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舰载青铜炮-《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古先生介绍完权杖,单手握着权杖,模仿了国王动作。

  古先生是一点王权的感觉也没感觉到。

  “各位,别把权杖想的太圣神化。

  在我们的手里,就是一柄普通的权杖。

  只有在国王手里,它才有它的作用。”

  “权杖只是权力剧场中的一件核心道具。

  菲利普四世的权杖,并非是静态的一件工艺品。

  而是其政治策略的一种物质延伸。”

  “在权杖的材质上,黄金与宝石宣告着财富垄断。

  在当时是呼应其没收圣殿骑士团资产,以此来充实国库的财政集权。

  而在权杖的构造上,权杖分为三段结构组成,映射出“天国—君主—臣民”的等级秩序,为国王的中央集权提供视觉合法性。

  而在权杖样式中,体现了宗教与纹章元素的叠加,构建出“国王即国家化身”的绝对权威叙事。”

  “所以,权杖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代表的意义太多。

  我说的都不是很全面。”

  夏国:【其实总得来说,权杖就是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夏国:【如果没有古先生的解读,谁会在意权杖代表什么!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只要权杖值钱,能换来钱,就是最好的!】

  巴基施坦:【还是夏国朋友说的好,在我眼里权杖就是钱,没有其它什么意义。】

  佛郎机国:【庸俗!

  谁能把此权杖拿到佛郎机国来,我绝对给他大笔钱换取。】

  扶桑国:【别做白日梦,谁能拿到此权杖,说明他已经找到了沉船。

  沉船上的东西都价值不菲,随便卖一样都能发财。

  谁还有心思给你送权杖。】

  古先生把权杖又放回去,继续寻找其它东西。

  “咦,一门炮?”古先生刨开淤泥就发现一门火炮。

  “这是船上的火炮?”泉哥惊讶道。

  唐青则说道:“这应该是佛郎机国的青铜炮。”

  夏国:【17世纪完整的青铜炮可不多见。】

  扶桑国:【17世纪的海上火炮,确实非常少见。

  这可是了解当时佛郎机国科技的重要依据。】

  佛郎机国:【在17世纪,我国的海上火炮绝对是最先进的。】

  大不列颠:【呵呵呵,说出来不怕被人笑死。

  17世纪的佛郎机国火炮,已经严重落后我国。】

  法兰西:【17世纪的佛郎机国火炮,在我国的火炮面前不堪一击。】

  古先生把整个炮打扫干净,“看这门青铜炮的外观和长度,这应该属于一门青铜加农炮。”

  古先生说着的时候,还在青铜炮的旁边随意的扫了扫。

  按照古先生的想法,这么重的一门重炮,应该还有运载的炮架。

  果然在青铜炮旁边,有一架四脚翻天的四轮炮架。

  “这是青铜炮的炮架!”唐青解释道。

  夏国:【这么大一门青铜加农炮,即使有四轮炮架,那肯定也要几个人才推的动。】

  巴基施坦:【这门青铜加农炮应该有几吨重。】

  扶桑国:【这门青铜加农炮,在17世纪算比较先进了。】

  哥伦必亚:【就是这门青铜加农炮打开我国的国门,残害我国的人民。】

  弥鹿:【这门青铜加农炮沾满了我国人民的鲜血。】

  玻璃维亚:【这门青铜加农炮,轰开了我国的国门。

  这群强盗真是可恶!】

  古先生拿出卷尺丈量加农炮,“各位,这门加农炮的炮管长2.9米。

  加农炮的口径是36磅,也就是铁弹约16.3公斤。”

  “按照量的两个数据计算,这门加农炮大约重2.3吨。

  它属于主力舰炮,用于近距离摧毁敌舰结构。

  青铜加农炮,可以说是射程远、威力大,主要用于主力舰对决。”

  古先生摸了摸青铜炮,“在17世纪,佛郎机国舰炮已经以青铜为主,也就是铜锡合金。

  它相比16世纪的铁炮,更耐腐蚀、而且不易炸膛。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青铜炮的成本高昂。”

  夏国:【当时的佛郎机国还是挺有钱,已经全部列装青铜炮。】

  夏国:【他们是被逼的没有办法,当时的大不列颠、法兰西,都已经列装青铜炮。

  如果他们再不列装,就只有挨揍的份。】

  法兰西:【佛郎机国是列装了青铜炮。

  可是他们列装的青铜炮太混杂,完全没有显示出他们的优势。】

  大不列颠:【主要还是佛郎机国的思想落后,还保留着登舰厮杀思想。】

  古先生摸着青铜加农炮,“据历史记载,佛郎机国当时的思想是有点落伍,才导致他们海权衰落。

  -**炮术理念落后**:直至17世纪初,西班牙仍坚持高尾楼舰体设计(便于步兵作战),而英荷已发展低舷、快速炮舰。

  比如当时火力上就存在差距。

  大不列颠战舰已经采用线性战术,也就是单纵队舷炮齐射。

  而佛郎机国的重型炮数量却严重不足。

  例如同期大不列颠750吨舰配备24-30门重炮,而佛郎机国同级舰仅配了18门。

  可想火力差距有多大。”

  “还有炮弹的计量标准差异,佛郎机国当时使用卡斯提尔磅,大约460克。

  而法兰西磅更重,大约是489.5克,所以法兰西的炮弹威力更大。”

  “可以说,在后来的海战中,佛郎机国是完全没有优势。

  所以佛郎机国的海上霸权,在17世纪逐渐走向衰落。”

  夏国:【两国一对比,差距是有点大。】

  扶桑国:【只能说,当时的佛郎机国领导人思想落伍。

  他们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以为其它国家还是落后。】

  夏国:【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人落后都会被淘汰。

  更别说一个国家落后,国家落后就只有被其它国家欺负。】

  佛郎机国:【我们国家至少辉煌过,也没有其它国家敢欺负。】

  古先生指着旁边的四轮炮架说道:“佛郎机国早期的炮架,是两轮炮架。

  大家应该在电影里面看过,就是普遍使用的陆地式双轮炮架。

  那种两轮炮架移动笨拙,而且射角调整受限。”

  “直到17世纪30年代后,佛郎机国才借鉴其它国家的技术,改用四轮滑轮炮架。

  提升了装填效率与射击灵活性,四轮炮架也成为18世纪标准配置。”

  “可以说,佛郎机国在炮架方面,也是落后于其它国家。”

  夏国:【这叫一步落后,那就步步落后。】

  扶桑国:【佛郎机国的思想、技术,都已经落后,所以才会衰落。】

  佛郎机国:【我国再怎么落后,那也比当时的亚洲强。】

  夏国:【你不服,现在可以来试试。】

  夏国:【不用过来试,我们现在可以去佛郎机国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