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哥,花花和大祥还没有过来吗?”
郑永红见办公室里只有王东升和明明两人,疑惑的问道。
“嗯,他们还没有过来,估计还要等一会儿。”
王东升说着,转头看向两个大侄子,说道:“你们去火车站附近,把花花和大祥叫过来。”
“好。”
陈建设和李宏伟应了一声,立即从办公室离开,骑着车子前往火车站。
“花花和大祥在火车站附近做什么?”
冯卫东好奇的问道。
“他们两个在火车站附近卖喇叭裤,估计现在正是人多的时候,不去叫他们,还不知道要等到几点。”
现在这个点儿,正是工人下工的高峰期,火车站附近的人非常多,要是不去叫他们,这两人绝对会卖到八九点钟才会收摊。
王东升对花花可是非常了解。
“喇叭裤?”
“我靠,我们在卖这种裤子,晚上得让他们给我留几天,我之前就见别人穿过,一直没有找到卖货的摊贩。”
“这是从南方拿过来的货吗?”
冯卫东眼前一亮,连忙询问。
“对,就是从羊城带回来的。”
“带的还不少,给你们一人留几件都没问题,这玩意进货便宜,一条喇叭裤,就八块钱。”
王东升从口袋里拿出牡丹烟,给明明,郑永红,冯卫东一人散了一根。
“这么便宜,我记得之前有人卖过,最低都要四五十块钱一条,靠,干这个还真是赚钱。”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从南方弄这玩意过来卖。”
郑永红没想到这喇叭裤进货价会这么低。
八块钱,在他们这儿都买不了做裤子的布。
“也就最近这段时间,价格便宜。”
“前两年这喇叭裤的进货成本,还是挺高的。”
“而且,布料不同,进货价格也不同。”
“用的确良布做出来的喇叭裤,进货价就得二十多块。”
“还有国外一些牛仔裤的布料,进货价更贵。”
“花花拿的是最便宜的一种布料的货。”
王东升吸了一口烟,随口解释道。
“那也不少赚。”
“升哥,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咱们可以以集体企业的名义,开一个电子表厂,但是需要各种技术资料,还得省厅批准。”
“只要资料齐全,其他的事情,我这边都能搞定。”
郑永红说起了正事儿。
“技术资料没问题,我能找南方的供货商提供。”
“都需要什么技术资料,你列个清单出来。”
听到可以用集体的名义开厂,王东升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不能以集体名义开电子表组装厂。
什么技术资料这些,倒是不用担心,不管是造假,还是从南方厂子剽窃过来,都简单的很。
南方很多挂靠国营单位,或者以集体名义开的厂子,都是这么干。
还有一些有外资的企业,更是挂羊头卖狗肉,只是打着外资的名义,实际上就是借用香江,或者其他外国华人的身份,办营业执照。
“还有一点,咱们得去国营厂请一个技术检验工人过来。”
“想要开厂,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人才。”
“升哥,你要是有门路的话,可以从南方请人过来,到时候只要有证,能应付过去就行。”
“咱们这边国营厂的工人,很难请到。”
郑永红拍了拍脑门,想起了这个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只是挂职,应该问题不大。”
“我还得打电话问问才行。”
“我这边要是找不到的话,就只能高价请国营厂的工人。”
王东升也不认识这方面的人才,不过,他感觉问题不大。
只要给钱,总会有人愿意干。
“嗯,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郑永红想了想,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只能先看看情况再说。
真要请国营厂的工人过来,工资最起码要比国营厂高两三倍才行。
这对他们来说,成本稍微有些大。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王东升能从羊城弄来挂职的工人。
每年给个二三百块钱就能打发。
其他人还没有过来,几人也没有继续聊电子表厂的事情。
简单把食品厂租地的事情说了说,几人分别出发,去买酒的买酒,买菜的买菜。
差不多快到八点的时候,花花,大祥才跟着陈建国,李宏伟两人回来。
“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一段时间想要买喇叭裤的人实在是太多,我们根本就走不开。”
“等会儿,我们两个先自罚三杯。”
花花见大家伙都在等着他们两个,进来之后,就连连道歉。
“我看你是想多喝酒。”
“自罚三杯就算了,给老红儿,卫东一人安排三条喇叭裤就行。”
王东升笑着说道。
“没问题,不用说三条,五条都行。”
“我都忘了这事儿,早就该给你们一人发两条。”
“大家伙穿身上,这要走在街上,绝对会是最好的宣传。”
花花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用不了这么多,一人两条就行。”
“你们忙了一下午,估计早就饿了。”
“赶紧坐下,先吃口菜,垫垫肚子。”
郑永红招呼道。
“你别说,还真饿了。”
“那我可就不跟你们客气了。”
花花跟大祥两人坐下,大口吃了起来。
见人已经来齐,王东升主动开口说起电子表厂的事情。
“各位,老红儿已经打听好了,电子表厂能以集体企业的形式开。”
“咱们现在就好好商量商量,各自想拿多少股的事情。”
花花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后,问道:“升子,开电子表厂需要多少钱?”
其他几人也都齐刷刷的把目光看向了王东升。
他们只想着一起跟着做,还真没考虑过开个厂子要多少钱的问题。
冯卫东,郑永红倒是想过,但在他们看来,应该不会比开食品厂高太多,之前也就没有太过于在意。
“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三万左右。”
“主要成本在租地,盖厂房,购买设备,原材料这上面。”
“前期我准备先租三十亩地……”
王东升把他的想法,详细的说了出来。
“升哥,租三十亩地,是不是有些多了?”
“咱们前期盖厂房,撑死用一亩地就够了吧?”
