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墓室-《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整个墓道的墙壁上,都雕刻着画。

  其中都是以菊花为主。

  在墓主的甬道一方,并排着三条甬道。

  意思很明显,三条甬道通往三座墓室。

  而李青臣的甬道位于正中央,两边对称各一条甬道。

  唐青猜测,每条甬道都连接着一个墓室。

  也就是说,这里面至少埋葬了三个人。

  按照李青臣生平简介,他一共娶了两任妻子。

  李青臣墓室左右,应该埋葬的是他的两任妻子。

  “泉哥,直播间的朋友们,我们从右边的甬道进去。”唐青指着右边说道。

  【古先生肯定已经知道右边是什么?】

  【这布局好奇怪,我第一次见。】

  【说的你以前经常见古墓一样。】

  【古先生以前直播的古墓里,可没有这样的布局。】

  【按照古代埋葬的规矩,居然出现三条甬道,那里面就应该至少埋葬了三个人。】

  “这位网友说的很对,三条甬道,就说明这里面至少埋葬了三人。”唐青接话道。

  “而据我猜测,墓主的两边埋葬的,应该是他的两任妻子。”

  “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

  唐青说着,向右边的甬道走去。

  唐青走到甬道口,施展出《净墓术》和《守墓术》。

  此甬道同样狭小,“两边墙砖上也雕刻有字。”

  唐青再次仔细辨别砖上的字,“这是《奏议》第四卷。”

  【什么???】

  【《奏议》第四卷,那整个甬道应该也刻有《奏议》的三卷。】

  【没想到,还刻有《奏议》的卷宗。】

  【那另外一个甬道,是不是也刻有《奏议》的三卷。】

  【古先生,麻烦你再到另外一个甬道看一下。】

  唐青又走到左边的甬道口,同样使用《净墓术》和《守墓术》。

  然而这条甬道,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这是里面垮塌了?”泉哥疑惑的说道。

  整个甬道内,已经被泥土涌入堵住。

  【应该是里面垮塌了。】

  【垮塌应该跟暗河同时发生的,都是因为大地震。】

  【应该是地震造成的。】

  【我之前还疑惑,既然发生大地震,古墓怎么可能完好无损。

  没想到这边就垮塌了。】

  甬道里面被堵塞大半,外面边上的墙砖还是能看见。

  唐青同样在上面找到了文字,“这里开始是《奏议》的第十八卷。”

  【怎么会是第十八卷,难道跳着刻的?】

  【古代雕刻是很讲究的,不可能是跳着刻。】

  【我想到了,甬道进去还有墓室,墓室的墙上肯定还刻着有。

  所以到了这里才是《奏议》的第十八卷。】

  【看来我们的猜测是没错,也只有这么解释才行的通。】

  【一会古先生进入右边墓室,就知道结果了。】

  【古代雕刻也很有讲究,正墓主雕刻前三卷。

  正妻则雕刻第四至第十七卷,第二任妻子则雕刻第十八到第三十卷。

  都是按照尊卑顺序来雕刻的。】

  【整个完整的《奏议》30卷,应该都全部雕刻了出来。】

  【可惜了,左边的墓室垮塌,录不了视频。】

  【古先生,麻烦你把能录的全部录下来。】

  现在这些人说话客气多,应该都是能从国家手里拿到视频的人。

  唐青把没堵的一小段左边甬道全部录完,又来到右边甬道录视频。

  甬道的尽头,同样有一道石门。

  这次从外面推动石门,就轻松了许多。

  唐青再次施展两种秘术,果然如他想的一样。

  这里还埋葬了一个人。

  唐青使用《复木术》恢复棺木,他恭敬的上了一柱香。

  【古先生,快看墙壁上是不是雕刻有《奏议》的其它卷宗?】

  泉哥怕唐青没有看到网友发的消息,还好心提醒唐青。

  “古先生,你看墙上是不是刻有《奏议》?”

  “好!”唐青走近墙边。

  “砖上确实都是字,我找一下开头。”

  唐青这次开着头灯找,“找到了,这里是《奏议》第七卷开始。

  应该跟你们猜测的一样,右墓室里雕刻了十四卷。”

  “我还是给你们录制下来。”

  【麻烦古先生。】

  【也只有古先生才有这耐心。】

  【古先生一直心肠挺好。】

  【只要你不惹古先生,他都很好说话。】

  【如果你惹了古先生,那就小心古先生报复。】

  【趁古先生录制视频,泉哥是不是该抽奖了?】

  【对,泉哥还得多发点福袋。】

  泉哥笑道:“为了满足粉丝们的愿望。

  既然古先生忙,那我就给大家抽手机和福袋。”

  唐青这次录制时间有点长,毕竟墓室挺大的。

  正妻墓室里面除了棺材,其余什么也没有。

  也不知道是没放,还是被下面泥土覆盖了。

  墓室的后方,还有一个侧室。

  侧室里面,一般都是堆放墓主的贡品。

  唐青走进侧室,里面果然摆放着一些东西。

  地上有瓷器、陶俑、女士配饰。

  瓷器依然是北宋龙泉窑青瓷。

  这次的陶俑里面,倒是有几个特别的。

  一件是乌龟拖着铜镜,还有一件乌龟拖着化妆盒。

  从两只乌龟可以看出,墓主很喜欢乌龟。

  还有几只奇特的鸟,年代久远,上面的颜色都已经掉落。

  唐青通过系统得知,“这是百灵鸟。”

  “古先生,旁边的那个是什么鸟?”泉哥问道。

  “我看看,这是玄凤鹦鹉,脱了色不好认。

  现在市面上也有,玄凤鹦鹉以其温和的性格,独特的羽冠受到欢迎。

  它们性格安静且胆小,对主人忠诚,所以很受女子喜欢。”

  唐青拿起一只鸟,“这只鸟,大家可能更不认识。

  它的名字叫绣眼鸟,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

  “绣眼鸟因其小巧玲珑、鸣声清脆而受到喜爱。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宋徽宗的《梅花绣眼图》。

  画中就描绘了绣眼鸟,在梅花丛中的生动场景。

  展现了北宋文人对这种鸟的偏爱。

  绣眼鸟的饲养,在北宋文人中尤为流行。

  成为他们追求自然之趣的象征。

  李青臣作为文人,肯定也不例外。”

  “墓主喜欢养绣眼鸟,肯定是为了迎合她的丈夫李青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