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王世子一事,引发的争议,持续三天,朝臣们多数都统一了态度。
认为该立刻派人,把宁王世子捉拿回京,同时问话陈昊坤和西南侯。
可皇帝一直压着,不知道是舍不得侄子,还是惦记着西南。
但总不能拖下去,无缘无故针对西南侯,总归有违律法。
而今日早朝,大臣们齐齐上书,让皇帝不要意气用事,有施压的意思。
不等皇帝反应,来自西南的密折到了。
密折详细记录了,西南侯豢养私兵,已经超过十万,还有常年吃空饷,贪墨赋税等罪名。
甚至还有证据,西南的账册,满满当当一包,还有西南侯屯兵地都写的清清楚楚。
皇帝一拍龙案:“怎么,众爱卿还要说,朕冤枉了西南侯不成?”
“朕倒是不知道,西南侯人脉甚广,和诸多爱卿都关系甚好。”
短短两句话,把朝臣吓出一身冷汗。
“臣等没有,臣等是一时不察,被蒙蔽……”
“对,都是陈大人挑拨离间,让我等相信了小人之言。”
“依我看,陈大人所谓的密信有大问题,说不定是私造出来,恶意诋毁宁王府,包庇西南侯的。”
什么叫墙倒众人推,这就是了。
这几天还跟着陈民安一起义愤填膺,攻讦宁王世子的同僚,说倒戈就倒戈。
陈民安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臣冤枉,臣收到密信心慌不已,才上告陛下,什么伪造,臣全然不知啊。”
陈民安的心一阵阵发沉,只觉得头晕目眩,竟陷入如此绝境。
“朕倒是觉得陈大人神通广大,清耀等人失踪,连朕和宁王都不知其下落,而陈大人却能拿到陈昊坤的密信。”
皇帝冷淡道。
陈民安一时呐呐,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只能深深跪在地上,几乎失去了所有力气。
最后,陈民安得了个停职三月,好好反省的罚。
别小看只是停职,有些人一次停职,可就再也回不到朝堂了。
而朝堂上,再没有人关注他了。
西南侯意图谋反已成定局,总要派人去平乱的吧?
蒙毅头一个主动请缨,却被一众武将,连同几位皇子喷了狗血淋头。
“蒙将军在小南蛮一战,已经身受重伤,该保重身体,好好休养。蒙将军是朝廷支柱,可不能急功近利啊。”
“蒙将军虽勇猛,但总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朝廷该多出些年轻将领才好,儿臣看安小将军就不错。”
“蒙将军,你爱徒已出京剿匪有段时日了,据说毫无进展,蒙将军若是有空,倒不如多教教方银。”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不管谁能得了差事,反正先联手,断了蒙毅的机会。
皇帝沉思后开口:“蒙将军,确实该保重身体。”
蒙毅叹口气,一脸“颓败”道:“是,多谢陛下关心。”
终于挤掉强有力的对手,武将们开始争夺起来。
皇子们也想参与,三皇子想亲自领兵前去平乱。
皇帝似乎难以抉择,早朝上并没有定下人选。
方家。
没了方银,他们家的消息落后不少。
也就是方管家精明能干,不然一家人真就整天琢磨吃吃喝喝。
方南枝正在和哥哥下棋,她持黑子,认真琢磨半天,才下了一处。
而秦彦轻飘飘落子,又吃掉她一片棋子。
方南枝鼓了鼓腮帮子,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得转移哥哥的注意力。
“西南密折都到了,二伯应该已经动手了吧?”
“嗯,应该是。”
秦彦颔首,又落一子。
方南枝有点紧张,但面上不显,慢吞吞道:“也不知道陛下能拖延几天。”
“以陛下的手段,应该差不了。”
秦彦开口。
方银出京前,没和家里人说太多。
但他侄子侄女聪明啊,总能猜出些事。
事实上,他们猜的也不差。
方银已经拿了半个虎符,从滇南府、安庆府一带调兵,秘密把西南给围了。
就在今日,他主动发起攻击。
“奉王命平叛!”
