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纸泛白时,宋雨才从半昏迷状态中清醒过来。地板上那只黑布鞋不见了,只留下一滩渐渐干涸的水渍,勾勒出蜈蚣爬行过的痕迹。她的喉咙火辣辣地疼,像是被什么东西掐过。
祠堂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铜锣声,间或夹杂着低沉的吟唱。宋雨拖着沉重的身体挪到窗前,看见十几个村民正往祠堂搬运东西——捆扎好的公鸡、成筐的糯米、还有几个贴着符纸的黑陶罐。
她摸出枕头下的手机,依然没有信号。镜子里映出一张憔悴的脸,更让她心惊的是,脖子上赫然浮现出一圈淡紫色的淤痕,像是被无形的绳索勒过。
"宋老师!"
窗棂被轻轻叩响。小柱子惨白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眼睛里的血丝退了些,但瞳孔仍然异样地小。他脖子上系着条红布,遮住了之前的勒痕。
"你怎么..."
"快走!"孩子的声音嘶哑急促,"他们要在今晚拿你当替身!"
宋雨打开窗户,冷风灌进来,带着股腐烂树叶的味道。
小柱子递进来一个粗布包:"马叔让我给你的。他说去老林子找吊颈榕,树洞里有东西能帮你。"
布包里是把生锈的剪刀,刀柄缠着褪色的五色线,刀刃上沾着可疑的黑色污渍。
"这是..."
"阿秀婆婆的剪刀。"小柱子紧张地回头张望,"当年她就是用这个剪断..."
一声尖锐的哨响打断了他的话。孩子脸色大变:"是村主任!"说完就跑,瘦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宋雨刚藏好剪刀,宿舍门就被推开。王建军带着两个壮汉站在门口,脸上堆着假笑:"宋老师,村里今天祭祖,学校放假。您收拾下东西,我们给您换个住处。"
"为什么换?"
"这儿要消毒。"王建军的目光扫过房间,在看到地板上的水渍时停顿了一下,"昨晚有蛇钻进来了,毒得很。"
宋雨知道反抗无用,默默收拾行李。当她弯腰拿床下的鞋子时,注意到王建军的右手手腕上缠着绷带,渗出暗红色的血迹——那形状,分明是个铃铛大小的圆形伤口。
两个壮汉一左一右"护送"着宋雨穿过村子。往常热闹的村道空无一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路过井台时,宋雨看见井绳上系着个小小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却不发出任何声音。
新住处是村西头的石屋,低矮阴暗,窗户上钉着木条。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把椅子,墙角堆着些农具。
王建军留下盏煤油灯和一壶水,锁门离去前说了句古怪的话:"天黑前别喝水。"
宋雨等脚步声远去,立刻检查整个屋子。石墙坚固,门是厚重的榆木做的,唯一的通风口是屋顶角落一个巴掌大的气窗。
正绝望时,她的脚踢到了床下什么东西——是个锈迹斑斑的铁环,用力一拉,竟露出个地洞。
洞不深,勉强能容一人爬行。宋雨犹豫片刻,还是钻了进去。地道潮湿阴冷,壁上长满滑腻的苔藓。爬了约莫十分钟,前方出现微弱的光亮。
出口藏在灌木丛中,不远处就是马三提过的老林子。宋雨拍掉身上的泥土,发现掌心沾了些暗红色的粉末——是朱砂,有人近期用过这条密道。
老林子比想象中更阴森。参天古树遮天蔽日,地上积着厚厚的腐叶,踩上去像踩着海绵。越往里走,空气越潮湿,带着股说不清的腥臭味。
"吊颈榕..."
宋雨喃喃自语,四下寻找。忽然,一阵细微的铃声传来,不是铜铃的"铛铛"声,而是清脆的"叮铃"声,像是小风铃。
循声走去,林子中央赫然矗立着一棵巨大的榕树,树干上垂下无数气根,像绞索般在风中轻轻摇晃。最粗的几根气根上,依稀可见深深的勒痕,树皮上还残留着焦黑的指印。
铃声来自树下的一个小祭坛,上面摆着五个褪色的布偶,每个布偶脖子上都系着个小铜铃。宋雨走近时,布偶突然齐刷刷转过头——它们没有五官,脸上只缝着块黄布,上面用血画着诡异的符号。
"别碰它们。"
马三从树后转出来,脸色比小柱子还难看。他手里拿着把沾满泥土的铁锹,裤腿上全是泥浆。
"这是..."
