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陈默假装清了清嗓子,脑子急速运转,“这个嗯...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不过高三嘛,最后冲刺阶段了。”他顿了顿,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正常,“有时候早上跑操集合,我也没看到高三年段有人下来,这样看来好像学习任务还真挺重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言语间带上点坦诚,同时微微摊了下手,说:“不过阿姨,我们高二跟高三可能还不太一样。我自己感觉吧,作业量还行,学习节奏也没那么紧,每天作业写完,一般还能剩下不少时间。”
“呵呵,高二是比高三轻松一些。”周文瑾大有深意的一笑,“那你一般都是什么时候写完作业?”
“正常吃完饭、做完作业,差不多要八点左右吧......”陈默稍微拖长了点尾音,不仅回答了周文瑾的问题,还顺便拓展了接下来的话题,“不过这个点睡觉还太早,我自己的习惯是写完作业去看看书什么的。至于休息时间...嗯...好像也没特别固定在几点,反正有时候看书看入迷了,可能就晚点,但第二天精神还好。”
周文瑾端着茶杯,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意,陈默心里有点打鼓,他也看不出对方的怀疑是增多还是减少了。
好在周文瑾并没有打算深究,她又轻轻抿了口茶,说起兴趣爱好。
“听妍妍说,你平时很喜欢历史和文学?”
“是的,阿姨。”谈到兴趣,陈默的眼神明显更亮了一些,语气也更放松自然,“我是比较喜欢读历史故事,后来觉得正史野史结合起来看特别有意思,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人性和时代的脉络。
文学的话,尤其喜欢一些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比如路老师的《平凡的世界》,那种扎根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和挣扎,特别打动人心。”
陈默倒没有刻意卖弄自己,反而是用平实真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喜好,还提到了具体且有分量的作品,显得既有深度又不浮夸。
“哦?《平凡的世界》?”周文瑾的语调微微上扬,似乎有些意外一个高二男生会喜欢并读懂这部作品,“能说说它打动你的地方吗?”
面对周文瑾抛出的考验,陈默略一思索,从容答道:“我觉得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巨大时代变革和生存压力下,普通人展现出的那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孙少平在矿井下的坚持,孙少安对土地的深情和创业的艰辛,都让人觉得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的力量。而且,它对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人情冷暖描绘得非常真实,读起来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陈默侃侃而谈,他的回答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细节的感触,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的泛泛而谈。
但其实...都是装的,或者说陈默前面的话是七分真三分假。
他最初看《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并不是被所谓的“历史厚重感”、“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和挣扎”这种打动。完全就是因为被“西北锤王”的语录所吸引,好奇之下才看起这本书。
但周文瑾不知道,听着陈默的回答她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她对文字和思想的敏感度极高。陈默这番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不仅深刻,而且表达得流畅自然,远超同龄人的阅读积淀和思考深度。
“理解得很到位。”周文瑾难得地给予了直接的肯定,“看来不是附庸风雅,是真的读进去了。那你除了看书,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妍妍说你平时还运动?”
“是的阿姨,”陈默坦然承认,“有时候学习看书久了,也需要活动活动筋骨。我平时喜欢跑跑步,打打篮球,偶尔也会在自己家楼上锻炼。感觉运动完神清气爽,再学习或者看书效率都更高,生命在于运动嘛。”
“劳逸结合,这习惯很好。”周文瑾点点头,顺着兴趣爱好这个话题继续道,“妍妍说你平时...好像还有写作的习惯?”
显然,凭借作文特等奖保送北大的陈默,有写作的习惯这不奇怪,周文瑾也就是随口问问。
但叶妍在一旁听到后,立刻有些紧张地看向陈默。
陈默神色如常,甚至带着点坦然的笑意:“是的阿姨,算是个小兴趣。主要是把自己对历史的一些理解和想象,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写的是一个关于东汉末年乱世的故事,叫《覆汉》,纯属爱好,也当是练练笔。”
他主动交代了书名,但隐去了这本书已经上传网络平台的事。
“东汉末年?”周文瑾似乎来了点兴趣,“三国题材?那需要很扎实的历史功底啊,创作起来不容易吧?”
“确实挺有挑战的,”陈默笑了笑,语气轻松,“既要尊重基本史实框架,又要在缝隙里编织合理的故事和人物,还得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有时候为了查证一个官职名称或者一个生活细节,得翻好几本书,比写作文费劲多了。”
“呵,”周文瑾这次是真的轻笑出声了,连带着看陈默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看来你这个‘兴趣’做得还挺认真,能坚持下来,也是一种锻炼。不过,”她话锋微转,提醒道,“虽然是已经保送了,但主业还是不能耽误。”
“阿姨放心,”陈默立刻认真回应,“写作都是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学习和身体锻炼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个分寸我明白。”
两人的对话你来我往,从最初的客套询问,逐渐变成了有来有往的交流。
周文瑾提问,陈默回答得真诚、得体又不失深度和幽默感。他既能接住周文瑾抛出的稍显深度的话题,也能用轻松的方式化解可能的审视压力。
态度恭敬却不卑微,自信却不张扬,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成熟稳重和远超年龄的情商,让这场原本可能充满审视意味的“见家长”谈话,变得流畅自然,甚至透着一丝融洽。
而此时的叶妍......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言语间带上点坦诚,同时微微摊了下手,说:“不过阿姨,我们高二跟高三可能还不太一样。我自己感觉吧,作业量还行,学习节奏也没那么紧,每天作业写完,一般还能剩下不少时间。”
“呵呵,高二是比高三轻松一些。”周文瑾大有深意的一笑,“那你一般都是什么时候写完作业?”