皇帝给他死命令,要他发动后,十日之内拿下西南侯。
皇帝直言不讳,太子病情加重,破解之法就在西南。
知道了这点,不用皇帝说别的,方银就会全力以赴。
太子对他,对他全家恩重如山,他自然希望太子能早日康复。
“怎么回事?”
西南侯收到消息吃了一惊:“三公主不是说想了法子,摆平此事,怎么转眼朝廷大军就打过来了?”
心腹们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啊。
“三公主素来阴险狡诈,莫非是诓骗了侯爷?”
“为今之计,还说这些有什么用?朝廷大军到了,侯爷当早做打算!”
“事到如今还能做什么打算?朝廷不给侯爷机会,侯爷不如趁势揭竿而起,反了就是。”
“主上祖辈镇守西南,有大功,可皇帝寡恩少惠,多年不曾封赏将军,只给个侯爵就打发了?”
这些心腹,多数是西南本地的乡绅士族,他们多年不和朝廷来往,自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大。
西南侯却迟疑起来。
他坐拥西南,是干了不干事,养了不少兵,说是野心勃勃也不错,但又没那么大魄力。
他最多想着,在西南一带称王称霸,类似当个土皇帝,世世代代传下去,真没心思造反,拿下中原什么的。
西南侯心里有数,当年他老祖宗为什么直接投降,还不是因为朝廷军力强大,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也是,当今皇帝并不算昏聩,朝廷发展不差,他一个西南侯,能挡得住吗?
“侯爷还在犹豫什么?我们大可以联合外族,共同进主中原,一统天下,完成不世之功啊。”
西南侯听着极具诱惑力的话,没觉得心动,只感觉呼吸一窒,似乎被掐住脖子似的。
不管西南侯怎么反应,方银是不会迟疑,全力猛攻。
等消息再传回朝堂,已经是三天后了。
众臣心思复杂,觉得皇帝糊涂,太信任方银。
又羡慕方银,一个泥腿子得此看重,祖坟冒青烟。
还有觉得失算了,还以为方银仕途尽毁,没想到人家和陛下定了计谋。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得来一句:“陛下英明!”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认为该立刻派人,把宁王世子捉拿回京,同时问话陈昊坤和西南侯。
可皇帝一直压着,不知道是舍不得侄子,还是惦记着西南。
但总不能拖下去,无缘无故针对西南侯,总归有违律法。
而今日早朝,大臣们齐齐上书,让皇帝不要意气用事,有施压的意思。
不等皇帝反应,来自西南的密折到了。
密折详细记录了,西南侯豢养私兵,已经超过十万,还有常年吃空饷,贪墨赋税等罪名。
甚至还有证据,西南的账册,满满当当一包,还有西南侯屯兵地都写的清清楚楚。
皇帝一拍龙案:“怎么,众爱卿还要说,朕冤枉了西南侯不成?”
“朕倒是不知道,西南侯人脉甚广,和诸多爱卿都关系甚好。”
短短两句话,把朝臣吓出一身冷汗。
“臣等没有,臣等是一时不察,被蒙蔽……”
“对,都是陈大人挑拨离间,让我等相信了小人之言。”
“依我看,陈大人所谓的密信有大问题,说不定是私造出来,恶意诋毁宁王府,包庇西南侯的。”
什么叫墙倒众人推,这就是了。
这几天还跟着陈民安一起义愤填膺,攻讦宁王世子的同僚,说倒戈就倒戈。
陈民安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臣冤枉,臣收到密信心慌不已,才上告陛下,什么伪造,臣全然不知啊。”
陈民安的心一阵阵发沉,只觉得头晕目眩,竟陷入如此绝境。
“朕倒是觉得陈大人神通广大,清耀等人失踪,连朕和宁王都不知其下落,而陈大人却能拿到陈昊坤的密信。”
皇帝冷淡道。
陈民安一时呐呐,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只能深深跪在地上,几乎失去了所有力气。
最后,陈民安得了个停职三月,好好反省的罚。
别小看只是停职,有些人一次停职,可就再也回不到朝堂了。
而朝堂上,再没有人关注他了。
西南侯意图谋反已成定局,总要派人去平乱的吧?