"替身偶。"马三用铁锹拨开布偶,"当年吊死的人,每人都做了替身,想骗过冤魂。"他苦笑着指向最大的那个布偶,"阿秀婆婆的杰作,可惜没骗成。"
宋雨注意到布偶们的肚子都鼓鼓的,像是塞了东西:"里面是什么?"
"头发、指甲、生辰八字..."马三突然咳嗽起来,吐出一口带着黑丝的痰,"还有血虫的卵。"
树身有个不起眼的树洞,马三从里面掏出个油纸包:"拿着,阿秀婆婆留下的。她临死前想毁掉铜铃,但只来得及藏起这个。"
油纸包里是本发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引魂术》。翻开第一页,宋雨就倒吸一口冷气——上面详细记载了如何用铜铃将垂死者的魂魄引入健康人体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页边缘密密麻麻记着人名和日期,最后一个名字赫然是"宋雨"。
"今晚子时,他们会摇七下铃。"马三的声音越来越低,"第一下引魂,第二下固魄...第七下,替身就完成了。"
"为什么是我?"
马三指着册子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照片,是几十年前的集体照。站在中央的年轻女子穿着蓝色褂子,面容竟与宋雨有七分相似。
"阿秀的女儿,当年第一个祭品。"马三叹了口气,"血脉相引,铜铃认人。"
宋雨浑身发冷:"有什么办法破解?"
"找到真正的铜铃。"马三指向榕树高处,"当年十三人吊死在这里,但只有十二具尸体。阿秀婆婆带着真铃逃了,留下的都是仿制品。"
"那昨晚..."
"赝品也有几分邪力。"马三突然抓住宋雨的手,"听着,真铃有个特征——铃舌是骨头做的,摇动时会发出'咔嗒'声。找到它,用阿秀的剪刀剪断铃绳,就能破了这邪术。"
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狗吠。马三脸色大变:"他们发现你跑了!快走,我来拖住他们。"
宋雨刚跑出几步,马三又叫住她:"等等!"他扯下脖子上的红绳,上面串着枚铜钱,"戴着它,能暂时遮住你的生气。记住,天黑前找到真铃!"
宋雨钻进灌木丛,身后很快响起打斗声和惨叫。她强迫自己不要回头,向着林子深处跑去。老榕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摆,像是无数伸向她的手。
傍晚时分,宋雨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前停下。洞口被藤蔓遮掩,但地上有新鲜的脚印——小巧的,像是女人或孩子的,每个脚印中间都有个圆形凹陷。
洞里比想象中干燥,岩壁上刻着些古怪的符号,在暮色中泛着微弱的磷光。最深处有个简易的祭坛,上面摆着个褪色的蓝布包袱。
宋雨解开包袱,里面是个古朴的铜铃,比王建军那些小一圈,铃身上刻着繁复的花纹。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铃铛,果然听见里面传来轻微的"咔嗒"声——铃舌确实是骨头做的。
正要收起铜铃,洞口突然传来"沙沙"声。宋雨屏住呼吸,看见一个佝偻的身影慢慢挪进来——是那个穿蓝褂子的老太太。此刻她没拄拐杖,走路的姿势古怪,像是关节不会打弯。
老太太走到祭坛前,突然停住,抽动着鼻子:"谁在这?"
宋雨躲在阴影里,死死捂住嘴。老太太慢慢转身,月光从洞口照进来,终于让宋雨看清了她的脸——那根本不是人脸,而是一张用黄纸糊成的面具,上面用血画着五官。面具下缘露出些黑色的东西,像是...虫子的腿?
"找到你了。"老太太突然转向宋雨的藏身处,声音变成了年轻女子的音调,"娘等了七十年..."
宋雨夺路而逃,身后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像是无数节肢动物在爬行。冲出山洞时,她回头瞥了一眼,差点吓瘫在地——老太太站在洞口,正慢慢撕下脸上的黄纸,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黑色虫足。那些虫足蠕动着,从她七窍中进进出出。
"铃响七声..."虫足间挤出模糊的人声,"永世为奴..."
宋雨拼命往林子外跑,怀里的铜铃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像是在给她指路。天色完全暗下来时,她终于看到了村子的灯火。但还没等她松口气,前方突然亮起十几支火把。
"抓住她!"王建军的声音传来,"别让她跑了!"