大祥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郑永红见办公室里只有王东升和明明两人,疑惑的问道。
“嗯,他们还没有过来,估计还要等一会儿。”
王东升说着,转头看向两个大侄子,说道:“你们去火车站附近,把花花和大祥叫过来。”
“好。”
陈建设和李宏伟应了一声,立即从办公室离开,骑着车子前往火车站。
“花花和大祥在火车站附近做什么?”
冯卫东好奇的问道。
“他们两个在火车站附近卖喇叭裤,估计现在正是人多的时候,不去叫他们,还不知道要等到几点。”
现在这个点儿,正是工人下工的高峰期,火车站附近的人非常多,要是不去叫他们,这两人绝对会卖到八九点钟才会收摊。
王东升对花花可是非常了解。
“喇叭裤?”
“我靠,我们在卖这种裤子,晚上得让他们给我留几天,我之前就见别人穿过,一直没有找到卖货的摊贩。”
“这是从南方拿过来的货吗?”
冯卫东眼前一亮,连忙询问。
“对,就是从羊城带回来的。”
“带的还不少,给你们一人留几件都没问题,这玩意进货便宜,一条喇叭裤,就八块钱。”
王东升从口袋里拿出牡丹烟,给明明,郑永红,冯卫东一人散了一根。
“这么便宜,我记得之前有人卖过,最低都要四五十块钱一条,靠,干这个还真是赚钱。”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从南方弄这玩意过来卖。”
郑永红没想到这喇叭裤进货价会这么低。
八块钱,在他们这儿都买不了做裤子的布。
“也就最近这段时间,价格便宜。”
“前两年这喇叭裤的进货成本,还是挺高的。”
“而且,布料不同,进货价格也不同。”
“用的确良布做出来的喇叭裤,进货价就得二十多块。”
“还有国外一些牛仔裤的布料,进货价更贵。”
“花花拿的是最便宜的一种布料的货。”
王东升吸了一口烟,随口解释道。
“那也不少赚。”
“升哥,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咱们可以以集体企业的名义,开一个电子表厂,但是需要各种技术资料,还得省厅批准。”
“只要资料齐全,其他的事情,我这边都能搞定。”
郑永红说起了正事儿。
“技术资料没问题,我能找南方的供货商提供。”
“都需要什么技术资料,你列个清单出来。”
听到可以用集体的名义开厂,王东升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不能以集体名义开电子表组装厂。
什么技术资料这些,倒是不用担心,不管是造假,还是从南方厂子剽窃过来,都简单的很。
南方很多挂靠国营单位,或者以集体名义开的厂子,都是这么干。
还有一些有外资的企业,更是挂羊头卖狗肉,只是打着外资的名义,实际上就是借用香江,或者其他外国华人的身份,办营业执照。
“还有一点,咱们得去国营厂请一个技术检验工人过来。”
“想要开厂,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人才。”
“升哥,你要是有门路的话,可以从南方请人过来,到时候只要有证,能应付过去就行。”
“咱们这边国营厂的工人,很难请到。”
郑永红拍了拍脑门,想起了这个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只是挂职,应该问题不大。”
“我还得打电话问问才行。”
“我这边要是找不到的话,就只能高价请国营厂的工人。”
王东升也不认识这方面的人才,不过,他感觉问题不大。
只要给钱,总会有人愿意干。
“嗯,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郑永红想了想,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只能先看看情况再说。
真要请国营厂的工人过来,工资最起码要比国营厂高两三倍才行。
这对他们来说,成本稍微有些大。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王东升能从羊城弄来挂职的工人。
每年给个二三百块钱就能打发。
其他人还没有过来,几人也没有继续聊电子表厂的事情。
简单把食品厂租地的事情说了说,几人分别出发,去买酒的买酒,买菜的买菜。
差不多快到八点的时候,花花,大祥才跟着陈建国,李宏伟两人回来。
“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一段时间想要买喇叭裤的人实在是太多,我们根本就走不开。”
“等会儿,我们两个先自罚三杯。”
花花见大家伙都在等着他们两个,进来之后,就连连道歉。
“我看你是想多喝酒。”
“自罚三杯就算了,给老红儿,卫东一人安排三条喇叭裤就行。”
王东升笑着说道。
“没问题,不用说三条,五条都行。”
“我都忘了这事儿,早就该给你们一人发两条。”
“大家伙穿身上,这要走在街上,绝对会是最好的宣传。”
花花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用不了这么多,一人两条就行。”
“你们忙了一下午,估计早就饿了。”
“赶紧坐下,先吃口菜,垫垫肚子。”
郑永红招呼道。
“你别说,还真饿了。”
“那我可就不跟你们客气了。”
花花跟大祥两人坐下,大口吃了起来。
见人已经来齐,王东升主动开口说起电子表厂的事情。
“各位,老红儿已经打听好了,电子表厂能以集体企业的形式开。”
“咱们现在就好好商量商量,各自想拿多少股的事情。”
花花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后,问道:“升子,开电子表厂需要多少钱?”
其他几人也都齐刷刷的把目光看向了王东升。
他们只想着一起跟着做,还真没考虑过开个厂子要多少钱的问题。
冯卫东,郑永红倒是想过,但在他们看来,应该不会比开食品厂高太多,之前也就没有太过于在意。
“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三万左右。”
“主要成本在租地,盖厂房,购买设备,原材料这上面。”
“前期我准备先租三十亩地……”
王东升把他的想法,详细的说了出来。
“升哥,租三十亩地,是不是有些多了?”
“咱们前期盖厂房,撑死用一亩地就够了吧?”
大祥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