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小公主,族谱单开-《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皇宫之中,六月的天热气逼人。各宫之中为了消暑,都供着冰块。韩皇后的宫殿内,更是凉意沁人。巨大的冰盆放置在宫殿四角,丝丝凉气弥漫开来,驱散了夏日的暑气。韩皇后慵懒地靠在榻上,身边围绕着几个宫女,正手持团扇,轻轻为她扇风。

  “这鬼天气,实在是热得人难受。”韩皇后微微皱眉,轻声抱怨道。

  “娘娘,有这些冰块镇着,已经比别处凉快许多了。”为首的宫女巧笑嫣然地说道。

  韩皇后轻轻哼了一声,“话虽如此,可本宫还是觉得烦闷。

  正说着,韩皇后突然感觉肚子一紧,一阵尖锐的疼痛猛地袭来,她不禁脸色煞白,双手下意识地捂住肚子。宫女们见状,顿时惊慌失措。

  “娘娘!娘娘这是怎么了?”为首的宫女瞪大了眼睛,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

  韩皇后咬着牙,额头上瞬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艰难地说道:“快……快去请太医,本宫……本宫怕是要生了。”

  宫女们如梦初醒,立刻有人飞奔着去传太医,剩下的则手忙脚乱地将韩皇后扶到内室的床榻上。

  “娘娘,您忍着点,太医马上就到!”一个宫女握着韩皇后的手,试图给她力量,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担忧。

  韩皇后疼得呼吸急促,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洇湿了鬓边的秀发。她紧紧抓住床单,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嘴里忍不住发出痛苦的低吟。

  不多时,太医匆匆赶到,身后还跟着产婆。太医先上前为韩皇后把脉,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说道:“皇后娘娘这是要临盆了,情况紧急,还请娘娘宽心,微臣与产婆定会竭尽全力。”

  产婆也赶忙说道:“娘娘,一会儿您听老身的吩咐,该用力时用力,一切都会顺利的。”

  韩皇后微微点头,强忍着剧痛说道:“好……你们快些……”

  宫殿内顿时忙碌起来,宫女们进进出出,端来热水、毛巾等物。太医和产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接生事宜。韩皇后在剧痛中苦苦支撑,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平安。

  宫女们见情况稳定下来,立刻领命飞奔而出,前去通知皇帝李云湛。此时,李云湛正在内阁与几位大臣商议国事,听闻韩皇后即将临盆的消息,他猛地站起身,脸色微变,匆匆对大臣们说道:“诸位卿家,今日议事暂且到此,皇后生产乃大事,朕须得前去。”言罢,便不顾众人,大步流星地朝着皇后宫殿赶去。

  而在宫中另一处的养心殿,太上皇与太后正悠闲地坐着,两位公主李云瑶和李云珑在一旁陪着说话。那宫女一路小跑,匆忙进殿,跪地行礼后,气喘吁吁地说道:“启禀太上皇、太后,韩皇后娘娘即将临盆,特来告知陛下与各位殿下。”

  太上皇微微一怔,旋即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哦?这可是喜事啊。”

  太后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快,咱们也过去看看。”

  李云瑶和李云珑对视一眼,皆是一脸惊喜,李云瑶说道:“走,姐姐,咱们也去凑凑热闹,看看是小侄子还是小侄女。”

  于是,太上皇、太后在众人簇拥下,李云瑶和李云珑也兴致勃勃地跟在后面,一同朝着韩皇后所在宫殿赶去。

  待他们赶到时,李云湛正焦急地在殿外踱步。见到太上皇、太后等人前来,李云湛赶忙行礼,“见过父亲、母亲。”

  太上皇摆了摆手,走上前拍拍李云湛的肩膀,“别这么拘束,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皇后咋样了,还没消息?”

  太后则满脸担忧,伸长脖子往殿里瞅,嘴里念叨着:“哎哟,这孩子怀着身子,遭这么大罪,也不知道顺不顺利。”

  李云湛无奈地笑了笑,“还没消息呢,我这心里急得很。”

  李云瑶眨着大眼睛,笑嘻嘻地说:“哥,你别急,嫂子福泽深厚,肯定能顺顺当当生下小侄子或者小侄女。”

  李云珑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说不定一会儿咱们就能听到孩子的哭声了。”

  正说着,殿内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众人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李云湛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一个箭步就想往殿里冲,又猛地停住,回头对太上皇和太后说:“爹、娘,你们先进。”

  众人鱼贯而入,只见产婆抱着裹在襁褓里的婴儿,喜笑颜开地说道:“恭喜陛下,恭喜太上皇、太后,娘娘诞下一位小公主!”

  太后心里一下子安了下来,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她看着襁褓中的小公主,暗自庆幸:还好是个女孩。若是个男孩,自己远房侄女上官袆哪怕生下皇子,继位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又嫡又长的皇子是天然皇位继承人。如今韩皇后诞下的是女孩,太后自然高兴。她心里还盘算着,等过两年把自己亲侄女上官杉也接进宫来。她一直想着,大雍下一代皇帝身上也得有上官家的血脉。

  然而,太后的想法注定落空。李云湛虽然身处这古代,可他的灵魂却来自现代。在现代社会所接受的教育,让他对近亲通婚有着本能的抵触,绝不可能接受三代内通婚这种事。

  给小公主起名一事,李云湛可谓是煞费苦心。他深知一个好名字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非凡,不仅能体现家族的文化底蕴,更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云湛的爷爷曾经留下了一套字辈,用于家族后代的命名。这套字辈是“明云毓秀,德厚泽长。智睿启运,仁善传芳。礼义兴邦,承先耀光。贤才继世,福瑞安康。”然而,李云湛的爷爷仅仅是入仕为官,而李云湛自己却是开国之君,身份地位截然不同。

  不管是李云湛,还有满朝文武,民间百姓都认为,开国之君,理应开创属于自己的家族传承,族谱单开。因此,不应该沿用爷爷留下的字辈,而是要为小公主另起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名字。

  于是,李云湛开始翻阅各种古籍经典,寻找灵感。他希望这个名字既能彰显小公主的尊贵身份,又能蕴含美好的寓意。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李云湛终于想到了一个满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