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夺权-《四合院:开局枪毙刘海中》

  “你的所有数据和结论,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

  高建的眉头皱得更深:“什么前提?”

  “你把我们的轧钢厂,当成了三个月前的轧钢厂。”

  张西范走到会议室中央。

  “高处长,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制约我们成品率和生产速度的核心瓶颈,除了设备老化,还有什么?”

  高建不假思索地回答:“刀具损耗和冷却润滑效率。特别是加工高强度合金钢的时候,一个钻头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得换,严重影响效率。”

  这是全厂技术人员都知道的难题。

  “说得好。”

  张西范打了个响指。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王铁山带着两个保卫科的干事,抬着一个沉重的木箱,走了进来。

  “咚!”

  木箱被重重地放在会议桌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张西范亲自上前,用撬棍撬开了木箱。

  “唰!”

  一抹刺眼的、如同水银般的光亮,从木箱里泄露出来。

  箱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是一排排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钻头和刀具。

  它们的造型和色泽,与厂里现有的完全不同。

  高建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死死地盯着那些刀具,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是……”

  他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颤抖。

  “钨钴合金刀具。”

  张西范拿起其中一支,在指尖把玩。

  “硬度,是你们现在用的高速钢刀具的三倍。”

  “耐热性,提高了百分之五十。”

  “损耗率,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

  他放下刀具,又从王铁山手里接过一个铁皮桶。

  “新型石墨基润滑油。”

  “冷却效率,比我们现在的机油高一倍。”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后落在已经呆若木鸡的高建脸上。

  “高处长。”

  “现在,你还觉得,提高百分之三十的产量,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整个会议室,一片死寂。

  所有技术干部,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张西范。

  这些东西,他们只在国外的技术期刊上见过!

  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战略物资!

  这个年轻的保卫科长,是怎么弄到的?!

  高建的呼吸变得无比粗重。

  他快步走到木箱前,像抚摸情人一样,拿起一支钻头,手指在冰冷的刃口上轻轻划过。

  那极致的工业美感,那超越时代的技术结晶,让他浑身战栗。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本能,让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一场革命。

  生产力的革命!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旧的数据模型被瞬间推翻,新的变量被代入……

  一分钟后。

  他抬起头,看向张西范,眼神里,没有了敌意和质疑。

  只剩下一种混杂着震撼、狂热和敬佩的复杂情绪。

  “不止百分之三十。”

  高建的声音沙哑,却无比坚定。

  “如果这些刀具和润滑油能全面列装……”

  “我有信心,在保证安全和良品率的前提下,将产能提高……百分之四十!”

  “甚至……更高!”

  “轰!”

  会议室里,再次炸裂。

  但这一次,不再是质疑和恐慌。

  而是无法抑制的兴奋和狂喜!

  会议室的狂热,像潮水般退去。

  李怀德瘫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

  他赢了。

  以一种他做梦都不敢想的方式,赢得了自己上任以来最大的威望。

  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自己不是赢家。

  只是一个站在聚光灯下,念着别人台词的木偶。

  真正的导演,从始至终,都坐在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他看向张西范。

  张西范已经站起身,正和高建低声交谈。

  那个全厂闻名的“臭石头”,此刻在张西范面前,像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脸上,是混杂着敬畏与狂热的神情。

  李怀德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明白。

  从今天起,轧钢厂的生产大权,也易主了。

  这间厂,真正的话事人,只有一个。

  ……

  生产调度处。

  高建带着一身的杀气,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他的脑子里,全是新的生产曲线,是刀具的切削速度,是润滑油的冷却参数。

  他现在就要修改生产计划!

  立刻!马上!

  “小王,把所有车间的排班表拿过来!”

  “老李,通知技术科,半小时后开会,重新论证三号和五号生产线的最大承载!”

  “还有,把之前积压的特种钢订单全部找出来!”

