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医馆门口的巷子本就狭窄阴暗,几个彪形大汉往前一堵,更是连光都透不进几分。
为首的壮汉一脸横肉,抱着胳膊,上下打量着元亮,声音粗嘎:“你就是元亮?”
元亮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强作镇定地拱了拱手,试图拿出状师的派头:“正是在下。不知几位好汉找元某有何贵干?可是有什么官司纠纷需要代为诉讼?” 他希望能用“状师”的名头唬住对方。
那壮汉啐了一口唾沫,狞笑道:“诉讼?爷们儿今天不跟你论官司,只论拳头!”
话音未落,另外几人已经默契地围了上来,将他困在中间,巷墙冰冷粗糙的触感抵着他的后背。
元亮冷汗瞬间就下来了,声音发紧:“各……各位好汉!有话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若是求财,我……我身上还有几文……” 他下意识地去摸怀里那仅剩的几枚铜钱。
“谁他妈跟你君子!扁他!” 壮汉根本不给他废话的机会,一拳就照着他面门捣来!
元亮吓得魂飞魄散,求生本能让他猛地将手里那两贴刚买的、油腻腻的黑膏药朝着正面那人的眼睛砸了过去,同时身子一矮,像泥鳅一样从两人之间的缝隙里挤了出去,拔腿就往巷子口狂奔!
“操!还敢还手!追!别让这酸丁跑了!” 壮汉抹掉糊在眼皮上的药膏,气得哇哇大叫,带着人猛追上去。
元亮这辈子都没跑这么快过,肺叶火辣辣地疼,身后的脚步声和咒骂声如影随形。他慌不择路,专门挑狭窄曲折的小巷钻,心里又惊又怒:十有八九是周耀先那个睚眦必报的小人!才这么会儿功夫,报复就来了!
可他低估了这些人的体力和对地形的熟悉。没过多久,他绝望地发现,自己竟被逼进了一条死胡同!高高的砖墙冰冷地矗立在眼前,彻底断绝了去路。
元亮背靠着墙壁,大口喘着粗气,看着那几个狞笑着步步逼近的壮汉,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竟敢当街行凶!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有功名在身的状师!你们敢动我,就不怕王法吗?小心我把你们一个个都告上官府!”
为首的壮汉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从腰间摸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在手里掂量着:“等你死了,老子把你那能说会道的嘴皮子割下来,看看是不是石头做的!得罪了谁你自己心里没数吗?还在这跟爷装糊涂充大瓣蒜!”
眼看着对方真要下死手,元亮彻底慌了,扯着嗓子大喊:“救命!救命啊!杀人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巷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威严的断喝:“干什么的!聚众斗殴!都给老子拿下!”
只见一队顶盔掼甲的官兵如同神兵天降,迅速涌入窄巷,刀枪出鞘,瞬间就将那几个措手不及的壮汉反扭胳膊,死死按在了地上。
元亮如同虚脱一般,顺着墙壁滑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他惊魂未定地对着那为首的军官连连作揖:“多……多谢军爷!多谢军爷救命之恩!”
那军官却没看他,只是扫了一眼被制伏的歹人,然后才将目光转向元亮,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语气平淡:“你就是元亮,元堂镜?”
元亮一愣,下意识点头:“正……正是在下。”
军官点了点头:“嗯,我家大人请你过府一叙。”
元亮心里刚落下的石头又提了起来,警惕地问:“敢问军爷,您家……是哪位大人?”
军官面无表情,吐出几个字:“晋州副将,高否,高大人。”
高否?那个以清廉寡言、甚至有些口吃着称的副将?元亮心里更是七上八下,自己跟这位高将军从无交集,他怎么会突然找自己?而且还是在这种时候?他试探着问:“呃……军爷,您看我这……刚受了惊吓,可否容我改日再去拜会高将军?”
那军官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点恨铁不成钢:“唉……我说元大状师,看你也是个聪明人,怎么这点眼力见都没有?你真以为刚才是碰巧遇上我们巡街?”
他踢了踢旁边一个被按着的壮汉:“你仔细瞧瞧,他们虎口、指根、掌侧那厚厚的老茧!那是长年累月握刀劈砍、拉弓射箭磨出来的!这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家丁能有的?这分明就是行伍里的人!是冲着要你的命来的!”