宋雨转身想逃,却被什么东西绊倒了。她低头一看,是只湿漉漉的黑布鞋,鞋窝里蜷缩着那条赤红蜈蚣。蜈蚣昂起头,朝她喷出一股黑雾。
意识消失前,宋雨听见远处传来第一声铃响:"铛——"
喜欢张老三讲故事
祠堂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铜锣声,间或夹杂着低沉的吟唱。宋雨拖着沉重的身体挪到窗前,看见十几个村民正往祠堂搬运东西——捆扎好的公鸡、成筐的糯米、还有几个贴着符纸的黑陶罐。
她摸出枕头下的手机,依然没有信号。镜子里映出一张憔悴的脸,更让她心惊的是,脖子上赫然浮现出一圈淡紫色的淤痕,像是被无形的绳索勒过。
"宋老师!"
窗棂被轻轻叩响。小柱子惨白的脸贴在窗玻璃上,眼睛里的血丝退了些,但瞳孔仍然异样地小。他脖子上系着条红布,遮住了之前的勒痕。
"你怎么..."
"快走!"孩子的声音嘶哑急促,"他们要在今晚拿你当替身!"
宋雨打开窗户,冷风灌进来,带着股腐烂树叶的味道。
小柱子递进来一个粗布包:"马叔让我给你的。他说去老林子找吊颈榕,树洞里有东西能帮你。"
布包里是把生锈的剪刀,刀柄缠着褪色的五色线,刀刃上沾着可疑的黑色污渍。
"这是..."
"阿秀婆婆的剪刀。"小柱子紧张地回头张望,"当年她就是用这个剪断..."
一声尖锐的哨响打断了他的话。孩子脸色大变:"是村主任!"说完就跑,瘦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宋雨刚藏好剪刀,宿舍门就被推开。王建军带着两个壮汉站在门口,脸上堆着假笑:"宋老师,村里今天祭祖,学校放假。您收拾下东西,我们给您换个住处。"
"为什么换?"
"这儿要消毒。"王建军的目光扫过房间,在看到地板上的水渍时停顿了一下,"昨晚有蛇钻进来了,毒得很。"
宋雨知道反抗无用,默默收拾行李。当她弯腰拿床下的鞋子时,注意到王建军的右手手腕上缠着绷带,渗出暗红色的血迹——那形状,分明是个铃铛大小的圆形伤口。
两个壮汉一左一右"护送"着宋雨穿过村子。往常热闹的村道空无一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路过井台时,宋雨看见井绳上系着个小小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却不发出任何声音。
新住处是村西头的石屋,低矮阴暗,窗户上钉着木条。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把椅子,墙角堆着些农具。
王建军留下盏煤油灯和一壶水,锁门离去前说了句古怪的话:"天黑前别喝水。"
宋雨等脚步声远去,立刻检查整个屋子。石墙坚固,门是厚重的榆木做的,唯一的通风口是屋顶角落一个巴掌大的气窗。
正绝望时,她的脚踢到了床下什么东西——是个锈迹斑斑的铁环,用力一拉,竟露出个地洞。
洞不深,勉强能容一人爬行。宋雨犹豫片刻,还是钻了进去。地道潮湿阴冷,壁上长满滑腻的苔藓。爬了约莫十分钟,前方出现微弱的光亮。
出口藏在灌木丛中,不远处就是马三提过的老林子。宋雨拍掉身上的泥土,发现掌心沾了些暗红色的粉末——是朱砂,有人近期用过这条密道。
老林子比想象中更阴森。参天古树遮天蔽日,地上积着厚厚的腐叶,踩上去像踩着海绵。越往里走,空气越潮湿,带着股说不清的腥臭味。
"吊颈榕..."
宋雨喃喃自语,四下寻找。忽然,一阵细微的铃声传来,不是铜铃的"铛铛"声,而是清脆的"叮铃"声,像是小风铃。
循声走去,林子中央赫然矗立着一棵巨大的榕树,树干上垂下无数气根,像绞索般在风中轻轻摇晃。最粗的几根气根上,依稀可见深深的勒痕,树皮上还残留着焦黑的指印。
铃声来自树下的一个小祭坛,上面摆着五个褪色的布偶,每个布偶脖子上都系着个小铜铃。宋雨走近时,布偶突然齐刷刷转过头——它们没有五官,脸上只缝着块黄布,上面用血画着诡异的符号。
"别碰它们。"
马三从树后转出来,脸色比小柱子还难看。他手里拿着把沾满泥土的铁锹,裤腿上全是泥浆。
"这是..."