  高建的声音,在调度处的大办公室里回荡。

  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

  然而。

  办公室里,十几号人,大多纹丝不动。

  有的人在看报纸。

  有的人在泡茶。

  有的人干脆趴在桌上打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有两三个年轻的技术员,手忙脚乱地响应着。

  “处长,周副处长说……排班表锁在档案柜里,他今天休假,没钥匙。”

  一个年轻人小声汇报。

  “那就把柜子给我撬了!”高建怒道。

  “还有,技术科那边说,他们要先走完流程,开会得提前一天申请……”

  高-建的胸口剧烈起伏。

  他环视着自己的办公室。

  看着那些一张张或麻木、或轻蔑、或幸灾乐祸的脸。

  他瞬间明白了。

  张西范给他的,是屠龙的宝刀。

  但他要面对的,不是一条龙。

  而是一个烂泥潭。

  一个由人情、惰性、旧规矩织成的,能吞噬掉所有激情和效率的烂泥潭。

  他的那些下属,那些他指挥不动的老油条,才是最根本的阻碍。

  高建的拳头,攥得发白。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电话。

  没有打给人事科。

  也没有打给李怀德。

  他直接拨通了那个他以前绝不会主动联系的号码。

  保卫科。

  “张科长。”

  高建的声音,压抑着火山般的怒火。

  “我需要你的帮助。”

  ……

  保卫科,科长办公室。

  张西范静静地听完高建在电话里的咆哮。

  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

  仿佛一切,尽在预料。

  “我知道了。”

  他只说了四个字,便挂断了电话。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高建是刀。

  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

  但他只能切开病灶,却无法清除附着在骨头上的烂肉。

  刮骨疗毒的事。

  还得由自己来做。

  “铁山。”

  他对着门外喊了一声。

  王铁山的身影,立刻出现在门口。

  他身上的气势,比几天前更加沉稳、凌厉。

  后勤科的清洗,让他这把刀,见了血,开了刃。

  “科长。”

  “后勤科的账本,整理得怎么样了?”

  王铁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都在这儿了。”

  他拍了拍身后跟着的两个保卫科干事。

  那两人抬着两个大铁箱,重重地放在地上。

  “钱胖子和他那帮人,手脚不干净得很。”

  “光是去年的假账、虚报的物料损耗,就够他们把牢底坐穿。”

  王铁山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抄家,是他的强项。

  “很好。”

  张西范站起身。

  他走到铁箱前,打开其中一个。

  里面,是堆积如山的账本、出入库单、领料单。

  他没有去翻那些复杂的数字。

  而是从中,抽出几本最不起眼的、已经泛黄的《物料申领登记簿》。

  “走。”

  张西范拿起那几本册子。

  “去给高处长,扫清障碍。”

  ……

  生产调度处。

  气氛依旧死气沉沉。

  高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脸色铁青。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则在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着他。

  他们笃定。

  这个技术狂人,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法不责众。

  这是他们多年来总结出的生存法则。

  突然。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张西范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像铁塔一样的王铁山,和另外两名保卫科干事。

  办公室里看报纸的声音,瞬间消失了。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保卫科长亲临。

  事情,不对劲。

  “张……张科长,您怎么来了?”

  一个资历最老、名叫周明的中年男人,勉强挤出笑容,站了起来。

  他是调度处的副处长,也是这群老油条的头儿。

  张西范没有理他。

  他径直走到办公室中央,将手里的几本册子,扔在最大的那张会议桌上。

  “高处长。”

  他看向高建。

  “你说,我们的生产效率,一直被什么拖累着?”

  高建站起身,眼中闪过一道光。

  他明白了张西范的意图。

  “是物料!”

  高建的声音,铿锵有力。

  “是莫名其妙的物料短缺,和永无止境的设备维修!”

  “三号车间的铣床,上个月报修了五次!每次都说是轴承磨损!”

  “但换上去的新轴承,没几天就又坏了!”

  “还有一号车间的钻头,申领数量是理论消耗的三倍!可工人们还是天天抱怨钻头不够用!”

  高建越说越激动,他指着办公室里的众人。

  “我想问问各位!”

  “那些轴承,那些钻头,都去哪了?!”

  周明脸色一变,立刻反驳。

  “高处长,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物料消耗大,那是设备老化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困难!”

