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借势推动!大清活祖宗!-《甄嬛传:从替大胖橘做绝育开始!》

  眼前的黄金屋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但想也知道,要开采冶炼这么多的黄金,背后要填进去多少鲜血和人命,这金光之下,掩映的是如海的血污。

  不过对此李静言却并不在乎,什么鲜血孽债,在她看来都不过尔尔,比不上自己高兴来的重要。

  再说了,流的都是倭国人的血,她心疼个啥?

  “当真是巧夺天工,璀璨夺目,这金墙碧瓦,辉煌至极,看着比皇宫都气派多了……”

  “这样的奇迹珍宝,我倒是想死后带着一起陪葬,不过又想着明珠蒙尘,到底是舍不得让它被埋在地下。”

  点头赞叹一番,李静言看向下方的孙儿,不由赞叹嘉奖道:“能让你造出这么一个宝贝,可见那原本的倭国让你这孩子治理的不错,收获颇丰啊~~”

  “哈哈——皇玛嬷谬赞了,区区一点儿成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嘴上谦虚,但对方脸上的表情却是得意洋洋,明明也是个中年人了,但看对方挠头傻笑的样子,真的很像他的老父亲弘时。

  “你如此便很好了,不必过分谦虚……”

  看着这些孩子们有所成就,李静言这个老徂母亦是心中欣慰,同时她对自己的教育和成就更加的欣慰。

  这么多年的太皇太后当下来,李静言也不是光在享受,什么都没做。

  起码在促进满汉融合,提高汉人地位这方面儿,李静言和好大儿弘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孙儿孙女在他从小的教育影响下,长大后大多选择开疆扩土,发展势力。

  而对外征战,开疆扩土的过程中,就有了对外针对的目标,由此大清之中满汉的矛盾反而向外转移了不少。

  且要开拓势力,必要的就是人口和治理的人才,不然手下无才无人,何谈治理发展?

  但满人有多少?汉人又有多少?想要加大人口,提拔人才,主力军还是汉人,但如此满人的数量必将会陷入劣势,想要解决,或者加以遏制,那么满人就必须融入到其中,加快相互之间的融合,使关系更加紧密。

  其中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就是汉臣的数量的大大增加,以及汉军旗女子能够做皇室子弟的嫡福晋,还有满汉通婚……

  这就像是李静言的孙儿打下了倭国一样,朝中的满臣不够,那便让汉臣更多的来治理,移居过来的满人不够,那就让汉人更多的过来,毕竟满汉之间经过了几十上百年的磨合,在面对倭国人时,相比之下,总是相处了多年的汉人更值得信任器重。

  而汉军旗的女子能做皇室成员的嫡福晋,这也是一个加深融合的信号,今日能成为亲王福晋,来日大清不然也可以出一个汉军旗的皇后太后。

  毕竟弘时的子子孙孙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上万人,而满清的贵女又只有那么多,光盯着那点儿女孩儿,根本就不够用。

  如果你是个王爷,一个是满军旗包衣中七品小官儿家的女儿,一个是汉军旗二品大员的女儿,抛弃满汉军旗之别,让你从心里来选择,你更愿意选择谁呢?

  肯定还是势力更大的二品大员的女儿吧,毕竟对方身份更高不说,也符合利益的最大化。

  满军旗的贵女不够,身份太低的又够不上皇家的门槛,如此之下,当然就是在汉军旗里选择了。

  而同样的,民间为了增加人口,鼓励生育,汉人的数量大大增加,满人的基础数量肯定不够,为了不被落下太多,朝中也只能解开满汉通婚的禁令,让满人多娶多纳一些汉人的女子,多生些孩子……

  当然了,比起这种民族融合和国家大事,更让李静言高兴的反而是另外一个改变。

  那就是以后大清的所有人,都不必再留那个丑丑的辫子头了,毕竟这都打到海外走出国门了,这个辫子头难不难看的,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数,总不能在外面去丢人吧?

  而且随着和荣等公主功成名就,称王称霸,为了方便,她们身边也任用了不少的女史,女性的地位也在随之而提升。

  这点从女子的装扮也更加百花齐放,不再拘泥于旗装旗头,更加的开放大胆就可以窥得一二!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的规矩和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变,默默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只能说有了外部的矛盾和压力,内部的很多问题都更容易被推动着解决。

  当然了,这其中的推动,肯定少不了李静言和弘时发力,如果说顺势而为,那么局势更像是一股东风,而李静言和弘时这对母子就是那点火的人,让这场星星之火越烧越大,最后足以燎原!

  不然朝中的那群守旧满臣们,恐怕是宁愿遏制朝廷和诸王的发展,也不愿意见到汉臣一系壮大。

  更别说不剃辫子头了,肯定也有不少人会想说违反祖宗规矩,成何体统等等!

  不过这一切意见和劝谏,在面对弘时这个太上皇的时候,根本就屁用没有!

  随着儿女们越发的有出息,在各处称王称霸,弘时这个太上皇的底气也是越来越足。

  从前大家敬畏弘时,更多是畏惧他的蛮横不讲理,但如今大家敬畏太上皇,更害怕的是他身后恐怖的势力。

  想一想吧,太上皇成千上万个子孙,还掌握了各处的势力,谁要是倒霉的惹了他老人家生气,那都不用太上皇亲自动手,对方底下的一群儿女子孙分分钟就会一拥而上,将你全族撕个粉碎。

  如此情况下,即便是皇上都要尽力讨好他的老父亲,和一群兄弟姐妹们争宠,以此来稳固自己的皇位,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就像是今日的这场献礼,众人费尽心思,献上各种奇珍异宝,除了这些孩子本身的孝心,其中更何尝没有对李静言和弘时两位长辈的讨好呢?

  即便很多皇室成员功成名就,执掌一方势力,但是也不代表他们对祖宗打下的江山,正统的中原没有觊觎之心!

  相反的,人拥有的越多,野心就会越大,占据一方称王称霸,这并不能让某些人的野心满足,反而会滋生他们的欲望。

  但是眼下的局势,有野心也不敢表露出来,不然谁第一个出头,只会被众兄弟姐妹们当做出头鸟……众人都盯着一块儿肉,反而让他们都不敢出手了。

  如此的情况下,一众子孙们反倒是对弘时越发讨好了,毕竟弘时作为太上皇,又占着长辈的大义,身后还影响了那么多的势力和关系。

  可以说其不但占据了正统大义,还是诸方势力交汇的纽带,这样一个活着的老祖宗,底下的子子孙孙们怎么能不讨好,借此而谋算得利?

  所以说如今的弘时,倒是比年轻的时候活得越发恣意张扬了!

  你跟他讲规矩,他就是规矩,你跟他提祖宗,他就是现实的活祖宗!

  大清的列祖列宗不能跳起来找你讲道理,但是太上皇却能送你去地下找祖宗们理论规矩!

  如今的弘时,不说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吧,那基本上也是只要不涉及大家身家性命的大事,众人都不会阻拦,太上皇他想干啥就干啥!

  这般下来,很多事情由弘时来顺势推动,自然也就很容易了!

  ————

  明天结局番外,后天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