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言观其行最终察其利何所在它行为最终让谁利益最大化是它个人还是团队-《生活随想随思记》

  以权术为导向的“政客式”领导与以成就事业为导向的“领袖式”领导,有什么区别?怎么快速识别领导类型?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且深刻的问题。清晰地辨别这两种领导类型,对个人职业发展和工作幸福感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对两者进行剖析,并提供一个可快速识别的“实用指南”。

  核心区别:“政客式”领导 vs“领袖式”领导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

  ·政客式领导像一个园丁,他修剪盆景。盆景的美是为了展示园丁的技艺,所有枝叶的生长都必须符合园丁的个人设计和审美。

  ·领袖式领导像一个护林员,他培育森林。他的目标是让整个生态系统茁壮成长,树木参天,生机勃勃。森林的宏伟恰恰证明了他的成功。

  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维度政客式领导(权术导向)领袖式领导(事业导向)

  核心目标个人权力和地位的稳固与提升。组织是实现个人野心的平台。团队和组织的使命与成就。个人成功是组织成功的自然结果。

  权力来源职位赋予的正式权力(“我是你老板”)和权谋手段(制衡、信息控制)。专业能力、人格魅力和令人信服的愿景(“我愿意追随他”)。

  看待下属工具和筹码。有价值的就利用,有威胁的就打压。喜欢“唯命是从”的追随者。合作伙伴和潜力股。希望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培养未来的领袖。欣赏“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伙伴。

  决策方式封闭、自上而下。决策基于“什么对我最有利”,信息被视为私人权力,不轻易分享。开放、透明、注重参与。决策基于“什么对目标最有利”,乐于分享信息,汇集众人智慧。

  对待成绩揽功诿过。成功归于自己领导有方,失败归咎于下属执行不力。分享荣誉,承担失败。公开表彰团队和个人的贡献,主动为团队的失误承担责任。

  对待分歧视为挑战和威胁。喜欢“听话”的下属,打压不同声音。视为宝贵的信息和改进机会。鼓励建设性辩论,认为坦诚沟通能产生最佳方案。

  团队氛围猜忌、紧张、政治化。成员之间充满竞争,信息壁垒森严,流行“小报告”。信任、协作、目标一致。成员感到安全,乐于互相帮助,共同为结果负责。

  长期结果优秀人才流失,“劣币驱逐良币”,团队创新能力和战斗力持续衰减。人才汇聚,团队能力不断增强,形成可持续的成功文化和人才梯队。

  ---

  如何快速识别领导的类型?(实用观察指南)

  你不必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判断,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1.观察他如何开会

  ·政客式:会议是他宣布决策、彰显权威的舞台。他说话远多于倾听,经常打断别人。讨论时,他更关心“谁支持我”,而不是“什么方案最好”。

  ·领袖式:会议是汇集观点、解决问题的平台。他会主动询问沉默者的意见,引导讨论朝向目标。他会说:“我有个想法,但还不成熟,想先听听大家的。”

  2.观察他如何对待不同意见

  ·政客式:当被挑战时,他会面露不悦,用职位压人(“按我说的做”),或者事后对提意见者进行冷落或打击。

  ·领袖式:他会认真倾听,甚至会因为听到有力的反对意见而兴奋。他会说:“你这个观点很有趣,能详细说说你的理由吗?”

  3.观察他如何分配功劳与责任

  ·政客式:项目成功,他在向上汇报时独占鳌头;项目失败,你会听到他在上级面前说“主要是xx部门配合不力”或“我早就提醒过下属,但他们没做好”。

  ·领袖式:项目成功,他会把核心成员推到台前,说“主要是小张他们的功劳”;项目失败,他会说“责任在我,决策是我做的,我们一起来复盘看看哪里能改进。”

  4.观察他身边围绕着什么样的人

  ·政客式:他身边最得宠的,往往是那些业务能力可能一般,但特别“会来事”、善于揣摩上意、汇报时口若悬河的人。

  ·领袖式:他身边最信任的,通常是那些专业过硬、为人正直、敢于说真话的业务骨干。

  5.观察他是否愿意培养你

  ·政客式:只给你任务,但不给你资源和发展机会。你感觉自己在被“使用”,技能没有成长,视野没有拓宽。他可能会刻意让你只接触业务的某一块,防止你变得“不可替代”。

  ·领袖式:会给你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为你提供指导和支持。他会主动为你争取培训机会,引荐重要人脉,希望你成长得比他更优秀。

