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告别郑先生-《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显然,不仅周老对方南枝的将来抱有某些希望,郑先生也是,没少为弟子谋划。

  “你要好好读书,为师以后会用书信考较你,给你布置功课。”

  方南枝郑重行礼。

  “是,枝枝多谢先生看重。”

  她不傻,知道好赖。

  郑先生给她找了京城的夫子,还不知道用了多少人情呢。

  叮嘱完最放心不下的徒弟,郑先生又看向秦彦。

  “你小小年纪,已经是举人,放在常人身上足够骄傲了。”

  “但我知你志向远大,以后去了国子监,那里聪明之人必然不会少,你可以多多结交,与人为善。”

  “是,先生。”秦彦拱手行礼。

  心中却在叹气,也不知道在郑先生心里,他是什么印象?

  难道他以往不够和善吗?

  郑先生似乎看出他的想法,笑着摸了摸胡子。

  这孩子虽不得罪人,但也很少主动亲近人。

  之后,郑先生还请了方铜夫妻去书房说话,让俩孩子自个逛逛园子什么的。

  一直用过午膳,一家人才离开。

  郑先生已经知道,他们明天回村,后日直接从村里出发,去京城,不会再来府城停留了。

  所以今天是拜访,也是辞行。

  临上马车时候,郑先生终于把准备多日的礼物,送给了爱徒。

  方南枝抱着一个大盒子,眼眶红红的。

  “郑先生,我会回来看您的。”

  郑先生颔首,看着马车走远,叹了口气,才回去。

  方南枝抹了抹眼角,把泪意憋了回去。

  她已经是大姑娘了,不能总哭。

  方铜安慰闺女:“没事哈,京城到淮南府不远,以后还能回来的。”

  方南枝点点头。

  开始动手开盒子,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支精致的笔,还有一方砚台。

  “湖笔、澄泥砚。”

  秦彦眼光好,一下认出来了。

  湖笔是贡品不说,澄泥砚可是有价无市的。

  兄妹俩读书写字,在笔墨上一向追求性价比,只要能用就行,可从没买过这么贵的。

  方南枝嘴巴张大:“郑先生可真大方。”

  秦彦失笑:“这可不只是大方,更是对你寄予厚望的意思。”

  在有些人眼里,纸墨笔砚用什么样的,本就能体现对方身份了。

  就连方南枝都觉得,若她不做出点什么成就来,用这么好的笔和砚,真有点白瞎了。

  很快,到了周宅。

  周老神医倒是没有太多叮嘱,毕竟他要跟着一起上京城的。

  甚至他行李都让人收拾出来了,等明日和他们一起回村子一趟,再同上京城。

  “方叔,钱婶,我此番暂时不去京城,我祖父这一路还要请你们多照顾。”周子荆很客气。

  “应该的,我家枝枝是周老的徒弟,她就该把周老当亲爹一样孝顺。”

  方铜开口。

  秦彦则是意外:“你不去国子监吗?”

  周子荆摇了摇头:“我准备继续在鹿鸣书院读书。”

  他笑了笑,也不避讳什么,直言:“我要只是周家少爷,那就得去国子监经营一番,可我现在还是鹿鸣书院院长的徒弟,有这个响当当的名头在,就算不去国子监,也不会默默无闻了。”

  秦彦一想也是。

  鹿鸣书院也算朝廷排名靠前的了,其院长是当世大儒,颇有声望。

  只是他觉得,周子荆似乎一直很着急出仕,会选择进京的。

  周子荆没解释,其实是在考试前,院长和他谈过一次。

  认为他功利心太过,不适合继续去京城的大染缸打磨,到时候满身市侩,丢了他鹿鸣书院的名声。

  院长也说了,秦彦不同,他同样有野心,但还有赤子之心,所以他可去京城,长长见识。

  总结下来,院长说他俩,一个急功近利,一个没见识。

  嗯,都不是好听的话,还是别让秦兄知道了。

  周老神医把方南枝喊了去,考较她医术。

  提到她带回来的陈大郎:“你准备怎么安排人?放在济世堂打磨一段时日?”

  方南枝挠挠头。

  她还真没想好,主要回来前,没想到这么快进京啊,还以为要待一段时日呢。

  “等我回去,问问陈兄。”

  她总不能替人做决定吧。

  周老颔首:“那你呢,枝枝,你可想进太医院?”

  这是师徒俩第一次正面聊这个话题。

  方南枝没直接回答,只是好奇。

  “师傅,您对我这么自信,我现在医术已经能和太医相提并论了?”

  “哼,少骄傲,你啊,还差的远。太医们之间,医术也分层次的。”周老瞪她。

  不过,言外之意,就是方南枝的医术或许勉强够的上,太医中,医术较差那个层次了。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