元亮闻言,仔细看去,果然如此!他之前只以为是周耀先派的打手,此刻才悚然惊醒,背后瞬间又是一层冷汗。“这……这……”
军官不耐地摆摆手:“话不多说,高府就在前面不远。见了大人,你自然就明白了。走吧,别让大人久等。”
……
高府
这宅子确实如元亮所闻,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简朴。门脸不大,灰墙黛瓦,与周边民宅无异,唯独门上那块“高府”的匾额,黑底金字,做得格外硕大端正,与这低调的门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仿佛执拗地彰显着某种不容置疑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亮低声嘀咕了一句:“久闻高大人清廉,没想到……竟真是住在这种地方。” 带路的军官瞥了他一眼,没接话。
进了院子,里面更是简单,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摆设,只有几棵耐寒的树木和一口老井。军官引他到正屋门前:“高大人就在里面,你自己进去吧。”
元亮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被抓扯得凌乱的衣袍,这才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同样简单,但收拾得极为干净。晋州副将高否正坐在主位的椅子上,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两盏热气腾腾的粗茶。他穿着家常的旧袍子,面容刚毅,眼神沉静,看不出丝毫武将常见的跋扈之气。
元亮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学生元亮,见过高将军。”
高否抬了抬手,声音果然有些磕绊,但语气平和:“免……免礼。坐……坐吧。” 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元亮忐忑地坐下半个屁股,小心翼翼地问:“不知……高将军召学生来此,有何吩咐?”
高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自己那杯茶吹了吹气,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推到元亮面前,言简意赅:“为……为吾……吾弟。”
“高将军的弟弟?” 元亮更加疑惑,他从未听说高否还有什么弟弟在晋州地界。
“自……自己看。” 高否示意他看信。
元亮满腹狐疑地拿起信。信纸是常见的毛边纸,字迹却力透纸背,带着一股熟悉的、让他牙痒痒的张扬劲儿:
「高大哥近来可好?弟在高阳遇一棘手案子,琐事缠身,一直未及写信。今有一事相托:今日我让手下木头,海扁了王怜那老狐狸的一个门生。王怜心思缜密多疑,此举恐会让他联想到“苦肉计”,进而对那元亮下杀手灭口。此子虽品行有亏,然确有大才,于弟日后谋划大有可用之处。若他遭难,望大哥能出手保全,劝其来高阳助我。——弟张经纬」
“张!经纬!” 元亮看完信,气得浑身发抖,指节捏得咔吧作响,信纸在他手中皱成一团!所有的委屈、愤怒、恐惧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他!我落到这步田地,全都是因为他!他还有脸让你来救我?!他把我当什么了?!”
就在这时,里间的门帘被掀开,高小兰自己驱动着轮椅缓缓出来。她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澈而平静,看着激动失态的元亮,声音不高却自带分量:“元先生,今日在幕僚院,我替你解围一次。方才在巷中,我父亲又救你一次。你确定要在我高家的地方,对着我父亲如此失态?”
元亮被高小兰的话一噎,看到端坐不语的高否,猛地意识到自己还在别人府上,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强行压住翻腾的情绪,但胸口仍在剧烈起伏,咬着牙道:“高小姐……我……”
高小兰驱动轮椅近前,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坚定:“张经纬与我父亲乃是至交好友,他的信,父亲看了,也做了。如今,看在我高家两次出手的份上,元先生,可否冷静下来,考虑前往高阳助他一臂之力?那里或许才有你真正的用武之地。”
元亮此刻被愤怒和屈辱冲昏了头脑,梗着脖子,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我不去!我就是饿死,被人打死在晋州街头!也绝不去投奔他张经纬!”
高小兰静静地看了他片刻,没有恼怒,也没有再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人各有志,既如此,也不便强求。” 她转向门外,“贝塔!”
刚才那名军官应声而入。
“送元先生回去。” 高小兰吩咐道,又补充了一句,“务必……将他安全送到家。” 那“安全”二字,微微加重了语气。
元亮看着高小兰那平静无波的脸,又看了看沉默如山的高否,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抓起那封皱巴巴的信,转身跟着军官走了出去。背影里充满了不甘、愤怒,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茫然。
喜欢做皇帝又不会做,只能靠通天代
为首的壮汉一脸横肉,抱着胳膊,上下打量着元亮,声音粗嘎:“你就是元亮?”
