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带妾离宫-《知否恶毒女配墨兰逆袭记》

  明兰几人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五个貌美宫女子,脸搭的都快掉到地上了。

  只觉太后怎么能如此行事,自己还没有答应呢!

  太后便旁若无人的给定了下来,这也太不讲理了吧!简直是以势压人啊!没天理了。

  我们明兰她们认为,自己对别人胡搅蛮缠,那是自己聪明机智,运筹帷幄。

  别人要是对自己胡搅蛮缠那是万万不行的,那就是以势压人,强取豪夺,刻薄,威逼,没天理。

  皇后娘娘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太后娘娘宫里的人,自己是定然不能收的。

  皇后看着五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只觉她们面目可憎,这哪里是五个美女,这分明就是五个探子啊!

  今天自己要是收了,那以后自己和皇帝算计太后,岂不是要小心翼翼了。

  不行,不能收,地想个主意婉拒了才行。

  打定主意的皇后娘娘眼睛一转,拒绝的话张口就来,又把官家的话拿出来当挡箭牌。

  "大娘娘,这五位姑娘我实在是不能收,官家上次自己和我说了,要裁减宫中用度,我们那实在是养不起那么多人,还是给他们找个好人家吧!"

  太后看着皇后面色扭曲,嘴里还在推脱着,心中冷笑,现在知道示弱了,早干嘛去了,晚了。

  不是仗着我好说话,今天要不是梁夫人,还真被你们给哄骗了去。

  我要是今天真的答应了,那我以后还怎么面对伺候我的太监宫女,他们势必会和我离了心的,还以为我这个主子冷血无情呢!

  心道我对你们以礼相待,你们背后说我也就罢了,今天居然还不把我看在眼里了,当众替我做起主了。

  不是说我刻薄,恶毒吗!太后心里冷笑着,我今天就刻薄一个给你们看看。

  反正我也无儿无女,名声都被你们夫妻给败坏完了,我又何必再去在乎身后的名声了。

  想通了的太后,张口就对着皇后斥责道:

  "好你这个皇后,官家既然过继给了先帝那就是我的儿子,我就是你名义上的婆婆。"

  "我给我儿子赐几个女子怎么呢?你这个妒妇,三从四德学到哪里去了。"

  "还敢当众反驳我这个婆母,简直是大不孝,哪家的媳妇能像你这样顶撞婆母啊!"

  "你母亲是这么教你来顶撞婆母的,还是你们沈家的女儿都这般忤逆不孝…………"

  "还是那个不孝子给你撑的腰,要不然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皇后再听到太后的话时冷汗就开始冒了出来,直到听到太后说官家是个不孝子时再也承受不住心口的恐惧,当场就跪了下来。

  太后是官家名义上的嫡母,太后说官家不孝,母亲说儿子不孝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世上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子女。"

  从古至今没有那个皇帝敢不敬太后的,要是官家背上了不孝的名声,这皇位可就难坐稳了。

  心里想着,皇后是一万个后悔,不就是五个女子吗?不就是探子吗?只要太后别这样,就是十个八个我都收了。

  从来没把太后当成长辈的皇后,也第一次喊了一句

  "母后请你别这么说,儿媳惶恐,儿媳向你赔罪了,这五个姑娘我替官家收下了,是儿媳不孝,和官家没有半点关系……"

  太后娘娘丝毫没有理会皇后的话,像是放飞自我一般,也像是把这几年来的委屈宣泄出来一般,:

  "先帝啊!我好命苦啊!你走的时候怎么不带着我一起走啊!你看看你过继的好儿子儿媳,欺负我这么一个孤寡老人,我好命苦啊!先帝你带我走吧!…………"

  整个宫殿的人全部跪了下来,尤其是皇后,太后每说一句话,皇后就觉得浑身颤抖,冷汗直冒,恨不得当场晕倒。

  太后刚开始说皇帝不孝时,官家派人打探慈寿宫的情况的太监就立刻朝着官家那里跑了过去。

  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官家,官家得到消息,也是吓得一跳三尺高。

  朝着慈寿宫这边跑来,恨不得立刻飞过来阻止太后的话,甚至鞋子都跑掉了一只,还好身边的太监灵活的捡起来,才让官家没失了体面。

  刚跨过门槛就听到太后说自己是个不孝子,要跟着先帝去了。

  听到这话,赵宗全吓得差点原地升天了,太后这是想要自己的命啊!

  为了自己皇位,赵宗全也顾不上走路了,一个滑跪就滑到了太后跟前。

  再抬时已然是泪流满面了,紧接着夫妻两人对着太后就是一阵痛哭流涕,各种道歉,各种保证,指天发誓,只求太后不要再说了。

  太后低垂着眼看着往日里对自己假仁假义,爱搭不理不屑一顾的俩人,跪在地上对着自己痛哭流涕的求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果然是自己以前太好欺负了,太讲道理了,才让这夫妻俩个那般的欺辱。

  不就是看自己好面子,受了委屈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吗?

  才让她们忘了自己可是太后,先帝的妻子,他们名义上的嫡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后只觉自己以前可笑,自己明明拥有天然压制他们的身份,却因为那可笑的名声被他们夫妻给牵持住。

  直到今天看到皇后胡搅蛮缠的样子,太后这才有样学样,看着皇后官家跪在自己脚下求饶,原来不讲理这这般的痛快啊!

