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周文瑾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格外认真。
“今年九月,妍妍就要去京城师范大学报到了。而你,”她的目光落在陈默身上,“还要在青川继续完成高三的学业,然后才是明年高考。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将会隔着大半个华夏,有至少半年的时间,无法像现在这样朝夕相处。”
周文瑾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敲在现实的骨架上。
“妍妍是我看着长大的,她的性子我最清楚。她天真浪漫,热情直接,但也因此有些...嗯,我行我素,有时候会任性,会冲动。
现在你们在一个地方,别说学校就那么点大,就是青川市也没大到哪里去!所以就算你们平时有点小矛盾、小别扭,转身就能找到对方,当面说开,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和解。但是异地呢?”
她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目光紧紧锁住陈默,“当你们分隔两地,妍妍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压力、新的社交圈,沟通只能隔着冰冷的电话线或者电脑屏幕。
那时候,如果产生了分歧,有了误会,或者仅仅是情绪低落需要陪伴,你们怎么办?靠每天的电话倾诉?靠文字信息去猜测对方的心意?还是说,你愿意放下重要的学业,一次次千里迢迢赶去京城?或者让她放下刚适应的大学生活,风尘仆仆地跑回青川?”
周文瑾摇了摇头,言语间带着过来人的清醒和悲观,说:“太不现实了,陈默。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最能消磨感情的!再炽热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分离、沟通不畅、生活节奏不同步的冲刷下,都可能变得脆弱。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说实话,对于你们这段刚开始、未来又将面临异地的感情,我真的...不是很看好。”
周文瑾自觉这番话还是说的克制了些,在她看来,两人在一起三个月之后才是考验真正的开始。
她虽然不知道叶妍和陈默在一起具体多久了,但可以肯定绝对没有三个月。恋爱刚开始的三个月是充满新鲜感的热恋期,这时候如果强行反对他们在一起,不仅得不到女儿的感激,反而还会让她和自己疏远。
要不是昨天叶妍的反应异常激烈,周文瑾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她才想着今天和陈默见上一面,试着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异地恋现实,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和潜在风险,都明明白白、毫无保留地摊开在他面前。
下午这短暂的接触,也让周文瑾认识到陈默的早熟和聪慧。
正因为如此,她这番话没有包含任何指责或情绪化的内容,只是基于客观事实,冷静地表达了一个母亲的担忧。也没有绕弯子,没有用任何策略或花招,而是选择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直接陈述。
但就是这种坦率和务实的态度,反而让陈默感到这番话的分量,比任何尖锐的批评都更重。
陈默抿了抿嘴,他知道这个问题避无可避,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曾思考过的隐忧。
他正想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决心。
但周文瑾似乎并不打算立刻听他的答案,她紧接着说道:“你今天能来,想必妍妍也跟你说了,我昨天松口,同意你们‘试试’。”
“那以你的聪明,应该也能猜到,我刚才说的那些话,关于门当户对,关于异地,其实潜意思里,也是希望你能知难而退,主动放弃。这样,对妍妍的伤害或许能降到最低。”
陈默闭上了刚刚张开的嘴,没有说话。
他深邃的眼眸里没有怨怼,只有一种“我明白,但我不认同”的平静和坚持。
看着陈默这样的眼神,周文瑾沉默了片刻。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少年,一次又一次地超出了她的预期。
他的坦率、清醒、沉稳,以及此刻面对现实压力时那份不卑不亢的坚定,都让她无法再简单地将他视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
“当然,”周文瑾再次开口,“你刚才对我那个问题的理解和解答,确实让我对你刮目相看。这也让我意识到,或许...我对你的判断存在偏差。”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眼神里带着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直言:“我可以同意你们......试着相处。”
陈默的眼中瞬间亮起光芒,但依旧保持着克制,没有失态。
“但是,”周文瑾立刻加重了语气,强调道,“在妍妍高考结束、离开青川去京城之前的这段时间...”她的目光变得严肃起来,“你们只能以‘正常的好朋友’的方式相处,尤其是在学校里!”
“不能有任何过分的、引人非议的举动!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妍妍虽然保送了,但她的毕业成绩和在校表现依然重要,我不希望她因为任何事情分心,更不希望你们的事情在学校里闹得沸沸扬扬,影响彼此的形象和学业!”
这几乎是“约法三章”了。
陈默立刻郑重点头,神情无比认真,“阿姨,我明白,您放心。”
说着,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补充道,“其实不用您说,之前学校教导处的马主任就因为...嗯,一些传言,找我谈过话了,我知道分寸的。”
听到陈默提到教导主任,周文瑾冷硬的神情终于和缓了不少,甚至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不过陈默能主动提及此事,也说明他确实心中有数。
而且陈默的表现也让周文瑾多少有些松动,反正日子还长,既然不知前景如何,不如顺势而为,至少可以将局面控制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范围内。
女儿还在青川,还在自己眼皮底下,让他们以“好朋友”的身份谨慎相处,既能满足女儿的心愿,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至于未来......
周文瑾眼底掠过一丝复杂,未来充满变数,也许这段感情在异地的考验下会自然消解,也许......
无论如何,现在强行拆散,只会让女儿痛苦,也显得自己这个母亲太过不近人情,不如静观其变。
客厅里紧绷的气氛,随着周文瑾态度的明确和缓和,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深入那个沉重的话题,转而聊起了青川本地的一些趣闻,或者京城的大学风貌,气氛变得平和自然。
没过多久,玄关处传来开门的声音......