“正常吃完饭、做完作业,差不多要八点左右吧......”陈默稍微拖长了点尾音,不仅回答了周文瑾的问题,还顺便拓展了接下来的话题,“不过这个点睡觉还太早,我自己的习惯是写完作业去看看书什么的。至于休息时间...嗯...好像也没特别固定在几点,反正有时候看书看入迷了,可能就晚点,但第二天精神还好。”
周文瑾端着茶杯,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意,陈默心里有点打鼓,他也看不出对方的怀疑是增多还是减少了。
好在周文瑾并没有打算深究,她又轻轻抿了口茶,说起兴趣爱好。
“听妍妍说,你平时很喜欢历史和文学?”
“是的,阿姨。”谈到兴趣,陈默的眼神明显更亮了一些,语气也更放松自然,“我是比较喜欢读历史故事,后来觉得正史野史结合起来看特别有意思,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人性和时代的脉络。
文学的话,尤其喜欢一些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比如路老师的《平凡的世界》,那种扎根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和挣扎,特别打动人心。”
陈默倒没有刻意卖弄自己,反而是用平实真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喜好,还提到了具体且有分量的作品,显得既有深度又不浮夸。
“哦?《平凡的世界》?”周文瑾的语调微微上扬,似乎有些意外一个高二男生会喜欢并读懂这部作品,“能说说它打动你的地方吗?”
面对周文瑾抛出的考验,陈默略一思索,从容答道:“我觉得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巨大时代变革和生存压力下,普通人展现出的那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孙少平在矿井下的坚持,孙少安对土地的深情和创业的艰辛,都让人觉得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的力量。而且,它对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人情冷暖描绘得非常真实,读起来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陈默侃侃而谈,他的回答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细节的感触,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的泛泛而谈。
但其实...都是装的,或者说陈默前面的话是七分真三分假。
他最初看《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并不是被所谓的“历史厚重感”、“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奋斗和挣扎”这种打动。完全就是因为被“西北锤王”的语录所吸引,好奇之下才看起这本书。
但周文瑾不知道,听着陈默的回答她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她对文字和思想的敏感度极高。陈默这番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不仅深刻,而且表达得流畅自然,远超同龄人的阅读积淀和思考深度。
“理解得很到位。”周文瑾难得地给予了直接的肯定,“看来不是附庸风雅,是真的读进去了。那你除了看书,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妍妍说你平时还运动?”
“是的阿姨,”陈默坦然承认,“有时候学习看书久了,也需要活动活动筋骨。我平时喜欢跑跑步,打打篮球,偶尔也会在自己家楼上锻炼。感觉运动完神清气爽,再学习或者看书效率都更高,生命在于运动嘛。”
“劳逸结合,这习惯很好。”周文瑾点点头,顺着兴趣爱好这个话题继续道,“妍妍说你平时...好像还有写作的习惯?”
显然,凭借作文特等奖保送北大的陈默,有写作的习惯这不奇怪,周文瑾也就是随口问问。
但叶妍在一旁听到后,立刻有些紧张地看向陈默。
陈默神色如常,甚至带着点坦然的笑意:“是的阿姨,算是个小兴趣。主要是把自己对历史的一些理解和想象,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写的是一个关于东汉末年乱世的故事,叫《覆汉》,纯属爱好,也当是练练笔。”
他主动交代了书名,但隐去了这本书已经上传网络平台的事。
“东汉末年?”周文瑾似乎来了点兴趣,“三国题材?那需要很扎实的历史功底啊,创作起来不容易吧?”
“确实挺有挑战的,”陈默笑了笑,语气轻松,“既要尊重基本史实框架,又要在缝隙里编织合理的故事和人物,还得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有时候为了查证一个官职名称或者一个生活细节,得翻好几本书,比写作文费劲多了。”
“呵,”周文瑾这次是真的轻笑出声了,连带着看陈默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看来你这个‘兴趣’做得还挺认真,能坚持下来,也是一种锻炼。不过,”她话锋微转,提醒道,“虽然是已经保送了,但主业还是不能耽误。”
“阿姨放心,”陈默立刻认真回应,“写作都是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学习和身体锻炼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个分寸我明白。”
两人的对话你来我往,从最初的客套询问,逐渐变成了有来有往的交流。
周文瑾提问,陈默回答得真诚、得体又不失深度和幽默感。他既能接住周文瑾抛出的稍显深度的话题,也能用轻松的方式化解可能的审视压力。
态度恭敬却不卑微,自信却不张扬,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成熟稳重和远超年龄的情商,让这场原本可能充满审视意味的“见家长”谈话,变得流畅自然,甚至透着一丝融洽。
而此时的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