蒙毅头一个主动请缨,却被一众武将,连同几位皇子喷了狗血淋头。
“蒙将军在小南蛮一战,已经身受重伤,该保重身体,好好休养。蒙将军是朝廷支柱,可不能急功近利啊。”
“蒙将军虽勇猛,但总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朝廷该多出些年轻将领才好,儿臣看安小将军就不错。”
“蒙将军,你爱徒已出京剿匪有段时日了,据说毫无进展,蒙将军若是有空,倒不如多教教方银。”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不管谁能得了差事,反正先联手,断了蒙毅的机会。
皇帝沉思后开口:“蒙将军,确实该保重身体。”
蒙毅叹口气,一脸“颓败”道:“是,多谢陛下关心。”
终于挤掉强有力的对手,武将们开始争夺起来。
皇子们也想参与,三皇子想亲自领兵前去平乱。
皇帝似乎难以抉择,早朝上并没有定下人选。
方家。
没了方银,他们家的消息落后不少。
也就是方管家精明能干,不然一家人真就整天琢磨吃吃喝喝。
方南枝正在和哥哥下棋,她持黑子,认真琢磨半天,才下了一处。
而秦彦轻飘飘落子,又吃掉她一片棋子。
方南枝鼓了鼓腮帮子,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得转移哥哥的注意力。
“西南密折都到了,二伯应该已经动手了吧?”
“嗯,应该是。”
秦彦颔首,又落一子。
方南枝有点紧张,但面上不显,慢吞吞道:“也不知道陛下能拖延几天。”
“以陛下的手段,应该差不了。”
秦彦开口。
方银出京前,没和家里人说太多。
但他侄子侄女聪明啊,总能猜出些事。
事实上,他们猜的也不差。
方银已经拿了半个虎符,从滇南府、安庆府一带调兵,秘密把西南给围了。
就在今日,他主动发起攻击。
“奉王命平叛!”
皇帝给他死命令,要他发动后,十日之内拿下西南侯。
皇帝直言不讳,太子病情加重,破解之法就在西南。
知道了这点,不用皇帝说别的,方银就会全力以赴。
太子对他,对他全家恩重如山,他自然希望太子能早日康复。
“怎么回事?”
西南侯收到消息吃了一惊:“三公主不是说想了法子,摆平此事,怎么转眼朝廷大军就打过来了?”
心腹们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啊。
“三公主素来阴险狡诈,莫非是诓骗了侯爷?”
“为今之计,还说这些有什么用?朝廷大军到了,侯爷当早做打算!”
“事到如今还能做什么打算?朝廷不给侯爷机会,侯爷不如趁势揭竿而起,反了就是。”
“主上祖辈镇守西南,有大功,可皇帝寡恩少惠,多年不曾封赏将军,只给个侯爵就打发了?”
这些心腹,多数是西南本地的乡绅士族,他们多年不和朝廷来往,自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大。
西南侯却迟疑起来。
他坐拥西南,是干了不干事,养了不少兵,说是野心勃勃也不错,但又没那么大魄力。
他最多想着,在西南一带称王称霸,类似当个土皇帝,世世代代传下去,真没心思造反,拿下中原什么的。
西南侯心里有数,当年他老祖宗为什么直接投降,还不是因为朝廷军力强大,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也是,当今皇帝并不算昏聩,朝廷发展不差,他一个西南侯,能挡得住吗?
“侯爷还在犹豫什么?我们大可以联合外族,共同进主中原,一统天下,完成不世之功啊。”
西南侯听着极具诱惑力的话,没觉得心动,只感觉呼吸一窒,似乎被掐住脖子似的。
不管西南侯怎么反应,方银是不会迟疑,全力猛攻。
等消息再传回朝堂,已经是三天后了。
众臣心思复杂,觉得皇帝糊涂,太信任方银。
又羡慕方银,一个泥腿子得此看重,祖坟冒青烟。
还有觉得失算了,还以为方银仕途尽毁,没想到人家和陛下定了计谋。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得来一句:“陛下英明!”
喜欢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