周文瑾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格外认真。
“今年九月,妍妍就要去京城师范大学报到了。而你,”她的目光落在陈默身上,“还要在青川继续完成高三的学业,然后才是明年高考。这意味着,你们之间,将会隔着大半个华夏,有至少半年的时间,无法像现在这样朝夕相处。”
周文瑾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敲在现实的骨架上。
“妍妍是我看着长大的,她的性子我最清楚。她天真浪漫,热情直接,但也因此有些...嗯,我行我素,有时候会任性,会冲动。
现在你们在一个地方,别说学校就那么点大,就是青川市也没大到哪里去!所以就算你们平时有点小矛盾、小别扭,转身就能找到对方,当面说开,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和解。但是异地呢?”
她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目光紧紧锁住陈默,“当你们分隔两地,妍妍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压力、新的社交圈,沟通只能隔着冰冷的电话线或者电脑屏幕。
那时候,如果产生了分歧,有了误会,或者仅仅是情绪低落需要陪伴,你们怎么办?靠每天的电话倾诉?靠文字信息去猜测对方的心意?还是说,你愿意放下重要的学业,一次次千里迢迢赶去京城?或者让她放下刚适应的大学生活,风尘仆仆地跑回青川?”
周文瑾摇了摇头,言语间带着过来人的清醒和悲观,说:“太不现实了,陈默。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是最能消磨感情的!再炽热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分离、沟通不畅、生活节奏不同步的冲刷下,都可能变得脆弱。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说实话,对于你们这段刚开始、未来又将面临异地的感情,我真的...不是很看好。”
周文瑾自觉这番话还是说的克制了些,在她看来,两人在一起三个月之后才是考验真正的开始。
她虽然不知道叶妍和陈默在一起具体多久了,但可以肯定绝对没有三个月。恋爱刚开始的三个月是充满新鲜感的热恋期,这时候如果强行反对他们在一起,不仅得不到女儿的感激,反而还会让她和自己疏远。
要不是昨天叶妍的反应异常激烈,周文瑾也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她才想着今天和陈默见上一面,试着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异地恋现实,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和潜在风险,都明明白白、毫无保留地摊开在他面前。
下午这短暂的接触,也让周文瑾认识到陈默的早熟和聪慧。
正因为如此,她这番话没有包含任何指责或情绪化的内容,只是基于客观事实,冷静地表达了一个母亲的担忧。也没有绕弯子,没有用任何策略或花招,而是选择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直接陈述。
但就是这种坦率和务实的态度,反而让陈默感到这番话的分量,比任何尖锐的批评都更重。
陈默抿了抿嘴,他知道这个问题避无可避,这也是他内心深处曾思考过的隐忧。
他正想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决心。
但周文瑾似乎并不打算立刻听他的答案,她紧接着说道:“你今天能来,想必妍妍也跟你说了,我昨天松口,同意你们‘试试’。”
“那以你的聪明,应该也能猜到,我刚才说的那些话,关于门当户对,关于异地,其实潜意思里,也是希望你能知难而退,主动放弃。这样,对妍妍的伤害或许能降到最低。”
陈默闭上了刚刚张开的嘴,没有说话。
他深邃的眼眸里没有怨怼,只有一种“我明白,但我不认同”的平静和坚持。
看着陈默这样的眼神,周文瑾沉默了片刻。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少年,一次又一次地超出了她的预期。
他的坦率、清醒、沉稳,以及此刻面对现实压力时那份不卑不亢的坚定,都让她无法再简单地将他视为一个普通的高中生。
“当然,”周文瑾再次开口,“你刚才对我那个问题的理解和解答,确实让我对你刮目相看。这也让我意识到,或许...我对你的判断存在偏差。”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眼神里带着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直言:“我可以同意你们......试着相处。”
陈默的眼中瞬间亮起光芒,但依旧保持着克制,没有失态。
“但是,”周文瑾立刻加重了语气,强调道,“在妍妍高考结束、离开青川去京城之前的这段时间...”她的目光变得严肃起来,“你们只能以‘正常的好朋友’的方式相处,尤其是在学校里!”
“不能有任何过分的、引人非议的举动!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妍妍虽然保送了,但她的毕业成绩和在校表现依然重要,我不希望她因为任何事情分心,更不希望你们的事情在学校里闹得沸沸扬扬,影响彼此的形象和学业!”
这几乎是“约法三章”了。
陈默立刻郑重点头,神情无比认真,“阿姨,我明白,您放心。”
说着,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补充道,“其实不用您说,之前学校教导处的马主任就因为...嗯,一些传言,找我谈过话了,我知道分寸的。”
听到陈默提到教导主任,周文瑾冷硬的神情终于和缓了不少,甚至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不过陈默能主动提及此事,也说明他确实心中有数。
而且陈默的表现也让周文瑾多少有些松动,反正日子还长,既然不知前景如何,不如顺势而为,至少可以将局面控制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范围内。
女儿还在青川,还在自己眼皮底下,让他们以“好朋友”的身份谨慎相处,既能满足女儿的心愿,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至于未来......
周文瑾眼底掠过一丝复杂,未来充满变数,也许这段感情在异地的考验下会自然消解,也许......
无论如何,现在强行拆散,只会让女儿痛苦,也显得自己这个母亲太过不近人情,不如静观其变。
客厅里紧绷的气氛,随着周文瑾态度的明确和缓和,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再深入那个沉重的话题,转而聊起了青川本地的一些趣闻,或者京城的大学风貌,气氛变得平和自然。
没过多久,玄关处传来开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