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收药(上)-《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很快,张以锋和蒙小丽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看着又黑又瘦的女儿,刘显芬忍不住一阵心疼,抓着女儿的手臂唏嘘不已。

  "老三,你怎么这么瘦了,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啊?"

  蒙小丽在家里排行老三,除开蒙洪,她在家里是最不起眼,因此养成的性格也最温和。

  看到父亲、母亲和大姐一起来,蒙小丽开心的安慰母亲道:"娘,你别担心,我就是这段时间太累了,所以瘦了一些,等忙完了地里的活,我就能长回来了。"

  老蒙在一旁沉默不语,心中却跟明镜似的。

  老三家一直日子就紧巴,去年跟着自己赚了些钱,日子才过得宽裕一些。

  如今,官府的各种赋税和杂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老三家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所以,老蒙更坚定了劝女儿女婿去小石村的想法。

  只不过,老三的婆婆还在,这件事不是他们两个能做主的,想要达成这个目的,还要说服张以锋的老娘才行。

  母女俩在一旁说话,沈沉玉在厨房张罗午饭招待岳母几人。

  张以锋陪着岳父说话,聊着一些农桑之事。

  蒙小华闲来无事,就在周围走走瞧瞧。

  张桥村是一个不大的村子,全村有三十来户人。

  和小石村一样,张桥村边也有一条小溪流过,只是溪流比小石村的那一条要小一些。

  溪边的不少的地方泥土蓬松,一看就是被翻过不久。

  蒙小华心中了然,这些地方不久前应该都长着芋头,只是现在都成为了老百姓的救命粮。

  张以锋家正堂三间茅屋,旁边搭了一块作为厨房,一阵阵炊烟升腾而起,伴随着一阵食物的香气。

  蒙小华走到旁边的一个邻居家门口,看到屋前的晒坝上,一个流着鼻涕的孩子,两三岁的样子,端着一个破碗坐在门槛上,努力的啃着碗里的东西,看那模样,应该就是几块芋头。

  看到蒙小华走来,一个老太太热情的问道:"唉,那个,你是沈沉玉她家的客人吗?"

  蒙小华笑着点头道:"对啊,蒙小丽是我妹妹,我和爹娘一起来看看她。"

  老太太闻言,脸上多了几分热情,笑着道:"啊呀,你就是蒙小丽的大姐啊,我可没少听沈沉玉提起你,你可是一个能干人啊,自己赚了钱,还帮衬了他们家不少。"

  蒙小华谦逊的道:"多谢嬢嬢谬赞,我也只是赚点辛苦钱,姊妹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再说了,也是他们自己肯吃苦,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老太太却不认可这点,摇头道:"你就别谦虚了,我和沈沉玉多少年的邻居了,他家的情况我还能不晓得吗?以前大家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自从张以锋做了什么买卖,现在他们至少不用担心没饭吃,比我们村里其他人强多了。"

  蒙小华闻言,心中明白老太太说的是实话。

  人言:乱世人不如太平犬。

  生在乱世,能勉强活下来就已经让人竭尽全力了,老百姓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求,根本没有其他余力去想其他的东西。

  蒙小华对老太太道:"嬢嬢,我有个路子可以告诉你,你可以试一试。"

  老太太闻言眼前一亮,急切的问道:"丫头,你有什么好路子你告诉嬢嬢,我要是得了好处,一定会感谢你的。"

  对于老太太口中的感谢,蒙小华并不在意,她是想到今后做蚊香需要不少的材料,而且,小石村周围的野生药材也被采得差不多了。

  这张桥村周围同样满是山,山上长满了别人眼中没用的野草。

  这些野草,就是蒙小华需要的药材。

  所以,她想要拓展一下药材来源的同时,也拉拔一下这些日子过得太苦的人。

  利人利己,一举两得。

  她从路边摘下一棵车前草道:"嬢嬢,我认识一个收购药材的人,他那里需要不少药材,你可以把这些常见的药材,比如车前草、夏枯草、过路黄这些采回来晒干卖给他,能换钱,也能换粮食。"

  另外,我听说他还需要樟树皮、樟树叶、薄荷叶、藿香叶、香薷叶、野菊花等等,要是你能收集起来晒干,同样也能卖钱。"

  老太太闻言眼前一亮,急忙问道:"丫头,你说的是真的,这些真的能卖钱?"

  蒙小华笑着道:"嬢嬢,我骗你做什么,而且,我妹妹的家就在这里,我要是骗你,她以后在在村里还怎么做人,你要是不信,现在就去摘车前草和夏枯草,这两样最常见也最多,等我们离开的时候你拿给我,我算钱给你,如何?"

  老太太惊喜的问道:"你说的是真的,真的给我钱。"

  蒙小华笃定的道:"你试试就知道了,我没必要和你开玩笑。"

  老太太转身进了屋子,拿出一个米筛,里面装着晒干的野菊花,对蒙小华道:"丫头,我这里有一些去年秋天采的野菊花,大概半斤左右,你看行吗?"

  蒙小华接过米筛,拿起一朵菊花闻了闻,药香浓郁,确实是上好的野菊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将米筛递给老太太道:"嬢嬢,这个野菊花不错,我给你十二文一斤,半斤就是六文钱,你看行不行?"

  一听蒙小华的话,老太太顿时就不淡定了,急忙道:"行,太行了,要不我给你包起来?"

  说完,老太太就眼巴巴的看着蒙小华。

  蒙小华心知肚明,从袖子里拿出六个铜板,一个一个递给老太太。

  老太太接到钱,脸上满是惊喜。

  她万万没想到,去年采来准备泡水喝的野菊花,居然换到钱了。

  半斤野菊花六文钱,放在现在粮食价格涨了,也能买一斤陈米了。

  这丫头真是个大好人啦!

  真的把钱拿在手里,老太太的心思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

  家里其他人都去地里干活了,她一个人在家带着小孙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现在去采点车前草,能不能换钱,试一下就知道了。

  反正,蒙小华是来沈沉玉家做客的,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离开。

  山上没人要的野草真能卖钱,自己就赚到了,要是这个丫头骗自己,看自己不找上门去好好闹腾沈沉玉一番。

  打定主意,老太太对蒙小华道:"丫头,你说定了,我拿车前草来,你也给我钱?"

  蒙小华点头应道:"嗯,我说话算数,只要你拿车前草和夏枯草来,我就给你钱,只是我要提前说清楚,晒干的车前草十文钱一斤,新鲜的车前草价钱要便宜一半。夏枯草也是一样。"

  老太太闻言一点没有觉得价格太便宜,反而有些惊喜。

  只要蒙小华说得是真,一斤车前草能卖五文钱,岂不是就能买一斤陈米了。

  这个季节,车前草长得漫山遍野都是,只要采上一阵,弄回来十斤八斤没有问题。

  十斤车前草就能卖五十文钱!

  她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粮食在对自己招手。

  老太太再也没有闲心和蒙小华聊下去了,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孩子,拎了一个筐子走了。

  不管蒙小华说的是不是真的,她都决定试一试。

  反正这会儿已经快到晌午了,地里也太热,干脆去招呼儿子、儿媳们还有老头子一起采车前草。

  要是能卖钱,家里岂不是就能赚一大笔了。

  喜欢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