,突然说:"淮茹,明天...我想去院里坐坐..."
这是她回来后第一次提出要出门。秦淮茹欣喜地点头:"好!我陪您!"
第二天阳光正好。秦淮茹扶着贾张氏慢慢走到院子里,在藤椅上坐下。几个邻居见了,先是惊讶,随后都善意地点点头,没人提起往事。
二大妈甚至主动搭话:"老贾家的,气色好多了!"
贾张氏僵硬地笑了笑,手指紧紧攥着衣角。秦淮茹察觉婆婆的紧张,轻轻握住她的手。
就在这时,前院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是几个孩子在跳皮筋。贾张氏循声望去,眼神渐渐柔和。
"淮茹,"她突然说,"等孩子生了...我帮你带..."
秦淮茹鼻子一酸,重重点头。阳光洒在婆媳二人交握的手上,温暖而明亮。
傍晚,林默下班回来,看见贾张氏居然坐在院门口乘凉,惊讶地停下脚步。
"贾婶,"他礼貌地打招呼,"您看起来好多了。"
若是从前,贾张氏早就冷脸相对。但今天,她竟微微点了点头:"多亏...多亏你给的药..."
林默笑了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纸包:"这是新配的药膏,晚上敷在膝盖上,效果更好。"
贾张氏接过药膏,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替我...谢谢你父亲..."
这句话让林默怔了怔,随即会意地点头离开。秦淮茹好奇地问:"妈,您和林默的父亲..."
"陈年旧事了..."贾张氏望着远处的夕阳,"年轻时...我做过不少糊涂事..."
她没有多说,但眼神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充满怨恨。秦淮茹知道,有些心结,需要时间慢慢解开。
夜深了,秦淮茹帮贾张氏敷好新药膏,正要离开,婆婆却叫住了她。
"淮茹..."贾张氏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小布包,"给你..."
秦淮茹打开一看,竟是几块水果糖和一张皱巴巴的布票。
"买块布...给孩子做衣裳..."贾张氏声音很轻,"糖...你孕吐时含着..."
这是贾张氏回来后第一次主动提起未出生的孩子。秦淮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往下掉。
"哭什么..."贾张氏别扭地别过脸,却悄悄红了眼眶,"早点睡吧...明天...明天我想去胡同口转转..."
秦淮茹抹去眼泪,用力点头。
喜欢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