元亮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强作镇定地拱了拱手,试图拿出状师的派头:“正是在下。不知几位好汉找元某有何贵干?可是有什么官司纠纷需要代为诉讼?” 他希望能用“状师”的名头唬住对方。
那壮汉啐了一口唾沫,狞笑道:“诉讼?爷们儿今天不跟你论官司,只论拳头!”
话音未落,另外几人已经默契地围了上来,将他困在中间,巷墙冰冷粗糙的触感抵着他的后背。
元亮冷汗瞬间就下来了,声音发紧:“各……各位好汉!有话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若是求财,我……我身上还有几文……” 他下意识地去摸怀里那仅剩的几枚铜钱。
“谁他妈跟你君子!扁他!” 壮汉根本不给他废话的机会,一拳就照着他面门捣来!
元亮吓得魂飞魄散,求生本能让他猛地将手里那两贴刚买的、油腻腻的黑膏药朝着正面那人的眼睛砸了过去,同时身子一矮,像泥鳅一样从两人之间的缝隙里挤了出去,拔腿就往巷子口狂奔!
“操!还敢还手!追!别让这酸丁跑了!” 壮汉抹掉糊在眼皮上的药膏,气得哇哇大叫,带着人猛追上去。
元亮这辈子都没跑这么快过,肺叶火辣辣地疼,身后的脚步声和咒骂声如影随形。他慌不择路,专门挑狭窄曲折的小巷钻,心里又惊又怒:十有八九是周耀先那个睚眦必报的小人!才这么会儿功夫,报复就来了!
可他低估了这些人的体力和对地形的熟悉。没过多久,他绝望地发现,自己竟被逼进了一条死胡同!高高的砖墙冰冷地矗立在眼前,彻底断绝了去路。
元亮背靠着墙壁,大口喘着粗气,看着那几个狞笑着步步逼近的壮汉,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竟敢当街行凶!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有功名在身的状师!你们敢动我,就不怕王法吗?小心我把你们一个个都告上官府!”
为首的壮汉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从腰间摸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在手里掂量着:“等你死了,老子把你那能说会道的嘴皮子割下来,看看是不是石头做的!得罪了谁你自己心里没数吗?还在这跟爷装糊涂充大瓣蒜!”
眼看着对方真要下死手,元亮彻底慌了,扯着嗓子大喊:“救命!救命啊!杀人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巷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一声威严的断喝:“干什么的!聚众斗殴!都给老子拿下!”
只见一队顶盔掼甲的官兵如同神兵天降,迅速涌入窄巷,刀枪出鞘,瞬间就将那几个措手不及的壮汉反扭胳膊,死死按在了地上。
元亮如同虚脱一般,顺着墙壁滑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他惊魂未定地对着那为首的军官连连作揖:“多……多谢军爷!多谢军爷救命之恩!”
那军官却没看他,只是扫了一眼被制伏的歹人,然后才将目光转向元亮,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语气平淡:“你就是元亮,元堂镜?”
元亮一愣,下意识点头:“正……正是在下。”
军官点了点头:“嗯,我家大人请你过府一叙。”
元亮心里刚落下的石头又提了起来,警惕地问:“敢问军爷,您家……是哪位大人?”
军官面无表情,吐出几个字:“晋州副将,高否,高大人。”
高否?那个以清廉寡言、甚至有些口吃着称的副将?元亮心里更是七上八下,自己跟这位高将军从无交集,他怎么会突然找自己?而且还是在这种时候?他试探着问:“呃……军爷,您看我这……刚受了惊吓,可否容我改日再去拜会高将军?”
那军官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点恨铁不成钢:“唉……我说元大状师,看你也是个聪明人,怎么这点眼力见都没有?你真以为刚才是碰巧遇上我们巡街?”
他踢了踢旁边一个被按着的壮汉:“你仔细瞧瞧,他们虎口、指根、掌侧那厚厚的老茧!那是长年累月握刀劈砍、拉弓射箭磨出来的!这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家丁能有的?这分明就是行伍里的人!是冲着要你的命来的!”
