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上学要从娃娃抓起-《重生1977:鸡蛋换老婆,知青姐妹饿坏了》

  颗粒饱满,粒粒分明的精磨大米,被帮忙的婶子们淘好。

  淘米水也没舍得丢掉。

  第二遍用的淘米水放入翻盆里,等吃完饭后,家里穷的婶子要拿回家煮粥喝。

  这些精米全都是陆星河从供销社买回来的。

  一部分用来做饭,一部分跟村子里的婶子换了不少糙米。

  此时正在空间内培养,包括玉米种子也是如此。

  闲暇的时候,等大米与玉米发芽,可以种在空间内。

  这样他家可以真的不缺粮食了。

  前来帮忙的王寡妇带着小红梅见晚上可以吃到纯正的大米饭。

  也从家里拿来几个不舍得吃的大红薯。

  小红梅干不了什么活,就在一旁将红薯洗好,皮都不用削,切成片,铺在大米的最上面。

  村子里的人对这见怪不怪。

  这个年代,大米比红薯贵。

  这样一来,干活的汉子们也敢多盛几碗大米饭,不用担心饭不够吃了。

  这样做大锅饭最是简单,不过想要做好吃也很考验技术。

  等骨头熬到软烂脱骨,陆星河亲自操刀。

  大白菜,土豆块,胡萝卜块,全都下入锅内。

  就连葱花也十分舍得放。

  有油水,舍得用料。

  等当土豆萝卜煮烂的时候。

  一掀锅盖,那味道,简直是盖了帽了老北鼻!

  还在干活挖地基的汉子们,全都被这骨头汤香迷糊了。

  大家都知道陆星河大方,家里天天都有肉菜吃。

  平日里不少人吃完饭,都会溜达到陆星河家附近。

  偷偷闻一闻肉的味道。

  如今这么一看,还别说,来着帮忙是真的来对了。

  就这肉汤拌饭,也就过年才能吃到呀。

  王带把和王妮子与陆星河比较亲近。

  此时就跟代东似的,帮忙张罗起来。

  王带把的父亲本就是村子里的代东,好多人都夸王带把算是子承父业了。

  代东是北方求的一个特色的行业。

  指的是村子里,婚丧嫁娶,找人帮忙,负责代表主家全权操办事物的话事人。

  一般一个村子只有一个,等老一辈代东干不动了,就会教导新的代东。

  这样主家只负责事件本身就可以了。

  由于临时开工,准备的比较仓促。

  饭桌上,只有中间的一大盆骨头汤菜。

  陆星河又从空间内拿出了几大桶粮食烧。

  给全村来帮忙的都倒了一杯。

  “叔叔婶婶,今天这事感谢大家过来帮忙,话不多说,吃好喝好,

  俺家的新房子就交给大家了!”

  而原本刚刚拿来一瓶酒,想要帮着张罗的刘喜胜。

  看到陆星河拿出来的酒是用桶装的。

  急忙将自己的拿瓶白酒藏在身后,凑到人群中闹腾起来。

  酒在这个年代可是真正的好东西。

  东北独有的粮食烧酒,价格可比供销社里的瓶装酒还要贵。

  不过,这又是酒又是肉,大家的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脸皮薄的用勺子在上面盛了不少白菜土豆。

  而脸皮厚的小伙子,则用勺子在盆地下面使劲倒腾,直到感受盛满一勺后,才舀进碗里。

  大骨头自然都让一起来蹭饭的孩子啃了。

  这没什么好说的。

  在东北就算送礼主家不要,只要说一句这是买给孩子的。

  就没有人会拒绝。

  不到三五分钟的时间,一碗骨头汤泡饭就进入肚子。

  此时的汉子们也感觉有点丢人,也不好意思去盛饭,举起酒杯,对一直站着张罗的陆星河说道:

  “来,咱们一起敬星河一杯,我么那是来帮忙的,以后有口饭吃就行,不给主家添麻烦!”

  刘喜胜叼着烟,坐在一旁品这自己背里的白酒,感觉人多喝酒,酒的味道都变得香甜了。

  这么多年的酒算是白喝了。

  见大家都站了起来,也立马跟着站起。

  平日里用小口杯喝酒的他,此刻二两半的白酒杯,一口就干了下去。

  酒香十足,但中间夹杂的感情,是他第一次感觉自己融入到了大队这个大集体中。

  王带把帮着倒酒,何小雨与王妮子帮着盛饭。

  沈家只有沈小妹自己过来了,也跟在身后,偷偷的帮这忙。

  “刘叔,潘叔,你们木工好,都去林场干过,等上了木头你们多费心,这杯酒时我单独敬你。”

  王带把一口干上,接着就再倒一杯。

  “张哥,砖头水泥就你在县城看过,如何弄就全靠你了,你先交给大家,这杯酒算是提前感谢你的。”

  “熊哥,你这盘抗是一把好手,这都用红砖,你这不一炮出名呀!我就提前恭喜你了!我干了哈!”

  “。。。。。”

  王带把别看身子虚,但这个代东做的十分像样。

  根本不用陆星河多费心。

  陆星河这请完客,第二天伙食就恢复了正常。

  不过顿顿都有肉吃,也比村民在自家吃的好了。

  这陆星河终于闲了下来,这天一大早就坐上牛车去林场。

  大包小兜,赶上最早的班车,路过县城朝着青沟子走去。

  县里发往沟里的班车,除了往返去黑市上偷摸卖菜的老头。

  几乎就没有什么人了。

  那群雀门自然也不愿意在这里耽误时间。

  当倒了姥姥家,都已经日上三竿。

  还没进入院内,就听到了姥姥家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陆星霖和何小雪,一人一句,在前面朗读。

  青沟子的小孩,用青涩的嗓音,跟着读了起来。

  龙江省是东北话口音比较轻的地方,这一声声朗读还真有一点积极向上的劲头。

  “妈!我来接你了!”

  “妈,你这看起来都胖了呀!嘿嘿,出来打水怎么不带着手套呢?”

  还没有进家门,就看到陆母拎着水桶从小道拐了过来。

  在妈身边的,不管年纪多大都是幸福的。

  这才小半个月过去,陆母的脸就圆润了不少。

  “小雨!星河!你们过来了,家里没事啦!”

  陆星河接过水桶,陆母激动的将何小雨抱住。

  “嗯呢,没事了,家里最近也发生了不少事,等回家后慢慢跟你说,不过星霖和小雨是咋回事?”

  陆母看着两个小妮子,满脸都是骄傲的神色。

  “她俩呀,这不是屯子里没老师么,这两个小妮子一拍即合,

  非说自己学习和带孩子学习是一样的,这才将全屯子的孩子都叫了过来。

  你小舅说娃娃就要学习,而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怎么也要从娃娃抓起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