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计留-《晋柱》

  “曾府君……都会坚持……练一趟武……活动筋骨。这……”金文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味,轻轻摇了摇头,“并非……并非好事啊。”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极其轻微,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寂静中激起了微澜。

  马清心中猛地一动!他捕捉到了金文那瞬间的眼神游移,那句“并非好事”是否有深意?

  他不动声色,只是极其轻微地、不易察觉地朝金文眨了眨眼睛,传递出一丝心照不宣的信号。

  必须尽快找机会与金文单独谈谈!这个念头在他心中变得无比强烈。

  他噘了噘嘴,做出一个非常认同金文的表情。

  他迅速转换了话题,抬起头,目光扫视了一圈肃穆而压抑的听政堂,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临危受命的沉重感:“曾府君如此勤勉,英年早逝,实乃东平之痛!马某既继任此位,岂敢懈怠?本应一入此堂,便即刻接手曾府君遗留之重任,奈何……”他伸手指了指西侧刑凳上如同困兽的黑大汉,语气带着一丝无奈,“被这突如其来的刺客搅乱了计划。”

  他的目光再次如同实质般,在孔立、金文、窦超三人脸上——扫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急迫:“事不宜迟!马某今夜便不休息了。尔等即刻去办!”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新官上任的第一道正式命令:“将郡守印信、调兵符节、阴籍、地脉图册、民户黄册、官产簿录、军务卷宗……所有一应重要文书档案,立刻整理齐全,悉数呈送本府过目!”

  “诺!”孔立反应极快,立刻躬身应命,声音恢复了属官应有的恭谨。他一边应着,一边迅速转头,朝着金文和窦超递过去一个清晰的眼色。

  孔立、金文、窦超三人依言起身,脚步略显匆忙地走向东墙根下。那里静静放置着一个三尺见方、色泽深沉的木箱。

  金文和窦超合力抬起木箱,步履沉稳地将其安放在马清矮脚案几的侧旁。

  孔立上前,小心翼翼地掀开沉重的箱盖,铰链发出轻微的“吱呀”呻吟。他探身进去,一件件取出箱中之物:象征权力的青铜郡守印信和调兵虎符;绘有山川河流、城寨关隘的东平地形图,羊皮卷轴沉甸甸的;记录着民户人口、钱粮赋税的厚厚册籍;标明官产田亩的地契,盖着朱红的官印;匠户名册、牛马登记簿……最后是关乎军防要务、城垣工程的卷宗。

  孔立将这些文书分门别类,在案几旁的空地上码放整齐,动作一丝不苟,却透着一股刻意展示的恭谨。

  马清微微颔首,示意主簿方信、记室杜玄和功曹刘佑上前,与孔立三人进行正式的文书交接。

  堂内顿时响起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低声的核对确认声,以及笔墨蘸取墨汁的细微声响。气氛暂时被一种公务性的忙碌所取代。

  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参军阿奇和六名校尉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们显然是得到了马清遇刺的消息,脸上都带着未散的惊怒和关切。

  “府君!您没事吧?!”阿奇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喘息,目光急切地在马清身上扫视。

  见到马清安然端坐,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真是奇怪了刚来就遇上刺客。”王诚叉着腰道。

  “不奇怪,肯定有家贼。”蒋宽一仰头。

  袁通进来一句话也不说,那双锐利的眼睛左看右看。他一眼看见了在西侧被绑着的黑大汉。他一个健步冲过去,口中骂了一声:“妈的。”左手一把抓住黑大汉的领口。

  “住手!”跟在袁通身后的方琦反应极快,双手如同铁箍般死死抓住了袁通即将落下的右拳手腕!

  “放开!”袁通双目赤红,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他拼命想挣脱方琦的钳制,将那一拳砸实!方琦咬紧牙关,额头青筋暴起,用尽全身力气与之抗衡,两人如同角力的公牛般僵持在原地。

  “行了——!!!”马清猛地一拍案几,发出一声雷霆般的怒吼!

  袁通动作僵住。方琦趁机松开了手,但仍警惕地站在袁通身侧。大堂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马清身上。

  “我这里啥事都没有,太晚了,你们都回去休息。”马清冲着六校尉道。

  六校尉面面相觑地出了门。

  马清又命令窦超将黑大汉带走关押。

  窦超招呼两名刑吏上前。三人合力,将挣扎怒吼的黑大汉从刑凳上解下,粗暴地拖拽着向外走去。

  堂内再次清静下来。马清的目光落在孔立和金文身上:“辛苦二位。随方主簿他们去东厢,将剩余交接事宜办妥。”他朝方信四人扬了扬下巴。

  孔立和金文躬身领命。金文和阿奇重新抬起那个沉重的木箱。方信、杜玄、刘佑、孔立簇拥在木箱周围,一行人缓缓向门口走去。

  就在金文和阿奇抬着箱子,一只脚已跨过高高的门槛,身影即将融入门外黑暗的瞬间。

  “金文。”马清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空气。

  金文的脚步猛地顿住!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齐刷刷地回过头,看向堂内站着的马清。

  金文慢慢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询问表情。

  “本府想看看曾府君……生前最后一个月,所有讲话、训令的记录。你把相关的记录册子,拿给本府。”他朝金文扬了扬下巴。

  “诺。”金文应了一声。他放下木箱,动作麻利地掀开箱盖,从里面翻出两本一尺见方,三寸厚的册子。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两本沉重的册子抱在怀里,转身朝着马清走来。

  方信默契地上前,与阿奇重新抬起木箱。孔立的目光在金文怀中的册子和马清脸上飞快地转了一圈,终究没说什么。一行人再次迈开脚步,抬着箱子,簇拥着走出了听政堂的大门,脚步声渐渐消失在东厢方向的长廊深处。

  堂内,只剩下马清和金文两人,以及那摇曳不定、将两人身影拉长扭曲的油灯火光。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感并未因人数减少而消散,反而更加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