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工会的动员-《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第二天一早,林默特意提前半小时到了分局。他先翻看了昨晚各派出所的值班记录,确认没有突发情况后,便径直前往东四区工会。

  工会办公室是栋红砖砌成的苏式二层小楼,门楣上挂着东四区工会的白底黑字木牌。林默刚踏上台阶,就听见里面传来洪亮的说话声。

  "郑主席,这么早就在忙了?"林默推开漆成军绿色的木门,看见工会主席郑卫国正伏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

  这位四十六岁的山东汉子抬起头,花白的寸头上还冒着汗珠,显然刚参加完晨练。

  "林副局长!"郑卫国连忙起身相迎,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快请坐!你们公安同志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是有任务?"

  林默从军用挎包里取出牛皮纸信封,抽出七八张黑白照片:"您先看看这个。"

  照片在斑驳的办公桌上铺开。

  第一张拍摄的是工人新村三区三单元楼道,垃圾堆积如山,腐烂的菜叶与废纸纠缠在一起。

  第二张是公共水房,七八个铁皮水桶歪歪扭扭地堆在墙角,地面污水横流。

  最触目惊心的是第三张,三只母鸡正在四单元门前悠闲啄食,旁边是用木板搭建的简易鸡舍。

  "这是......"郑卫国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工人新村三区,国棉一厂家属院。"林默指着照片角落标注的日期,"上周居民反映老鼠成灾,我们户籍科的同志去检查时拍的。郑主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至少三个月了。"

  郑卫国抓起搪瓷茶缸灌了口茶水,喉结剧烈滚动:"梁局长知道这事吗?"

  "正是梁局长的指示。"林默从内兜取出工作笔记,"昨天局党委会上,梁局长建议由工会牵头,组织一次卫生整治活动。可以搞评比,给表现好的家庭发些肥皂、毛巾之类的奖励。"

  郑卫国猛地拍了下桌子,茶缸震得叮当作响:"这个老梁,倒是会给我们派活儿!"他突然笑起来,"不过这个主意确实好。小刘!"

  办公室干事刘建军应声而入。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腋下夹着会议记录本,胸前别着两支钢笔,一看就是随时准备工作的状态。

  "立即通知国棉一厂马德才、第三轧钢厂钱铁柱、机床厂王建设、化工厂张秀兰,"郑卫国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九点整在二楼会议室开会!"

  上午八点五十分,林默跟随郑卫国走进工会二楼会议室。

  二十多平米的空间里,北墙上挂着劳动最光荣的标语,南面窗户旁摆着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长条会议桌上铺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八个搪瓷茶缸已经倒上了茶水。

  "老郑,这么急吼吼地叫我们来,莫非是要提前发五一节的慰问品?"粗犷的嗓门在走廊里响起。

  国棉一厂工会主席马德才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这个四十出头的壮实汉子穿着藏蓝色工装,袖口还沾着棉絮。

  紧接着进来的是第三轧钢厂工会主席钱铁柱。这个皮肤黝黑的东北汉子比马德才还高出半头,两只手大得像蒲扇,指关节上布满老茧。

  他身后跟着机床厂工会代表王建设,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以及化工厂女工主任张秀兰,她两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在洗得发白的列宁装前。

  "都坐都坐。"郑卫国招呼众人落座,"今天请各位来,是要解决工人新村三区的环境卫生问题。林副局长,你把情况介绍一下。"

  林默站起身,将照片分发给在座众人:"各位领导,这是东四分局治安科在工人新村三区拍摄的现状。"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马德才的脸涨得通红:"这...这是我们厂的家属区?"

  "马主席不必自责,"林默宽慰道,"这是普遍性问题。现在国家建设任务重,工人同志们忙于生产,确实无暇顾及生活区卫生。"

  "林副局长说得轻巧,"钱铁柱的大手摩挲着照片边缘,"我们轧钢厂工人每天在五十度高温环境下工作十小时,回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哪还有精力搞卫生?"

  张秀兰轻轻放下照片:"钱主席,卫生问题关系到职工健康。化工厂去年就因为宿舍区蚊蝇滋生,导致三名职工患痢疾住院,耽误了多少生产任务?"

  眼看讨论要跑偏,郑卫国敲了敲桌子:"今天不是追责会,是解决问题的会。老梁提议搞卫生评比,大家看看怎么落实。"

  林默轻咳一声:"梁局长有个建议,是否可以通过卫生评比调动群众积极性?比如给优秀家庭发些肥皂、毛巾之类的奖励。"

  "这个办法好!"王建设眼睛一亮,翻开文件夹,"我们机床厂去年搞过宿舍卫生竞赛,出勤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五。我带了当时的方案......"

  马德才突然拍桌而起:"各位,恕我直言!"他举起缠着纱布的右手,"我们厂正在赶制军用帆布,工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手上都是这样的水泡。发块肥皂就能让他们下班后搞卫生?"

  会议室一时寂静。窗外杨树的新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思考这个难题。

  "马德才同志,"郑卫国缓缓起身,"你说的情况我们都理解。但正因为工人同志们太辛苦,我们更要为他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

  他指向照片里昏暗的楼道,"让工友们下班回到这样的环境,就是我们工会的失职!"

  "我有个建议。"张玉梅的声音打破沉寂,"可否发挥妇女同志的作用?我们厂家属委员会每月组织义务劳动,效果很好。"

  王建设推了推眼镜:"我们青年突击队可以支援!正好下周是'五四'青年节......"

  讨论逐渐热烈起来。林默默默记录着各方意见:国棉一厂强调生产任务重,轧钢厂关注重体力劳动者的特殊性,机床厂提供青年力量,化工厂分享妇女工作经验。

  "同志们,"郑卫国敲敲桌子,"综合大家意见,我提议分三步走:第一,组织集中清理。本周日,各厂青年突击队和妇女代表联合行动,彻底清扫三区。"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遒劲的字迹:

  第一,机床厂青年突击队负责楼道杂物。

  化工厂妇女代表清理公共区域。

  轧钢厂负责重物搬运。

  国棉一厂后勤保障。

  "第二,建立长效机制。"

  粉笔在黑板上吱呀作响,"每月一次卫生评比,优秀家庭奖励日用品,连续三个月优秀者授予卫生模范奖状。"

  马德才插话:"奖励物资怎么解决?"

  "区工会拨一部分资金,"郑卫国胸有成竹,"再请供销社支援积压物资。林副局长,公安系统能否......"

  "分局可以赞助二十条毛巾。"林默立即回应,"另外派民警现场宣传防火防盗知识。"

  "好!"郑卫国继续书写,"第三,实行轮值制度。每栋楼推选卫生组长,各户轮流值日。小刘,这个你负责制表。"

  钱铁柱挠挠头:"我们厂工人粗手大脚的,搞精细活恐怕......"

  "轧钢厂同志负责每月一次的垃圾集中清运就行。"张玉梅的提议让众人都笑了。

  "还有问题吗?"郑卫国环视会场。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眉宇间投下坚毅的阴影。

  马德才慢慢举起手:"我们厂可以抽调十名工人。"

  "那就这么定了!"郑卫国一锤定音。"

  马德才负责国棉一厂动员,王建设组织青年突击队,张玉梅安排妇女同志培训,钱铁柱落实垃圾清运。林副局长协调公安方面的支持。"他看了看腕表,"现在是十一点二十,各厂下午就把会议精神传达到车间!"

  喜欢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