  总结与提醒

  ·人都是复杂的:很少有领导是纯粹的“政客”或纯粹的“领袖”,大多处于两者之间的光谱上。你要判断的是他的主导倾向。

  ·情境因素:在某些极度僵化或混乱的组织环境中,即使一个本质上是“领袖”的人,也可能被迫使用一些“政客”手段来自保或推动事情。关键要看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私利还是公事。

  ·你的对策:识别出领导类型后,最重要的不是抱怨,而是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于“政客式”领导,重在“做好事,会汇报,留痕迹,求自保”。对于“领袖式”领导,则应该“真诚做事,主动担当,长远规划,共同成长”。

  希望这个分析框架能帮助你更清晰地看清职场环境,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人都是复杂的:很少有领导是纯粹的“政客”或纯粹的“领袖”,大多处于两者之间的光谱上。要怎么快速判断她的主导倾向?

  非常好的问题!抓住“主导倾向”是关键,这能帮助我们制定最有效的相处策略。要快速判断,不能只看单次事件,而要看行为模式——尤其是在关键情境下,她反复表现出来的优先选择。

  以下是一个快速判断的“三步观察法”,聚焦于几个最能暴露真实倾向的核心场景:

  第一步:看“危机时刻”——(这是试金石)

  当团队面临压力、失败或重大责任时,她的第一反应最能说明问题。

  ·政客倾向主导时:

  ·第一要务是“找替罪羊”或“切割责任”。她会迅速追问“这是谁的错?”,而不是“我们怎么解决?”

  ·行为模式:在上级面前下意识地撇清自己,用语可能是“我早就让他们注意...”、“这是xx部门\/xx同事的主要责任”。

  ·核心信号:自我保护是她的本能反应。

  ·领袖倾向主导时:

  ·第一要务是“解决问题”和“稳住团队”。她会说“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我们先想办法补救。”

  ·行为模式:主动站出来承担领导责任,对内对外都倾向于使用“我们”这个词。她会召集大家共商对策,而不是独自焦虑或指责。

  ·核心信号:解决问题和保护团队是她的本能反应。

  第二步:看“资源分配”——(这是晴雨表)

  资源(奖金、晋升名额、重要项目、学习机会)如何分配,直接体现了她的价值导向。

  ·政客倾向主导时:

  ·资源是巩固个人权力的工具。她会把好处分配给那些最能给她带来个人忠诚和情绪价值的人(即溜须拍马者)。

  ·行为模式:你会发现,最重要的项目或最丰厚的奖励,并不总是给业绩最突出的人,而是给那些和她私交最好、最“贴心”的人。

  ·核心信号:奖赏关系亲疏>奖赏业务贡献。

  ·领袖倾向主导时:

  ·资源是激励团队、达成目标的工具。她会尽力确保分配相对公平,让做出贡献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

  ·行为模式:在决定晋升或奖金时,她会明确引用具体的工作业绩和数据作为依据。她会为有能力的下属争取资源,哪怕这个下属有时会顶撞她。

  ·核心信号:奖赏业务贡献>奖赏关系亲疏。

  第三步:看“信息流动”——(这是透视镜)

  信息在团队中如何流动,反映了她是想“控制”还是想“赋能”。

  ·政客倾向主导时:

  ·信息就是权力,要垄断和筛选。她习惯于“信息不对称”,只透露她想让你知道的部分。

  ·行为模式:决策过程不透明,你经常感到意外。她可能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以此制造平衡和相互制衡。

  ·核心信号:制造神秘感和不确定性,让下属依赖她的信息投放。

  ·领袖倾向主导时:

  ·信息是协作的基础,要透明和共享。她相信信息充分共享,团队才能做出最佳判断。

  ·行为模式:她会主动分享公司战略、部门目标、决策背后的考量。会议上的讨论是基于充分的信息进行的。

  ·核心信号:致力于让团队“知其所以然”,赋能大家共同思考。

  ---

  快速识别的“一句话总结”:

  当你需要判断时,在心里问自己这三个问题,答案会非常清晰:

  1.出了问题时,她是先保护“屁股”(自己的位子),还是先保护“队伍”?

  2.分蛋糕时,她是分给“让自己舒服的人”,还是分给“为团队挣蛋糕的人”?

  3.传达信息时,她是让你感觉“莫测高深”,还是让你感觉“心中有数”?

  如何操作?你不需要做正式评估,只需在接下来的一两周里,有意识地观察她在这些场景下的表现。如果她在以上两到三个维度上都 consistently(持续地)表现出“政客”倾向,那么她的主导倾向就是权术导向的。

  记住这个原则:听其言,观其行,而最终,察其“利”何所在——她的行为最终让谁的利益最大化(是她个人,还是团队)?这是判断其主导倾向的终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