元亮闻言,仔细看去,果然如此!他之前只以为是周耀先派的打手,此刻才悚然惊醒,背后瞬间又是一层冷汗。“这……这……”
军官不耐地摆摆手:“话不多说,高府就在前面不远。见了大人,你自然就明白了。走吧,别让大人久等。”
……
高府
这宅子确实如元亮所闻,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简朴。门脸不大,灰墙黛瓦,与周边民宅无异,唯独门上那块“高府”的匾额,黑底金字,做得格外硕大端正,与这低调的门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仿佛执拗地彰显着某种不容置疑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亮低声嘀咕了一句:“久闻高大人清廉,没想到……竟真是住在这种地方。” 带路的军官瞥了他一眼,没接话。
进了院子,里面更是简单,几乎没什么像样的摆设,只有几棵耐寒的树木和一口老井。军官引他到正屋门前:“高大人就在里面,你自己进去吧。”
元亮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被抓扯得凌乱的衣袍,这才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同样简单,但收拾得极为干净。晋州副将高否正坐在主位的椅子上,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两盏热气腾腾的粗茶。他穿着家常的旧袍子,面容刚毅,眼神沉静,看不出丝毫武将常见的跋扈之气。
元亮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学生元亮,见过高将军。”
高否抬了抬手,声音果然有些磕绊,但语气平和:“免……免礼。坐……坐吧。” 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元亮忐忑地坐下半个屁股,小心翼翼地问:“不知……高将军召学生来此,有何吩咐?”
高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自己那杯茶吹了吹气,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推到元亮面前,言简意赅:“为……为吾……吾弟。”
“高将军的弟弟?” 元亮更加疑惑,他从未听说高否还有什么弟弟在晋州地界。
“自……自己看。” 高否示意他看信。
元亮满腹狐疑地拿起信。信纸是常见的毛边纸,字迹却力透纸背,带着一股熟悉的、让他牙痒痒的张扬劲儿:
「高大哥近来可好?弟在高阳遇一棘手案子,琐事缠身,一直未及写信。今有一事相托:今日我让手下木头,海扁了王怜那老狐狸的一个门生。王怜心思缜密多疑,此举恐会让他联想到“苦肉计”,进而对那元亮下杀手灭口。此子虽品行有亏,然确有大才,于弟日后谋划大有可用之处。若他遭难,望大哥能出手保全,劝其来高阳助我。——弟张经纬」
“张!经纬!” 元亮看完信,气得浑身发抖,指节捏得咔吧作响,信纸在他手中皱成一团!所有的委屈、愤怒、恐惧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都是因为他!都是因为他!我落到这步田地,全都是因为他!他还有脸让你来救我?!他把我当什么了?!”
就在这时,里间的门帘被掀开,高小兰自己驱动着轮椅缓缓出来。她面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清澈而平静,看着激动失态的元亮,声音不高却自带分量:“元先生,今日在幕僚院,我替你解围一次。方才在巷中,我父亲又救你一次。你确定要在我高家的地方,对着我父亲如此失态?”
元亮被高小兰的话一噎,看到端坐不语的高否,猛地意识到自己还在别人府上,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强行压住翻腾的情绪,但胸口仍在剧烈起伏,咬着牙道:“高小姐……我……”
高小兰驱动轮椅近前,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坚定:“张经纬与我父亲乃是至交好友,他的信,父亲看了,也做了。如今,看在我高家两次出手的份上,元先生,可否冷静下来,考虑前往高阳助他一臂之力?那里或许才有你真正的用武之地。”
元亮此刻被愤怒和屈辱冲昏了头脑,梗着脖子,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我不去!我就是饿死,被人打死在晋州街头!也绝不去投奔他张经纬!”
高小兰静静地看了他片刻,没有恼怒,也没有再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人各有志,既如此,也不便强求。” 她转向门外,“贝塔!”
刚才那名军官应声而入。
“送元先生回去。” 高小兰吩咐道,又补充了一句,“务必……将他安全送到家。” 那“安全”二字,微微加重了语气。
元亮看着高小兰那平静无波的脸,又看了看沉默如山的高否,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抓起那封皱巴巴的信,转身跟着军官走了出去。背影里充满了不甘、愤怒,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茫然。
喜欢做皇帝又不会做,只能靠通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