"替身偶。"马三用铁锹拨开布偶,"当年吊死的人,每人都做了替身,想骗过冤魂。"他苦笑着指向最大的那个布偶,"阿秀婆婆的杰作,可惜没骗成。"
宋雨注意到布偶们的肚子都鼓鼓的,像是塞了东西:"里面是什么?"
"头发、指甲、生辰八字..."马三突然咳嗽起来,吐出一口带着黑丝的痰,"还有血虫的卵。"
树身有个不起眼的树洞,马三从里面掏出个油纸包:"拿着,阿秀婆婆留下的。她临死前想毁掉铜铃,但只来得及藏起这个。"
油纸包里是本发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引魂术》。翻开第一页,宋雨就倒吸一口冷气——上面详细记载了如何用铜铃将垂死者的魂魄引入健康人体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页边缘密密麻麻记着人名和日期,最后一个名字赫然是"宋雨"。
"今晚子时,他们会摇七下铃。"马三的声音越来越低,"第一下引魂,第二下固魄...第七下,替身就完成了。"
"为什么是我?"
马三指着册子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照片,是几十年前的集体照。站在中央的年轻女子穿着蓝色褂子,面容竟与宋雨有七分相似。
"阿秀的女儿,当年第一个祭品。"马三叹了口气,"血脉相引,铜铃认人。"
宋雨浑身发冷:"有什么办法破解?"
"找到真正的铜铃。"马三指向榕树高处,"当年十三人吊死在这里,但只有十二具尸体。阿秀婆婆带着真铃逃了,留下的都是仿制品。"
"那昨晚..."
"赝品也有几分邪力。"马三突然抓住宋雨的手,"听着,真铃有个特征——铃舌是骨头做的,摇动时会发出'咔嗒'声。找到它,用阿秀的剪刀剪断铃绳,就能破了这邪术。"
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狗吠。马三脸色大变:"他们发现你跑了!快走,我来拖住他们。"
宋雨刚跑出几步,马三又叫住她:"等等!"他扯下脖子上的红绳,上面串着枚铜钱,"戴着它,能暂时遮住你的生气。记住,天黑前找到真铃!"
宋雨钻进灌木丛,身后很快响起打斗声和惨叫。她强迫自己不要回头,向着林子深处跑去。老榕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摆,像是无数伸向她的手。
傍晚时分,宋雨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前停下。洞口被藤蔓遮掩,但地上有新鲜的脚印——小巧的,像是女人或孩子的,每个脚印中间都有个圆形凹陷。
洞里比想象中干燥,岩壁上刻着些古怪的符号,在暮色中泛着微弱的磷光。最深处有个简易的祭坛,上面摆着个褪色的蓝布包袱。
宋雨解开包袱,里面是个古朴的铜铃,比王建军那些小一圈,铃身上刻着繁复的花纹。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铃铛,果然听见里面传来轻微的"咔嗒"声——铃舌确实是骨头做的。
正要收起铜铃,洞口突然传来"沙沙"声。宋雨屏住呼吸,看见一个佝偻的身影慢慢挪进来——是那个穿蓝褂子的老太太。此刻她没拄拐杖,走路的姿势古怪,像是关节不会打弯。
老太太走到祭坛前,突然停住,抽动着鼻子:"谁在这?"
宋雨躲在阴影里,死死捂住嘴。老太太慢慢转身,月光从洞口照进来,终于让宋雨看清了她的脸——那根本不是人脸,而是一张用黄纸糊成的面具,上面用血画着五官。面具下缘露出些黑色的东西,像是...虫子的腿?
"找到你了。"老太太突然转向宋雨的藏身处,声音变成了年轻女子的音调,"娘等了七十年..."
宋雨夺路而逃,身后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像是无数节肢动物在爬行。冲出山洞时,她回头瞥了一眼,差点吓瘫在地——老太太站在洞口,正慢慢撕下脸上的黄纸,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黑色虫足。那些虫足蠕动着,从她七窍中进进出出。
"铃响七声..."虫足间挤出模糊的人声,"永世为奴..."
宋雨拼命往林子外跑,怀里的铜铃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像是在给她指路。天色完全暗下来时,她终于看到了村子的灯火。但还没等她松口气,前方突然亮起十几支火把。
"抓住她!"王建军的声音传来,"别让她跑了!"
宋雨转身想逃,却被什么东西绊倒了。她低头一看,是只湿漉漉的黑布鞋,鞋窝里蜷缩着那条赤红蜈蚣。蜈蚣昂起头,朝她喷出一股黑雾。
意识消失前,宋雨听见远处传来第一声铃响:"铛——"
喜欢张老三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