  太后的目的并不是想责罚明兰,毕竟责罚一个后宅里的女人,比起把自己的人安排进大臣的后院这都是小事。

  太后也不想在去究根究底,毕竟要是和皇后她们撕破脸皮,他们万一放飞自由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见好就收的太后,擦了擦眼泪,就开阴阳怪气起来:

  "唉!皇帝你快起来,可别跪坏了你的膝盖,母亲我会心痛的。"

  "要是我要是再不原谅,就显得本宫斤斤计较了。"

  "儿臣不敢,是儿臣的错,长者赐不敢辞,既然这五位姑娘是母后你赐给儿臣的,想来她们都是好的。"

  "儿臣就收下来了,她们又是母后你身边的人,那儿臣就赐她们六品的宝林。"

  "臣妾谢官家赏赐,"官家话语刚落,站在皇后身边的五个宫女,皆是喜不自禁的跪地谢恩,那可是六品啊!不是无品的宫嫔。

  太后看着皇帝给了自己的宫女六品的位份,达成目的的太后也停下了阴阳怪气的话,面露慈祥的对着皇帝笑道。

  "皇帝你快起来,知道你是的孝顺的,母后不怪你,"说着就对着身边的朱内官斥责道:

  "你这个没眼色的东西,快去扶皇帝坐下"

  "唉!"朱内官应了一声,赶紧热情的去搀扶地上跪着的官家。

  看着太后满意,官家这才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就顺着朱内官的手站了起来。

  达成目的的太后心情颇好,这才慢悠悠的看向地上跪着的明兰几人。

  "她们可是伺候在我身边十几年的老人,在本宫眼里她们也算是我的女儿一般。"

  "本宫也是心疼她们,可和她们年龄相配的男子都已经成亲了,我也是不想她们受委屈,以后也能够衣食无忧不用为生活奔波,一个安身之所,这才想着把她们放到自己看的到的地方。"

  "想着你们几位也是贤良淑德,这才把她们放到你们家里去,有你们照看着,想必以后也很安安稳稳,也算是对得起她们伺候我一场了。"

  太后接着又看向皇帝:"她们都是良家子出身,又是我身边伺候过的人,稳重体贴又听话,当个贵妾应该是妥当的吧!"

  "母后她们是你贴身伺候的人,一个贵妾当然是妥当的。"

  皇帝看着太后看向自己,害怕她又闹起来,立马就应了下来。

  底下跪着的明兰和小沈氏那是有苦难言啊!

  贵妾啊!又是良家子,而且是太后赐下的人,不能打不能骂,而且还是五个。

  明兰恨不得当场就拒绝,可官家也收了五个,自己也只能无奈的收下来。

  "臣妇谢太后,谢官家。"墨兰直接开口谢恩。

  对于墨兰来说,自己也不在乎梁晗有几个妾室,反正自己是正室,地位没有人能越过自己。

  几个妾室而已,自己又不是养不起,心中淡定的墨兰直接就带头谢恩。

  明兰和小沈氏看着墨兰谢恩,跟吞了苍蝇一样只能跟着一起谢恩。

  太后看着明兰几人同意了,又想到小沈氏和明兰对待妾室如奴仆一般,就开口对着那十五个宫女说道:

  "你们等会就跟着你们大娘子回去吧!要尊敬你们的大娘子,你们是我宫里出来的,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不会有人为难你们的。"

  "谢太后教导,奴婢们知道了。"宫女们知道这是太后给自己撑腰,纷纷跪地谢恩。

  官家看着太后今天的行为,低垂的眼睛满是狠厉,这老太婆今天居然这般厉害,要是她以后经常这般用孝道来压制我。

  那我这个皇帝还当的有什么意思,心里暗狠狠的想着,看来得想办法除掉太后才行。

  朝堂和宫廷自己也掌握的差不多了,到时得想办法让太后慢慢病逝,毕竟太后年龄也大了,她这般年龄死了,也是正常别人也不会怀疑。

  太后不经意的看向皇帝,就见她眼里的狠辣都快藏不住了,心里一惊。

  几十年沉浮后宫的太后自然能看懂他的意思,心头一紧,随即就有了主意。

  也不想和她拐弯抹角,对着皇帝幽幽的说道:

  "皇帝啊!我让你纳妃嫔,你不会狠毒了我吧!"

  "儿臣不敢。"皇帝正想着怎么除掉太后,就听到太后这般问道,只觉心中的想法被太后看透了,又赶紧跪到地上否认。

  "没有啊!没有就好,昨天李太医刚给我请了平安脉,说我身体很是健康,还说我起码能活到70岁呢!皇帝你觉得呢!"太后看着官家语气幽幽的说着。

  "母后儿臣也觉得李太医说的对。"官家声音颤抖,也听明白了太后的意思,知道太后在警告自己。

  太后听到官家的话,笑着说道:"那就借官家吉言了。"

  说完又对着明兰几人和五位新晋的宝林说道:"你们都是好的,我老人家一个孤单啊!太医和官家都说的我能活到七十,你们可要时不时的进宫来陪我啊!"

  众人听着太后和官家交锋,只觉冷汗直冒,这可是皇家的阴私啊!

  是自己该听的吗?一个个恨不得把头埋到地缝里去,全身汗毛都立了起来。

  又过了一会在太后和官家终于让自己退下的那一刻,几人纷纷松了一口气,果然天家的威严不可冒犯。

  几人胆战心惊的带着太后赐下的贵妾,急匆匆的朝着宫外走去,恨不得多长几条腿,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不来时还是嬉皮笑脸的两人,看着墨兰带着人在宫门口上了马车。

  也只能苍白着脸,颤颤巍巍老老实实的领着太后赐下的五个贵妾各自回府,也没了开始的嚣张跋扈。

  喜欢知否恶毒女配墨兰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