  “我们调度处只负责计划,具体的物料发放,你得去问后勤科!”

  他一句话,就把皮球踢得干干净净。

  不少人跟着附和。

  “对啊,这跟我们没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都是按规章办事的。”

  “没错。”

  张西范突然开口,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物料申领登记簿》。

  缓缓翻开。

  “去年,七月十二日。”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三号车间,申领高强度轴承二十套,经手人,调度员,赵立伟。”

  被点到名的那个瘦高个,脸色唰地一下白了。

  张西范看都没看他,继续念。

  “同一天,后勤科出库记录,高强度轴承二十套。”

  “但是。”

  张西范顿了顿,拿起另一本账本。

  “后勤科的废品回收记录上,却登记着,三号车间,同日送回‘磨损报废’的高速钢轴承,二十套。”

  “高速钢轴承,价格只有高强度轴承的十分之一。”

  “偷梁换柱。”

  张西范抬起眼,目光落在那个叫赵立伟的调度员脸上。

  “赵立伟,我想问问你。”

  “那二十套高强度轴承,去哪了?”

  赵立伟浑身筛糠,汗如雨下。

  “我……我不知道……我只是负责签字……”

  “是吗?”

  张西范笑了。

  他翻到登记簿的另一页。

  “去年,八月三日。”

  “一号车间,申领钨钢钻头一百支。经手人,调度员,孙胖子。”

  角落里一个胖子,身体猛地一颤。

  “后勤科出库一百支。”

  “但车间的工人,当天只领到了三十支‘翻新’钻头。”

  “孙胖子。”

  张西范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扎过去。

  “剩下的七十支新钻头呢?”

  “还有九月份的特种钢板……”

  “十月份的进口阀门……”

  张西范不急不缓,一笔一笔地念着。

  他每念一笔,就有一个人的脸色白上一分。

  他念的,不是账。

  是催命符。

  整个办公室,死一样的寂静。

  只剩下他翻动纸页的“沙沙”声,和某些人越来越粗重的喘息声。

  副处长周明的脸色,已经从惨白,变成了铁青。

  他终于明白。

  后勤科的倒台,不是结束。

  是开始!

  张西范这是拿着后勤科的账本,来清算他们调度处!

  “张科长!”

  周明猛地站起来,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这些都是陈年旧账!没有证据,你这是污蔑!”

  “就算是真的,那也是他们个人行为,和我,和整个调度处没关系!”

  “哦?”

  张西范合上账本,看着他,笑了。

  “周副处长,别着急。”

  “还没念到你呢。”

  他从最底下,抽出一张独立的报表。

  “这是去年的‘非正常损耗’汇总表。”

  “上面,每一笔‘意外’损耗,都有你的签字确认。”

  “总金额,三万七千元。”

  “按照厂里的规定,这个数额的亏空,足够让你去农场里,好好思考一下人生了。”

  周明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坐在椅子上。

  眼神,只剩下无边的恐惧。

  张西范没再看他。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

  那些刚才还嚣张跋扈的老油条,此刻,全都低着头,像一群等待审判的鹌鹑。

  “我宣布三件事。”

  张西范的声音,冷如寒冰。

  “第一,周明、赵立伟、孙胖子……即刻停职,接受保卫科调查。”

  “第二,由高建处长,全权负责生产调度处的改组。他说的每一个字,就是厂里的命令。谁不执行,就跟周明他们一起去保卫科喝茶。”

  他顿了顿,说出最后一句话。

  “第三。”

  “从今天起,轧钢厂,不养废物。”

  “谁拖慢了生产的脚步,谁就是轧钢厂的罪人。”

  说完。

  他转身,在众人恐惧的目光中,大步离去。

  高建站在原地,看着那些曾经让他头疼不已的下属,此刻正用一种敬畏神灵般的眼神看着自己。

  他知道。

  从这一刻起。

  这个工厂的大脑和神经,被彻底接管了。

  而他,就是那只,执行意志的手。

  他的目光,重新投向墙上那张巨大的生产计划图。

  开始了。

  喜欢四合院:开局枪毙刘海中